倪晓飞
瑞安市人民医院EICU浙江省3252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监护室(EICU)呼吸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死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EICU收治的71例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成功组17例,病死组54例,均经口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通气模式:CAV+PEEP、同步间断压迫性通气(SIMV)+呼气末正压(PEEP),PEEP值:5~10cmH2O(1cmH2O=0.098kPa)。其余按急性脑出血常规治疗:降低颅压、脱水、营养脑细胞、对症治疗。观察两组平均动脉压、APACHEn评分值、动脉血气变化。结果:成功组和病死组通气前与通气后平均动脉压、APACHEII评分值、动脉血气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与病死组患者通气前、通气后指标分别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ICU呼吸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显示了有益作用,患者通气前平均动脉压、APACHEn评分、动脉血气明显影响患者的成功率。
关键词:EICU;呼吸机;急性脑出血;中枢性呼吸衰竭
急性脑出血是指持续性高血压或高脂血症导致脑动脉内壁粥样硬化性顺应性降低,在应激状态刺激下出现脑动脉破裂出血。由于急性脑出血病情严重,局部炎症性组织坏死及脑组织微循环障碍,呼吸衰竭作为急性脑出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预后较差[1]。急性脑出血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肺通换气功能障碍,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有效交换受阻,导致机体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引发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碍和代谢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为进一步提高急性脑出血伴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探讨急性脑出血伴呼吸衰竭应用EICU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EICU室抢救的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1例;血肿量根据多田公式T=π/6L长径×短径×层数计算。抢救成功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7±7)岁。病死组54例,男41例,女13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1±6)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65例,脑室出血4例,脑干出血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者42例,合并糖尿病者15例,合并冠心病者10例。出血量1.0~102.6ml。
1.2方法
71例患者均经口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通气模式:同步间断压迫性通气(CAV)+呼气末正压(PEEP),SIMV+PEEP。潮气量开始为8~12ml/吨,病情平稳后将潮气量改为6~8ml/吨,呼吸频率12~18次/min,Fi020.4~0.6,PEEP值:5~10cmH2O。气道峰压20~40L/min,吸呼比例(I:E)为1:1.5~3.0,呼吸波形:递减流量波。其余按急性脑出血常规治疗:卧床休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堵塞物、保持水盐及电解质的平衡、降血糖、降血压及降低颅内压治疗;采取抗生素、支气急性脑出血伴呼吸衰竭应用EICU呼吸机治疗的临床观察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纠正酸碱失衡[2]。
1.3仪器
熊牌~2000型呼吸机,惠普HP78352C无创血压、心电、经皮氧饱和度监护仪,美国露华5型血气仪。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本次研究中的计数治疗采用n及%表示,并用t值进行检验,P<0.05,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急性脑出血伴呼吸衰竭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主要症状,最直接的对症治疗为给予机械通气。由于呼吸衰竭作为肺功能衰竭的重要指征,呼吸功能缺失导致静息时不能完全自主呼吸而引起缺氧及CO2潴留。随着急性脑出血伴呼吸衰竭病情的发展,患者的PaO2及SpO2低于正常水平,HR、RR、PaCO2、pH水平异常,不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3]。
由于应用机械通气治疗脑出血患者预后很差,是否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仍存在争议。本组治疗结果患者病死率为76.5%,最常见死亡原因是脑病形成,2/3以上的患者在EICU死亡,生存患者常伴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有关脑出血伴有呼
吸衰竭应用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报道很少。本文研究结果:24h内病死率63.5%。患者预后与上机前患者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PH、PaO2、PaCO2、SaO2等指标明显相关。治疗后虽然患者平均动脉压、APACHEII评分、PH、Pa02、PaCO2、SaO2等指标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特别是抢救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总之,急性脑出血如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预后差、病死率高。对于脑出血患者就延长生命而言,呼吸机具有相对的花费效益比。因此,急诊抢救应用呼吸机时,应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崔红.肺脑合剂联合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观察(附40例病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9):110-111.
[2]刘军,邹桂娟,李维勤,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非机械通气治疗新进展[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7(1):58-59.
[3]曹志新.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范围及指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2(3):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