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教学汤霞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汤霞

新疆沙湾县乌兰乌苏镇中心学校三宫店分校832100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学习古诗的作用可见一斑。教师是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引导者,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诗意,提高学习古诗的自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有效地授课。现谈谈我在多年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确立自己课程的吸引力,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节课的内容,学生都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理渴望着,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入课题,能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古诗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见培养学生自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可先让学生预习,初步感知诗歌大意和感情基调。古诗语言精炼、含蓄、优美,首先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借助课文中的注释或查字典,读准字音,了解字义,从而理解诗句的意思。课上,组织学生交流预习的情况,试着讲一讲古诗的意思,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老师帮助学生理解。

三、重视指导朗读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朗读既是加深学生对诗意理解的一种手段,又是检查学生对诗句理解深浅的一种方法。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采取范读、学生领读、学生讲读、指名朗读,或小组读等形式,先让学生大声朗读,先是“不求甚解”地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当学生领悟到古诗的意思时,学生自然就会入情入境地有感情朗读,进入诗歌中的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四、启发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小学生生活阅历少,这就要求教师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诗的意境美。

五、讲究品味,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古诗的语言精确、凝炼。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终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给人以动态美。

祖国文化渊远流长,古诗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标签:;  ;  ;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汤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