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涤棉混纺面料印花装置,包括工作台,凹槽的内部设有放置台,转动轴表面固定设有圆柱齿轮,滑槽的内部固定设有与圆柱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条,支撑柱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电机,两个支撑柱内侧的顶部安装有电动滑轨,电动滑轨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气缸,气缸的底端固定设有印花机,外壳内部的一侧固定设有加热棒,外壳内部的另一侧固定设有风机,本实用新型一种涤棉混纺面料印花装置,通过设置放置台,可以防止面料,并通过卡圈将其其抹平和卡紧,通过设置电机,配合圆柱齿轮和齿条,可以带动装置进行移动,通过设置加热棒和风机,加热棒产生热量,通过风机将热量传递至面料上,对面料上的油墨进行烘干。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涤棉混纺面料印花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端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放置台(16),所述工作台(1)顶端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活动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表面固定设有圆柱齿轮(3),所述工作台(1)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固定设有与圆柱齿轮(3)相互啮合的齿条(5),所述支撑柱(2)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穿过空腔一侧的腔壁并与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固定设有横杆(6),所述横杆(6)的顶端固定设有储料箱(10),两个所述支撑柱(2)内侧的顶部安装有电动滑轨(7),所述电动滑轨(7)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底端固定设有印花机(9),所述印花机(9)的进料口通过软管(11)与储料箱(10)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支撑柱(2)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外壳(12),所述外壳(12)内部的一侧固定设有加热棒(13),所述外壳(12)内部的另一侧固定设有风机(14)。
设计方案
1.一种涤棉混纺面料印花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端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放置台(16),所述工作台(1)顶端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活动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表面固定设有圆柱齿轮(3),所述工作台(1)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固定设有与圆柱齿轮(3)相互啮合的齿条(5),所述支撑柱(2)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穿过空腔一侧的腔壁并与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固定设有横杆(6),所述横杆(6)的顶端固定设有储料箱(10),两个所述支撑柱(2)内侧的顶部安装有电动滑轨(7),所述电动滑轨(7)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底端固定设有印花机(9),所述印花机(9)的进料口通过软管(11)与储料箱(10)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支撑柱(2)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外壳(12),所述外壳(12)内部的一侧固定设有加热棒(13),所述外壳(12)内部的另一侧固定设有风机(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棉混纺面料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的一侧固定设有透气板(15),所述透气板(15)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棉混纺面料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16)的边侧固定设有限位环(17),所述限位环(17)的顶部设有与放置台(16)套接的卡圈(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棉混纺面料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底端固定设有若干个支撑腿(19),所述支撑腿(19)的底端固定设有防滑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棉混纺面料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2)的另一侧设有电机开关、电动滑轨开关、气缸开关、印花机开关、加热棒开关和风机开关,所述电机(4)、电动滑轨(7)、气缸(8)、印花机(9)、加热棒(13)和风机(14)分别通过电机开关、电动滑轨开关、气缸开关、印花机开关、加热棒开关和风机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花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涤棉混纺面料印花装置。
背景技术
印花机适用于多种材质印花,经过改装,印花机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印花机的种类有很多,数码印花机是其中一种,数码印花机是一种“与物体非接触”的喷墨印刷型高科技数码印制设备,彩色喷墨印花机因其有着良好的印花效果与较低价位的优点因而占领了广大中低端市场,但是现有的印花装置结构复杂,不易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涤棉混纺面料印花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印花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涤棉混纺面料印花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端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放置台,所述工作台顶端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活动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表面固定设有圆柱齿轮,所述工作台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固定设有与圆柱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条,所述支撑柱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空腔一侧的腔壁并与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顶端固定设有储料箱,两个所述支撑柱内侧的顶部安装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端固定设有印花机,所述印花机的进料口通过软管与储料箱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支撑柱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内部的一侧固定设有加热棒,所述外壳内部的另一侧固定设有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设有透气板,所述透气板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台的边侧固定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顶部设有与放置台套接的卡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的底端固定设有若干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固定设有防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的另一侧设有电机开关、电动滑轨开关、气缸开关、印花机开关、加热棒开关和风机开关,所述电机、电动滑轨、气缸、印花机、加热棒和风机分别通过电机开关、电动滑轨开关、气缸开关、印花机开关、加热棒开关和风机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涤棉混纺面料印花装置,通过设置放置台,可以防止面料,并通过卡圈将其其抹平和卡紧,防止产生褶皱,影响印花效果,通过设置电机,配合圆柱齿轮和齿条,可以带动装置进行移动,通过设置电动滑轨,可以带动印花机移动,便于印花机对面料的不同处进行印花,通过设置加热棒和风机,加热棒产生热量,通过风机将热量传递至面料上,对面料上的油墨进行烘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工作台;2、支撑柱;3、圆柱齿轮;4、电机;5、齿条;6、横杆;7、电动滑轨;8、气缸;9、印花机;10、储料箱;11、软管;12、外壳;13、加热棒;14、风机;15、透气板;16、放置台;17、限位环;18、卡圈;19、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涤棉混纺面料印花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顶端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凹槽,凹槽的内部设有放置台16,工作台1顶端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底端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活动设有转动轴,转动轴表面固定设有圆柱齿轮3,工作台1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固定设有与圆柱齿轮3相互啮合的齿条5,支撑柱2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穿过空腔一侧的腔壁并与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柱2的顶端固定设有横杆6,横杆6的顶端固定设有储料箱10,两个支撑柱2内侧的顶部安装有电动滑轨7,电动滑轨7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气缸8,气缸8的底端固定设有印花机9,印花机9的进料口通过软管11与储料箱10的出料口连通,支撑柱2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外壳12,外壳12内部的一侧固定设有加热棒13,外壳12内部的另一侧固定设有风机14。
优选的,外壳12的一侧固定设有透气板15,透气板15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便于热量的传递,对面料进行烘干。
优选的,放置台16的边侧固定设有限位环17,限位环17的顶部设有与放置台16套接的卡圈18,便于加工面料卡紧的放置台16上。
优选的,工作台1的底端固定设有若干个支撑腿19,支撑腿19的底端固定设有防滑垫,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其中一个支撑柱2的另一侧设有电机开关、电动滑轨开关、气缸开关、印花机开关、加热棒开关和风机开关,电机4、电动滑轨7、气缸8、印花机9、加热棒13和风机14分别通过电机开关、电动滑轨开关、气缸开关、印花机开关、加热棒开关和风机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涤棉混纺面料印花装置,首先将面料放置在放置台16上,然后通过卡圈18将其抹平和卡紧,再将放置台16放置在凹槽的内部,然后启动气缸8,带动印花机9向下移动,将其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后,再启动电机4、电动滑轨7和印花机9,电机4带动圆柱齿轮3转动,通过圆柱齿轮3和齿条5的相互啮合,带动支撑柱2和横杆6移动,通过型号为(G1605)电动滑轨7带动印花机9左右移动,印花机9可以通过储料箱10的油墨对面料进行喷墨印花,同时可以使加热棒13和风机14接通电源,加热棒13产生热量,通过风机14将热量传递至面料上,对面料上的油墨进行烘干,当第一块面料印花结束后,可以通过电机4将印花机9移动至下一块面料正上方,对其进行印花。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6574.4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505201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B41F 17/38
专利分类号:B41F17/38;B41F23/04
范畴分类:29B;
申请人:浙江金莱利印染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金莱利印染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2071 浙江省绍兴市袍江江中路217号
发明人:金辉
第一发明人:金辉
当前权利人:浙江金莱利印染有限公司
代理人:汤东凤
代理机构:1135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