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例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特征分析

57例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特征分析

钮益新(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172)

【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其病因、危险因素等指标的临床特征。结果:本组患者中可有一种或同时有几种疾病病史:高血压病33例,高血压伴脑梗死6例,高血压伴糖尿病4例,高血压伴糖尿病伴脑梗死1例,糖尿病史2例,脑梗死2例,冠心病5例,脑萎缩4例。全部病例均在入院后72小时内进行空腹血糖测定,结果有高血糖7例(12.28%),平均血糖10.70mmol/L。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16例(28.07%),心电图不正常19例(33.33%)。结论:脑梗塞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有明显的病因与诱因,高血压病、高血糖等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脑梗塞;急性期;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18-01

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和脑组织局部坏死。认真做好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病例分析,尽快恢复其肢体和脑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57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57例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37例、女20例,年龄56~93岁(平均74.5岁)。起病情况:在休息状态中发病53例、活动中发病4例。患者中可有一种或同时有几种疾病病史:高血压病33例,高血压伴脑梗死6例,高血压伴糖尿病4例,高血压伴糖尿病伴脑梗死1例,糖尿病史2例,脑梗死2例,冠心病5例,脑萎缩4例。

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要点[1]。全部病例均于发病后24h或48h内经头颅CT或MRI扫描确诊,糖尿病诊断按照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2]。

1.2临床表现:瘫痪26例(45.61%),其中偏瘫19例(33.33%)、肢体单瘫7例(12.28%)、单纯中枢性面瘫2例(3.51%),所选病例大多数瘫痪程度较轻,肌力Ⅲ级以上。言语不畅10例(17.54%)、感觉障碍10例(17.54%)、头痛头胀2例(1.85%),头昏头晕8例(14.04%)。

1.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3.1血糖:全部病例均在入院后72小时内进行空腹血糖测定,结果有高血糖7例(12.28%),平均血糖10.70mmol/L。

1.3.2CT或MRI扫描: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24或48小时内经头颅CT或MRI扫描检查,全部显影。其中基底节梗死43例(75.44%),基底节伴颞叶梗死1例(1.75%),基底节伴顶叶梗死2例(3.51%),基底节伴桥脑梗死1例(1.75%),基底节伴枕叶梗死1例(1.75%),基底节伴丘脑梗死1例(1.75%),基底节伴额颞顶叶梗死2例(3.51%),基底节伴颞顶叶梗死1例(1.75%),基底节伴颞枕叶梗死1例(1.75%),枕叶梗死1例(1.75%),额颞叶梗死1例(1.75%),颞叶梗死1例(1.75%),小脑梗死1例(1.75%)。

1.3.3其他检查: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16例(28.07%),心电图改变19例(33.33%)。

2讨论

(1)人们常说“没病防病,有病治病。”其实现在随着医学的发展,这句话该改为“没病防病,有病也要防病”。有病后防病是防止疾病再次发作或是加重,叫二级预防。从这一点来说,治疗的过程也是预防的过程。这对于中风(也就是卒中)很是关键。因为调查发现,在我国,超过40%的急诊中风病人都是再次发作。比加拿大要高1倍。事实上,对于已发生过脑中风的患者,面临着更高的再发血栓性疾病的风险。卒中患者再次发作卒中的比例比普通人群高9倍,继发心梗的比例也比普通人群高2至3倍。一般来说脑梗塞急性期过去就进入恢复期,约一周左右。这时已经形成的脑梗塞几乎是不能恢复的,但由于脑梗塞所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和失语等通过康复训练是有可能部分恢复的。进入恢复期以后,一方面进行康复,更重要的是进入二级预防,也就是减少或是延缓再次发生脑梗塞。

主要康复措施有:①积极预防和处理临床合并症、并发症。②心理支持,脑血管意外患者常有悲观绝望,焦虑等种种不良情绪,给病人进行常规的心理评定以及针对性的心理支持治疗,是十分必要的。③床上正确体位的摆放。偏瘫患者的床上正确体位是采取对抗痉挛的体位,保持正确体位,有助于预防或减轻痉挛的出现或加重。④床上被动活动,进行各关节被动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关节挛缩,为患者下一步康复治疗做准备。⑤早期床上活动,应及早指导病人进行一些床上主动活动。包括翻身、床上移动、床边坐起、桥式运动等等。⑥理疗、针灸、电刺激疗法。

(2)高血压是脑卒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存在收缩压高,脉压差大的特点;有资料表明,脉压增大导致血管壁所受压力增大,血管内膜损伤,从而导致脑梗死的发生[3]。

糖尿病也已知的脑卒中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发病率约为非糖尿病人群的2倍[4]。其原因在于糖尿病的代谢紊乱、低胰岛素血症通过减低脂质清除及降低血管壁溶酶体脂肪酶活性而引起的小动脉内膜变化,血管内膜增厚粗糙,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其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生长激素过多、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功能异常、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血中凝血因子增加、纤维蛋白原增高等综合因素必然造成多部位脑梗死的发生。相反,脑梗死时损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皮质醇浓度明显升高,胰高血糖素升高,生长激素升高,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水平下降,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在脑缺血损害很短时间内葡萄糖过多,发生无氧酵解使细胞内乳酸过多堆积而发生酸中毒,加重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损害而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

总之,由于脑梗死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本组统计数据也说明了高血压病、高血糖等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情绪不良常可诱发本病的发生。因此,采取综合措施,如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合理膳食、戒烟戒酒等;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减轻肥胖;重视高血压等治疗等,建立良好的住院环境,创造良好的群体气氛,发挥护患之间的特殊作用,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等对本病的防治都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79.

[2]陈灏珠,陈晓红,张建宏等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26-1029.

[3]邢玉,高丽,万国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颈动脉重构、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中国临床康复,2005,9(31):34-36.)

[4]杨泽.中国中老年性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5:410-411.)

标签:;  ;  ;  

57例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