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让语文教学“水到渠成”

点拨——让语文教学“水到渠成”

王云刚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小学255400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既要摆脱“全盘授与”的“满堂灌”,又要摒弃“放任自流”的“满堂转”。正确处理好学生、教师、文本、手段之间的关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所在,“点拨”机制的运行是探索课堂优化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点拨探究

“要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重要的不是讲述,而是点拨。”那么,教师该怎样恰到好处地点拨呢?下面谈几种做法:

一、捕捉“亮点”,适时点拨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启发式教学的时机把握原则。点拨同样也要讲求时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冒出许多意外的“奇想”,尽管有时与课文的学习扯远了,但那是学生积极思维闪现的灵感,教师须点得适时。一位教师在教学了《狐狸和乌鸦》的最后一自然段后,出示“乌鸦落寞地站在枝头”的插图,先让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时乌鸦的神态,然后选定思维训练点,让学生说说:“看着狐狸叼起肉钻进洞里,乌鸦心中会想些什么?”生A:“乌鸦伤心极了,心想:唉!都怪我爱听好话,才会上了狐狸的当。”生B:“乌鸦可后悔了。要是我不那么爱听好话,孩子们这会儿就有肉吃了!”……众多学生想到的是乌鸦伤心后悔、自责极了,但有一生却说:“乌鸦心想,嘿!我长这么大了,从没听谁夸过我,今天总算让我听到了。不就丢了一块肉吗?孩子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这时,教室里一阵哄笑。老师却敏锐地领悟到这位学生是站在与众不同的角度展开想象,随即笑着问:“那么这只乌鸦要是再找到肉,还会让狐狸给骗去吗?”生:“不会了。这下它有经验了,不会再上当的。”老师及时表扬了这位学生,并道出了人生观:“人都可能犯错误,关键是如何去对待。如果过于自责也是没用的,应努力改正错误。”尽管这位学生思维活动中展示的与寓意不够吻合,却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也反映出孩子面对挫折的乐观心态。

二、揭示矛盾,巧妙点拨

教学中矛盾总是客观地存在于教材实际与学生实际之间。语文教学中一般存在着“知”与“不知”、知得“深”与“不深”的矛盾,当学生“不知”或知得“不深”,出现思维障碍时,教师应抓住矛盾的症结,巧妙揭示,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他们围绕矛盾定向思维,从而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提高认知能力。如教学《麻雀》第三自然段,开头写道:“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学生一般只认识到这一句在写什么,而没有注意为什么写,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后面写小麻雀样子的语句上。这里就存在一个知得“深”与“不深”的矛盾。教师质疑:“为什么要写风?不写可以吗?”这一提问立即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这一句上,迅速地开动思维机器去主动地寻找答案,思维非常活跃。有的说:从“猛烈”和“摇撼”可以看出风很大。正因为风大,小麻雀才会从巢里掉下来。这一答案找到了事情的因果关系。有的说:猎狗鼻子虽然很灵敏,可它能嗅到麻雀气味、发现小麻雀,风肯定也帮了忙。这一答案注意了文章的前后联系。这些答案比仅仅知道这句在写风大风猛的认识要深得多。

三、“似懂非懂”,恰当点拨

在学习中,学生对有些内容常会一带而过,表面上看似理解了,其实并未真正弄懂。这时,教师就要运用“点金之术”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其真正领悟文章的内涵和作者写作的精妙之处。如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学生表面上似乎也理解了句子意思,但其实并不能真正领悟其写法的精妙。因此,教师要适时地点拨:“这儿为什么用‘绿’而不用‘到’或‘过’呢?”学生思维的火花一下子碰撞在了一起。有学生答道:“‘绿’比‘到’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另一位学生答道:“‘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还有学生说:“‘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

四、媒体辅助,形象点拨

一篇课文,代表了作者特定的精神创造和情感体验,但由于从外观上只是一系列文字符号的组合,而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的事物,这给学生理解、想象、体验带来了难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借助投影或多媒体来展示相关的形象化资料,教活课文。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圆明园的毁灭》时,为了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感受圆明园当年的恢弘气势,教者精心从因特网上选取了大量的、丰富的有关圆明园的图片及文字素材,结合课文内容,经过优化组合,去粗取精,把文中简洁的语言变成了丰富的画面。教学中依据学生的需求和课文的讲述,依次呈现总的园林介绍图——长春园、万春园、绮春园这“圆明三园”呈“品”字的形状,以及周围“众星拱月”般的小园林,使学生仿佛置身在圆明园的上空,禁不住要亲临胜地,一饱眼福。接着又随机出现了平湖秋月、安澜园、蓬莱瑶台、武陵春色,以及西洋楼等景点图,那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仙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想得丰富美妙。最后,出现了珍奇贵重的收藏品图片,如青铜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等。教学过程中通过看、想、说,学生的情感已处于极度的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中,从而也顺利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点拨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一种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驾驭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方法多样、科学正确、形象开放、富有启发的点拨,十分有助于学生培养语文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提高语文能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掌握好点拨的教学艺术,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服务教育。

标签:;  ;  ;  

点拨——让语文教学“水到渠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