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头孢菌素不良反应

第三代头孢菌素不良反应

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徐亚南[1](2021)在《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药理作用及临床合理用药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合理用药方式。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524例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共收集处方524张,分析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计算药物使用频度(DDDs)。对比第1代、第2代和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频度和药物费用,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总结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提出临床合理用药措施。结果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频度和药物费用均高于第1代,且低于第2代;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涉及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过敏反应和血液系统,其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占比最高为3.82%,显着高于其他不良反应类型。结论现阶段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用药方式较为合理,今后应明确掌握该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柴艳冬,牛恒立,许颖,戴晓雁[2](2021)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通过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由甘肃省肿瘤医院和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肿瘤科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治疗的病例资料,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分析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病例3 945例,病例年龄18~81岁,以60~81岁为主,占44.7%,疾病种类以消化道肿瘤和呼吸系统肿瘤为主,分别占20.67%、19.8%,用药种类以第三代为主,占31.71%,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44.3%,用药方式以单一用药为主,占74.5%。头孢菌素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病例15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8%。主要为变态反应(39.87%)、消化系统(28.10%)和循环系统(15.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越大(OR=1.804)、用药种类为第二代(OR=1.799)、第三代(OR=2.026)和第四代(OR=1.640)、肌内注射(OR=1.369)、静脉滴注(OR=2.061)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使用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高,与消化道肿瘤的患者相比,疾病种类为呼吸系统肿瘤(OR=0.722)、乳腺肿瘤(OR=0.643)、头颈部肿瘤(OR=0.755)、泌尿系统肿瘤(OR=0.527)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小。结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应当引起重视,关注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人群,准确评估患者机体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种类及用药方法,避免不良反应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郭稳[3](2021)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 90例在本院接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致不良反应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统计不同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应用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类型和临床表现、不同药物类别和不同给药途径所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头孢替唑钠占比35.56%>头孢他啶占比16.67%>头孢呋辛钠占比11.11%=头孢曲松钠占比11.11%>头孢哌酮占比8.89%=头孢拉定占比8.89%>头孢米诺钠占比7.78%。不良反应类型与临床表现:过敏反应占比24.44%>消化系统反应占比18.89%>泌尿系统反应占比17.78%=血液系统反应占比17.78%>神经系统反应占比12.22%>循环系统反应占比8.89%。不同药物类别: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占比78.89%>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占比11.11%>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占比10.00%;不同给药途径:静脉滴注占比72.22%>口服占比15.56%>肌内注射占比12.22%。结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疾病过程中临床医务人员需要重视药物不良反应,临床需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力度,合理使用药物,以提升临床用药效果和安全性。

赖陈雄[4](2021)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选择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5月—2020年4月收治400例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分析其具体用药情况,统计不合理用药率。结果 400张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处方单中使用头孢哌酮109张,其中不合格处方7张;使用头孢噻肟145张,其中不合格处方9张;使用头孢他啶146张,其中不合格处方12张,不合理使用率为7.00%。400例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其中血液系统不良反应5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5例,泌尿系统不良反应3例,过敏类反应10例。结论第三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较高,但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和并发症,需重视用药合理性,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药物效果和患者用药安全。

徐丽清,黄文璐[5](2020)在《剖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剖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90例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统计分析90例患者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服药方式及使用频度、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过敏类);分析成人第三代菌素类抗菌药物(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用药方法和剂量。结果 90例患者中口服用药患者27例,所占比例为30.00%;针剂用药患者63例,所占比例为70.00%;使用频度为17.63%,费用为26.72万元。90例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8例,其中泌尿系统不良反应1例,占比为1.11%;血液系统不良反应1例,占比为1.11%;消化系统不良反应5例,占比为5.56%;过敏类不良反应1例,占比为1.11%。临床上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为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在成人治疗中主要采取的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和肌内注射,三种药物的药理特征具有相似性。结论熟悉掌握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对于维持其合理用药来说具有积极意义。

宋莉[6](2020)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以及头孢哌酮)治疗患者药物处方单500张,分析患者用药类型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合理应用方法。结果 500例患者中口服用药213例,针剂用药287例,且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34例,其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9例、泌尿系统4例、血液系统不良反应5例、过敏反应6例。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种类较多,具有较高抗菌作用,在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药物安全性较高,需要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合理用药方式与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李巧霞[7](2020)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合理用药的情况。方法在2019年1月间-2019年12月期间进行合理用药研究,选择我院的448份开具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处方,以观察抗菌药合理使用状况。结果448份抗菌药处方中,不合理使用率占7.14%,而不良反应占7.37%,其中最常见的是消化系统反应。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使用的较为广泛,但其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合理使用状况,易诱发各类不良反应的情况出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将用药的安全性全面提升。

戚晨冬[8](2020)在《临床药师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药学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药物合理使用为切入点,通过观察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进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辅助药物的合理使用评价及干预,以及药学监护实践,讨论临床药学服务的研究,探索临床药师在泌尿前列腺科的药学服务模式及工作重点,并根据泌尿外科疾病诊疗的特点,建立泌尿前列腺科专属药学服务。方法:本研究首先回顾性分析260例泌尿前列腺外科病房住院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和辅助用保肝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制定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和辅助治疗使用保肝药物的评价标准,初步评估使用合理性。然后临床药师通过回顾性干预、阶段性专项干预及药学支持下的行政考核等形式,干预泌尿前列腺外科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和辅助用保肝药物使用的管理后,回顾性分析399例经药学服务干预后在泌尿前列腺外科病房住院的患者围手术期两种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及辅助用保肝药物关于用药适应症、药物选择等合理使用情况。进一步调研泌尿前列腺外科1 12例患者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使用情况,采用药物利用评估方法建立“泌尿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使用DUE标准”,制定对应的干预措施进行干预验证,干预时间为半年。通过回顾性分析药学干预后的24例泌尿前列腺外科因结石住院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干预结果验证。最后,结合临床药师参与1例围手术期使用奥氮平引起谷草转氨酶升高的严重不良反应,展开适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的个体化药学服务实践。结果:(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均无差异(P>0.05),在手术后均为甲级愈合,均未出现继发医院感染病例,均无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可以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相关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对比。(2)干预前、后组两组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中、给药途径的指标合理性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符合泌尿系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药物种类占比要求,从干预前33.8%上升至干预后87.5%,其中第二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占比分别由干预前的0%、21.5%、2.7%上升至干预后的35.1%、26.1%、21.5%。干预前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的选择的合理比例较低,为33.8%;但在临床药师进行干预后该指标的合理比率显着提升,达到87.5%。干预前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的选择合理的比例为14.6%,干预后合理比例升高至85.0%。(3)药学干预前泌尿前列腺外科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药物适应证符合率为57%,使用后72h肝功能监测符合率为58%,给药频次符合率为57%,使用前72h内进行细菌培养符合率为90%;药学干预后泌尿前列腺外科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药物适应证符合率为75%,使用后72h肝功能监测符合率为100%,给药频次符合率为96%,使用前72h内进行细菌培养符合率为100%。(4)在围手术期辅助治疗保肝药使用的禁忌症的指标中,干预前与干预后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准。干预前组在肝功能正常病例数占比达到94.2%的情况下,有83.1%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辅助治疗使用了保肝药物;干预后组在临床药师进行宣教后,肝功能正常病例数占比达到93.0%,同时辅助治疗保肝药物辅助治疗使用保肝药比例降至16.5%。在泌尿前列腺外科干预前组中,围手术期使用的保肝药物主要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病例数达到175例,占比67.3%。在经过临床药师的药学干预后,在干预后组中还原性谷胱甘肽的使用数量为0例,而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的使用病例数也大幅降至66例,占比为16.5%;同时,干预前围手术期辅助治疗保肝药的使用合理数及合理比例较低,为22.3%;但在临床药师进行干预后该指标的合理比率达到90.5%。(5)临床药师协助发现分析1例少见的奥氮平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的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医生采纳了临床药师建议,患者谷草转氨酶升高的严重不良反应得以纠正,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泌尿前列腺外科手术患者用药,可提供规范化的药学监护和药学服务,明显提高了泌尿前列腺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围手术期辅助药物及前列腺疾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药物用药合理性,降低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药物治疗方案,保障前列腺疾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DUE模式运用于泌尿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临床使用管理,较为规范地促进了医院泌尿前列腺外科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合理使用,效果显着,为建立专科药学服务模式提供借鉴。

田莉莉[9](2020)在《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文中指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机会性致病菌,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抗生素耐药性全球评估中被列为高度优先类别病原。它能引起一系列疾病,包括败血症、肺炎、心内膜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植入物相关的生物被膜感染。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致病性、感染率和死亡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抗生素治疗一直是金葡菌感染的首选治疗策略,其广泛应用大大改善了金葡菌感染的预后。70多年来,在治疗致命疾病方面,临床应用抗生素具有价格低廉、高效等优点。但由于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和广泛传播,致使已有抗生素临床疗效不断下降,大型制药公司逐渐退出新抗生素开发。因此,需要新策略来治疗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例如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抗菌增效剂及新型疫苗的研发等策略。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最低抑菌浓度(MIC)评估了10种新合成的头孢类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其对60株革兰氏阳性菌和60株革兰氏阴性菌的MIC,结果显示,其中两种化合物NAC-3和NAC-19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接着又进一步测定NAC-3和NAC-19对另外临床分离的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0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再次证明其对MRSA和MSSA表现较好的抑菌活性,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作用较弱。前面已证实两种化合物对MRSA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作用,为验证其在体内的保护活性,本研究进一步建立小鼠全身感染模型,评价其体内抗菌活性。结果显示NAC-19及NAC-3对MRSA菌株USA300及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SA1B2B、SA28引起的小鼠全身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中NAC-19治疗效果显着优于NAC-3及临床常用抗生素头孢吡肟和拉氧头孢。基于上述试验结果,选择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评价其抗MRSA作用。NAC-19是以头霉素C作为原料合成的甲氧头孢菌素类半合成抗生素。由于头霉素C母核的存在,NAC-19对β-内酰胺酶有较强的抗性,同时对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也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其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MSSA)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MRSA)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有效抑菌浓度分别为0.5μg/m L和8μg/mL。之后,通过测定杀菌曲线、抗菌后效应,证明了NAC-19对MRSA菌株表现出较好的抗菌作用。我们进一步评估NAC-19的体内抗菌作用,分别建立了MRSA菌株引起的小鼠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后肢股部感染模型和小鼠肺炎模型,结果显示NAC-19对于MRSA菌USA300引起的股部感染、小鼠肺炎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目前药物联合使用被认为是有效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减少用药剂量、减少药物副作用、减缓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病原菌毒力因子抑制剂与抗生素联用可有效增强其体内抗菌作用,减少其用量。分选酶A(SrtA)是金葡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前期实验发现异牡荆苷在体外可有效抑制金葡菌SrtA介导的粘附作用。本研究进一步评价了异牡荆苷与NAC-19联合在体内对金葡菌引发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NAC-19与异牡荆苷联合能明显减轻金葡菌感染性肺炎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损伤和炎症反应,减少肺部载菌量,显着提高小鼠存活率。最后分析了NAC-19与异牡荆苷联合抗菌机制,结果表明异牡荆苷可与SrtA特异性结合,进而干预细菌对上皮细胞的粘附和侵袭,发挥体内协同NAC-19抗菌作用。综上所述,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在体外和体内对MRSA菌株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菌作用,同时异牡荆苷作为SrtA抑制剂与NAC-19联合使用,减少了药物用量,并表现出较好的体内抗菌活性。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为MRSA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新的候选物,为缓解多重耐药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晓玲[10](2020)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调查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调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开具的600份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处方,对各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做比较,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使用频率较高的第三代药物的用法用量进行汇总。结果:600份处方中,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于第一代、第四代,而低于第二代;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在第三代药物中的使用频率居于前3位,以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为主,用药频次一般为2~4次,最高用药剂量为4g/d;600份处方对应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34例(5.67%),其中以过敏、消化系统反应为主,且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本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较合理。为确保临床更合理的用药,医师需明确了解每种药物的相关药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个体情况针对性用药,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

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药理作用及临床合理用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药物使用频度对比
    2.2 药物临床应用对比
    2.3 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3 讨论
    3.1 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3.1.1 头孢他啶
        3.1.2 头孢曲松
        3.1.3 头孢哌酮
    3.2 临床合理用药

(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3 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3 讨论

(3)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2.2 不良反应类型和临床表现占比情况分析
    2.3 不同药物类别及给药途径所致不良反应占比情况分析
3 讨论

(4)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2.2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5)剖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2 结果
    2.1 患者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2.2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2.3 成人第三代菌素类抗菌药物用药方法和剂量分析
3 讨论

(6)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用药情况与不良反应
    2.2 药物药理作用
        2.2.1 头孢他啶:
        2.2.2头孢曲松:
        2.2.3 头孢哌酮:
        2.2.4 头孢噻肟:
3 讨论
    3.1 用药效果分析
    3.2 合理用药

(7)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分析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状况
    2.2 分析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8)临床药师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药学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临床药学与临床药师
    1.2 泌尿前列腺疾病概述
    1.3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
    1.4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辅助治疗药物应用的现状
    1.5 药物利用评价体系
    1.6 课题立项依据
第二章 临床药师干预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研究
    2.1 引言
    2.2 资料与方法
        2.2.1 资料来源
        2.2.2 入选条件及排除标准
        2.2.3 建立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
        2.2.4 药学服务干预措施
        2.2.5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围手术期患者基本情况
        2.3.2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2.3.3 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术后情况
        2.3.4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评价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临床药师运用DUE方法对泌尿前列腺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使用管理实践
    3.1 引言
    3.2 资料与方法
        3.2.1 资料来源
        3.2.2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泌尿外科临床使用DUE标准建立
        3.2.3 基于DUE标准的药学干预措施
        3.2.4 基于DUE标准的干预结果评价
        3.2.5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患者基本信息情况
        3.3.2 建立泌尿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使用DUE标准表
        3.3.3 干预前药物利用评价情况
        3.3.4 药学干预结果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临床药师干预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辅助用保肝药物使用的研究
    4.1 引言
    4.2 资料与方法
        4.2.1 资料来源
        4.2.2 入选条件和排除标准
        4.2.3 建立辅助用保肝药合理性评价标准
        4.2.4 药学服务干预措施
        4.2.5 统计学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围手术期患者基本情况
        4.3.2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辅助用保肝药物应用情况
        4.3.3 围手术期患者使用保肝药物的术后情况
        4.3.4 围手术期辅助用保肝药物合理性应用评价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临床药师参与1例围手术期用药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
    5.1 引言
    5.2 病例资料
    5.3 病例分析
    5.4 病例讨论
    5.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9)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类型及抗金葡菌药物研究进展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类型
        1.2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
    第二章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2.1 五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2.2 五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2.3 头霉素研究进展
        2.4 动物专用头孢菌素研究进展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体外抗菌活性评价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3及NAC-19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及临床分离菌株的小鼠全身感染的治疗作用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的体外抗菌作用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对小鼠后肢股部感染的治疗作用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对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
        5.1 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联合异牡荆苷对金葡菌肺炎治疗作用及初步机制
        6.1 材料
        6.2 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各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DDDs、金额及针剂占比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3 使用频率排在前3位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
3 讨论

四、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药理作用及临床合理用药探讨[J]. 徐亚南. 中国处方药, 2021(10)
  • [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 柴艳冬,牛恒立,许颖,戴晓雁. 华南预防医学, 2021(07)
  • [3]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分析[J]. 郭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11)
  • [4]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研究[J]. 赖陈雄. 基层医学论坛, 2021(13)
  • [5]剖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情况[J]. 徐丽清,黄文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24)
  • [6]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 宋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35)
  • [7]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研究[J]. 李巧霞.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28)
  • [8]临床药师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药学服务研究[D]. 戚晨冬.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9]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D]. 田莉莉. 吉林大学, 2020(01)
  • [10]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 杨晓玲. 名医, 2020(12)

标签:;  ;  ;  ;  ;  

第三代头孢菌素不良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