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体层成像论文_朱思光,孙倩

导读:本文包含了计算机体层成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体,正电子,断层,葡萄糖,心血管,动态,栓塞。

计算机体层成像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医用计算机体层成像(CT)系统心血管成像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专家共识》一文中研究指出CT成像质量对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诊断及术后评估的医疗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在利用动态心血管体模对CT心血管软件进行质量评价过程中,在检测条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检测结果难以互认。因此,有必要对基于动态心血管体模的CT心血管成像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形成共识。在2019年3月召开的专家共识会上经充分征求放射医学、临床工程学专家意见,结合CT心血管成像软件符合性评价研究结果,形成并通过《医用计算机体层成像系统(CT)心血管成像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专家共识》。该共识结合理论与实践,讨论了CT动态心血管体模组成结构、功能特征与临床意义,详细阐述了在CT心血管成像软件质量控制中的检测条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以期更好地规范利用动态心血管体模对CT心血管成像软件临床应用质量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9年06期)

朱思光,孙倩[2](2019)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测定密度比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T)测定密度比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NSCLC患者18F-FDG-PET/CT检查结果,测量淋巴结短径、标准化摄取值(SUV)、CT密度及纵隔血池CT密度等,计算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以手术和病理学结果为对照,分析PET/CT综合分析法和密度比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68例NSCLC患者中,共有398枚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转移64枚。纵隔淋巴结转移者淋巴结短径、淋巴结SUVmax和病灶SUVmax高于未转移者,转移者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低于未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PET/CT综合分析法为78. 13%、80. 24%、79. 90%,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以<0. 85为临界值时为75. 00%、76. 95%、76. 63%,二者联合时为93. 75%、86. 23%、87. 44%,二者联合时诊断效能显着高于二者单独时(P <0. 01)。结论 PET/CT综合分析法和密度比均可作为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方法,且二者联合时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郁仁强,张志伟,吕发金,彭刚,周旸[3](2018)在《计算机体层成像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可以对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模拟,节约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操作能力。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技术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学科,传统的CT实验教学受临床工作、设备数量和伦理学方面的限制,不适用于大量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设计与开发CT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可实现实验教学创新,开展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实验教学。(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8年21期)

孟鑫,郭宏,王丽,周健,赵文静[4](2019)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代谢指标对局限期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明确后进行临床分期,对其预后十分关键。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18)F-FDG PET/CT)可显示病灶的形态、累及范围与代谢情况,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的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的价值非常有必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预后的预测评估。方法选取2007—2016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叁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初诊SCLC患者86例,局限期45例、广泛期41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18)F-FDG PET/CT检测局限期SCLC患者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平均值(SUVmean)、峰值(SUVpeak)、病灶固定阈值为40%SUVmax时的肿瘤代谢体积(MTV)与糖酵解总量(TLG),以及广泛期SCLC患者原发灶的SUVmax、MTV、TLG与所有病灶的最大SUVmax、MTV之和(MTVsum)、TLG之和(TLGsum)。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总生存时间(OS)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影响因素。结果局限期与广泛期SCLC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胸腔积液发生率、TNM分期、全身化疗、预防性全脑照射治疗(PCI)、乳酸脱氢酶(LDH)≥245 U/L、癌胚抗原(CEA)≥5μ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5.2μg/L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期SCLC患者胸部放疗(TRT)比例高于广泛期(P<0.05)。随访3~105个月,生存29例,死亡57例。中位OS、PFS分别为21.3、30.6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9%、51.2%、29.1%,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1.6%、43.0%、32.6%。局限期SCLC患者生存24例,死亡21例;广泛期SCLC患者生存5例,死亡36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ECOG评分3~4分[HR=3.118,95%CI(1.196,8.131)]、TNM分期Ⅲ期[HR=7.739,95%CI(2.017,29.691)]、TLG[HR=1.056,95%CI(1.004,1.111)]是局限期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TLGsum[HR=3.898,95%CI(1.132,13.426)]是广泛期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DH≥245 U/L[HR=4.957,95%CI(1.080,3.353)]、MTV[HR=1.205,95%CI(1.008,1.440)]是局限期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ECOG评分3~4分[HR=5.555,95%CI(1.697,18.183)]、LDH≥245 U/L[HR=2.898,95%CI(1.326,6.335)]、TLGsum[HR=3.898,95%CI(1.355,11.211)]是广泛期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18)F-FDG PET/CT体积代谢指标能有效预测SCLC患者的生存状况,其中TLG、MTV分别是局限期SCLC患者OS、PFS的独立影响因素,TLGsum是广泛期SCLC患者OS、PFS的独立影响因素,而SUVmax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张冲,赵安超,邢丹,刘月[5](2018)在《糖尿病下肢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检查应用低剂量对比剂和低管电压诊断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肢随着病程延长和病情恶化可引起血管病变,造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等严重并发症出现,不利于患者预后~([1])。因此,有效判断DM患者是否存在ASO对其预后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上常使用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诊断下肢血管性疾病,但其电离辐射可对人体机能形成一定损伤,有众多学者提出降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可减少辐射剂量,降低CTA检查危害~([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162例(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薛俊玲[6](2018)在《叁维可视化技术在计算机体层成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维可视化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图形和图像处理技术,将一系列二维图像数据(图像或图形模型)经过计算重建为叁维图像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直观显示、处理。计算机体层成像是将X线成像检查技术与数学计算、计算机后处理技术结合产生的断层成像方法。文章对叁维可视化技术在计算机体层成像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其能够把一系列连续的二维断层图像重建为可以任意角度观察的叁维图像,从而帮助医生对病灶进行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本文来源于《无线互联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荣曙,李文豪,于旭,朱乐明,毛应华[7](2017)在《驻宁军队医院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工作人员及相关场所辐射水平监测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工作人员及相关场所的辐射水平,查找防护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计对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采用X-γ辐射仪对工作场所的环境辐射水平进行检测;采用表面沾染仪对相关场所进行表面污染监测。结果:3家驻宁军队医院PET/CT工作人员平均年有效剂量为0.53 m Sv,远低于国家规定的20 m Sv的年有效剂量限值,且岗位剂量大小依次为注射护士>技师>医师;PET/CT设备本身防护设施和墙体屏蔽效果均较好,但注射室内剂量水平较高;与工作人员相关场所未监测到表面沾染。结论:驻宁军队医院PET/CT工作场所辐射防护监测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放射防护管理较完善,但对注射护士和操作技师的辐射防护还需进一步加强。(本文来源于《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期刊2017年03期)

张海波[8](2015)在《全身磁共振成像及计算机体层成像评估多发性骨髓瘤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单层动态匀场技术对3.0T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序列成像质量提高的研究目的:探讨单层动态匀场技术在3.0T磁共振扫描仪上对于多发性骨髓瘤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图像质量的提高。材料与方法:本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名健康志愿者及2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男:女=22:7,年龄44-82岁,平均61.45岁)。2名健康志愿者及所有患者均采用3.0T磁共振扫描设备行全身磁共振成像(序列包括T1W TSE、T2W TSE及WBDWI)扫描,每位受试者均行两次WBDWI序列扫描,两次匀场技术分别为单层动态匀场技术(ishim) DWI及传统叁维匀场技术,余扫描参数相同。通过对两种不同匀场方式下WBDWI图像SNR的计算、图像中脊柱位移的主观及客观评价、发现颈部病灶的敏感性及颈部病变及肌肉ADC值的一致性评价单层动态匀场技术对WBMRI图像质量的提高。结果:在ishim技术下两名健康志愿者WBDWI颈段图像SNR较3DshimDWI分别提高1300.0%及500.0%,身高较矮者提高更明显(P<0.05);而头部、胸段、盆段及股骨上段提高约5%左右,腹部提高约20%左右(P>0.05)。患者ishim-WBDWI与3Dshim-WBDWI图像相比,前者颈段图像质量提高2.45分(4分制),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在胸段、腹段及盆段仍分别提高1.27、0.89、1.17分(p>0.05);脊柱位移客观定量分析结果为ishimWBDWI图像在前后位偏离中心的范围明显大于ishimWBDWI图像;在检测颈部病灶的方面,ishim图像达到100%,而3Dshim图像仅为66.67%(48/72);两种匀场技术下,头部、胸部、腹部及盆腔区域,病灶及肌肉的ADC值一致性较高(r>0.75),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颈部图像ADC值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Ishim技术能够明显提3.0T磁共振扫描仪WBDWI图像质量,尤其以颈段为着,为WBDWI技术在临床的深入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第二部分多发性骨髓瘤全身磁共振影像学参数与临床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全身磁共振影像学参数与骨穿结果及临床血清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横断面研究共连续纳入经临床血清学检查及骨髓穿刺活检证实的多发性骨髓瘤初诊患者53例及随诊完全缓解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0T磁共振扫描设备行包括WB-DWI在内的WB-MRI检查。计数每位患者磁共振显示的局灶性病变个数,测量局灶性病变最长径及ADC平均值,并测量所有患者颈胸腰椎(C7T7L3)、肱骨头、锁骨头、骶骨及髂骨的髓腔ADC值。所有初诊患者均在磁共振检查±5天内完善骨髓穿刺及血清学检查,收集并记录检查结果。比较分析初诊局灶性病变与CR患者局灶性病变ADC均值之间差异性;初诊弥漫浸润型患者骨髓ADC均值与CR患者局灶性病变外骨髓ADC均值之间的差异性。分析初诊MM患者骨穿结果及MM严重程度相关的血清学指标与患者局灶性病变个数、最大病灶长径D、病灶ADC均值及骨髓ADC均值相关性。结果:初诊患者局灶性病变ADC均值(891.75±150.86×10-6mml2/s)低于CR患者局灶性病变ADC均值(1685.28±541.04),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二者间临界值为1022.35×10-6mm2/s,此时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85.0%,曲线下面积值为89.6%(p=0.000)。初诊弥漫浸润型患者骨髓ADC均值(614.60±132.57×10-6mm2/s)高于CR患者局灶性病变外ADC平均值(257.36±70.08×10-6mm2/s),二者之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均p=0.000),二者间临界值为395.49×10-6mm2/s,此时敏感性为78.0%,特异性为100.0%,曲线下面积值为100.0%(p=0.000)。初诊患者局灶性病变个数、最大径及平均ADC值均与骨穿及血清学检查结果均无相关性;初诊患者骨髓ADC值与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533,P=0.000),与132MG水平呈正相关(r=0.446,P=0.000)。结论:DWI序列的半定量参数ADC值可以鉴别MM患者活动性病变;初诊患者骨髓ADC值与血红蛋白及β 2MG存在相关性,可以用来协助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第叁部分双能量CT对弥漫浸润性多发性骨髓瘤诊断能力的评估目的:探讨采用双能量CT平扫去钙分析法评价多发性骨髓瘤弥漫性病变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经临床血清学检查及骨髓穿刺活检证实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弥漫浸润患者24例及治疗后完全缓解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4例。所有患者均完成全身双能CT平扫,并在当日采用3.0T磁共振扫描设备行包括WB-DWI在内的WB-MRI检查,以WB-MRI作为金标准评价患者弥漫浸润的金标准。测量并记录C7/T11/L3/骶骨/髂骨的及真实CT值(Mixed0.5)。比较分析弥漫浸润型及治疗后完全缓解MM患者双能量虚拟去钙(VNCa) CT值的差异性,并进一步探索虚拟去钙后鉴别弥漫浸润型及随诊CR型MM患者VNCaCT值的临界值。结果:初诊弥漫浸润型及随诊CR型患者采用双能CT虚拟去钙后CT值分别为-112.70±57.58HU及-182.92±50.78HU,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0);虚拟去钙前图像Mixed0.5 CT值分别为135.43±66.54HU及115.92±71.94HU,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88);采用ROC曲线得出两组患者VNCa CT值临界值为-132.05HU,该取值敏感性为68.100%,特异性为84.30%。结论:双能量CT平扫去钙分析法可能有助于提高CT对于多发性骨髓瘤弥漫浸润性病变的检出能力。(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5-05-01)

金志兴,朱芝玲[9](2015)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在宫颈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宫颈癌在全球妇女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全球妇女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对于宫颈癌在治疗前明确分期以及合理评估患者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检测已逐渐成为一种评估宫颈癌的重要成像方法。PET/CT检测对宫颈癌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一系列变化的诊断均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明确宫颈癌的分期。对指导宫颈癌患者的治疗、评估患者的预后及复发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且有助于结合患者实际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文来源于《实用妇产科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覃亦伟,张晓丽[10](2014)在《叁维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成像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维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超选择胎盘植入的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胎盘植入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并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围产医学中心70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患者应用叁维CTA超选择胎盘植入的供血动脉栓塞为实验组,35患者例选择子宫动脉栓塞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情况、术中、术后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胎盘组织排出时间为(7.05±1.28)d、术后β-h CG为(5.35±0.67)U/L、术后出血量为(9.78±0.34)ml,对照组胎盘组织排出时间为(12.36±1.95)d、术后β-h CG为(6.97±0.99)U/L、术后出血量为(15.22±1.96)ml,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检测指标比较,t值分别为4.102,4.009,4.135,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无患者发生宫腔感染,但对照组有3例。结论叁维CTA辅助下行超选择胎盘植入的供血动脉治疗胎盘植入具有安全、微创、止血迅速、可保留子宫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计算机体层成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T)测定密度比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NSCLC患者18F-FDG-PET/CT检查结果,测量淋巴结短径、标准化摄取值(SUV)、CT密度及纵隔血池CT密度等,计算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以手术和病理学结果为对照,分析PET/CT综合分析法和密度比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68例NSCLC患者中,共有398枚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转移64枚。纵隔淋巴结转移者淋巴结短径、淋巴结SUVmax和病灶SUVmax高于未转移者,转移者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低于未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PET/CT综合分析法为78. 13%、80. 24%、79. 90%,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以<0. 85为临界值时为75. 00%、76. 95%、76. 63%,二者联合时为93. 75%、86. 23%、87. 44%,二者联合时诊断效能显着高于二者单独时(P <0. 01)。结论 PET/CT综合分析法和密度比均可作为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方法,且二者联合时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计算机体层成像论文参考文献

[1]..医用计算机体层成像(CT)系统心血管成像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专家共识[J].中国医学装备.2019

[2].朱思光,孙倩.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测定密度比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3].郁仁强,张志伟,吕发金,彭刚,周旸.计算机体层成像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J].卫生职业教育.2018

[4].孟鑫,郭宏,王丽,周健,赵文静.~(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代谢指标对局限期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预测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

[5].张冲,赵安超,邢丹,刘月.糖尿病下肢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检查应用低剂量对比剂和低管电压诊断的效果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8

[6].薛俊玲.叁维可视化技术在计算机体层成像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8

[7].荣曙,李文豪,于旭,朱乐明,毛应华.驻宁军队医院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工作人员及相关场所辐射水平监测及分析[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7

[8].张海波.全身磁共振成像及计算机体层成像评估多发性骨髓瘤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

[9].金志兴,朱芝玲.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在宫颈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

[10].覃亦伟,张晓丽.叁维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成像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分析[J].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4

论文知识图

白色脂肪与棕色脂肪组织应用电子束计算机体层成像(CT)...电子束计算机体层成像胰腺侵袭性纤维瘤计算机体层成像应用-图15.1 陈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注射Gd...合成/分装热室气流原理

标签:;  ;  ;  ;  ;  ;  ;  

计算机体层成像论文_朱思光,孙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