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脱硫除尘装置论文和设计-谢仁祥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脱硫除尘效果不充分的技术问题。该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包括排气管相连通的除尘室和脱硫室,除尘室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集尘设备和储灰箱,储灰箱位于除尘室底部,第一出气口位于第一进气口的上方且第一进气口与排气管相连通,集尘设备位于储灰箱上方且其高度低于第一出气口的高度;脱硫室包括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和液体循环系统,液体循环系统通过循环流动的液体对经第二进气口进入脱硫室内的气体进行脱硫处理,第二出气口位于液体循环系统上方,第二进气口与排气管相连通且其高度低于第二出气口。本实用新型用于对烟气进行脱硫除尘处理。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室和脱硫室,所述除尘室和所述脱硫室均为壳状结构并由排气管相连通,待处理烟气经所述除尘室和所述排气管流入所述脱硫室内并经脱硫处理后排放;所述除尘室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集尘设备和储灰箱,所述储灰箱位于所述除尘室底部,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排气管相连通,所述集尘设备位于所述储灰箱上方且其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出气口的高度;所述脱硫室包括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和液体循环系统,所述液体循环系统通过循环流动的液体对经所述第二进气口进入所述脱硫室内的气体进行脱硫处理,所述第二出气口位于所述液体循环系统上方,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排气管相连通且其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出气口。

设计方案

1.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室和脱硫室,所述除尘室和所述脱硫室均为壳状结构并由排气管相连通,待处理烟气经所述除尘室和所述排气管流入所述脱硫室内并经脱硫处理后排放;

所述除尘室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集尘设备和储灰箱,所述储灰箱位于所述除尘室底部,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排气管相连通,所述集尘设备位于所述储灰箱上方且其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出气口的高度;

所述脱硫室包括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和液体循环系统,所述液体循环系统通过循环流动的液体对经所述第二进气口进入所述脱硫室内的气体进行脱硫处理,所述第二出气口位于所述液体循环系统上方,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排气管相连通且其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室内还固定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口下方,且其高度高于所述第二进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脱硫室内壁上,其固定端的高度高于其自由端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脱硫室内侧壁相对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系统包括储水池、水泵、排水管和喷头,所述储水池位于所述脱硫室下方,所述喷头固定设置在所述脱硫室的侧壁内侧,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储水池和所述喷头,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排水管上,用于驱动所述储水池内的水经排水管流至喷头处并经所述喷头喷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位于所述导流板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内设置有过滤装置,用于对所述储水池内的水进行过滤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室内还包括震动设备,所述震动设备位于所述除尘室外部靠近所述集尘设备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灰箱底部设有可拆卸的活动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检修口。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在燃烧后排放的尾气中会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和烟尘;硫化物在大气中会形成酸雨,腐蚀建筑物,影响植物生长并会危害人体健康;烟尘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影响人和动物的肺功能并引发相关疾病,因此对含有酸性气体的烟尘处理一直是环保治理的重点。

国内外对于脱硫除尘装置有一定研究,但由于现有设备存在造价高,加工复杂,脱硫除尘综合效能不佳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脱硫除尘效果不充分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室和脱硫室,所述除尘室和所述脱硫室均为壳状结构并由排气管相连通,待处理烟气经所述除尘室和所述排气管流入所述脱硫室内并经脱硫处理后排放;

所述除尘室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集尘设备和储灰箱,所述储灰箱位于所述除尘室底部,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排气管相连通,所述集尘设备位于所述储灰箱上方且其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出气口的高度;

所述脱硫室包括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和液体循环系统,所述液体循环系统通过循环流动的液体对经所述第二进气口进入所述脱硫室内的气体进行脱硫处理,所述第二出气口位于所述液体循环系统上方,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排气管相连通且其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出气口。

通过设置除尘室和脱硫室,将除尘和脱硫功能分开处理,从而保证处理效果;另外,对烟气先进行除尘处理也有助于保护脱硫室内的相关设备,避免被烟尘堵塞从而影响其工作效率;烟气经第一进气口流入除尘室内后经集尘设备处理后,经过净化的烟气有第一出气口经排气管流入脱硫室内,而处理出来的灰尘则从集尘设备处落入储灰箱内;进入脱硫室内的烟气经第二进气口向第二出气口方向流动时,经液体循环系统的循环处理,对烟气中的酸性气体成分进行净化处理,从而对该烟气进行脱硫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脱硫室内还固定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口下方,且其高度高于所述第二进气口。

液体循环系统中的液体在循环流动过程中经导流板处理后能够有效延长处理液与含硫烟气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能够进一步增强其处理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脱硫室内壁上,其固定端的高度高于其自由端的高度。

导流板固定端的高度大于自由端的高度可以有效避免处理液积存在导流板上表面上,同时也能避免非流动状态的处理液与导流板长时间接触后腐蚀导流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脱硫室内侧壁相对的两侧。

导流板相对设置,能够进一步延长液体循环时间,提高脱硫室的处理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液体循环系统包括储水池、水泵、排水管和喷头,所述储水池位于所述脱硫室下方,所述喷头固定设置在所述脱硫室的侧壁内侧,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储水池和所述喷头,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排水管上,用于驱动所述储水池内的水经排水管流至喷头处并经所述喷头喷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喷头位于所述导流板下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储水池内设置有过滤装置,用于对所述储水池内的水进行过滤处理。

在该装置运行一定时间后,可能会有一定量的不溶物如烟尘颗粒等进入脱硫室内,通过在储水池内设置过滤装置可以对储水池中的不溶物进行过滤处理,避免影响水泵的正常运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除尘室内还包括震动设备,所述震动设备位于所述除尘室外部靠近所述集尘设备一侧。

该震动设备可以通过震动将吸附在集尘设备上的灰尘震落,灰尘落在储灰箱内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清理,同时也不影响集尘设备的集尘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储灰箱底部设有可拆卸的活动门。

通过该活动门能够很方便的将位于储灰箱内的粉尘取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检修口。

为了避免排气管堵塞或损坏,在排气管上设置一检修口,可以通过该检修口对排气管内部进行检修以及对位于排气管内的灰尘进行清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由PVC或PP材料制成。

相比于现有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该装置包括由排气管相连通的除尘室和脱硫室,烟气先经除尘室进行除尘处理后由排气管进入脱硫室内进行脱硫处理,通过将除尘和脱漏两个不同的作业区域分隔开来,能够分别保证除尘和脱硫的工作效率;其中除尘室内设置有集尘设备和储灰箱,经集尘设备收集吸附的灰尘落入储灰箱内进行后续处理;脱硫室内设置有液体循环系统,该液体循环系统内的工作液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处理后的烟气可以经第二出气口直接排放或进行其他后续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烟气脱硫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烟气脱硫除尘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烟气脱硫除尘装置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尘室;11、第一进气口;12、第一出气口;13、储灰箱;14、集尘设备;15、震动设备;2、脱硫室;21、第二进气口;22、第二出气口;23、导流板;24、液体循环系统;241、储水池;242、水泵;243、排水管;244、喷头;3、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烟气脱硫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装置主要由除尘室、脱硫室和排气管三部分组成。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烟气脱硫除尘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脱硫室内设置有导流板,用于对经喷头流出的工作液体进行导流。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烟气脱硫除尘装置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装置还包括输水管和排水管,其中输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用于向储水池内输水,排水管位于储水池底部,用于将储水池内的水排出。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室1和脱硫室2,除尘室1和脱硫室2均为壳状结构并由排气管3相连通,待处理烟气经除尘室1和排气管3流入脱硫室2内并经脱硫处理后排放;

除尘室1包括第一进气口11、第一出气口12、集尘设备14和储灰箱13,储灰箱13位于除尘室1底部,第一出气口12位于第一进气口11的上方且第一进气口11与排气管3相连通,集尘设备14位于储灰箱13上方且其高度低于第一出气口12的高度;

脱硫室2包括第二进气口21、第二出气口22和液体循环系统24,液体循环系统24通过循环流动的液体对经第二进气口21进入脱硫室2内的气体进行脱硫处理,第二出气口22位于液体循环系统24上方,第二进气口21与排气管3相连通且其高度低于第二出气口22。

除尘室1和脱硫室2均为内部为空腔的壳状结构,通过设置除尘室1和脱硫室2,将除尘和脱硫功能分开处理,从而保证处理效果;另外,对烟气先进行除尘处理也有助于保护脱硫室2内的相关设备,避免被烟尘堵塞从而影响其工作效率;烟气经第一进气口11流入除尘室1内后经集尘设备14处理后,经过净化的烟气由第一出气口12流出,经排气管3流入脱硫室2内,而处理后沉积的灰尘则从集尘设备14处落入储灰箱13内;进入脱硫室2内的烟气经第二进气口21向第二出气口22方向流动时,经液体循环系统24的循环处理,对烟气中的酸性气体成分进行净化处理,从而对该烟气进行脱硫处理。

具体的,该工作液为NaOH溶液或Ca(OH)2<\/sub>溶液等含有碱性物质的溶液。

具体的,第二出气口22位于脱硫室2顶部。

具体的,脱硫室2的底部为漏斗形结构,第二进气口22位于脱硫室2的侧壁上且开口方向朝向脱硫室2的底部设置。

另外,为了避免脱硫室2内壁受碱性溶液腐蚀,设置其内壁涂覆有耐碱性腐蚀的材料,如橡胶。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液体循环系统24包括储水池241、水泵242、排水管243和喷头244,储水池241位于脱硫室2下方,喷头244固定设置在脱硫室2的侧壁内侧,排水管243连通储水池241和喷头244,水泵242设置在排水管243上,用于驱动储水池241内的水经排水管243流至喷头244处并经喷头244喷出。

具体的,该喷头244固定设置在脱硫室2的内侧壁上,且喷头244与内侧壁之间的夹角处于45°~135°之间。

具体的,该喷头244为高压雾化喷头,喷出的水雾的直径小于5mm。

具体的,喷头244的数量有多个,多个喷头244沿垂直方向分布在脱硫室2内。

具体的,为了避免工作液体经第二进气口21处流入排气管3内,设置第二进气口位于与喷头相对的一侧且进气口处有一倾斜挡板,该倾斜挡板可将喷头处喷出的工作液隔绝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除尘室1内还包括震动设备15,震动设备15位于除尘室1外部靠近集尘设备14一侧。

该震动设备15可以通过震动将吸附在集尘设备14上的灰尘震落,灰尘落在储灰箱13内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清理,同时也不影响集尘设备14的集尘效率。

当该脱硫除尘装置运行一定的时间后,可以设置该装置暂时停止运行,在此期间启动震动设备15,通过震动设备15所产生的震颤帮助集尘设备14上吸附的灰尘更好、更快的落入储灰箱13内。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储灰箱13底部设有可拆卸的活动门。

通过该活动门能够很方便的将位于储灰箱13内的粉尘取出。

由于储灰箱13位于第一进气口11下方,因此如果不对储灰箱13内的灰尘进行及时清理,可能会导致储灰箱13内的粉尘在气流作用下上浮,进而影响集尘设备14的工作。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排气管3上设置有检修口。

为了避免排气管3堵塞或损坏,在排气管3上设置一检修口,可以通过该检修口对排气管3内部进行检修以及对位于排气管3内的灰尘进行清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如图2所示,脱硫室2内还固定设置有导流板23,导流板23倾斜设置在第一进气口11下方,且其高度高于第二进气口21。

液体循环系统24中的液体在循环流动过程中经导流板23处理后能够有效延长处理液与含硫烟气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能够进一步增强其处理效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导流板23一端固定设置在脱硫室2内壁上,其固定端的高度高于其自由端的高度。

导流板23固定端的高度大于自由端的高度,可以有效避免处理液积存在导流板23上表面上,同时也能避免非流动状态的处理液与导流板23长时间接触后腐蚀导流板23。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导流板23一端固定设置在脱硫室2内壁上,其固定端的高度不高于其自由端的高度,此时该导流板23的俯视图投影为“凹”形,其固定端的中间朝向自由端凹陷,积存在导流板23上的液体经该凹陷处流出。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导流板23设置在脱硫室2内侧壁相对的两侧。

导流板23相对设置,能够进一步延长液体循环时间,提高脱硫室2的处理效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喷头244位于导流板23下方。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喷头244位于导流板23上方。

工作液经喷头喷出后与脱硫室2内的气体相互接触并互相作用,随后落到导流板23上并经导流板23直接流入储水池241内或流至另一个导流板23上;导流板23的存在大大延长了工作液与气体中的环流成分相互作用的时间,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储水池241内设置有过滤装置,用于对储水池241内的水进行过滤处理。

在该装置运行一定时间后,可能会有一定量的不溶物如烟尘颗粒等进入脱硫室2内,通过在储水池241内设置过滤装置可以对储水池241中的不溶物进行过滤处理,避免影响水泵242的正常运行。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导流板23由PVC或PP材料制成。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点在于:如图3所示,储水池241上还设有输水管和放水管,其中输水管一端与处理液储存装置相连,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储水池241顶部,该输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用于向储水池内输送工作液,放水管位于储水池底部,用于将储水池内的工作液排出。

在使用时,水泵242将储水池241内的水经排水管243输送至喷头244处喷出并经导流板23流回储水池241内,期间工作液对脱硫室2内的含硫气体进行处理;当工作液循环处理一定时间后,工作液不断被中和,其pH值逐渐降低,此时启动第二水泵并同时打开放水管,输水管和放水管的输送效率一致,经一定时间的处理后,储水池241内的工作液的pH值逐渐升高,该工作液可以继续用于对脱硫室2内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

具体的,放水管处设有一开关,该开关可以手动打开,也可以采用电磁阀进行控制;当打开该开关时,储水池241内的工作液经放水管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烟气脱硫除尘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8582.3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75872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B01D 47/06

专利分类号:B01D47/06;B01D53/78;B01D53/48

范畴分类:23A;41B;

申请人:谢仁祥

第一申请人:谢仁祥

申请人地址:225600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府前街62号

发明人:谢仁祥

第一发明人:谢仁祥

当前权利人:谢仁祥

代理人:李静

代理机构:114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烟气脱硫除尘装置论文和设计-谢仁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