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损伤合成论文_刘长民,孙晓娟,徐守俭,兰伟光,马隆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跨损伤合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损伤,食管,肿瘤,基因,细胞核,耐药性,食管癌。

跨损伤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刘长民,孙晓娟,徐守俭,兰伟光,马隆波[1](2019)在《跨损伤合成DNA聚合酶ζ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ζ(DNA polymeraseζ,polζ)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08例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polζ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预后价值。结果:polζ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率为49.1%(53/108),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率为29.6%(32/108),两组之间行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55,P=0.003);polζ在癌组织不同TNM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5,P=0.004);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组间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lζ低表达组的生存明显优于高表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4,P=0.036)。COX多因素分析polζ被进一步剔除(P>0.05),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判定因素(P<0.05)。结论:polζ在肺癌组织中存在过表达,且与分期和肿瘤的预后相关,但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子。(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陈炜,周亚竟[2](2018)在《跨损伤合成途径中真核生物DNA聚合酶δ转换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维护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和遗传稳定性,除了各种分工明确的损伤修复途径外,细胞还进化出一种跨损伤修复的损伤耐受机制,涉及一种被广为深入研究的有错跨损伤合成途径,即通过低保真跨损伤合成聚合酶临时取代复制聚合酶Polδ,旁路通过受损碱基,使DNA损伤导致S-期暂停的复制叉进程得以恢复,这种复制聚合酶与跨损伤合成聚合酶之间的转换构成了有错跨损伤修复途径的核心,但对该途径聚合酶转换的激活机制存在争议。就真核生物DNA聚合酶δ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在跨损伤合成途径聚合酶转换的激活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曹菊华,汪良芝[3](2018)在《跨损伤合成DNA聚合酶ζ-Rev7在肿瘤发展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跨损伤DNA合成(TLS)属于一种复制后修复过程,主要涉及DNA聚合酶κ、η和ζ等。跨损伤修复是细胞内一种DNA损伤耐受机制,DNA聚合酶ζ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DNA聚合酶ζ主要由亚基Rev7和Rev3构成,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主要是参与跨损伤修复。Rev7(也称为MAD2L2)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能够与多种蛋白结合,参与DNA损伤修复、细胞的周期调节、基因表达和致癌作用。同时也参与调控多种不良肿瘤的预后过程。(本文来源于《基础医学与临床》期刊2018年05期)

韩金花[4](2016)在《SIVA1调节跨损伤DNA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的基因组DNA持续受到内源性因素(如代谢产生的活性氧等)及外源性物质(如阳光中的紫外线,化学药物及电离辐射等)的攻击,造成不同类型的DNA损伤。这些损伤阻碍了细胞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精确的修复,将导致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细胞老化或凋亡。因此,细胞启用一系列高效的监控和修复途径来检测、修复不同类型的DNA损伤,从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跨损伤DNA合成(translesion DNA synthesis, TLS)是从酵母到哺乳动物都高度保守的DNA损伤耐受机制,由TLS聚合酶取代高保真的DNA聚合酶,对受损伤的DNA进行复制。DNA受到损伤后往往结构发生异变,异变的DNA结构阻碍了DNA聚合酶的复制进程,导致复制叉停滞,对处在复制期的细胞产生了巨大的威胁。TLS聚合酶的催化中心更灵活,能适应不同类型的异变的DNA模板,取代高保真性的DNA聚合酶重新启动暂停的复制叉,完成DNA的复制,这对于维持遭受DNA损伤的细胞的存活至关重要。TLS聚合酶主要由Y家族的DNA聚合酶构成,包括Polη、Polη、Polκ和REV1。研究表明每种TLS聚合酶倾向于复制不同类型的损伤模板,从损伤模板中提取正确的遗传信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紫外线照射常常导致DNA中相邻的嘧啶碱基发生交联,形成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yclobutane pyrimidine dimers, CPDs).胸腺嘧啶二聚体(T-T dimer)是最常见的CPDs, Po1η能以T-T dimer为模板进行复制,正确地插入A·A碱基。缺失有功能的Polη易患着色性干皮病(XP-V), XP-V患者的细胞对UV照射非常敏感,患者在青少年时期就容易得皮肤癌。调节跨损伤DNA合成途径的关键事件是PCNA的单泛素化修饰。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当细胞遭受DNA损伤或遇到复制压力时,泛素结合酶RAD6及泛素连接酶RAD18组成的复合物特异地对底物PCNA的第164位赖氨酸进行单泛素化修饰。单泛素化的PCNA与Y家族的TLS聚合酶亲和力升高,主要是通过Y家族聚合酶的PCNA结合结构域和泛素结合结构域来实现的。TLS聚合酶取代常规的复制聚合酶对受损的DNA进行复制,重新启动停滞的复制叉。目前RAD6-RAD18复合物如何精确地识别PCNA并对其进行单泛素化修饰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我们利用串联亲和纯化的方法研究PCNA的相互作用蛋白,发现SIVAI在调节PCNA的单泛素化修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SIVAI通过PIP box结构域持续地与PCNA相互作用。细胞敲减SIVAI后,UV损伤诱导的PCNA的单泛素化水平降低,TLS聚合酶Polη的招募明显减少,细胞对UV损伤的敏感度和突变率升高。我们证明SIVAI与RAD18直接相互作用,作为接头蛋白帮助RAD18识别PCNA,从而促进RAD18对PCNA的单泛素化修饰,保证细胞能快速地启动跨损伤DNA合成,高效地对受损伤的DNA进行复制。因此,我们的实验创新性地发现E3连接酶RAD18识别其底物PCNA需要接头蛋白SIVAI,为UV损伤诱导的PCNA单泛素化修饰的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填补了跨损伤DNA合成途径中遗留的一个重要空缺。(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4-01)

黄敏,唐铁山,郭彩霞[5](2014)在《跨损伤DNA合成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跨损伤合成(translesion synthesis,TLS)是一种利用特殊的DNA聚合酶介导的修复过程,是细胞应答DNA损伤时的一种保守的耐受机制。由于TLS能使细胞耐受DNA损伤,降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或者放疗的敏感性,因此它可能是肿瘤产生耐药性或者辐射耐受性的潜在机制。通过靶向跨损伤合成通路,可提高包括神经胶质瘤在内的多种肿瘤患者的治疗疗效。(本文来源于《神经药理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杨莉[6](2014)在《跨损伤DNA合成通路基因REV3L在宫颈癌细胞化疗增敏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REV3L是DNA聚合酶ζ(Polζ)的催化亚基,在跨损伤DNA合成通路(TLS)中起关键作用。本课题旨在研究REV3L基因对宫颈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探讨REV3L基因在宫颈癌中作为分子靶点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3例宫颈癌组织及17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olζ蛋白的表达水平。构建REV3L基因过表达载体pcDNA-REV3L后导入REV3L低表达的宫颈癌细胞系,构建REV3L基因干扰载体shRNA-REV3L并转染REV3L高表达宫颈癌细胞系后,通过CCK-8法检测对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克隆形成率的变化,进一步通过CCK-8法检测REV3L基因对铂类药物耐受性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凋亡情况,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cl-xl及Bax等的变化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顺铂处理后REV3L基因对Y-H2AX焦点形成情况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Y-H2AX等蛋白的变化。结果宫颈癌组织中Polζ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宫颈组织高(P<0.05)。REV3L基因沉默后宫颈癌细胞株增殖减慢,REV3L基因过表达后宫颈癌细胞株增殖加快:沉默REV3L基因通过G1/S期阻滞抑制细胞周期进展,而REV3L基因过表达后可以越过G1/S期细胞周期检查点促进细胞周期进展;REV3L基因沉默后细胞平板克隆形成率减少,而过表达后细胞克隆形成率增加。下调宫颈癌细胞系REV3L基因表达后CCK-8检测示宫颈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顺铂作用后早期凋亡率增加;Western blot检测促凋亡蛋白升高,而抗凋亡蛋白降低;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Y-H2AX焦点形成增多,Western blot检测Y-H2AX蛋白表达升高。REV3L基因过表达后CCK-8示细胞对顺铂的抵抗性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顺铂作用后早期凋亡率降低;Western blot检测促凋亡蛋白降低,而抗凋亡蛋白升高;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Y-H2AX焦点形成减少,Western blot检测Y-H2AX蛋白表达降低。结论抑制REV3L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可提高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而过表达REV3L基因增加其对顺铂的抵抗性。REV3L可能作为宫颈癌化疗增敏的分子靶点。(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4-04-24)

吕翎娜[7](2014)在《DNA聚合酶kappa参与跨损伤DNA合成的调控机制及其新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跨损伤DNA合成(Tanslesion DNA Synthesis, TLS)可利用特异的DNA聚合酶直接在损伤的模板对面掺入核苷酸,越过损伤使阻滞的复制叉继续前进,帮助细胞避免因复制叉受阻引起的DNA双链断裂(I)NA Double Strand Break, DSB)甚至死亡。由于TLS聚合酶在复制未损伤模板时是低保真性的,体内的TLS过程必须受到严格调控。失控的TLS会通过易错旁路引发基因组突变。TLS聚合酶被招募到阻滞的复制叉处是进行TLS反应的前提。一般认为TLS聚合酶是借助与单泛素化的PCNA(Monoubiquitinated PCNA, mUb-PCNA)结合被招募到阻滞的复制叉完成其功能的。但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因子参与调控TLS,即TLS发生的机制依然不清楚。最近研究发现一些因子,如染色体重塑复合体IN080、金属蛋白酶Spartan和乳腺癌相关基因BRCA1等都可能调控这一过程。为了探索其他可能调控TLS聚合酶参与UV处理后TLS过程的蛋白因子,本论文通过免疫共沉淀和质谱分析发现错配修复分子MSH2与TLS聚合酶kappa(PolK)结合,敲低MSH2影响UV辐射后PCNA的单泛素化水平和TLS聚合酶的招募。在RAD18(E3连接酶,对PCNA进行泛素化修饰)缺失的细胞中过表达MSH2可以增加UV辐射后Polκ在损伤位点的招募,但并不影响PCNA单泛素化水平,这说明MSH2可以通过单泛素化PCNA依赖和不依赖的两种方式调控UV处理后TLS聚合酶的招募。进一步研究发现,MSH2能够促进紫外辐射后细胞跨越基因组上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光产物损伤的TLS过程,表明了MSH2在紫外光暴露后细胞DNA损伤应答方面具有新的作用。另外,有文献报道一些TLS聚合酶除了具有TLS活性外还参与其他的代谢过程。例如DNA聚合酶Polrl在D-Loop环重组中间体形成时以侵入链作为引物合成DNA, Poll被发现参与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 BER)通路,Polκ可以参与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NER)通路。本文研究还发现TLS聚合酶Polκ参与氧化损伤试剂诱发的DNA链断裂修复过程。GFP-Polκ在激光微辐射处理后聚集在损伤位点,并且与Polκ C端结构域包括PCNA结合结构域(PCNA-Interaction Peptide、泛素结合结构域(Ubiqutin BindingZinc-finger, UBZs)以及核定位信号(Nu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NLS)密切相关。缺失MSH2和RAD18的细胞中Polκ的招募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Polκ缺失的细胞对于双氧水敏感性增加,并且表现出单、双链断裂修复能力缺陷,这提示了Polκ在氧化损伤修复中具有新功能。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非传统错配修复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内在机制以及TLS与多种DNA损伤反应通路的相互作用,为预防癌症发生、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试剂的敏感性和降低肿瘤耐药性突变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期刊2014-04-01)

朱孝中,俞力超,施舜缤,邱鹏,钱永跃[8](2011)在《跨损伤DNA合成通路中关键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跨损伤DNA合成通路中的关键基因RAD6、RAD18、PCNA和UBC13在人食管鳞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SYBRGreen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6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和其中的24例癌旁组织中RAD6、RAD18、PCNA和UBC1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RAD6和UBC13在食管鳞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AD18和PCNA的表达在食管鳞癌中均显着上升,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RAD18和PCNA的表达升高可能是食管鳞癌的一个特征。RAD18和PCNA表达的升高可能与食管鳞癌中跨损伤DNA合成途径作用增强有关。(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周俊东,朱孝忠,张舒羽,吴锦昌[9](2010)在《跨损伤DNA合成通路中关键酶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跨损伤DNA合成通路中的关键酶RAD6、RAD18、PCNA和UBC13基因在人食管癌中的mRNA表达及其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食管癌病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RAD6、RAD18、PCNA和UBC13(本文来源于《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0-09-10)

张舒羽,王慧博,卢大儒[10](2009)在《跨损伤DNA合成通路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跨损伤DNA合成(translesion DNAsynthesis,TLS)属于一种复制后修复过程,主要包括DNA聚合酶κ、η、ι、ζ。跨损伤DNA合成途径是生物体的一种应急机制,能够在DNA损伤未被修复的状态下进行复制延伸,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但也不可避免的会引起DNA突变。跨损伤DNA合成通路基因的上调或下调,均是促进肿瘤发生的潜在因素。此外,跨损伤DNA合成途径在修复铂类化疗药物引起的DNA损伤中发挥了主要作用。采用反义RNA或RNA干扰抑制DNA聚合酶ζ、η等表达后,肿瘤细胞对铂类化疗药物的耐受都明显下降,这为铂类药物的化疗增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癌变.畸变.突变》期刊2009年03期)

跨损伤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维护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和遗传稳定性,除了各种分工明确的损伤修复途径外,细胞还进化出一种跨损伤修复的损伤耐受机制,涉及一种被广为深入研究的有错跨损伤合成途径,即通过低保真跨损伤合成聚合酶临时取代复制聚合酶Polδ,旁路通过受损碱基,使DNA损伤导致S-期暂停的复制叉进程得以恢复,这种复制聚合酶与跨损伤合成聚合酶之间的转换构成了有错跨损伤修复途径的核心,但对该途径聚合酶转换的激活机制存在争议。就真核生物DNA聚合酶δ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在跨损伤合成途径聚合酶转换的激活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跨损伤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1].刘长民,孙晓娟,徐守俭,兰伟光,马隆波.跨损伤合成DNA聚合酶ζ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9

[2].陈炜,周亚竟.跨损伤合成途径中真核生物DNA聚合酶δ转换机制的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18

[3].曹菊华,汪良芝.跨损伤合成DNA聚合酶ζ-Rev7在肿瘤发展中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8

[4].韩金花.SIVA1调节跨损伤DNA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

[5].黄敏,唐铁山,郭彩霞.跨损伤DNA合成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神经药理学报.2014

[6].杨莉.跨损伤DNA合成通路基因REV3L在宫颈癌细胞化疗增敏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

[7].吕翎娜.DNA聚合酶kappa参与跨损伤DNA合成的调控机制及其新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4

[8].朱孝中,俞力超,施舜缤,邱鹏,钱永跃.跨损伤DNA合成通路中关键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

[9].周俊东,朱孝忠,张舒羽,吴锦昌.跨损伤DNA合成通路中关键酶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研究[C].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汇编.2010

[10].张舒羽,王慧博,卢大儒.跨损伤DNA合成通路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J].癌变.畸变.突变.2009

论文知识图

过量的polp参与NDA复制4.2.跨损伤合一2酵母与人的REV3蛋白结构示意图跨损伤DNA合成的模式图测定Rh123染色MFI图细胞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各种机制(A)Dpo4的结构图

标签:;  ;  ;  ;  ;  ;  ;  

跨损伤合成论文_刘长民,孙晓娟,徐守俭,兰伟光,马隆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