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敏(内蒙古赤峰市宁城中心医院神经内三科024200)
【中图分类号】R74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170-02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对治疗的2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采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单纯应用卡马西平治疗的24例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采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较单一卡马西平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卡马西平多虑平疗效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trigeminalneu-ra1gia,PTN)简称为三叉神经痛(TN),是一种常见内科疾病,以女性居多,临床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都存在疼痛缓解时间短、复发率高的问题[1]。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急骤发作、阵发性、电击样或火烙样剧烈疼痛,间歇期完全不痛。早期的三叉神经痛,疼痛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一般仅在白天发病,随着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缩短,疼痛程度逐渐加剧,夜间也可发作,影响睡眠。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采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其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自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治疗的资料完整的2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女16例,男8例,年龄25~75岁,平均46.3±4.5岁。病程3个月~30年。右侧14例,左侧10例.并与同期单纯应用卡马西平治疗的24例患者作对照,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依据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口腔病学》制定。①疼痛为突发性痛、电击样痛、剧痛。②疼痛持续时间很短,数秒钟。③有板击点。④突然发作,随疼痛的消失有间歇性缓解期。⑤疼痛部位明显,局限于三叉神经一个或几个分支的分布区。具备上述部分或全部症状,在排除偏头痛、副鼻窦炎、牙源性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三叉神经疱疹、吞咽神经及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后即可作出诊断。
1.3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具体方法:第1天卡马西平100mg,口服。之后每天增加100mg,直至增加至800mg为止,2次/d,口服,连续使用1个月。第1天多虑平25mg/次,3次/d,口服。如病情严重可酌情增加,但是不超过250mg。两种药物均给予1个月治疗[2]。对照组采用单一卡马西平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1.4疗效判定治疗后随访6个月~1年,制定疗效标准[3],共分为4级: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之和为总有效。治愈:疼痛消失,停药2个月后症状不复发。显效:疼痛明显减轻,不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停药2个月后临床症状无加重现象。有效:疼痛有所减轻,对日常工作与生活有一定影响,停药后症状加重,需进行维持性药物治疗。无效:疼痛症状加重或无变化.
2结果
治疗组24例中治愈13例,占54.17%,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24例中治愈9例,占37.5%,总有效率79.17%,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下表。
3讨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疼痛性疾病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的颜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突然出现的、阵发性、短暂性、闪电样剧痛。随着病情的发展,发作逐渐频繁,疼痛也逐日剧增。病人难以忍受,表情十分痛苦,病程漫长,数年甚至数十年。目前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存在许多学说,如癫痫发作学说、微血管压迫学说、神经变性学说、骨性压迫学说等。治疗方法虽很多,但效果不算满意,现在临床上治疗仍以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作为首选。
卡马西平(carbarmazepine),为二苯并氮杂草类化合物,结构与抗抑郁药阿米替林类似,具有抗癫痫、镇痛、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效果较好,用药后24小时起效,约80%患者有效。疗程应控制在2-3个月内.
多虑平抗焦虑、镇痛解痉的功效非常显著,能够快速松弛肌肉紧张,缓解疼痛,安全性也比较好。本组研究表明,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延秀,田玉科,关善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I(31):23-25.
[2]陈小平,李小刚.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特发性三叉神经痛[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9):1071.
[3]安波,张山,张志强.神经妥乐平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8,5(4):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