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短命的“上海人民公社”(论文文献综述)
张蕴艳[1](2021)在《《晚熟的人》中的秩序与法律问题》文中指出以奥古斯丁"至高法律和至高秩序"的角度,可以拓展关于文学、秩序与法律的思考空间。莫言新作《晚熟的人》,若从爱与律法、道德秩序与法律秩序,以及建立这一秩序的"前三十年"(1949—1979)与"后四十年"(1979—2019)的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三个方面看,可以揭示出该作品在文学与法律的关系上的独特价值。在《晚熟的人》中,莫言从道德伦理秩序到社会法律秩序再到灵性精神秩序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反思,从这一多重秩序的建立直至完成,他凝练地刻画出了一幅更为立体的全景图。
欧阳章鹏[2](2021)在《周村宗族重建中的社会记忆研究》文中提出
林雪婷[3](2021)在《乡村治理中的村民社会信任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信任是个体对社会成员、社会制度和组织基于可依靠性和依赖性的预期而敢于托付的心理态度与积极预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规则,更是社会良序运行的基础,在降低交易成本、缓和矛盾冲突、促进团结合作、维护人们的本体性安全感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尤其是在相对固定封闭的乡村社会,村民社会信任是村民在血缘、地缘关系的环绕下对熟识人的人品、行为和交往程度基于依赖性和可靠性而产生的特殊信任,并以此延展到乡村治理制度和乡村社会组织的心理期待,是村民诚信价值观的树立的重要抓手和实现乡村善治的基本力量。然而,在中国社会整体转型的背景下,对乡村社会的不断冲击与自身转型期的到来,使得传统村民社会信任发生断层与裂变而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整合国内外有关乡村治理和村民社会信任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以村民社会信任作为乡村治理研究的切入点,对村民社会信任的概念、产生和特异性进行了系统总结,结合对村民访谈和问卷调查综合分析当前村民社会信任现状,进而以乡村治理中的村民社会信任提升为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发现,村民社会信任的总体结构包含六个维度,即关系调合、血亲关联、利益重塑、心理防御、法制理念和行动建构。具体来看,传统血亲关联依然发挥主线作用、维护集体利益是巩固村民社会信任的支点,同时也存在依靠法律维护村民社会信任的理念逐渐提升、村干部角色重构与实践再塑村民社会信任等积极导向。然而在乡村社会转型期村民社会信任也出现新问题,表现为村民社会信任功利化、村民社会信任防范性隔阂、村民社会信任的内生约束规范边缘化、村民社会信任的法律保障机制缺乏实践支撑等问题。研究从市场经济的价值理性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出发,总结村民社会信任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场经济中蕴含的价值理性主义对村民传统信任观念的解构、社会流动性的加快促使人际关系异化、贫富差距的扩大引发村民心理防御与猜忌增强、以乡规民约为代表的乡村文化的衰落等原因。在乡村治理的大背景下,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村民作为治理主体团结一致积极发挥主体能动性,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根据乡村社会的现实状况构建村民社会信任的提升路径。分别从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规民约与法制相结合、村民诚信教育等角度出发提出相应对策: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村民互信氛围的引导作用、形成以乡规民约为内核,法律制度为约束的村民社会信任制度建设,全方位开展村民诚信教育。
邢志[4](2021)在《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文中认为建国伊始,受“戏改”政策的影响,沪剧界对传统剧目进行了重新审定和修改。与此同时,沪剧发挥擅演现代戏的特长,在政府的倡导下,配合当时以反抗封建压迫、巩固新政权为重点的社会运动,创作了诸多切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经典剧目《罗汉钱》就产生于此时。此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开展,“文艺跃进”现象明显,产生了大批粗制滥造的现代戏。但与此同时,经过沪剧界的努力,也产生了经典剧目《鸡毛飞上天》《星星之火》。在“百花齐放”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得益于相对宽松的文艺氛围,沪剧界进行了传统剧目整理工作。随着“大写十三年”口号的提出,此前“三并举”的剧目政策被推翻,沪剧的传统剧目开始受到批判,并逐渐消失在舞台上,取而代之的是以反帝、反资、塑造工人英雄形象为重点的革命现代戏。在强调戏曲创作要突出“阶级斗争”、“兴无灭资”等内容的背景下,沪剧的两部大戏《芦荡火种》与《红灯记》成为了时代的经典,并在后来为京剧所改编,成为两个革命样板戏的源流。“文革”中后期,在“普及样板戏”的号召下,沪剧界又按照样板戏的创作要求编演了一批革命现代戏。“文革”结束以后,沪剧界在揭批“四人帮”运动和政府文艺政策的推动下,除了复演经典传统剧目外,还新创作了一批现代戏。与此同时,沪剧还借助电视这一新兴媒介的优势,将优秀剧目《一个明星的遭遇》改编为沪剧电视片《璇子》,成为全国首部戏曲电视片,开启了80年代沪剧剧目改编电视剧的热潮。这些景象,都显示着沪剧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开始复苏并逐步走向新的繁荣。在政府发出文艺创作要“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号召后,沪剧又一次发挥自身擅演现代戏的特长,坚持以主旋律的剧目创作为导向,迎来了改革开放后沪剧发展的一个高峰。但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娱乐方式逐渐多元化,加之沪剧自身在剧目编演中存在的问题,沪剧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
冉利军[5](2020)在《寿衣的流动:传统市场的社会嵌入机制》文中提出
狄煜[6](2020)在《基于ISM的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变迁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社会治理,而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就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其中,如何构建以农村作为基本单位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是当前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得以提升的前提和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也随之产生了剧烈的变迁。虽然以往也有对影响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变迁因素的研究,但仅仅是就某几个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未系统地对农村治理体制变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将系统地分析农村治理体制变迁影响因素在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变迁中各自的作用,找到它们对农村治理体制发展变迁的价值。这对推动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发展,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新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出发,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依据影响因素的重大变化梳理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的变迁。其次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和供给需求理论将农村治理体制变迁时的影响因素分为供给影响因素和需求影响因素两大类,并分析了22个影响因素在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变迁时的影响机理。再次运用系统研究法和解释结果模型法构建了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变迁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将影响农村治理体制变迁的因素划分为三个层级。其中,宪法秩序与法律规范、非正式制度及传统文化这两个因素位于最底层,对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变迁起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现有治理体制自身的缺陷等七个因素位于中间层,在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变迁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国际环境等13个因素位于最上层,虽然对其它层级的因素有明显的依赖性,但对体制变迁产生的作用最直接。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结果,结合治理理论提出了深化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为构建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姜雪[7](2020)在《余华小说英译本与原着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推动中国文化的觉醒与复兴,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走出去”战略成了必经之路,文学作品,尤其是现当代文学作品是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作为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作品从1995年便开始陆续走进英语世界,从朴素深沉的《活着》到粗粝温情的《许三观卖血记》再到荒诞凛冽的《第七天》,余华始终以虔诚的内心、冷静的态度与细腻的笔触,打破日常语言规范,为我们构建出一个来源于现实世界却也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文本世界。当这样怪诞的文本被热衷于中国文学的汉学家——白睿文、安德鲁·琼斯、白亚仁引入异域世界之后,在中国图书,尤其是翻译类图书不畅行的市场背景下仍然受到了主流出版社的大力推介,这是作者和译者共同的成就。译本是由原着衍生而来的,译者进入不熟悉的语言体系中将其转化为具有同等艺术价值的另一种语言体系,在这样一个再创作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揣摩原作者的意图,还要考虑到源语与目标语的转换、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等因素,再加之作者、译者与读者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英译本与原着在细节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艺术风格上的差异。统观国内外对余华英译本的研究状况,国内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大部分都是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出发,其研究成果对英语翻译教学有指导意义;国外研究者对余华的研究则多为短评且带有强烈的猎奇色彩,关注的是中国底层社会真实的人性状貌。国内外立足于文本本身,细致探讨作品人物、语言、用词的研究可以说凤毛麟角。针对这一留白,本文选取上述三部作品,采取比较研究法,第一章对《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第七天》及余华其他小说的英译本诞生过程、译者、英译本的传播与接受进行概述;第二章对英译本与原着中人物语言、人物动作、典型环境与细部描写四个部分进行对比研究,进而得出二者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异同;第三章通过修辞技巧与效果、变幻的句式搭配、陌生化的词语搭配三个方面的对比研究挖掘英译本对原着叙事语言的调整;第四章通过民间文化负载词、历史文化负载词以及典故文化负载词的对比研究挖掘英译本与原着因文化负载词使用导致的差异化的艺术风格;第五章从历史文化背景差异、译者主体性的积极发挥以及读者群的期待视野三方面探讨英译本与原着产生差异的原因。以期借此挖掘英译本与原着各自蕴藏的精神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生命哲学价值,为提高文学翻译质量、推动当代文学在海外的传播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董志杰[8](2020)在《共青团中央新媒体运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年既被时代所裹挟,也深刻地影响着这个时代。对青年群体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促进其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关乎青年的健康发展,更影响时代变迁。近年来,共青团中央新媒体异军突起,影响力比肩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在重大网络事件中屡屡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了强大了议程设置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本文以共青团中央新媒体为研究对象,抓取其社交媒体全样本数据,使用中文分词、词频统计、关键词抽取、LDA主题建模等自然语言处理方法,结合话语分析、案例研究法,从议题、文本、社群和舆论引导四个方面分析其运营策略。议题层面,共青团中央将时政和娱乐作为青年群体的最大公约数,主动参与网络热点事件、策划主题事件,打破了不同传播圈子的传播壁垒。文本层面,共青团中央探索形成了多元、多样、年轻的外在话语表达风格和以民族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偏向,塑造了鲜明的人格化形象,与其它政务新媒体产生了差异和区别。社群层面,共青团中央首先联结了以青年明星为代表的社会网络核心节点作为其核心传播圈层,然后通过培育以行业“大V”为代表的相对远离社会网络中心的关键节点作为中间圈层,冲破了碎片化传播环境中“沉默的螺旋效应”,增加了不同青年群体的“可通约性”;最后,它还将内容生产者、分发者作为外围圈层构建了话语有机生产协同的运作方式。舆论引导方面,共青团中央新媒体通过破解碎片化传播环境中的“沉默的螺旋”效应、规避“回声室效应”,以民族主义为核心价值统摄来应对“共识断裂”来实现。
刘晓[9](2020)在《余华小说父亲形象研究》文中提出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以先锋式求新求变的创作姿态屹立于文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他又以贴近民间的淳朴叙事方式向人们展现着生命的厚度与韧性。在他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余华始终坚持对父亲形象的书写。他笔下的父亲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余华创作风格的转变而发生变化。本文以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艺心理学、叙事学等理论,采取文本细读法、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演变的父亲形象进行呈现,着重分析父亲形象产生变化的原因和塑造父亲时演变的叙事方式,以此探析出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的价值与意义。本篇论文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引言。从余华小说的主题内涵、人物形象、小说语言、小说风格研究四个方面概述出余华小说的研究现状,简明扼要地概述出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的演变。对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进行归类,并呈现出形象的演变轨迹。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可划分为恶父——父亲形象的解构和善父——父亲形象的重构两个阶段,具体论述各阶段中不同的父亲形象。第三部分,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演变的叙事方式。本文从叙事视角和叙事语言两部分进行论述。余华从全知叙事到限制叙事,从冷漠叙写到温情讲述,展现出了前后两个创作阶段不同的叙述方式,并用不同的叙述方式塑造出截然不同的父亲形象。第四部分,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演变的原因。一是个人经历影响,包括童年经历和文革记忆、从医经历和组建家庭;二是外在因素的影响,包括外国现代作家、文学环境和时代背景;三是作家的思想和艺术探索,包括前后期对真实的不同追求。第五部分,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的价值与意义。主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余华小说中体现出来的深切的人文关怀;二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余华都坚持自我的创作初心,并且勇于突破,敢于革新。最后是结语部分。从整体上回顾了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的论述,总结了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的价值与意义。余华通过对父亲形象的塑造来展现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洞察与体悟,体现作者对文明与秩序、家庭伦理和整个社会的思考,对未来的温情展望。
罗焯元[10](2020)在《《丝绸之路第一卷:从长安到河西走廊》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次翻译实践对象为游记《丝绸之路第一卷:从长安到河西走廊》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作者陈舜臣在与NHK纪录片《丝绸之路》的摄制组一同前往中国进行采访与拍摄的过程中,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相关人员,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据此完成创作。该书能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与今天,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5章,分别为:“引言”“翻译实践简介”“文本分析和译前准备”“案例分析”和“结语”。第1章介绍了翻译实践的选题意义和实践报告的内容;第2章介绍了翻译实践文本的基本内容和翻译的具体过程;第3章主要分析了本翻译实践文本的文本类型和文本特征,并说明采用的翻译策略,最后介绍了译前准备;第4章主要从词汇、句子、对话的三个层面总结出翻译实践过程中的难点,并分别结合实例介绍了解决办法;第5章主要对本翻译实践报告进行了总结,并反思翻译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本报告在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重点解决“词汇的翻译”“句子的翻译”及“对话的翻译”三个难点。在词汇方面,笔者关注了“外来语专有名词的翻译”和“汉字词的翻译”。在句子方面,笔者分别探讨短语与诗句的翻译方法,短语翻译中使用汉语成语追求简练、严谨的效果,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语言的修辞与表达;诗句翻译中,尝试采用“创译”方法,对优美语句与引用的诗歌进行翻译。在对话方面,笔者探讨了对话翻译中合译、拆译等多种翻译方法的运用,并注重结合语境进行翻译。
二、短命的“上海人民公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短命的“上海人民公社”(论文提纲范文)
(1)《晚熟的人》中的秩序与法律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秩序与律法的两种状态:规范性和应许性 |
二、“晚熟的人”:“法律故事”背后的道德伦理与法律秩序的形成机制 |
三、“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法律秩序的变乱或隐退 |
四、小结 “救赎故事”的历史:从律法的“原初状态”到律法的完成 |
(3)乡村治理中的村民社会信任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价与启示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社会信任与乡村治理 |
2.1 社会信任的理论概述 |
2.1.1 社会信任的概念 |
2.1.2 社会信任的功能 |
2.1.3 社会信任的影响因素 |
2.2 村民社会信任的研究 |
2.2.1 村民社会信任的概念界定 |
2.2.2 村民社会信任的特异性 |
2.2.3 村民社会信任的产生 |
2.3 村民社会信任在乡村治理中的地位 |
2.3.1 村民社会信任是乡村治理的基点 |
2.3.2 以合作为导向的村民社会信任是乡村治理的主要力量 |
2.3.3 村民社会信任重塑是乡村治理的精神文明工程 |
2.4 村民社会信任提升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1 差序格局理论 |
2.4.2 非正式制度理论 |
2.4.3 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论 |
3 村民社会信任的调查分析 |
3.1 问卷内容与设计 |
3.1.1 访谈对象与内容 |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3.1.3 调查结果总体分析 |
3.2 村民社会信任的积极方面 |
3.2.1 传统血亲纽带依然发挥主线作用 |
3.2.2 集体利益维护是巩固村民社会信任的支点 |
3.2.3 依靠法律维护村民社会信任的理念逐渐提升 |
3.2.4 村干部角色重构与实践再塑村民社会信任 |
3.3 社会转型期村民社会信任衍生的新问题 |
3.3.1 村民社会信任功利化 |
3.3.2 村民社会信任防范性隔阂 |
3.3.3 村民社会信任的内生约束规范边缘化 |
3.3.4 村民社会信任的法律保障机制缺乏实践支撑 |
3.4 社会转型期村民社会信任弱化的原因 |
3.4.1 市场经济中蕴含的价值理性对村民传统信任观念的解构 |
3.4.2 社会流动性的加快促使人际关系的异化 |
3.4.3 贫富差距的扩大背景下村民防御与猜忌的心理增强 |
3.4.4 以乡规民约为代表的乡村文化的不断衰落 |
4 乡村治理中提升村民社会信任的对策建议 |
4.1 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建构村民社会信任新场域 |
4.1.1 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 |
4.1.2 提高基层党员整体素质带动村内互信风气的形成 |
4.1.3 厚植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 |
4.2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村民互信氛围的引导作用 |
4.2.1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公共舆论中的话语权 |
4.2.2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民道德建设全过程 |
4.2.3 发挥村民意见领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作用 |
4.3 形成以乡规民约为内核,法律制度为约束的村民社会信任制度建设 |
4.3.1 健全乡规民约在村民社会信任建设中的调节作用 |
4.3.2 建立健全法律对村民社会信任的外部约束机制 |
4.3.3 实现乡规民约与法律制度融合互动机制 |
4.4 着力开展村民诚信教育 |
4.4.1 营造村内互信环境滋养村民的诚信观念 |
4.4.2 加强村民自我诚信教育 |
4.4.3 以扶贫先扶志为依托引领村民诚信教育的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村民社会信任访谈提纲 |
附录 B 乡村治理中的乡村整体社会状况的问卷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思路框架 |
第一章 建国初期的沪剧剧目(1949-1962) |
第一节 “戏改”时期的沪剧剧目 |
一、传统剧目的审定与修改 |
二、切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创作 |
三、宣传新婚姻法的代表作:《罗汉钱》 |
第二节 “文艺跃进”时期的沪剧剧目 |
一、“以现代剧目为纲”影响下的剧目 |
二、“歌颂大跃进、回忆革命史”:《鸡毛飞上天》《星星之火》 |
三、对传统剧目的态度 |
小结 |
第二章 “革命现代戏”时期的沪剧剧目(1963-1976) |
第一节 “大写十三年”影响下的沪剧剧目 |
一、“大演现代戏”与批判传统戏 |
二、革命现代戏的盛行 |
第二节 革命样板戏时期的沪剧剧目 |
一、革命现代戏的样板:《芦荡火种》《红灯记》 |
二、样板戏背景下的其它沪剧剧目 |
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的沪剧剧目(1977-2019)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沪剧剧目 |
一、剧目创作的复苏 |
二、首部戏曲电视片:《璇子》 |
第二节 “四个现代化”倡导下的沪剧剧目 |
一、以主旋律为导向的现代戏创作 |
二、娱乐多元化背景下的沪剧剧目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ISM的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变迁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体制变迁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2 关于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变迁的研究 |
1.2.3 关于解释结构模型方法运用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村基层 |
2.1.2 农村基层治理 |
2.1.3 农村基层治理体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路径依赖理论 |
2.2.3 治理理论 |
2.2.4 系统论 |
3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的变迁历程 |
3.1 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农村治理体制初步确立 |
3.1.1 土地改革运动中影响农村治理体制变迁的因素分析 |
3.1.2 土地改革运动的历程 |
3.2 “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 |
3.2.1 影响人民公社治理体制变迁的因素分析 |
3.2.2 人民公社制度的确立 |
3.3 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政村治”体制 |
3.3.1 影响“乡政村治”体制变迁的因素分析 |
3.3.2 “乡政村治”体制的确立 |
3.4 新时期我国农村多元合作共治体制 |
3.4.1 影响农村多元合作共治体制变迁的因素分析 |
3.4.2 新时期我国农村治理体制的发展 |
4 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变迁的影响因素梳理 |
4.1 我国农村治理体制变迁的供给影响因素 |
4.1.1 影响变迁预期收益的供给因素 |
4.1.2 影响变迁预期成本的供给因素 |
4.2 我国农村治理体制变迁的需求影响因素 |
4.2.1 农村政治利益的需求影响因素 |
4.2.2 农村经济利益的需求影响因素 |
4.2.3 农村文化利益的需求影响因素 |
4.2.4 农村社会利益的需求影响因素 |
4.2.5 农村其他利益的需求影响因素 |
5 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变迁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
5.1 解释结构模型的概述 |
5.2 解释结构模型构建 |
5.2.1 建立ISM小组 |
5.2.2 构建邻接矩阵 |
5.2.3 计算可达矩阵 |
5.2.4 分解可达矩阵以建立系统结构模型 |
5.3 解释结构模型的分析 |
5.3.1 解释结构模型第三层影响因素分析 |
5.3.2 解释结构模型第二层影响因素分析 |
5.3.3 解释结构模型第一层影响因素分析 |
6 深化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
6.1 积极构建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 |
6.2 加强农村传统文化建设 |
6.3 积极应对农村治理体制的设计缺陷 |
6.4 处理好农村治理体制与其他制度的关系 |
6.5 充分发挥农村宗族势力的正向作用 |
6.6 重视科学技术对农村治理的作用 |
6.7 鼓励农村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余华小说英译本与原着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余华小说的主要英译本评述 |
(一)《活着》的英译本及其译者 |
(二)《许三观卖血记》的英译本及其译者 |
(三)《第七天》的英译本及其译者 |
(四)余华其他小说的英译本概述 |
二、人物形象的变化:英译本与原着对比研究之一 |
(一)人物语言 |
(二)人物动作 |
(三)典型环境 |
(四)细部描写 |
三、叙事语言的调整:英译本与原着对比研究之二 |
(一)修辞技巧与效果 |
(二)变幻的句式搭配 |
(三)陌生化的词语搭配 |
四、文化负载词的使用:英译本与原着对比研究之三 |
(一)民间文化负载词 |
(二)历史文化负载词 |
(三)典故文化负载词 |
五、英译本与原着产生差异的原因 |
(一)历史文化背景差异 |
(二)译者主体性的积极发挥 |
(三)读者群的阅读期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共青团中央新媒体运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共青团中央新媒体矩阵概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从“破壁”到“共鸣”:共青团中央新媒体的议题设置策略 |
2.1 寻找青年群体最大公约数,以时政、娱乐议题“破壁除圈” |
2.2 参与网络热点事件,以争议性符码创造舆论“虹吸效应” |
2.3 策划网络主题事件,发挥议题设置的“溢散”和“共鸣”效果 |
3 共青团中央新媒体文本的话语表达与价值核心 |
3.1 共青团中央新媒体文本的话语表达 |
3.2 共青团中央新媒体文本的价值核心 |
4 沟通“圈层”,打破“壁垒”:共青团中央新媒体的社群运营策略 |
4.1 核心圈层:联结枢纽,借青年明星打破传播壁垒 |
4.2 中间圈层:覆盖边缘,以行业“大V”延展传播层级 |
4.3 外围圈层:深耕内容,以内容生态支撑话语协同 |
5 共青团中央新媒体的舆论引导机制 |
5.1 破解碎片化传播环境中“沉默的螺旋”效应 |
5.2 规避“回声室”效应,增加不同青年圈子的“可通约性” |
5.3 “共识断裂”下的核心价值统摄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本文数据目录 |
附录2: “共青团中央”官方微信文本主题聚类结果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9)余华小说父亲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5 研究意义 |
2 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的演变 |
2.1 恶父——父亲形象的解构 |
2.1.1 缺席的父亲:阮进武 |
2.1.2 病态的父亲:算命先生 |
2.2 善父——父亲形象的重构 |
2.2.1 坚毅的父亲:许三观 |
2.2.2 无私的父亲:杨金彪 |
3 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演变的叙事方式 |
3.1 叙述视角:从全知叙事到限制叙事 |
3.2 叙述语言:从冷漠叙写到温情讲述 |
4 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演变的原因 |
4.1 个人经历的影响 |
4.1.1 童年经历奠定写作基础 |
4.1.2 从医经历和组建家庭的影响 |
4.2 外在因素的影响 |
4.2.1 外国作家和学习环境的影响 |
4.2.2 时代背景和文学环境的影响 |
4.3 作家的思想和艺术探索 |
4.3.1 精神真实的探寻 |
4.3.2 现实真实的追求 |
5 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的价值与意义 |
5.1 深切的人文关怀 |
5.2 坚持自我,勇于突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丝绸之路第一卷:从长安到河西走廊》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1章 引言 |
1.1 翻译实践的意义 |
1.2 实践报告的内容 |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 |
2.1 翻译文本内容简介 |
2.2 翻译过程 |
第3章 文本分析和译前准备 |
3.1 文本分析 |
3.1.1 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 |
3.1.2 文本特征 |
3.2 译前准备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词汇的翻译 |
4.1.1 外来语专有名词的翻译 |
4.1.2 汉字词的翻译 |
4.2 句子的翻译 |
4.2.1 短语翻译中的成语运用 |
4.2.2 诗句翻译中的创译尝试 |
4.3 对话的翻译 |
4.3.1 合译、拆译在对话翻译中的运用 |
4.3.2 结合语境进行对话翻译 |
第5章 结语 |
5.1 实践总结 |
5.2 实践感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译文对译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四、短命的“上海人民公社”(论文参考文献)
- [1]《晚熟的人》中的秩序与法律问题[J]. 张蕴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周村宗族重建中的社会记忆研究[D]. 欧阳章鹏.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3]乡村治理中的村民社会信任提升研究[D]. 林雪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4]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D]. 邢志.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寿衣的流动:传统市场的社会嵌入机制[D]. 冉利军.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6]基于ISM的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变迁影响因素研究[D]. 狄煜.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余华小说英译本与原着的对比研究[D]. 姜雪.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共青团中央新媒体运营研究[D]. 董志杰. 暨南大学, 2020(06)
- [9]余华小说父亲形象研究[D]. 刘晓.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10]《丝绸之路第一卷:从长安到河西走廊》翻译实践报告[D]. 罗焯元.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