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编队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航天器,智能,机器人,构型,异构,神经网络,队形。
编队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伟,滕英元[1](2019)在《机器人编队协同控制方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机器人编队协同控制技术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高效稳定的编队协同控制是执行复杂任务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关键。现介绍了机器人编队控制的发展由来、应用领域及其后形成的以人工势场法、虚拟结构法、基于行为控制法、跟随领航者法为代表的多种编队控制方法;概括了近二十年国内外已开展的机器人编队控制研究成果,并总结了融合多智能体技术的不同编队控制方法的异同点以及应用范围;分析了机器人编队控制及其应用未来智能化、高精度、低成本、超强鲁棒性及抗干扰能力、融合视觉、频射通信的发展趋势;最后总结了机器人编队协同控制研究的意义,即机器人研究是集人工智能、通信工程、机电自动化等学科知识于一体,其研究进展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计算机自动化水平。(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9年32期)
钟都都,黄煦,贾晓晓,金学敏[2](2019)在《圆轨道欠驱动航天器编队重构脉冲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圆轨道径向或迹向欠驱动航天器编队重构控制问题,提出了欠驱动脉冲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圆轨道欠驱动航天器相对运动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两类欠驱动条件下的系统可控性和重构可行性。然后,解析推导了两类欠驱动条件下实现重构所需的最少脉冲次数以及对应的速度增量消耗。最后,设计数值仿真算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欠驱动脉冲控制方法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径向和迹向欠驱动条件下均可实现圆轨道编队重构。与全驱动控制方法相比,欠驱动控制方法可有效避免由推力器故障引起的重构任务失效,故而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灵活性与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上海航天》期刊2019年05期)
陈杨杨,朱大奇,李欣[3](2019)在《多AUV的自组织人工势场编队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自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AUV)水下编队与安全避障问题,将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 SOM)神经网络和人工势场方法相结合,提出多AUV自组织人工势场编队控制方法。首先,根据领航AUV的位置产生虚拟AUV位置,将虚拟AUV位置作为SOM的输入向量进行竞争计算,输出为跟随AUV的位置,从而控制跟随AUV到达期望目标点;接着考虑编队行进中的避障问题,采用人工势场法进行避障,规划编队路径。最后通过仿真给出算法的有效性说明。(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周卫东,刘一萌,查羊羊[4](2019)在《抗时滞无人艇编队队形控制及变换》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存在时滞现象的水面无人艇编队队形控制及变换问题,本文在考虑了模型不确定性和存在未知扰动的情况下,采用自抗扰控制技术对无人艇的航向和航速设计了一种编队控制器。对于控制器执行机构存在的时滞现象,考虑在传统自抗扰扩张状态观测器的信号输入端增加延迟模块,解决了由输入延迟所引起的控制器震荡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存在外界风流干扰的情况下,该控制器可以有效地控制水面无人艇使其能够按照预期的编队队形航行,并能够根据要求进行相应的队形变换,与传统的PID控制相比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陈飞,李龙浦,李斯[5](2019)在《机场道面除冰雪车辆编队运动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机场道面除冰雪作业过程的机械化效率,提出基于谱图理论的机场道面除冰雪车辆运动控制方法。首先,对常用的除冰雪作业车辆及编队队形控制方法进行描述;随后,基于拉普拉斯矩阵的特征向量等理论构建适用于机场环境的除冰雪车辆运动控制方法;最后,利用所构建的运动控制方法对实际作业过程中除冰雪车辆的不同运动形式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运动控制方法可以实现期望编队除冰雪作业,进而达到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任海东[6](2019)在《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多智能小车编队控制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的客观趋势,从控制系统结构和无线通信网络设计出发,通过采用大量参考文献的分析法、对比法,首先,介绍了控制系统结构和无线通信网络设计,其次,研究了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然后,从多智能小车编队算法、多智能小车编队控制实验两个方面入手,研究了控制系统的实验结果,最后,又通过结束语的形式总结了无线通信网络给多智能小车编队控制的实现产生的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19期)
阚亚斌,赵鑫业[7](2019)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用于海上编队指挥控制系统概要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化海战的复杂性决定了海上编队作战活动日益表现为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通过分析目前海上编队指挥控制系统概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引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并根据归纳MBSE的流程、实现方法和应用特点,分析了MBSE解决海上编队指挥控制系统概要设计问题的技术可行性,并指出了MBSE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在技术、管理和思想等方面的诸多挑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连云龙,张子轩,黎树明,许兆丰,杨亮[8](2019)在《多机器人系统任务分配及编队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充分发挥多机器人的协作优势,克服单机器人能力不足问题,提出一种多机器人系统任务分配及编队控制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视觉系统捕获场地一侧的Kinect摄像头实时监控场地上的情况,基于颜色识别获取各个机器人的位置,并采用无线方式将控制命令发送给各个机器人,协同完成任务分配和编队控制。每个机器人采用双轮驱动,并使用了PID控制算法实现机器人的平衡控制与速度控制。实践表明在复杂任务中,多机器人与独立机器人相比,多机器人系统能够完成编队控制,更具趣味性与观赏性。(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9年18期)
周思全,化永朝,董希旺,李清东,任章[9](2019)在《面向空地协同作战的无人机-无人车异构时变编队跟踪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无人机自主伴飞协同侦察技术中的异构集群系统空地协同时变编队跟踪控制问题,要求多无人机与无人车在形成期望时变编队构型的同时,实现对领导者参考轨迹的跟踪。首先,对无人机与无人车进行单体运动学与动力学建模,并引入代数图论概念,建立异构集群系统的协同控制模型。然后,引入虚拟领导者刻画编队整体的运动轨迹,并基于对虚拟领导者状态的分布式观测器,对各无人机-无人车构造分布式编队跟踪控制器。进一步分析异构集群系统实现时变编队跟踪的可行性条件,给出编队跟踪控制器中各参数的选取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仿真例子来验证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航空兵器》期刊2019年04期)
卢闯,王晓东,王蒙一[10](2019)在《异构多智能体系统时变编队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多种智能体需要相互协作,这时多个智能体是异构的,即智能体运动模型不同,针对此问题,以由一阶和二阶智能体构成的低阶异构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一致性原理,研究了异构多智能体系统时变编队控制问题。基于局部邻居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提出分布式时变编队控制器,并通过理论推导给出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实现时变编队的可行性条件,同时给出控制器参数设计方法,理论证明控制器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结果体现了控制器的有效性,解决了低阶异构系统的时变编队控制问题。(本文来源于《战术导弹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编队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圆轨道径向或迹向欠驱动航天器编队重构控制问题,提出了欠驱动脉冲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圆轨道欠驱动航天器相对运动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两类欠驱动条件下的系统可控性和重构可行性。然后,解析推导了两类欠驱动条件下实现重构所需的最少脉冲次数以及对应的速度增量消耗。最后,设计数值仿真算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欠驱动脉冲控制方法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径向和迹向欠驱动条件下均可实现圆轨道编队重构。与全驱动控制方法相比,欠驱动控制方法可有效避免由推力器故障引起的重构任务失效,故而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灵活性与可靠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编队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张志伟,滕英元.机器人编队协同控制方法综述[J].机电信息.2019
[2].钟都都,黄煦,贾晓晓,金学敏.圆轨道欠驱动航天器编队重构脉冲控制[J].上海航天.2019
[3].陈杨杨,朱大奇,李欣.多AUV的自组织人工势场编队控制方法研究[J].控制工程.2019
[4].周卫东,刘一萌,查羊羊.抗时滞无人艇编队队形控制及变换[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9
[5].陈飞,李龙浦,李斯.机场道面除冰雪车辆编队运动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9
[6].任海东.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多智能小车编队控制的实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7].阚亚斌,赵鑫业.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用于海上编队指挥控制系统概要设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9
[8].连云龙,张子轩,黎树明,许兆丰,杨亮.多机器人系统任务分配及编队控制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9
[9].周思全,化永朝,董希旺,李清东,任章.面向空地协同作战的无人机-无人车异构时变编队跟踪控制[J].航空兵器.2019
[10].卢闯,王晓东,王蒙一.异构多智能体系统时变编队控制研究[J].战术导弹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