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移动厕所,涉及厕所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厕所主体以及设置于厕所主体内的洗手台和马桶,所述马桶包括坐便器以及蓄水箱,所述洗手台的下端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远离洗手台的一端连通有集水箱,所述排水管连通至集水箱的一侧设置;所述集水箱高于蓄水箱设置,所述集水箱远离排水管的一侧还连通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连通至蓄水箱顶部。设置集水箱,从而减少了直接将洗手台的废水排走,可以将洗手台的废水导入到马桶的蓄水箱内用于冲洗马桶,可以对废水进行二次利用,从而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环保移动厕所,包括厕所主体(1)以及设置于厕所主体(1)内的洗手台(2)和马桶(3),所述马桶(3)包括坐便器(31)以及蓄水箱(32),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手台(2)的下端连通有排水管(5),排水管(5)远离洗手台(2)的一端连通有集水箱(4),所述排水管(5)连通至集水箱(4)的一侧设置;所述集水箱(4)高于蓄水箱(32)设置,所述集水箱(4)远离排水管(5)的一侧还连通有导水管(6),所述导水管(6)连通至蓄水箱(32)顶部。
设计方案
1.一种环保移动厕所,包括厕所主体(1)以及设置于厕所主体(1)内的洗手台(2)和马桶(3),所述马桶(3)包括坐便器(31)以及蓄水箱(32),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手台(2)的下端连通有排水管(5),排水管(5)远离洗手台(2)的一端连通有集水箱(4),所述排水管(5)连通至集水箱(4)的一侧设置;所述集水箱(4)高于蓄水箱(32)设置,所述集水箱(4)远离排水管(5)的一侧还连通有导水管(6),所述导水管(6)连通至蓄水箱(32)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移动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6)位于蓄水箱(32)内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杆(7),导向杆(7)朝远离导水管(6)的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杆(7)上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挡水板(8),所述挡水板(8)背离导水管(6)的一端设置有浮块(11),所述浮块(11)能通过水的浮力带动挡水板(8)上下移动从而控制导水管(6)的封闭或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移动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4)连通有排水管(5)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溢流口(13),所述溢流口(13)高于导水管(6)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移动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4)内设置有若干分隔板(14),所述分隔板(14)分别设置于集水箱(4)的上下两端,且若干分隔板(14)沿着排水管(5)到导水管(6)的方向呈上下错位分布,使得集水箱(4)内流道呈S形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移动厕所,其特征在于:位于集水箱(4)上端一侧的所述分隔板(14)上均开设有排气孔(15),所述排气孔(15)高于所述溢流口(13)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保移动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4)的底部还连通有排污管(16),所述排污管(16)位于分隔板(14)靠近排水管(5)的一侧设置,所述排污管(16)上还连接有用于控制排污管(16)连通或封闭的控制阀(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环保移动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16)和集水箱(4)之间设置有导向部(17),所述导向部(17)朝靠近集水箱(4)的方向呈扩口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移动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5)靠近洗手台(2)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12)。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厕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环保移动厕所。
背景技术
移动厕所因具有可移动性而得名,移动厕所不受任何工作环境的限制,外型结构轻巧,具有可移动、可组合、方便运输等优点,适合于火车站、码头、旅游景点、别墅区、新建小区、大型工地、广场、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及繁华商业街等。
现有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68884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简易移动厕所,包括房顶、彩钢墙体、厕门、底座、排气管、洗手盆、水箱、衣帽钩、扶手、手纸盒。所述的彩钢墙体由正墙板、左墙板、右墙板和后墙板组成。所述的正墙板与左墙板外部通过铝合金阳角线连接,内部通过铝合金阴角线连接。其他三面墙采用同样的方式连接。所述的墙体与底座通过槽铝固定,由膨胀螺丝将墙体、底座和槽铝固定。所述的底座为玻璃钢整体底座。
采用上述移动厕所,在洗完手后,洗手盆中的废水就会直接排放走,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移动厕所,其具有洗完手后的水可以进行再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移动厕所,包括厕所主体以及设置于厕所主体内的洗手台和马桶,所述马桶包括坐便器以及蓄水箱,所述洗手台的下端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远离洗手台的一端连通有集水箱,所述排水管连通至集水箱的一侧设置;所述集水箱高于蓄水箱设置,所述集水箱远离排水管的一侧还连通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连通至蓄水箱顶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洗手台上使用中洗手后,产生的废水可以流入倒吸水箱内进行蓄存,然后蓄水箱内的蓄水可以通过导水管进入到马桶的蓄水箱内用于对马桶的冲洗。设置集水箱,从而减少了直接将洗手台的废水排走,可以将洗手台的废水导入到马桶的蓄水箱内用于冲洗马桶,可以对废水进行二次利用,从而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导水管位于蓄水箱内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朝远离导水管的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杆上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背离导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浮块,所述浮块能通过水的浮力带动挡水板上下移动从而控制导水管的封闭或导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挡水板和浮块,当蓄水箱内水充足时,浮块能通过水的浮力使得挡水板沿着导向杆向上移动并抵紧于导水管的管口,从而控制导水管的封闭,使得集水箱内的蓄水不会一直向蓄水箱内流,导致蓄水箱水溢出的情况。当蓄水箱内蓄水不足时,挡水板和浮块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挡水板与导水管分离,使得导水管导通,此时集水箱内的水可以结合马桶自身水路,同时将集水箱内的蓄水补充到蓄水箱内。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箱连通有排水管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高于导水管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溢流口,当集水箱内的水位过高时,可以通过溢流口排出,减少了集水箱内蓄水过多导致洗手台水堆积的情况,另外一些漂浮于水面的杂物可以通过溢流口排走。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箱内设置有若干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分别设置于集水箱的上下两端,且若干分隔板沿着排水管到导水管的方向呈上下错位分布,使得集水箱内流道呈S形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洗手台中的水进入到集水箱内后,水可以沿着S形的流道进行流动,结合重力的作用,使得集水箱内的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多次沉降,位于集水箱上端的分隔板还可以将漂浮于水面的杂质进行阻挡,使得从导水管排出的水中的杂质较少,从而减少了马桶的水箱被堵塞的情况。
进一步的,位于集水箱上端一侧的所述分隔板上均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高于所述溢流口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排气孔,可以减少水在集水箱内流动时导致的闷气情况,使得集水箱内的水在流动时,气体可以及时通过排气孔排走,使得集水箱内的水的流动更加的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箱的底部还连通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位于分隔板靠近排水管的一侧设置,所述排污管上还连接有用于控制排污管连通或封闭的控制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排污管,废水中的杂物可以在集水箱内进行沉淀,若沉淀物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通过打开控制阀,使得沉淀物可以从排污管排出,从而对集水箱进行清洁。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和集水箱之间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朝靠近集水箱的方向呈扩口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向部,通过导向部,使得沉淀物更容易积聚在排污管的管口处,从而使得每次排污工作时排出的沉淀物更加彻底。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靠近洗手台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过滤网,过滤网可以对进入到集水箱内的水进行初步过滤,减少了大颗粒杂物或者纸巾等进入到集水箱内,使得整体的使用更加持久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集水箱,从而减少了直接将洗手台的废水排走,可以将洗手台的废水导入到马桶的蓄水箱内用于冲洗马桶,可以对废水进行二次利用,从而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2)通过设置分隔板,通过分隔板将集水箱内的蓄水进行折流,使得蓄水可以进行多级沉降,从而使得蓄水最后处导水管排入到马桶的蓄水箱内更加干净;
(3)通过设置溢流口和排污管,水可以通过溢流口排出,减少了集水箱内蓄水过多导致洗手台内水堆积的情况,另外一些漂浮于水面的杂物可以通过溢流口排走;另外沉淀物可以通过排污管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集水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蓄水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厕所主体;2、洗手台;3、马桶;31、坐便器;32、蓄水箱;4、集水箱;5、排水管;6、导水管;7、导向杆;8、挡水板;9、滑移孔;10、限位环;11、浮块;12、过滤网;13、溢流口;14、分隔板;15、排气孔;16、排污管;17、导向部;18、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环保移动厕所,如图1所示,包括厕所主体1以及设置于厕所主体1内的洗手台2、马桶3和集水箱4。洗手台2固定于厕所主体1的其中一个内侧壁上。马桶3设置于地面,马桶3包括坐便器31以及蓄水箱32。集水箱4固定于厕所主体1的内侧壁上,集水箱4的高度低于洗手台2设置,且集水箱4高于马桶3的蓄水箱32设置。
洗手台2的下端连通有排水管5,排水管5远离洗手台2的一端连通至集水箱4的其中一个侧壁,集水箱4远离排水管5的一侧上还连通有导水管6,导水管6远离集水箱4的一端连通至马桶3的蓄水箱32的顶部。
如图3所示,导水管6位于蓄水箱32内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杆7,导向杆7沿着导水管6的周向均匀分布有两个,且两个导向杆7均朝远离导水管6的方向呈竖直延伸。导向杆7上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有挡水板8,挡水板8上对应开设有两个供导向杆7穿设滑移的滑移孔9,挡水板8通过导向杆7和滑移孔9的配合滑移连接于导向杆7上。导向杆7远离导水管6的一端还设置有限制挡水板8从导向杆7上脱离的限位环10。挡水板8背离导水管6的一端还设置有浮块11,浮块11的两侧不会抵触于导向杆7上形成阻挡。
当蓄水箱32内水充足时,浮块11能通过水的浮力使得挡水板8沿着导向杆7向上移动并抵紧于导水管6的管口,从而控制导水管6的封闭,使得集水箱4内的蓄水不会一直向蓄水箱32内流,导致蓄水箱32水溢出的情况。当蓄水箱32内蓄水不足时,挡水板8和浮块11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挡水板8与导水管6分离,使得导水管6导通,此时集水箱4内的水可以结合马桶3自身水路,同时将集水箱4内的蓄水补充到蓄水箱32内。
如图2所示,排水管5靠近洗手台2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12,通过过滤网12可以对进入到集水箱4内的水进行初步过滤。集水箱4连通有排水管5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溢流口13,所述溢流口13高于导水管6设置。当集水箱4内的水位过高时,可以通过溢流口13排出,减少了集水箱4内蓄水过多导致洗手台2内蓄水堆积的情况。
集水箱4内还设置有若干分隔板14,所述分隔板14分别设置于集水箱4的上下两端,且若干分隔板14沿着排水管5到导水管6的方向呈上下错位分布,使得集水箱4内流道呈S形分布。位于集水箱4上端一侧的分隔板14上均开设有排气孔15,所述排气孔15高于所述溢流口13设置。
当洗手台2中的水进入到集水箱4内后,水可以沿着S形的流道进行流动,结合重力的作用,使得集水箱4内的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多次沉降,位于集水箱4上端的分隔板14还可以将漂浮于水面的杂质进行阻挡,使得从导水管6排出的水中的固体杂质较少,从而减少了马桶3的水箱被堵塞的情况。
集水箱4的底部还连通有排污管16,排污管16靠近集水箱4设置有溢流口13的一侧设置,且排污管16位于分隔板14靠近排水管5的一侧。排污管16和集水箱4之间还连通有导向部17,所述导向部17朝靠近集水箱4的方向呈扩口设置。排污管16远离导向部17的一端上还连接有控制阀18,控制阀18可以用于控制排污管16连通或封闭。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采用上述环保移动厕所时,当使用者在洗手台2上洗手后,洗完手的废水可以通过过滤网12后在经过排水管5导入到集水箱4内蓄存。集水箱4内的蓄水通过集水箱4内的分隔板14形成多级沉降,对集水箱4内的蓄水进行沉降,一些漂浮于水面的杂物可以通过溢流口13排走,当集水箱4内水存储足够后,集水箱4内的蓄水可以通过导水管6导入到马桶3的蓄水箱32用于冲洗马桶3,可以对废水进行二次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6132.2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837202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E03D7/00
专利分类号:E03D7/00;E03B1/04;E03F5/10
范畴分类:16G;
申请人:南京丰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京丰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1131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工业集中区纬四路
发明人:梁厚军
第一发明人:梁厚军
当前权利人:南京丰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