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胃癌相关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胃癌,配对相关同源框1基因,淋巴结转移,上皮型钙黏蛋白
胃癌相关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刘天祥,温霄雄,祝成楼,王尚,李耀岐[1](2019)在《配对相关同源框1基因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配对相关同源框1 (PRRX1)基因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上皮型钙黏蛋白(E-ca)、波形蛋白(Vim))在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PRRX1与E-ca、Vim表达的相关性,分析PRRX1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转移淋巴结组织及胃癌组织标本,其中转移淋巴结组织标本65例,胃癌组织标本93例。通过实验分别测定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PRRX1、E-ca、Vim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根据实验数据探讨在胃癌组织、转移淋巴结组织中PRRX1和E-ca、Vim的表达差异及叁者之间的相关性,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1) PRRX1和Vim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89%、63.44%,在转移淋巴结组织中PRRX1和Vim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08%、36.92%,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E-c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44.09%)显着低于转移淋巴结组织(61.54%),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转移淋巴结组织中PRRX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管侵犯、血管侵犯、神经侵犯密切相关(P <0.05);(3) PRRX1与Vim、E-ca在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分别呈正相关关系(r=0.429,P <0.05)、负相关关系(r=-0.334,P <0.05);(4)回归分析显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包含3个方面:PRRX1的表达、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结论 PRRX1可能通过调控EMT促使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过程,影响患者预后。(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姚远,李胜昔[2](2019)在《胃癌相关基因COL1A2、FN1、COL6A3预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胃癌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出胃癌相关的关键基因,分析关键基因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公共数据平台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中胃癌基因芯片数据GSE2685、GSE19826、GSE79973,采用GEO在线分析工具GEO2R分析数据,选取TOP250,输出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在线生物信息学绘制韦恩图,获得共有差异基因;通过KM plotter数据库的应用分析COL1A2、FN1、 COL6A3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通过分析GSE2685、GSE19826、GSE79973芯片数据,共获得6个共表达基因,利用差异倍数作图,选取差异倍数在2倍以上的基因COL1A2、FN1、COL6A3进行分析,KM plotter数据库的分析显示COL1A2、FN1、COL6A3与胃癌的总生存期成负相关。结论 COL1A2、FN1、COL6A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其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本文来源于《解剖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王洁,赵菊梅,魏晓丽,师长宏[3](2019)在《基于PDX模型的胃癌转移相关基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临床肿瘤标本的胃癌异种移植模型(patient derived gastric cancer xenograft, PDGCX)较好地保持了原发肿瘤的异质性,进一步建立模拟临床特征的个体化转移模型对于胃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PDGCX转移模型的建立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进行综述,归纳筛选胃癌转移相关基因的方法,最终分析PDGCX模型在胃癌治疗靶点的鉴定和转移潜能标志物筛选方面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梅杰,姜晓铮,徐步捷,胡珂菡,朱一超[4](2019)在《蓬乱蛋白相关形态形成活化因子基因家族成员mRNA表达对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蓬乱蛋白相关形态形成活化因子1(DAAM1)和DAAM2 mRNA的表达对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库分析DAAM1和DAAM2 mRNA表达对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作用。结果在数据库包含的胃癌患者中,DAAM1 mRNA表达与总生存期(OS)及进展后生存期(PPS)均无关(P>0.05),但DAAM2 mRNA表达与OS及PPS均密切相关(P<0.01)。分层分析发现,DAAM2 mRNA表达在男性、女性、TNM分期Ⅲ期和Lauren分型中肠型和弥漫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及阳性的患者中与OS相关(P<0.05),在男性、女性、TNM分期(Ⅱ、Ⅲ、Ⅳ期)、Lauren分型中肠型和弥漫型、HER2阴性及阳性的患者中与PPS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DAAM2 mRNA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DAAM2 mRNA能够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9年07期)
陈秀琼,孟凡桥,熊华,王雅丽,周洋媚[5](2019)在《胃癌相关核心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胃癌相关的核心基因及其与胃癌诊断、预后的关系,为胃癌分子诊断、靶向治疗、预后评判提供研究方向。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胃癌相关的mRNA表达谱芯片数据,利用R软件的Limma包分别筛选出胃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相比具有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DEGs),在基因功能注释数据库(DAVID)中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交互基因检索工具(STRING)及Cytoscape软件的网络分析插件CytoHubba用于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筛选出核心基因;利用生存分析工具(KM数据库)分析核心基因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量化具有预后意义的核心基因的诊断价值,利用GraphPad软件将其可视化。最后用皮尔逊(Pearson)法检验核心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GEO数据库得到的3个基因芯片表达谱中,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差异表达显着的基因有1 839个,上调基因851个,下调基因988个,叁者取交集后,在3个表达谱芯片中均有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有66个,上调基因24个,下调基因42个;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细胞外空间、细胞外外泌体、消化、细胞外基质组织、胶原纤维组织;KEGG富集分析提示,差异表达基因的通路主要涉及蛋白质消化和吸收、胃酸分泌、氮代谢、ECM-受体相互作用、矿物质吸收等;PPI网络中,Cytoscape可视化分析发现10个核心基因的差异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KM数据库检索发现,FN1、COL1A1低表达组患者预后更佳,高表达组更差。FN1、COL1A1的AUC分别为0.93、0.90,提示两者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者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相关系数r=0.59(P<0.05),提示COL1A1与FN1两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生物信息分析筛选的核心基因FN1、COL1A1可能成为提示胃癌患者预后、早期诊断、研发胃癌靶向药物的候选标志物或靶点。(本文来源于《癌变·畸变·突变》期刊2019年04期)
胡滨滨,范钰[6](2019)在《胃癌相关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范围内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且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环境和遗传因素是影响胃癌发生、发展的两大因素,环境因素目前已较为明朗。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在遗传因素,单核苷酸多态性成为热点。从基因水平研究胃癌易感性,可为胃癌预防、诊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依据。本文就胃癌相关细胞因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临床肿瘤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陈江波,徐国帅,蔡相军,刘洪涛,孙凯丽[7](2019)在《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相关的高速泳动蛋白家族9和胃动蛋白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相关的高速泳动蛋白家族9(SOX9)和胃动蛋白1(GKN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SOX9和GKN1在7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27例肠上皮化生和43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SOX9和GKN1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SOX9在胃癌组织、肠化生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92.9%(65/70)、77.8%(21/27)和55.8%(2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22,P<0.001)。胞核与胞浆均可见阳性染色。单独观察胞核内染色发现,SOX9在胃癌组织细胞核内的高表达率为67.1%,明显高于肠化生组织的37.0%(P=0.007)和正常胃黏膜组织的23.3%(P<0.001);GKN1的染色定位于胞浆,其在正常胃黏膜中的高表达率为76.7%,明显高于肠化生组织的44.4%(P=0.006)和胃癌组织的37.1%(P<0.001)。胃癌组织中,SOX9在胞核内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07),而GKN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P=0.002)和病理类型是否为印戒细胞癌相关(P=0.009)。SOX9在胃癌组织细胞核内的表达与GKN1的表达呈显着负相关(χ~2=15.424,P<0.001)。70例胃癌患者中,SOX9在胞核内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33.8%比67.5%,P=0.016)及GKN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60.0%比35.6%,P=0.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7例SOX9胞核内高表达且GKN1低表达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28.8%。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晚(Ⅱ期:HR=7.435,95%CI:1.313~42.096,P=0.023;Ⅲ期:HR=12.214,95%CI:2.677~55.721,P=0.001)和SOX9在细胞核的高表达(HR=3.297,95%CI:1.199~9.065,P=0.021)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OX9和GKN1的表达变化可能在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SOX9可能是胃癌患者的潜在预后标志物,联合检测SOX9和GKN1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研究其分子作用机制可能为胃癌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林方德,黄勃[8](2019)在《黄芩苷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黄芩苷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人胃癌MGC-803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0.9%NaCl)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80,120,160μmol·L~(-1)黄芩苷)。给药24 h后,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给药48 h后,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总凋亡率分别为(2.03±0.41)%,(18.97±3.04)%,(33.96±4.84)%,(54.83±5.92)%; p5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2±0.01,0.32±0.06,0.85±0.10,1.32±0.2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1.52±0.24,1.02±0.11,0.98±0.06,0.85±0.02。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黄芩苷可通过上调人胃癌MGC-803细胞p53蛋白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有效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安覃景,李思思,韩崇旭[9](2019)在《对中东亚人群胃癌相关易感基因的挖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中东亚人群胃癌的易感基因,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进行检索,利用在线工具GEO2R筛选胃癌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转导通路分析,最后利用STRING数据库对基因相关蛋白相互作用进行关联构建。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个数据集,通过筛选得到4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4个,下调基因6个,并首次发现ARHGAP11A基因与胃癌相关。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发现,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有白细胞转运蛋白迁移、p53信号通路、细胞周期等。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可有效地筛选出中东亚人群的胃癌易感基因,从而为胃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倪晓飞[10](2019)在《胃癌相关差异性信号通路与关键基因筛选及FBN1基因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胃癌作为一种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胃癌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很多患者确诊时疾病已发展到进展期,给后续治疗加大了难度。目前,针对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仍是手术和化疗,然而大部分进展期胃癌患者经过治疗后仍会发生复发和转移,导致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较差,全球范围内整体5年生存率仅为29%。虽然在传统治疗策略的基础上,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已被发现,并应用于胃癌治疗,然而这些治疗策略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生存,明确胃癌转移机制是当今胃癌研究的重点。随着对胃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从基因层面探究胃癌的发生及发展并发现了许多胃癌相关的突变基因及信号通路,这些发现促进了分子靶向治疗的兴起。靶向EGFR的西妥昔单抗及靶向VEGFR-2的阿帕替尼在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生存方面的成功应用,彰显了分子靶向治疗的重要性。分子靶向治疗的成功有赖于靶向胃癌的高敏感度药物的研究及新的药物靶点的筛选。针对胃癌相关差异基因的分析可以筛选出胃癌关键基因,进一步对关键基因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将为靶点的搜寻提供强大的助力。过表达的FBN1在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肿瘤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能通过影响癌症中涉及的几个过程,包括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蛋白的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调节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诱导(EMT)进而影响肿瘤的进程。针对胃癌中的FBN1基因进行研究可能发现胃癌潜在的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目的: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胃癌相关差异基因,构建差异基因互作网络,筛选网络中的关键基因与重要信号通路。同时通过生物学实验验证关键基因的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1)数据来源于GEO数据库,利用GEO2R分析胃癌组织样本与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样本,筛选出胃癌相关差异基因及差异mi RNA。通过Omicsbean进行基因集功能富集分析,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2)利用Cytoscape构建以STRING为基础的差异表达基因互作网络,并结合MCODE插件分析网络热点模块;构建以差异表达mi RNA为基础的mi RNA-gene相互作用网络并结合Cyto Hubba插件筛选胃癌相关关键基因。对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及其相关预后生存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检索分析。3)通过RT-q PCR及Western-blot对临床3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样本中FBN1表达量进行分析,并分析FBN1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4)选取人胃癌细胞株MKN-45,通过si RNA转染技术构建沉默FBN1细胞模型,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克隆形成实验、细胞侵袭实验及细胞凋亡实验,验证沉默FBN1对胃癌细胞的影响。5)通过RT-q PCR及Western-blot实验探究FBN1基因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MMPs家族之间的关系。结果:1)共得到346个差异表达基因,26个差异表达mi RNA。通过Omicsbean进行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在6个KEGG信号通路中富集,其中chemical carcinogenesis在KEGG信号通路中富集最多。2)使用MCODE插件共筛取了4个热点模块并对其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其中大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富集于protein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ECM–receptor interaction和focal adhesion。结合Cyto Hubba和mi RNA-gene相互作用网络的结果,共筛选出6个关键基因,包括FBN1、COL1A1、COL5A2、ITGA5、SERPINE1和COL3A1。通过TCGA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对关键基因进行验证,所有关键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而COL3A1和COL5A2的表达量高低与胃癌患者总体生存期无关。文献检索分析显示COL1A1,ITGA5以及SERPINE1叁个基因在胃癌中的功能已明确并有相关报道,FBN1、COL5A2和COL3A1未见相关报道。3)通过RT-q PCR及Western-blot实验发现相较于癌旁胃粘膜组织样本,FBN1在胃癌组织样本中表达量上调。进一步结合临床数据分析,发现FBN1的表达量与胃癌患者肿瘤的浸润深度相关。4)通过沉默胃癌细胞中的FBN1基因,在MKN-45细胞株中构建了si RNA-FBN1模型。MKN-45细胞株中沉默FBN1基因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及活力、抑制胃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和侵袭能力,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5)通过RT-q PCR及Western-blot实验结果提示沉默FBN1基因抑制N-cadherin、Wnt1、β-catenin、MMP2以及MMP9表达,促进E-cadherin表达,FBN1基因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MMPs家族介导EMT过程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结论:1)Protein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ECM–receptor interaction和focal adhesion是胃癌相关的重要信号通路。2)FBN1、COL1A1、ITGA5以及SERPINE1是本研究筛选出的胃癌关键基因。3)FBN1在临床胃癌组织样本中表达量上调,FBN1的表达量与胃癌患者肿瘤的浸润深度相关。4)沉默FBN1基因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及活力、抑制胃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和侵袭能力、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5)FBN1基因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MMPs家族介导EMT过程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胃癌相关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胃癌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出胃癌相关的关键基因,分析关键基因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公共数据平台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中胃癌基因芯片数据GSE2685、GSE19826、GSE79973,采用GEO在线分析工具GEO2R分析数据,选取TOP250,输出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在线生物信息学绘制韦恩图,获得共有差异基因;通过KM plotter数据库的应用分析COL1A2、FN1、 COL6A3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通过分析GSE2685、GSE19826、GSE79973芯片数据,共获得6个共表达基因,利用差异倍数作图,选取差异倍数在2倍以上的基因COL1A2、FN1、COL6A3进行分析,KM plotter数据库的分析显示COL1A2、FN1、COL6A3与胃癌的总生存期成负相关。结论 COL1A2、FN1、COL6A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其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胃癌相关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刘天祥,温霄雄,祝成楼,王尚,李耀岐.配对相关同源框1基因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2].姚远,李胜昔.胃癌相关基因COL1A2、FN1、COL6A3预后分析[J].解剖科学进展.2019
[3].王洁,赵菊梅,魏晓丽,师长宏.基于PDX模型的胃癌转移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9
[4].梅杰,姜晓铮,徐步捷,胡珂菡,朱一超.蓬乱蛋白相关形态形成活化因子基因家族成员mRNA表达对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J].江苏医药.2019
[5].陈秀琼,孟凡桥,熊华,王雅丽,周洋媚.胃癌相关核心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癌变·畸变·突变.2019
[6].胡滨滨,范钰.胃癌相关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9
[7].陈江波,徐国帅,蔡相军,刘洪涛,孙凯丽.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相关的高速泳动蛋白家族9和胃动蛋白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9
[8].林方德,黄勃.黄芩苷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9].安覃景,李思思,韩崇旭.对中东亚人群胃癌相关易感基因的挖掘[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
[10].倪晓飞.胃癌相关差异性信号通路与关键基因筛选及FBN1基因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9
标签:胃癌; 配对相关同源框1基因; 淋巴结转移; 上皮型钙黏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