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渗流论文_熊峰,孙昊,姜清辉,叶祖洋,薛道锐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速渗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油藏,梯度,模型,压力,边界,孔隙,裂隙。

低速渗流论文文献综述

熊峰,孙昊,姜清辉,叶祖洋,薛道锐[1](2018)在《粗糙岩石裂隙低速非线性渗流模型及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岩体粗糙裂隙非线性渗透特性是岩体渗流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Javadi所提T模型中亚裂隙中速度恒定这一假设的不足,将其修正为速度与开度成正比的经验关系,考虑黏性压降和局部压降,提出了新的低速下粗糙裂隙非线性渗流模型(MT模型)。为了验证MT模型的正确性,对5种不同粗糙裂隙进行了低流量的饱和渗流试验,将现有模型及MT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MT模型与试验结果更为吻合,且模型适用于粗糙性系数JRC≤10的低粗糙度裂隙,雷诺数小于1 000的低流速情况。对MT模型进行分析,初步揭露了粗糙裂隙的非线性渗流机制,即小雷诺数下的Darcy流和大雷诺数下的Forchheimer流,并用临界雷诺数区分两种流动行为。分析了裂隙的粗糙度和开度对非线性渗流特性的影响,表明裂隙越粗糙或开度越小,则临界雷诺数越小,非线性作用将越强。提出了临界雷诺数与水力开度和绝对粗糙度的经验关系式,同时指出该关系式适用于JRC≤10的低粗糙度裂隙。(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8年09期)

秦孙巍,李云安[2](2016)在《用于低速渗流实验的低渗流传感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岩土体低速渗流实验中μL/min级别流量难于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电解极化示踪的低渗流流量测量方法。介绍了传感器的测量原理、结构及测控电路。制作了量程为10~100μL/min的渗流传感器,并运用毛细管整体柱电渗泵进行了流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在10~60μL/min的流量范围内,传感器的线性相关性大于0.998,能够满足岩土体低速渗流实验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6年10期)

游旭涛[3](2016)在《超低渗砂岩气藏低速渗流机理及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孔介质低速渗流是否符合达西线性流动是学界争论的热点话题,学者针对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并未出现一致认可的结论。其中一些观点认为牛顿流体在任何流动空间中均符合达西流动,实验测试出的低速非达西现象为测试方法或测试技术限制导致的实验假象;一些观点认为,流动空间尺度较小的多孔介质中会由于边界层效应、贾敏效应等原因使多孔介质的流体传导率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偏离达西线性流动规律。弄清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规律对气藏工程理论评价与计算、油气藏提高采收率措施及开发方案的编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流动规律及特征进行探索性研究,为进一步认识多孔介质中流体低速渗流规律提供参考。本次论文采用了渗流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多孔介质低速渗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岩心实验部分进行了低渗透砂岩气体单相、饱和油水等不同流动条件的渗流实验,得到超低渗砂岩气藏流速与压差关系,分析实验结果得到多孔介质中不同流体渗流时低速非达西流动特征;对不同类型的毛细管两相流动类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对两相流体微观流动进行了相关评价;针对低速非达西流动产生条件及偏离达西流动程度大小的问题,采用了一种较为前缘的数字岩心技术进行分析,推导出单相可压缩流体、气水两相流动的随机孔隙网络模型理论,独立编写可压缩流体单相和气水两相流动运算程序并较好模拟出低渗透砂岩实验中抽取真空、饱和水、水相驱替及建立束缚水的过程,细致模拟了抽真空过程中气体压力下降的动态过程,饱和水过程中气体赋存状态、残余气相分布及总体水相饱和度变化情况,水相驱替过程中气体随着孔隙压力下降体积膨胀导致的圈闭气流动过程,模拟出与渗流实验相对应的压差流速曲线,分析了不同实验时间气相、水相饱和度分布规律及流动特征,找出了两相渗流过程中被驱替相随驱替过程的进行由可流动到束缚的变化规律。通过程序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结合,提出多孔介质牛顿流体流动不产生真实启动压力梯度以及低速非达西流动与多相流动时液相边界层和有效应力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结论。(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期刊2016-06-01)

秦孙巍[4](2016)在《电驱法低渗透岩石低速渗流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渗透岩石低速渗流规律研究是当前渗流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对油气开发、污染迁移、危废填埋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国内外学在研究过程中均发现低渗透岩体在低速渗流阶段其渗流曲线与达西定律有明显偏差,但因受限于实验方法和条件,难于获取岩体在低速渗流特别是启动阶段的实验数据,使得在低渗透岩体低速渗流机理和相关理论研究方面尚未形成统一观点。研究能够直接测量低渗岩体启动压力梯度和低速渗流状态的方法是当前低速渗流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开展低速非达西流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作用。本文对低渗岩低速非达西流研究中低速渗流状态测量方法、低流速渗流实验方法、启动压力梯度测量方法以及低速非达西流机理等问题,运用理论分析和室内实验的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完成了以下工作:1.以动力学手段分析电解极化过程,提出了采用电解极化示踪法测量低速渗流状态,设计实现了低速渗流传感器、测控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并通过模拟实验证明了电解极化示踪法能够测量μL·min-1级别的低速渗流状态;2.从电动现象的原理出发,分析了电渗泵的原理及设计方法,设计制作了用于低速渗流实验的电渗泵,进行了电渗泵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渗泵的最大输出压力为1.179MPa、流量的分辨率为73.48nL·μL·min-1·V-1,能够在保证输出压力的前提下为低速渗流实验提供μL·min-1级别的稳定流量;3.根据电渗泵的工作原理,提出了运用电渗泵进行低速渗流实验的电驱法,介绍了电驱法基本步骤和启动压力梯度的测量方法,设计了相应实验装置及测控系统,并采用等径毛细管束模拟岩心和真实低渗砂岩岩心进行了低速渗流实验。结果表明,电驱法可以直接测量启动压力梯度,能够在μL·min-1级别流量条件下获取更多的渗流状态实验数据,等径毛细管束模拟岩心的渗流曲线为不过原点的直线、毛细管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低渗砂岩岩心具有启动压力梯度、存在低速非达西渗流;4.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非等径毛细管束低速非达西渗流理论模型,给出了孔喉分布与渗流状态的关系,分析了不同孔喉分布条件下的低速渗流状态,并通过理论模型推导了流量与压力梯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孔喉分布差异是导致低速非达西流的主要原因。论文提出的电驱法为低渗透岩体低速渗流实验及启动压力梯度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能够直接测量岩体的启动压力梯度、可以更好的观察岩体中μL·min-1级别流速时的渗流状态。建立的非等径毛细管束理论模型,将岩体内部孔隙结构特征与渗流规律相结合,能够较好表征不同孔喉特征时的低速渗流特征,为低速渗流规律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向指导,解释了岩体在低速渗流时的不同渗流特征,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6-05-01)

齐成伟[5](2015)在《低速渗流“非线性”探测构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将Darcy定律中的压强梯度分量写为幂比形式,然后在分母中添加同指数干扰项使之不可约分,得到了能描述低速渗流"非线性"现象的本构方程。将"双曲非线性"本构方程中的速率替换为径矢长度的函数,然后求一阶非齐次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符号解,得到了二维和叁维径向稳态流场的压强关于径矢长度的显函数。根据所得压强函数提出的低速渗流"非线性"存在与否的空变压强梯度探测构想实现了不同渗流速度共存于同一次压强测量并回避了对渗流速度的测量,而正是弛豫时间的难以统一把握和渗流速度的难以精确测量被认为导致了低速渗流"非线性"假象。(本文来源于《天然气技术与经济》期刊2015年06期)

魏丹[6](2015)在《均质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封闭外边界试井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低渗透油藏中的低速非达西流,从渗流力学基本理论出发,在总结、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表皮效应和井筒存储效应的均质油藏封闭外边界试井理论模型,求得了模型在Laplace空间的解,并采用Stehfest方法对此解进行了反演,绘制了封闭外边界条件下的井底压力理论曲线,讨论了启动压力梯度、边界距离等参数对理论曲线特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5年11期)

李友全,于伟杰,王本成,张德志,贾永禄[7](2015)在《双孔介质有界地层低速非达西渗流模型新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一种新的数学解法,研究双重介质有界地层低速非达西渗流问题。基于低渗透渗流理论,建立起双孔介质有界地层低速非达西渗流模型并予以求解,编程绘制出井底压力动态样版曲线,获得低速非达西流叁段拟合实用复合图版。(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任胜利[8](2014)在《动边界双渗透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试井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与动边界的影响,建立了微可压缩双渗透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有效井径试井的数学模型,对时间和空间变量进行离散化求出其数值解;进一步分析了压力动态特征,绘制了有界油藏定压条件下的典型曲线,得到了动边界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双渗透油藏的特征曲线出现层间窜流段,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一明显的"凹子","凹子"的深度受启动压力梯度、地层系数比、层间储容比及层间窜流系数的影响。动边界的传播主要受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动边界传播越慢;动边界传播末期稳定于一个值,说明低渗透油藏的单井控制面积是有限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2014年06期)

华忠志,孙海军,李铭峰,李桂强,林琳[9](2014)在《靖边气田低速非达西渗流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靖边气田低渗气藏储量丰富,主力产气层为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的马五1亚段及马五41小层,岩性以白云岩或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为主,具有非均质性强的特征。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低渗气藏渗流特征,确定低渗气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为进一步进行产能评价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应用》期刊2014年07期)

任胜利,李敬松[10](2014)在《考虑动边界影响的低速非达西渗流数值试井》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渗透油藏往往出现低速非达西渗流,表现出启动压力梯度以及流体流动边界不断向外扩展等特殊现象。充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与动边界的影响,建立了低速非达西渗流有效井径试井的数学模型,对时间和空间变量进行离散化,求出其数值解,进一步分析了压力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绘制了特征曲线,得到了动边界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动边界传播越慢。(本文来源于《油气井测试》期刊2014年03期)

低速渗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岩土体低速渗流实验中μL/min级别流量难于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电解极化示踪的低渗流流量测量方法。介绍了传感器的测量原理、结构及测控电路。制作了量程为10~100μL/min的渗流传感器,并运用毛细管整体柱电渗泵进行了流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在10~60μL/min的流量范围内,传感器的线性相关性大于0.998,能够满足岩土体低速渗流实验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速渗流论文参考文献

[1].熊峰,孙昊,姜清辉,叶祖洋,薛道锐.粗糙岩石裂隙低速非线性渗流模型及试验验证[J].岩土力学.2018

[2].秦孙巍,李云安.用于低速渗流实验的低渗流传感器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6

[3].游旭涛.超低渗砂岩气藏低速渗流机理及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

[4].秦孙巍.电驱法低渗透岩石低速渗流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

[5].齐成伟.低速渗流“非线性”探测构想[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5

[6].魏丹.均质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封闭外边界试井模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

[7].李友全,于伟杰,王本成,张德志,贾永禄.双孔介质有界地层低速非达西渗流模型新解[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8].任胜利.动边界双渗透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试井模型[J].中国海上油气.2014

[9].华忠志,孙海军,李铭峰,李桂强,林琳.靖边气田低速非达西渗流规律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4

[10].任胜利,李敬松.考虑动边界影响的低速非达西渗流数值试井[J].油气井测试.2014

论文知识图

低流度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特征不同渗透率低渗岩样中单相气体低速渗包46井1 847.71~1 847.9m井段气体#~注入NaCl溶液后注蒸馏水的低速渗流水平井开采波及高度变化低速非Darcy渗流指示曲线

标签:;  ;  ;  ;  ;  ;  ;  

低速渗流论文_熊峰,孙昊,姜清辉,叶祖洋,薛道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