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感官用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感官惯用语,概念隐喻,对比,教学
感官用语论文文献综述
龚灵[1](2015)在《基于概念隐喻的韩汉感官惯用语对比及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惯用语是熟语的一种,它的表达相对语言总体规范性来说是不规范的,而是习惯上通用的表达,且具有较强的比喻性质。文章从概念隐喻的角度探讨对比两国语言在感觉器官惯用语上的异同,然后通过阐述概念隐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韩语教学,特别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如何有效地将这一理论恰当有趣地融入课堂提出个人看法与建议。(本文来源于《亚太教育》期刊2015年03期)
许宏香[2](2006)在《感官用语:开启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研究的密码》一文中研究指出感官用语在中国古典美学的脉络里是极为常见的现象,但这些现象的系统研究还处于筹备阶段。本文首先介绍感官用语的概貌,然后由总体到局部的内在逻辑分五个层次深入论述感官用语对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研究和美学史写作的重要意义及可行路径,并强调在感官与审美、感官用语与美学范畴、日常语言与批评语言的现代研究意识平台上,结合感官用语的文化言说语境,凸显范畴的闭合或者开放性质,进行有对接意义的古典美学资源清理和现代阐释。(本文来源于《江淮论坛》期刊2006年04期)
许宏香[3](2004)在《“味”:古典美学范畴中感官用语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感官用语在中国古典美学的脉络里是极为常见的现象,但这些现象的系统研究还处于筹备阶段。分析这些现象有助于美学史材料的重新整合,整合的过程就是古典美学思想清理的过程,也是美学史从史料里提升出来获得历史价值的蹊径。本文选取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味”作为个案研究,呈现“味”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整体面貌,描述“味”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意义生成情况,勾勒它由感官用语向美学范畴的成长发展经历,展示“味”作为美学范畴的复杂性。既保留“味”在美学历史上的一般风貌,也注重行文时个体的介入阐发,把“味”放在感官与审美、感官用语与美学范畴、日常语言与批评语言的观照平台上,判断其吸纳或拒绝艺术现象、疏离或投入美学活动的倾向,结合感官用语的文化言说语境,从具体语境中凸显范畴的闭合或者开放性质。 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引论首先概述感官用语在古典美学领域里的基本情况,分数量、适用对象以及感官用语间的配置组合叁方面加以概括;其次,深入论述范畴研究对于中国美学史写作的重要意义,由总体到局部的内在逻辑分五个层次:作为历史的美学史;作为美学史描写参数的范畴;作为美学范畴自身的描述;作为古典美学范畴中由感官用语生成的范畴的描述以及选取古典美学范畴中单个感官用语的描述策略;提供研究背景之后进入第二部分,从文字音韵学角度推敲“味”的原始语义,并附带出和“美”的关联;第叁部分以饮食之味政治之味的定位,分析“味”在古人世界里的多重角色,展现“味”跨越官能感觉、日常语言限定的灵活和丰富性;第叁部分区分“味”内涵的继续扩张和成为独立美学范畴的前后两个阶段,全面论述“味”作为美学范畴的基本运用情况,并分析与“味”有历史延承关系的美学范畴,表明美学之“味”在新的语境中面临自我更新的境遇;最后一部分在中西比较的视野里,体现不同文化语境的言说差异,扩大观察“味”的视阂。 本文与众多论“味”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论述视野较宽广,论述角度较新颖,“味”的出场经过感官用语、美学范畴、美学史的重重洗刷,融合分析美学的气质史论并行,不片面切割“味”的流动性,且以比较美学的观照进一步丰富整个论证,对古典美学的范畴研究以及美学史、美学思想史的研究是个良好的尝试。(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04-04-01)
感官用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感官用语在中国古典美学的脉络里是极为常见的现象,但这些现象的系统研究还处于筹备阶段。本文首先介绍感官用语的概貌,然后由总体到局部的内在逻辑分五个层次深入论述感官用语对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研究和美学史写作的重要意义及可行路径,并强调在感官与审美、感官用语与美学范畴、日常语言与批评语言的现代研究意识平台上,结合感官用语的文化言说语境,凸显范畴的闭合或者开放性质,进行有对接意义的古典美学资源清理和现代阐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感官用语论文参考文献
[1].龚灵.基于概念隐喻的韩汉感官惯用语对比及教学[J].亚太教育.2015
[2].许宏香.感官用语:开启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研究的密码[J].江淮论坛.2006
[3].许宏香.“味”:古典美学范畴中感官用语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