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掺消石灰改善沥青与酸性矿料的粘附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琦琦[1](2018)在《孔隙率和填料对沥青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确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水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可靠性,进行配合比设计时,粗骨料一般采用碱性岩石。但新疆地区的碱性骨料没有砾石骨料分布的范围广,采用砾石骨料可大幅度降低沥青混凝土心墙工程的造价。在我国西北地区现已兴建了几座以砾石骨料和水泥为填料配制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心墙受到碾压遍数不足和碾压温度过低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沥青混凝土心墙局部产生孔隙率较大的情况(即孔隙率接近了规范规定(3%)的上限要求)。加上心墙处于长期浸水的工作环境,沥青混凝土中的填料较易与水发生化学作用生成水化产物,从而影响沥青混凝土心墙的防渗性能及力学性能。因此,本文以水泥为填料制备孔隙率为1%、3%和以石灰石粉为填料制备孔隙率为1%的沥青混凝土试件,分别进行水稳定性试验、三轴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拉伸试验,研究长期浸水状态下的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及力学性能。主要得到以下成果:(1)通过适当延长浸水时间进行水稳定性试验得出:采用水泥作填料的试件处于未浸水状态时,3%孔隙率的沥青混凝土水稳定系数较1%孔隙率的小,伴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3%孔隙率的水稳定系数持续增大后渐趋于稳定,而孔隙率为1%时水稳定系数呈缓慢上升趋势;孔隙率相同时,水泥填料的试件水稳定性明显优于石灰石粉,石灰石粉为填料时水稳定系数持续下降;用水泥作填料可以有效的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适应变形的能力有所减弱。(2)通过提高试件浸水的温度并延长浸水时间进行沥青混凝土长期水稳定性试验得出:水泥作填料时,孔隙率对沥青混凝土的长期水稳定性影响较大,3%孔隙率的试件与1%孔隙率的试件相比,试件的长期水稳定系数更高,但离散性变大,且压缩应变略有减小;孔隙率相同时,水泥填料的试件水稳定系数先增大后减小,明显高于石灰石粉作填料的试件,石灰石粉为填料时水稳定系数不断下降,浸泡时间达到2250h(相当于30年)时水稳定系数已小于规范规定0.9的要求;用水泥作填料明显提升了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适应变形的能力依然有所减弱。(3)通过拉伸试验和小梁弯曲试验得到:水泥填料对改善沥青混凝土各项长期力学性能的作用显着。不论是使用石灰石粉还是水泥作填料,其弯拉应变最终均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但水泥填料的应力表现良好。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水泥水化产物逐渐增多,抗弯及抗拉强度不断上升,且3%孔隙率表现出的应力更高。(4)从沥青混凝土静力三轴试验中得到: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水泥填料的沥青混凝土试件内摩擦角φ逐渐减小,模量系数K与凝聚力C均逐渐增大,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趋势。填料相同时,随着浸水时间的不断增加,两种孔隙率的沥青混凝土试件粘聚力与内摩擦角均呈现出相似的发展趋势,二者的摩擦强度逐渐向粘聚强度转化,随着浸水时间和围压的增加,骨料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消失,而水泥水化产物产生的胶结力使得沥青混凝土的粘聚强度不断增加,且孔隙率较大时的变化幅度更大。浸泡至2250h时沥青混凝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较1%孔隙率的分别增大了240k Pa和减小了14.8°;石灰石粉填料配制的沥青混凝土试件伴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逐渐朝着劣势方向发展,且沥青混凝土出现了软化现象,摩擦强度逐渐减小,粘聚强度增加幅度也不明显。当孔隙率相同时,浸泡到2250h时水泥填料比石灰石粉填料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增大了329k Pa和0.8°。
吴登睿[2](2016)在《水泥与胺类抗剥落剂协同作用对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车辆轴重与交通量的不断增长,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水损害问题也更为突出。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水损害现象的最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增强粘附性的主要做法是掺加水泥、胺类抗剥落剂、石灰等传统抗剥落材料,但综合各方面研究发现,以上材料单掺作为抗剥落剂时各有各的优缺点,结合成本效益、施工工艺,以及以上传统抗剥落剂各自的优缺点,很有必要把水泥和胺类这两种材料同时作为抗剥落剂掺进沥青混合料里来研究其路用性能,以便今后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本研究根据水泥与胺类抗剥落剂的产品质量现状和性能要求,设计了多种不同掺量配比的试验方案,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三大指标试验,研究了单掺卡洛胺沥青胶浆的性能,结果表明,水泥复配胺类的建议胺类的最佳掺量为0.4%。利用布式旋转粘度和三大指标试验方法对五组水泥复配胺类沥青胶浆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复配胺类后的沥青胶浆的针入度较基质沥青至少降低了30.2%,延度至少提高了43.7%,软化点至少提升了15.1%,布式粘度至少提高了151.6%。(2)利用水煮法、水浸法,并首次提出了“定量水煮法”等室内试验定性且定量地对比研究了水泥与胺类抗剥落剂协同作用下五种方案的沥青胶浆与集料的粘附性,结果表明:第四组方案2.5%水泥+0.4%胺类水煮后,剥落的质量占原混合料质量的平均比例只为1.342%,为五组方案中比例最低的;在粘附性方面,2.5%水泥+0.4%胺类优于2.0%水泥+0.4%胺类,2.0%水泥+0.4%胺类优于1.5%水泥+0.4%胺类,1.5%水泥+0.4%胺类优于3.0%水泥+0.4%胺类,3.0%水泥+0.4%胺类优于1.0%水泥+0.4%胺类。(3)通过浸水马歇尔、车辙、低温小梁等多个试验方法,来对比研究水泥与胺类抗剥落剂协同作用和单掺水泥、单掺消石灰、单掺胺类材料对沥青混合料综合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泥复配胺类后,大大增强了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性,残留稳定度数值最大可达111.58%,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最大能达到108.39%,明显优于单掺水泥、单掺胺类和单掺消石灰的;(2)单掺水泥、单掺胺类和单掺消石灰都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单掺消石灰要优于单掺水泥和单掺胺类的,当消石灰的掺量为1.5%时,动稳定度值能达到3074.3,不过水泥复配微量胺类后,高温性能大大增强,当3.0%水泥与0.4%卡洛胺复配时,动稳定度值可达3591.7;(3)水泥复配胺类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虽不如单掺胺类和单掺消石灰的,不过要优于单掺水泥的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4)综合路用性能,总的来说,水泥+胺类优于消石灰,消石灰优于水泥,水泥优于胺类。结合各方面研究,得出下面层AC-25C花岗岩水泥复配胺类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佳配合比为:2.5%水泥+2.5%矿粉+70#基质沥青+0.4%胺类。其研究成果将对施工企业节约成本、增加效益、改善路用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肖绍碧[3](2014)在《沥青—集料粘附性及沥青混合料抗水损性改善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水损坏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沥青路面抵抗水损害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受沥青胶结料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的影响,目前用于评价沥青与集料间粘附性能的大多数理论仅适用于定性地描述沥青与集料的粘附,缺乏定量的评价指标,针对此问题,本文根据表面能理论提出定量的指标来评价不同沥青和不同集料之间的粘附性能,并用室内界面抗剪强度试验来验证其正确性,最后用石灰浆对酸性集料花岗岩进行改性处理,再测定其表面能参数并评价其与沥青的粘附性。本文通过接触角仪测定接触角,用挂线法测定热熔沥青表面张力,用挂片法等测定热沥青与石板材的接触角,然后对接触角、粘附功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量等表面能指标进行计算,结合表面能理论对不同沥青和石料间的粘附性能进行评价。在无水条件下,以热沥青与石料的接触角和沥青-集料界面破坏阶段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量作为评价沥青与石料界面粘附性能好坏的指标;有水条件下,以水损坏阶段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量以及沥青的内聚功作为评价沥青与石料抗水损坏性能好坏的指标。结果表明无水条件下第一阶段粘附功最大的沥青-集料体系粘附性最好,第三阶段沥青-集料界面破坏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量绝对值越大,外界需做更大的功才能使非自发的剥离过程进行,沥青与集料界面越难发生破坏。有水作用的第三阶段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量为正值,表明水损坏过程为自发进行过程,否则为自发过程。自发进行的水损坏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量的绝对值越大,说明沥青-集料体系的水损坏过程越容易发生。沥青的内聚功越大,水分越难穿透沥青膜侵入沥青-集料界面,水稳定性越好。三种石料中,碱性最强的石灰岩与沥青的粘附性最好。三种沥青中,两种改性沥青废胶粉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较基质沥青更好。采用界面抗剪强度实验来验证沥青-石料界面体系在无水条件下的粘附性能,试验结果与表面能理论分析的结果保持一致。最后,采用了石灰浆对酸性集料-沥青体系进行改性处理,并结合表面能理论对其粘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验证了用石灰浆处理酸性石料可明显改善其与沥青的粘附性,提高体系的水稳定性。
德吉卓嘎,尼玛乔[4](2013)在《浅谈抗剥落剂选用》文中指出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沥青路面对集料与沥青间的抗剥落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国内多种提高抗剥落性能的处理方法,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笔者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余国红,袁万杰,孙长新[5](2010)在《矿料与沥青粘附性评价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四种岩石进行酸碱性分析、粘附性试验、吸附热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采用矿料表面裹覆沥青质量损失率作为判别矿料与沥青粘附能力的评价指标,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量化不同岩石的粘附能力。而通过模拟沥青路面早期空隙率范围进行的冻融劈裂试验结果表明,即使采用中碱性岩石其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强度比仍显不足,需辅以一定的抗剥落措施加以改善。
许学民[6](2009)在《六盘山地区公路过湿土处治技术及合理路面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宁夏六盘山地区海拔高,降雨量大、地下水丰富,土质特殊、路用材料缺乏。为加快该地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速度,提高工程质量,节约基本建设投资,针对该地区公路建设中的过湿土处治与合理路面结构进行了研究,对该地区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六盘山区公路修筑技术中,过湿土处治技术是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六盘山地区过湿土特性,从理论、试验、施工等多方面对过湿土处治技术进行了研究:(a)提出了过湿土的界定方法并开发了GSCP沉降计算软件;(b)针对过湿土的特点提出了石灰土、土工格栅、石灰土+土工格栅等三种处治方法,提出了以工后沉降量、沉降速率和不均匀沉降率三个指标作为过湿土地基处治效果的评价指标及控制标准。根据六盘山地区气候、交通组成、材料特性等特点,开展了公路基层、面层材料气候适应性研究,对提高公路的使用品质,延长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六盘山地区气候因素显着差异,材料类型区域性特点显着,路面结构组合方式多样,所以重点对以下7个方面进行研究:(a)对六盘山地区所涉及的5个区县进行了气候调查和分析,并按SHRP的PG分级标准对六盘山地区进行了气候分区,并结合当地实测温度场资料,对当地沥青路面不同层位进行了PG分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于六盘山地区沥青的种类和标号;(b)针对六盘山地区阴湿多雨,上面层集料呈酸性的特点,论文就工程中改善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措施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比较了这几种措施的优劣;(c)对六盘山地区常用的几种筑路材料进行了粘附性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改善其粘附性的最佳措施;(d)对添加矿粉及水泥和消石灰后沥青胶浆高低温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外掺剂种类、添加剂量及合理粉胶比范围的选择进行了研究;(e)对新的施工规范中AC级配及Superpave级配两种设计方法,采用不同成型方法,从路用性能方面着手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于六盘山地区高等级公路使用要求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及设计方法;(f)针对半刚性基层的缺点,研究立足于提高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的部分路用性能,从改善混合料设计方法和内在路用性能着手,采用水泥稳定类结构掺粉煤灰的方法,详细研究材料各项路用性能指标的变化,并着重研究了材料的收缩性能及抗裂评价指标;(g)在面层和基层混合料类型确定的情况下,考虑高等级公路行车条件、路用性能、品质等的要求,以及当地气候、材料、交通组成等条件,初步提出了两种路面结构形式,并采用国内设计方法对所提出的两种结构进行了使用寿命预测。
艾长发,徐田兵,陈炯,邱延峻[7](2008)在《改善花岗岩沥青混合料性能措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取掺入抗剥落剂、掺入消石灰、用石灰岩石屑代替花岗岩石屑等单一或综合的措施,进行了各种措施下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的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措施对花岗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措施的改善效果不同,抗剥落剂对提高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较为有利,而消石灰对提高强度特性、高温稳定性较为有利。当同时掺抗剥落剂与消石灰时,花岗岩混合料的以上4种性能均会得到更明显的改善。(2)用石灰岩石屑代替花岗岩石屑再掺入外加剂的措施会进一步提高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特性、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荷载破坏能力,但对低温抗收缩性能的改善不及同时掺入消石灰与抗剥落剂的效果好。
马月明[8](2008)在《广巴公路沿线路面面层材料适用性研究》文中认为辉长岩和闪长岩类集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耐磨性能和抗磨光性能,均适合做公路路面面层,尤其是路面磨耗层所需材料。以往四川省修建高速公路路面面层普遍选用的材料为玄武岩,而在四川省境内只有峨眉山处有玄武岩,且该处的玄武岩的物理力学性能良好,集料技术指标良好。而广元至巴中高速公路沿线广泛分布有辉长岩、闪长岩,且储量较丰富。因此,论文就广巴路沿线的辉长岩应用于路面面层的适用性进行研究。论文通过对广巴路沿线的辉长岩、闪长岩石料的调查,以及对辉长岩、闪长岩岩石性能、集料性能的研究得出了辉长岩、闪长岩岩石的各项性能(除粘附性外)均符合规范要求,通过辉长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得出了辉长岩沥青混合料的浸水残留稳定度、高温稳定度、表面构造深度是满足规范要求的,其冻融劈裂、低温弯曲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通过对其水稳性不足进行改善提高措施研究,得出经掺加抗剥落剂和消石灰后辉长岩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能得到很大提高,且高温稳定性能也随之提高。从而论证了广巴高速公路沿线的辉长岩可以作为路面面层材料。采用辉长岩作为广巴路路面材料,可以节约建设成本,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刘亚敏[9](2008)在《SMA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SMA路面以优良的路用性能闻名于世,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得到推广应用。但是由于我国对SMA研究较晚,缺乏使用经验,一些工程一味照抄照搬国外的规范和经验,结果导致路面在使用初期就出现了一些与水损害相关的破坏。本文通过研究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机理,分析各种因素对SMA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从而对SMA配合比设计进行合理优化,以减小SMA路面发生水损害的几率,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本研究借助表面能理论,通过插板法和柱状灯芯技术分别测定沥青和矿料的表面能参数,利用计算出的粘附功和表面自由能变化很好地解释了沥青与矿料的粘附、剥落过程。同时,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深入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如粗细集料特性、矿粉用量、沥青类型、纤维用量、外加剂以及空隙率等。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因素对SMA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对SMA水损害机理和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为SMA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提供了理论性指导。
刘勇[10](2008)在《冷铺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沥青路面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在各种因素和车轮荷载的作用下,会出现松散、坑洞、剥落等病害。路面的破坏不仅会影响道路的整体景观,而且更大的危害是影响道路的正常交通,造成车辆行驶颠簸,影响行车速度和舒适性。由于储存式冷铺沥青混合料的诸多优点,使其在沥青路面的维修养护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但由于储存式冷铺沥青混合料本身材料,结构等性质的影响,在降雨较频繁的地区,储存式冷铺沥青混合料的应用还是有颇多限制。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储存式冷铺沥青混合料水损害和其水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期能找到在不影响储存式冷铺沥青混合料其他路用性能的前提下改善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的方法。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三部分的研究工作:(1)本文通过室内试验,主要考察了空隙率,级配,级料表面化学性质,矿粉用量等因素对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2)通过室内试验找出适合评价冷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方法,并提出较为有效的提高措施;(3)通过现场试验路的施工,为冷铺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提出适当的施工工艺。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基本得出了以下基本结论:空隙率对水稳定性能的影响最大;试验结果表明浸水马歇尔试验可以作为评价储存式冷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方法;加入适量消石灰或液体抗剥落剂两种方法都可以做为提高抗水损害性能的改善措施。
二、掺消石灰改善沥青与酸性矿料的粘附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掺消石灰改善沥青与酸性矿料的粘附性(论文提纲范文)
(1)孔隙率和填料对沥青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图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孔隙率和填料对水工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的影响 |
2.1 原材料 |
2.2 设计配合比 |
2.3 水稳定性试验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压缩应力应变特征 |
2.6 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孔隙率和填料对水工沥青混凝土长期水稳定性的影响 |
3.1 长期水稳定性试验 |
3.2 沥青混凝土浸泡前后孔隙率变化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压缩应力应变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工沥青混凝土长期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 |
4.1 拉伸试验 |
4.2 小梁弯曲试验 |
4.3 静力三轴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水泥与胺类抗剥落剂协同作用对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抗剥落材料增强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机理 |
2.1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特征 |
2.2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机理 |
2.2.1 化学反应理论 |
2.2.2 力学理论 |
2.2.3 表面电位理论 |
2.2.4 表面张力理论 |
2.3 水泥增强粘附性机理 |
2.4 消石灰增强粘附性机理 |
2.5 胺类抗剥落剂增强粘附性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与胺类复配掺入的沥青胶浆性能研究 |
3.1 原材料性能 |
3.1.1 沥青 |
3.1.2 水泥 |
3.1.3 胺类 |
3.2 水泥与胺类抗剥落剂配比确定 |
3.3 水泥与胺类复配掺入的沥青胶浆的性能研究 |
3.3.1 三大指标 |
3.3.2 布氏旋转粘度 |
3.4 与酸性集料的粘附性研究 |
3.4.1 水煮法 |
3.4.2 水浸法 |
3.4.3 定量水煮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掺配抗剥落材料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4.1 原材料性能及矿料级配 |
4.1.1 沥青 |
4.1.2 碎石 |
4.1.3 矿粉 |
4.1.4 胺类抗剥落剂 |
4.1.5 水泥 |
4.1.6 消石灰 |
4.1.7 矿料级配 |
4.2 马歇尔指标 |
4.3 高温稳定性 |
4.3.1 试验方案 |
4.3.2 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
4.3.3 车辙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水稳定性 |
4.4.1 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
4.4.2 冻融劈裂试验 |
4.5 低温性能试验研究 |
4.5.1 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
4.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 肯塔堡飞散试验研究 |
4.6.1 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
4.6.2 飞散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场应用研究 |
5.1 现场施工工艺 |
5.2 试验路段性能指标检测及分析 |
5.3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5.3.1 社会效益分析 |
5.3.2 经济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需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3)沥青—集料粘附性及沥青混合料抗水损性改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路面水损坏基础理论 |
2.1 水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
2.2 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原因 |
2.3 沥青-集料粘附性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表面能参数测定以及沥青-集料粘附性评价 |
3.1 表面能基本理论 |
3.1.1 表面现象与表面功 |
3.1.2 沥青-集料的粘附 |
3.2 实验原材料 |
3.2.1 沥青 |
3.2.2 石料 |
3.3 沥青和石料的表面能参数测定 |
3.3.1 石料的表面能参数测定 |
3.3.2 固态沥青的表面能参数测定 |
3.3.3 挂线法测定热熔态沥青表面能 |
3.3.4 挂片法测定热熔态沥青与石板材的接触角 |
3.4 表面能理论对沥青与石料粘附性的评价 |
3.4.1 无水情况下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 |
3.4.2 有水状态下沥青与石料粘附性的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表面能理论评价沥青-石料粘附性的实验验证 |
4.1 试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改善方法研究 |
5.1 石灰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改善机理 |
5.2 石灰浆改性处理酸性石料 |
5.2.1 石灰浆处理后花岗岩表面能参数测定 |
5.2.2 表面能理论分析 |
5.3 消石灰改善沥青与矿料粘附性工程应用实例 |
5.3.1 消石灰的质量控制 |
5.3.2 实验确定消石灰的掺量 |
5.3.3 施工与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专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浅谈抗剥落剂选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高速公路现状 |
3 掺抗剥落剂措施 |
3.1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抗剥落剂 |
3.1.1 胺类抗剥落剂。 |
3.1.2 含磷羟基抗剥落剂。 |
3.2 消石灰 |
3.2.1 石灰水处理。 |
3.2.2 消石灰填料。 |
3.3 水泥 |
3.4 各种方法评价 |
4 使用消石灰的注意事项 |
4.1 有效氧化钙含量 |
4.2 安定性 |
4.3 拌和设备要求 |
4.4 施工温度及掺量 |
4.5 含水量 |
5 结束语 |
5.1 |
5.2 |
5.3 |
(6)六盘山地区公路过湿土处治技术及合理路面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路过湿土处治技术研究 |
1.2.2 合理路面结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六盘山地区公路过湿土土性参数及路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
2.1 原材料及土性参数分析 |
2.1.1 过湿土的界定 |
2.1.2 原材料分析 |
2.1.3 土的压缩性参数分析 |
2.1.4 土的渗透性参数分析 |
2.1.5 土的固结性参数分析 |
2.2 路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
2.2.1 路基沉降计算方法 |
2.2.2 路堤堤身沉降计算方法 |
2.2.3 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六盘山地区过湿土路基填料处治研究 |
3.1 击实试验 |
3.1.1 击实试验结果 |
3.1.2 过湿土掺灰后含水量的损失规律 |
3.2 承载比(CBR)试验 |
3.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4 回弹模量试验 |
3.5 稳定性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六盘山地区公路过湿土处治技术研究 |
4.1 过湿土地基处治方法研究 |
4.1.1 土工格栅处治方法 |
4.1.2 石灰稳定土处治方法研究 |
4.1.3 综合处治方法研究 |
4.2 过湿土处治的施工技术 |
4.2.1 过湿土处治的施工工艺 |
4.2.2 过湿土地基处治效果的评价方法 |
4.2.3 过湿土路基压实控制方法 |
4.3 试验路工程 |
4.3.1 试验路工程概况 |
4.3.2 试验路方案 |
4.3.3 试验路观测结果及分析 |
4.4 技术经济分析 |
4.4.1 过湿土地基处治的技术经济分析 |
4.4.2 过湿土路基填料处治的技术经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六盘山地区公路面层混合料研究 |
5.1 六盘山地区沥青气候适应性研究 |
5.1.1 六盘山地区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
5.1.2 六盘山地区沥青路面气候分区 |
5.1.3 六盘山地区沥青路面使用性能PG分级 |
5.1.4 沥青路面结构不同层位PG分级及沥青选择 |
5.2 沥青胶浆试验 |
5.2.1 掺加水泥与消石灰后沥青胶浆的高低温性能研究 |
5.2.2 沥青胶浆高温性能与低温蠕变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3 外掺剂种类、添加剂量及合理粉胶比的选择 |
5.3 提高集料及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措施 |
5.3.1 六盘山地区集料性质分析 |
5.3.2 提高粘附性措施的机理分析 |
5.3.3 改善集料与沥青粘附性的试验 |
5.3.4 提高集料水稳定性的措施 |
5.4 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
5.4.1 两种设计方法 |
5.4.2 Superpave级配与AC级配路用性能对比研究 |
5.4.3 级配相同成型方法不同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六盘山地区路面基层混合料研究 |
6.1 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 |
6.2 六盘山地区公路半刚性基层优化研究 |
6.2.1 综合分析 |
6.2.2 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 |
6.2.3 六盘山地区公路半刚性基层的优化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六盘山地区公路路面结构的研究 |
7.1 路面结构组合应遵循的原则 |
7.1.1 适应行车荷载作用的要求 |
7.1.2 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稳定性好 |
7.1.3 考虑结构层的特点 |
7.2 六盘山地区典型路面结构的建议 |
7.3 典型路面结构的合理性 |
7.4 技术经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介 |
致谢 |
(7)改善花岗岩沥青混合料性能措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增强抗剥落性能的基本机理 |
1.1 消石灰增强抗剥落性能的基本机理 |
1.2 液态抗剥落剂增强抗剥落性能的基本机理 |
2 试验设计 |
2.1 试验原材料 |
2.2 试验方案 |
2.3 级配设计 |
2.4 马歇尔试件基本指标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粘附性 |
3.2 强度特性 |
3.3 水稳定性 |
3.4 高温稳定性 |
3.5 低温抗裂性 |
4 结论 |
(8)广巴公路沿线路面面层材料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公路的发展 |
1.2 课题依托项目和项目研究意义 |
1.2.1 课题依托项目 |
1.2.2 项目研究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方案 |
第二章 辉长岩、闪长岩岩石性质研究 |
2.1 辉长岩和闪长岩岩石化学性质研究 |
2.1.1 辉长岩和闪长岩介绍 |
2.1.2 辉长岩和闪长岩岩性分析 |
2.2 辉长岩和闪长岩岩石性质研究 |
2.2.1 岩石单轴强度试验 |
2.2.2 岩石抗冻性试验 |
2.2.3 岩石坚固性试验 |
2.3 石料高温稳定性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辉长岩和闪长岩集料性能研究及其他原材料性质 |
3.1 广巴路调研时辉长岩集料性能研究 |
3.2 辉长岩和闪长岩集料室内研究 |
3.3 其他原材料性质 |
3.3.1 沥青材料性质 |
3.3.2 矿粉性质 |
3.3.3 砂子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辉长岩沥青混合料基本路用性能研究 |
4.1 正源镇辉长岩沥青混合料级配筛选 |
4.1.1 细集料选用正源镇辉长岩集料 |
4.1.2 细集料选用老城料场生产的石灰岩石屑 |
4.2 各级配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2.1 级配1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2.2 级配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2.3 级配3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3 辉长岩沥青混合料基本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
4.3.1 各级配沥青混合料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 |
4.3.2 各级配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结果 |
4.3.3 各级配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 |
4.3.4 各级配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结果 |
4.3.5 各级配沥青混合料表面构造深度试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高辉长岩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措施研究 |
5.1 有关水损坏的作用机理 |
5.1.1 水损害作用机理 |
5.1.2 粗集料与沥青粘附性机理分析 |
5.1.3 沥青膜剥离机理 |
5.2 水损害解决办法 |
5.3 加抗剥落剂改善辉长岩沥青混合料水稳性研究 |
5.3.1 加抗剥落剂后沥青与正源镇辉长岩矿料粘附性研究 |
5.3.2 抗剥落剂的选用 |
5.3.3 加抗剥落剂后各级配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5.3.4 辉长岩沥青混合料加抗剥落剂后水稳性能试验研究 |
5.4 用部分消石灰代替部分矿粉改善水稳性研究 |
5.4.1 消石灰提高粘附性机理 |
5.4.2 加消石灰后各级配的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5.4.3 辉长岩沥青混合料使用消石灰后水稳性能试验研究 |
5.5 辉长岩沥青混合料掺加外加剂后水稳数据对比 |
5.5.1 辉长岩沥青混合料掺外加剂后残留稳定度数据对比分析 |
5.5.2 辉长岩沥青混合料掺外加剂冻融劈裂数据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粘附剂对辉长岩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影响研究 |
6.1 车辙形成机理 |
6.2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6.3 粘附剂对辉长岩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影响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论文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SMA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方案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方案 |
2.2 试验方法 |
第三章 原材料技术性质与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
3.1 原材料技术性质 |
3.2 SMA 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表面能理论的沥青与矿料粘附性研究 |
4.1 表面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
4.2 沥青与矿料粘附性模型的建立 |
4.3 沥青和矿料表面能参数的测定 |
4.4 沥青与矿料粘附性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MA 水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
5.1 原材料的影响 |
5.2 外加剂的影响 |
5.3 空隙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永咸高速公路 SMA-16 试验路工程 |
6.1 试验路工程概况 |
6.2 试验路配合比设计 |
6.3 试验路施工与检测 |
6.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及建议 |
主要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冷铺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R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冷铺沥青混合料性能简介 |
2.1 冷铺沥青混合料使用状况与性能简介 |
2.1.1 路面修补材料的技术要求 |
2.1.2 路面修补材料的受力状况 |
2.1.3 冷铺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特点 |
2.2 冷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研究 |
2.2.1 沥青-集料界面相互作用机理 |
2.2.2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3.1 原材料 |
3.1.1 集料 |
3.1.2 沥青结合料 |
3.1.3 添加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配合比设计 |
3.2.2 冷铺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试验方法介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冷铺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
4.1 冷铺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
4.1.1 空隙率对材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 |
4.1.2 级配对材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 |
4.1.3 集料表面化学性质对材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 |
4.1.4 矿粉用量对材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 |
4.1.5 沥青用量对材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 |
4.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冷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改善方法研究 |
5.1 消石灰对冷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5.1.1 消石灰与水泥改善水稳定性能的机理分析 |
5.1.2 试验内容与结果 |
5.1.3 分析与结论 |
5.2 胺类液体抗剥落剂对冷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5.2.1 抗剥落剂改善水稳定性能的机理分析 |
5.2.2 试验内容与结果 |
5.2.3 分析与结论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工程实例 |
6.1 工程概况 |
6.2 冷铺沥青混合料的生产与施工 |
6.2.1 混合料的现场配合比 |
6.2.2 混合料的生产 |
6.2.3 混合料的现场施工 |
6.3 修补效果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内容与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问题与体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四、掺消石灰改善沥青与酸性矿料的粘附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孔隙率和填料对沥青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影响[D]. 李琦琦.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2]水泥与胺类抗剥落剂协同作用对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D]. 吴登睿. 重庆交通大学, 2016(04)
- [3]沥青—集料粘附性及沥青混合料抗水损性改善方法研究[D]. 肖绍碧.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4)
- [4]浅谈抗剥落剂选用[J]. 德吉卓嘎,尼玛乔. 西藏科技, 2013(04)
- [5]矿料与沥青粘附性评价技术研究[J]. 余国红,袁万杰,孙长新. 公路工程, 2010(02)
- [6]六盘山地区公路过湿土处治技术及合理路面结构研究[D]. 许学民. 东北大学, 2009(06)
- [7]改善花岗岩沥青混合料性能措施试验研究[J]. 艾长发,徐田兵,陈炯,邱延峻. 公路交通科技, 2008(07)
- [8]广巴公路沿线路面面层材料适用性研究[D]. 马月明. 长安大学, 2008(08)
- [9]SMA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D]. 刘亚敏. 长安大学, 2008(08)
- [10]冷铺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研究[D]. 刘勇. 同济大学, 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