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桩孔地质取样装置,支撑座外侧环状设置缺口,缺口内转动连接导套,导套内穿设有T型插杆,T型插杆外侧套接第一弹簧,缺口内侧设置限位孔,固定杆固定设置于支撑座的顶部,固定杆上下两端固定设置连接块,上端连接块上设置液压推杆,下端连接块上穿设有T型导杆,T型导杆外侧套接第二弹簧,液压推杆的输出轴与T型导杆相接触,取样机包括电机,电机固定设置于T型导杆的底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取样管,取样管底部固定设置钻头,本实用新型使用灵活、方便,移动便捷,易于携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桩孔地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固定杆(2)、取样机(3),所述支撑座(1)外侧环状设置缺口(11),所述缺口(11)内转动连接导套(12),所述导套(12)内穿设有T型插杆(13),所述T型插杆(13)与导套(12)滑动配合,所述T型插杆(13)外侧套接第一弹簧(14),所述缺口(11)内侧设置限位孔(15),所述限位孔(15)与T型插杆(13)插接配合,所述固定杆(2)固定设置于支撑座(1)的顶部,所述固定杆(2)上下两端固定设置连接块(21),上端连接块(21)上设置液压推杆(22),下端连接块(21)上穿设有T型导杆(23),所述T型导杆(23)与连接块(21)滑动配合,所述T型导杆(23)外侧套接第二弹簧(24),所述液压推杆(22)的输出轴与T型导杆(23)相接触,所述取样机(3)包括电机(31),所述电机(31)固定设置于T型导杆(23)的底部,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取样管(32),所述取样管(32)底部固定设置钻头(33)。
设计方案
1.一种桩孔地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固定杆(2)、取样机(3),所述支撑座(1)外侧环状设置缺口(11),所述缺口(11)内转动连接导套(12),所述导套(12)内穿设有T型插杆(13),所述T型插杆(13)与导套(12)滑动配合,所述T型插杆(13)外侧套接第一弹簧(14),所述缺口(11)内侧设置限位孔(15),所述限位孔(15)与T型插杆(13)插接配合,所述固定杆(2)固定设置于支撑座(1)的顶部,所述固定杆(2)上下两端固定设置连接块(21),上端连接块(21)上设置液压推杆(22),下端连接块(21)上穿设有T型导杆(23),所述T型导杆(23)与连接块(21)滑动配合,所述T型导杆(23)外侧套接第二弹簧(24),所述液压推杆(22)的输出轴与T型导杆(23)相接触,所述取样机(3)包括电机(31),所述电机(31)固定设置于T型导杆(23)的底部,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取样管(32),所述取样管(32)底部固定设置钻头(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孔地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底部设置行走轮(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孔地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11)环状均布有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孔地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外侧设置把手(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孔地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管(32)包括外管(34)与内管(35),所述内管(35)插接于外管(34)内,所述外管(34)一侧设置开口(36),所述开口(36)与内管(35)形状配合,所述内管(35)与钻头(33)的取样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桩孔地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34)内顶部通过第三弹簧(37)连接压板(38)。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孔地质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设施工时,往往需要人工开打桩孔,进行打桩,以作为承载压力的结构主体。
桩孔的应用较为普遍,而开孔前,通常需要对开打处的土地进行地质检测。传统的取样装置体积较大,携带不便,且使用时,操作繁琐,费事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桩孔地质取样装置,使用灵活、方便,移动便捷,易于携带。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桩孔地质取样装置,包括支撑座、固定杆、取样机,所述支撑座外侧环状设置缺口,所述缺口内转动连接导套,所述导套内穿设有T型插杆,所述T型插杆与导套滑动配合,所述T型插杆外侧套接第一弹簧,所述缺口内侧设置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T型插杆插接配合,所述固定杆固定设置于支撑座的顶部,所述固定杆上下两端固定设置连接块,上端连接块上设置液压推杆,下端连接块上穿设有T 型导杆,所述T型导杆与连接块滑动配合,所述T型导杆外侧套接第二弹簧,所述液压推杆的输出轴与T型导杆相接触,所述取样机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T型导杆的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取样管,所述取样管底部固定设置钻头。
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座底部设置行走轮。
进一步而言,所述缺口环状均布有三个。
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杆外侧设置把手。
进一步而言,所述取样管包括外管与内管,所述内管插接于外管内,所述外管一侧设置开口,所述开口与内管形状配合,所述内管与钻头的取样口相连通。
进一步而言,所述外管内顶部通过第三弹簧连接压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取样装置体积较小,使用灵活、方便,移动便捷,易于携带。
2、支撑座底部设有行走轮,可便于其进行移动,支撑座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的T型插杆,且T型插杆闲置时,其插头端可限位插接于限位孔内,从而不会误伤他人。
3、取样机设于T型导杆的底部,通过液压推杆推动其进行钻孔取样,且可通过T型导杆上的第二弹簧在其钻孔取样时,为其提供减震缓冲,提高其使用寿命。
4、取样机中的取样管由外管与内管组成,内管可拆装更换,易于多组样品的取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1-支撑座;11-缺口;12-导套;13-T型插杆;14-第一弹簧;15-限位孔; 16-行走轮;2-固定杆;21-连接块;22-液压推杆;23-T型导杆;24-第二弹簧;25-把手;3-取样机;31-电机;32-取样管;33-钻头;34-外管;35-内管;36- 开口;37-第三弹簧;38-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桩孔地质取样装置,包括支撑座1、固定杆2、取样机3,所述支撑座1外侧环状设置缺口11,所述缺口11内转动连接导套12,所述导套12内穿设有T型插杆13,所述T型插杆13与导套12滑动配合,所述 T型插杆13外侧套接第一弹簧14,所述缺口11内侧设置限位孔15,所述限位孔15与T型插杆13插接配合,所述固定杆2固定设置于支撑座1的顶部,所述固定杆2上下两端固定设置连接块21,上端连接块21上设置液压推杆22,下端连接块21上穿设有T型导杆23,所述T型导杆23与连接块21滑动配合,所述T型导杆23外侧套接第二弹簧24,所述液压推杆22的输出轴与T型导杆 23相接触,所述取样机3包括电机31,所述电机31固定设置于T型导杆23的底部,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取样管32,所述取样管32底部固定设置钻头 33。
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座1底部设置行走轮16,可便于推动该取样装置进行位置的移动调节。
进一步而言,所述缺口11环状均布有三个。
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杆2外侧设置把手25。
进一步而言,所述取样管32包括外管34与内管35,所述内管35插接于外管34内,所述外管34一侧设置开口36,所述开口36与内管35形状配合,所述内管35与钻头33的取样口相连通,可通过更换内管35,以进行多组地质样品的取样。
进一步而言,所述外管34内顶部通过第三弹簧37连接压板38,通过压板 38,可对内管35实现限位压紧,以避免其取样时于外观34内部产生松动,影响取样。
工作原理:该地质取样装置体积较小,易于携带,且可通过其底部的行走轮16推动其移动行走,而取样时,则可通过T型插杆13插入地下进行固定。
支撑座1移动时,T型插杆13的插头一端可在第一弹簧14的作用下,限位插接于限位孔15内,以避免其误伤他人。安装固定时,可拉动T型插杆13,使得插头部脱离限位孔15,接着,转动T型插杆13并下压,使其固定于地下,对支撑座1实现限位固定。
取样时,同时启动液压推杆22与取样机3,液压推杆22可推动T型导杆 23下移,带动取样机3进行钻孔取样。而取样后,液压推杆22复位,T型导杆 23则在第二弹簧24的作用下逐步复位,此时,则可取出取样管32内的内管35,并将空的内管35再次插接安装于外观34内,进行再一次的取样。
另外,取样时,在T型导杆23外侧套接的第二弹簧24的弹性减震力下,能够为取样机3钻孔取样时带来的震动进行缓冲,提高其使用寿命。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667842.0
申请日:2019-05-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841429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G01N1/08
专利分类号:G01N1/08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东华理工大学
第一申请人:东华理工大学
申请人地址: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济开发区广兰大道418号东华理工大学
发明人:刘文恒
第一发明人:刘文恒
当前权利人:东华理工大学
代理人:赵东阳
代理机构:32365
代理机构编号:泰州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