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扭矩基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扭矩,基准,不确定,装置,计量学,机构,国防科技。
扭矩基准论文文献综述
张智敏[1](2019)在《1mN·m~1N·m扭矩国家基准装置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项目"1mN·m~1N·m扭矩国家基准装置的建立"的立项背景、基本情况和项目取得的成果及主要创新。该项目采用了多项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台基于空气轴承支撑技术的全自动高准确度微小扭矩标准装置,该装置复现的扭矩值范围为1mN·m~1N·m,扭矩值不确定度(k=2)在100mN·m~1N·m范围内小于5×10~(-5);在5mN·m~<100mN·m范围内小于1×10~(-4);在1mN·m~<5mN·m内小于5×10~(-4)。(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期刊2019年07期)
衡珊[2](2014)在《我国小扭矩基准进入世界领先行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近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国防大扭矩一级计量站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制成功1牛·米扭矩标准装置。这标志着我国小扭矩基准研究已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据介绍,该装置采用全自动量程切换等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各项误差(本文来源于《中国船舶报》期刊2014-03-07)
倪晋权,戴明,王跃武,乔志强[3](2012)在《基于100N·m扭矩基准机自动控制采集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100N.m扭矩基准机的自动控制系统研究,运用SSCNET III光纤网络(通讯速度50Mbps、通讯周期0.44ms)设计出严格按照扭矩计量检定规程的砝码加、卸载程序,同时,采用高速处理的可编程控制器和SSCNET III运动控制器控制加、卸载伺服电机,构建了伺服电机的同步控制和绝对控制系统,设计和编写微机与测量仪表串口通讯程序,开发出友好人机对话界面;最终实现了扭矩基准机检定、校准,数据采集、记录和报告生成的全自动化。(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2年S1期)
李涛,林静,吉鸿磊,张跃,张智敏[4](2012)在《高精度支承技术在国家扭矩基准机上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气体润滑理论出发,介绍了中船重工第七〇四研究所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制100N.m扭矩国家基准机上使用的气浮轴承的原理、性能计算、灵敏度等关键试验以及气路设计情况,并且叙述了气浮轴承装置完成后的整机灵敏度试验、重复性试验以及和德国PTB的国际比对,证明了在高准确度国家基准上使用该型气浮轴承的必要性,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也使我国在100N.m量程段的扭矩计量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2年S1期)
李涛,徐姝菁,吉鸿磊,张跃,张智敏[5](2010)在《国家扭矩基准机的不确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介绍了由中船重工第七○四研究所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制的100 Nm国家扭矩基准机的各部件测量不确定度的分量组成,通过部件法进行了不确定度计算,结果表明该装置达到了2×10-5(k=2)的水平。通过和德国PTB进行的装置国际比对,也验证了100 Nm国家扭矩基准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本文来源于《宇航计测技术》期刊2010年05期)
胡巍[6](2008)在《国内最高精度扭矩基准机研制成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目前国内最高精度的扭矩基准装置——100牛米国家扭矩基准机近日在七○四所研制成功。 该产品是科技部社会公用国家基准平台中的重点项目,其目标是研制我国最高精度的扭矩基准装置,为全(本文来源于《中国船舶报》期刊2008-10-08)
郭斌,林海[7](2004)在《扭矩基准装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扭矩在力学计量中的重要性扭矩作为重要的力学特征参数之一,用以评估机械和动力设备的工作能力、能源消耗、寿命、效率和安全等性能,是机械产品开发研究、测试分析、质量检验、安全和优化控制等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分别于20世纪80年代初和90(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期刊2004年02期)
郭斌[8](2001)在《1kNm扭矩国家基准》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保存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测力大厅的1kNm、5kNm和50Nm叁台扭矩基准机构成的扭矩量值溯源的源头 ,是统一全国扭矩量值的最高依据。其机械结构、电气控制的技术性能 ,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一、概述1kNm基准扭矩机建立于1983年 ,1986年被批准为(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期刊2001年07期)
余小东[9](2000)在《国家扭矩基准系统的研究与制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扭矩基准系统是扭矩计量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扭矩计量的根据和源头所在。国家扭矩基准系统主要由1kN·m和5kN·m两台扭矩基准机组成,对扭矩基准系统的研究与制造就主要集中在扭矩基准机上。文中首先对系统进行了仔细分析和认真研究,论证了系统各部分继续使用的可能性,指出要保证系统测试的重复性和精度,必须要恢复机械精度,同时实现流程管理,将测试过程流程化、自动化,使测试过程只与机器有关,从而使测试过程唯一化,最大程度的减少人为误差;随后,将整体研制工作分成电控和机械两部分进行详细论述。 电控系统的研制是本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其关键在于寻求一种合适的控制体系,在实现流程管理的前提下,既能准确、快速地实现信号处理、动作控制和系统监测,又要工作稳定、操作简便。文中详细介绍了研制的以PLC为核心的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功能特点、硬件结构以及模块化的软件体系。机械部分的研制工作分为恢复和制造两大类。恢复是指对扭矩机进行整体调整和保养,使机械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准确。制造主要是制造叁维工作平台和专用挠性联轴器。文中对机械部分研制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叁维工作平台和专用挠性联轴器的制造上。 国家扭矩基准系统的研制工作,已全部完成,中国计量科学院对该系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该系统代表了我国扭矩计量的的最高水平。系统目前已进入正常使用阶段。(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00-06-01)
扭矩基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近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国防大扭矩一级计量站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制成功1牛·米扭矩标准装置。这标志着我国小扭矩基准研究已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据介绍,该装置采用全自动量程切换等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各项误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扭矩基准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智敏.1mN·m~1N·m扭矩国家基准装置的建立[J].中国计量.2019
[2].衡珊.我国小扭矩基准进入世界领先行列[N].中国船舶报.2014
[3].倪晋权,戴明,王跃武,乔志强.基于100N·m扭矩基准机自动控制采集系统的研究[J].船舶工程.2012
[4].李涛,林静,吉鸿磊,张跃,张智敏.高精度支承技术在国家扭矩基准机上的运用[J].船舶工程.2012
[5].李涛,徐姝菁,吉鸿磊,张跃,张智敏.国家扭矩基准机的不确定度分析[J].宇航计测技术.2010
[6].胡巍.国内最高精度扭矩基准机研制成功[N].中国船舶报.2008
[7].郭斌,林海.扭矩基准装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J].中国计量.2004
[8].郭斌.1kNm扭矩国家基准[J].中国计量.2001
[9].余小东.国家扭矩基准系统的研究与制造[D].北京工业大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