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配型论文_雍明丽,于俊杰,刘永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配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有性生殖,分离法,黄萎病,子囊,基因,玉蜀黍,菌丝。

交配型论文文献综述

雍明丽,于俊杰,刘永锋[1](2019)在《交配型基因在真菌有性生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真菌生殖方式可分为无性和有性两大类,其中有性生殖在真菌遗传物质重组和生物进化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真菌有性生殖方式分为异宗配合,同宗配合和假同宗配合。真菌有性生殖主要由交配型基因MAT控制。交配型基因的结构是实现有性生殖的关键要素,交配型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具有活性的转录因子,其在营养生长时期就发挥着作用且对真菌有性生殖的调控体现在不同的生长过程中。本文着重阐述了对真菌有性生殖起决定性作用的交配型基因的结构、分子功能及其对有性生殖的调控机制。(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小迪,马周杰,车广宇,王禹博,高增贵[2](2019)在《玉米瘤黑粉菌交配型种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玉米主要产区玉米瘤黑粉病菌的交配型类型的种类及玉蜀黍黑粉菌遗传多样性,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从11个省采集的82份玉米瘤黑粉菌株进行交配型鉴定,并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所分离得到的82株玉蜀黍黑粉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试验结果显示:玉米黑粉菌交配型类型主要有3种:mfa1,mfa2以及mfa1、mfa2两种交配型同时存在,82株菌株中,32株交配型为mfa1,占鉴定株数的39.02%;21株为mfa2,占鉴定株数的25.61%;其中29株交配型为mfa1、mfa2同时存在,占总数的35.37%。通过筛选出的8条引物扩增出清晰条带61条,特异性条带55条,多态性位点所占比例为90.2%;供试菌株在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90时被全部分开,说明各玉蜀黍黑粉菌的种内遗传显着。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玉蜀黍黑粉菌ISSR类群的划分与其来源地无密切关系,来自同一地区的玉蜀黍黑粉菌不能被完全划分到同一类群,说明同一来源地的玉蜀黍黑粉菌间存在遗传差异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雍明丽,于俊杰,俞咪娜,曹慧娟,刘永锋[3](2019)在《交配型基因MAT1-1-3对稻曲病菌的菌丝生长和有性生殖具有重要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稻曲病菌引起的稻曲病,在全世界水稻种植区成为重要水稻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食用安全,研究稻曲病菌的生活史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菌核在生活史中具有重要作用,交配型基因对有性生殖起着关键性作用。稻曲病菌交配型基因MAT1-1-3在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中表达具有差异,MAT1-1-3具有HMG-box功能域,而且MAT1-1-3仅在少数真菌中存在。本文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交配型基因MAT1-1-3进行靶向敲除,通过qRT-PCR和测序确定转化子。突变体△mat1-1-3生长速度下降,形态变化较大,与MAT1-2型菌株混合接种后无法形成菌核,对水稻致病性影响不明显。敲除突变体对渗透、氧化应激适应和细胞壁完整性都具有一定的影响。MAT1-1-3既能够定位到细胞质中也能够定位到细胞核中,而且还能和交配型基因MAT1-1-1进行较强的互作,敲除MAT1-1-3基因导致交配型基因MAT1-1-1、MAT1-1-2及信息素基因UvPpg1的表达下调,但是信息素受体基因UvPre1和UvPre2却上调表达。上述结果说明交配型基因MAT1-1-3对稻曲病菌的菌丝生长和有性生殖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赵磊,刘淑艳[4](2019)在《白粉菌交配型位点基因结构及分子系统学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白粉菌是一类植物专性寄生真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引起多种植物白粉病。开展白粉菌交配型基因研究可以为全面认识白粉菌的生活史循环和系统演化提供证据。本研究以子囊菌中已报道的10种MAT基因和4种侧翼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为种子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21个白粉菌基因组中进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探索MAT基因及其侧翼基因的种类和线性排布。结果表明,21个白粉菌基因组中有10个属于MAT1-1型,包含MAT1-1-1和MAT1-1-3两种基因;10个属于MAT1-2型,仅包含MAT1-2-1基因;在Erysiphe pulchra的基因组中同时存在MAT1-1-1、MAT1-1-3、MAT1-2-1;而4种侧翼基因SLA2、APC5、APN2和CoxVia在21个白粉菌基因组中均存在。21个菌株中有两个菌株Blumeriagraminisf.sp.hordei RACE1和Golovinomyces orontii的MAT基因和4种侧翼基因分布在同一个scaffold,其余菌株MAT基因和侧翼基因均不在同一scaffold出现。本研究分别分析了具有MAT1-1和MAT1-2的菌株中MAT基因和4种侧翼基因的排列关系,同时根据9个菌株的MAT基因注释信息,推测了其他菌株的MAT基因结构。结果表明,同属白粉菌的MAT基因结构相同,属间MAT基因结构差异明显。以从白粉菌基因组中获得的MAT1-1-1、MAT1-1-3和MAT1-2-13种MAT基因序列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布氏白粉菌属Blumeria、白粉菌属Erysiphe和戈洛文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分别形成独立分枝,且白粉菌属与戈洛文白粉菌属形成姊妹群,这与前人对白粉菌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得到的白粉菌MAT基因种类、分布及其结构的相关结果为进一步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探究白粉菌的系统发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戴冬青,王绍新,刘宁,贾慧,曹志艳[5](2019)在《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组成鉴定及其有性生殖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探究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有性生殖规律,自我国12个省区采集不同玉米种植区的大斑病样,分离后获得664株菌,采用PCR分子检测方法对其交配型进行鉴定;在室内对影响该病原菌有性生殖的诱导介质、Fe~(3+)浓度、碳源、光照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玉米大斑病菌存在A交配型(携带StMAT1-1基因)、a交配型(携带StMAT1-2基因)和Aa交配型(同时携带StMAT1-1基因和StMAT1-2基因)菌株,其中A、a、Aa交配型菌株数量分别为46、585和33株,所占比例分别为6.93%、88.10%和4.97%;在温度25℃、相对湿度55%、玉米叶片为诱导介质、外源添加0.12 g/L FeCl_3和0.85 g/L CaCO_3、光照培养条件下,有利于有性态子囊壳的产生,同等条件下黑暗培养更利于有性态子囊壳成熟。(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美彦,宋春艳,于海龙,谭琦,徐珍[6](2019)在《基于SNP分型的香菇交配型AS-PCR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食用菌的交配型鉴定通常采用单核体两两交配后镜检观察锁状联合的方式进行,工作量大,耗时长且易产生人为误检。本研究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申香215"为例,通过对需鉴定交配型的单核体的双核体亲本菌株进行基因组重测序,获得双核体交配型A和B因子区域的序列比对信息,对交配型因子等位基因内部的SNP位点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合适位点设计引物,采用等位基因特异PCR(Allele-specific PCR,AS-PCR)技术,根据扩增结果可快速确定单核体的交配型并排除双核体和杂合体。用该方法鉴定香菇单核体的交配型,提高了鉴定效率和准确率,该方法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一种手段,为食用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食用菌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曾婷婷[7](2019)在《羊肚菌菌种的交配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羊肚菌(Morchella)是一种珍稀的食、药用真菌,因其独特的烹饪风味,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研究发现羊肚菌的有性生殖方式为异宗交配,即需要两个交配型基因同时存在,才能实现子实体正常发育和产生子囊孢子。目前,有几个物种已在中国成功培养,使用的菌种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但在菌种繁殖过程中,却没有预先检测菌种的交配类型,在栽培过程中容易因无法配对,而导致不出菇或出菇少。本文用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分离得到梯棱羊肚菌的菌种,对其交配型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并对其中具有两个交配型的菌种进行多次继代培养,然后检测它们的交配型变化情况。结果如下:1.采用不同方法获得羊肚菌菌种在10月份,分别用含有MAT1-1-1交配型的梯棱羊肚菌ZP-1466和含有MAT1-2-1交配型的S6作菌种,进行菌丝培养,等到菌丝体布满菌包后,将其埋入处理好的试验地里。来年3月初,气温回升时,开始大量产生子实体。取人工栽培的梯棱羊肚菌子实体,用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得到菌种。其中用菌盖组织分离获得7个菌株,用菌柄组织分离获得3个菌株,单孢分离法分离获得10个菌株,多孢分离法获得7个菌株。2.羊肚菌不同分离方法所得菌种间的交配型MAT1-1-1和MAT1-2-1的分布情况采用羊肚菌菌盖和菌柄通过组织分离法所得到的菌株都只有一个单一的MAT1-1-1交配型。用单孢分离法分离的菌株,所有的菌株都只具有一个交配型,但其各自具有的交配型不同,其中S-1、S-6、S-9,具有单一的MAT1-2-1交配型,而S-2、S-3、S-4、S-5、S-7、S-8、S-10,只具有单一的MAT1-1-1交配型。用多孢分离法分离的7个菌株中,除了M-7只具有一个MAT1-1-1交配型,其他6个多孢菌株都同时具有MAT1-1-1和MAT1-2-1两个交配型。3.羊肚菌多孢菌种的继代培养多孢菌种的菌丝体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菌丝体会慢慢生成许多大小不一的菌核,且菌核和菌丝的颜色也会逐渐加深。同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丝体的活力减弱。但多孢菌种继代培养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转接次数的增加而影响菌株菌丝体的生长速度。4.羊肚菌多孢菌种继代培养后其MAT1-1-1和MAT1-2-1交配型的变化情况6个同时具有MAT1-1-1和MAT1-2-1交配型的多孢菌株经过14代继代培养后,其中菌株M-1、M-3的交配型始终没有发生改变。而菌株M-2、M-4、M-5,都在转接到第9代时丢失了MAT1-1-1交配型,并且通过第10代~第14代菌丝体中交配型的检测结果来看,其交配型是永久性丢失;菌株M-6在继代培养到第8代的时候,出现了MAT1-1-1交配型丢失的现象,同时第9代~第14代菌丝体中交配型的分布结果也证明,其交配型是永久性丢失。本文用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分离共获得27个菌株,借助分子鉴定手段弄清了这些菌种的交配型分布情况。对6个同时具有MAT1-1-1和MAT1-2-1两种交配型的多孢菌种进行继代培养,得知大多数菌种培养到第8代或第9代时,会出现MAT1-1-1交配型丢失现象。本论文的结果对羊肚菌栽培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组织分离或单孢分离获得的羊肚菌菌种仅具有单一交配型,如果单独使用单个这样的菌株进行栽培生产,可能无法正常产生子实体,所以必须将性别相配的菌种进行配对栽培,使其能进行异宗配合,才能在栽培羊肚菌的过程中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多孢法分离的菌种具有两种交配型,可以用于生产,但也不能转接次数过多,以免其中一个交配型发生丢失。(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李航[8](2019)在《江西省非HIV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征分析及对应临床分离株药物敏感性和交配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对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江西省胸科医院71例非HIV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2.了解71株临床分离隐球菌菌株对九种常见的抗真菌药的体外敏感性。3.分析71株临床分离隐球菌菌株的交配型组成。方法:1.对纳入研究的7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采用Sensititre YeastOne真菌药敏板测定71株临床分离隐球菌菌株对9种常用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阿尼芬净、卡泊芬净、米卡芬净的体外敏感性。3.采用相应的隐球菌交配型的特异性引物,对71株临床分离隐球菌菌株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根据扩增结果对隐球菌的交配型进行鉴定。结果:1.7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男女比例接近2:1,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1.38±18.03)岁,发病的主要人群是农民(59.15%)。其中有42例患者具有正常的免疫系统(59.15%),29例患者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40.85%)。61例患者呈亚急性起病(85.92%),临床症状主要以头痛(90.14%),发热(74.64%),恶心/呕吐(46.47%)为主。脑脊液检查:有46例(64.79%)患者颅内压升高,70例(98.59%)患者脑脊液细胞数有不同程度升高,56例(78.88%)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49例(69.02%)患者脑脊液氯化物降低,51例(71.83%)患者脑脊液糖含量降低。共有63名患者行CT和(或)MRI检查,主要以脑实质异常信号(30.16%)、脑膜强化(25.40%)为主。71例患者从发病到确诊的平均时间为(39.17±25.95)天。诱导期抗真菌治疗主要以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5-氟胞嘧啶双药联合为主(85.92%)。71例患者中,18例患者由于个人及经济原因自动出院,2例死亡,其余51例患者预后良好。2.体外药物敏感性:71株隐球菌临床分离株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阿尼芬净、卡泊芬净、米卡芬净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分别为0.125~0.5 ug/ml,0.5~64 ug/ml,0.5~4 ug/ml,0.015~0.12 ug/ml,0.008~0.06 ug/ml,0.008~0.12 ug/ml,>8 ug/ml,>8 ug/ml,4~>8 ug/ml。71例临床分离株菌株对唑类药物和两性霉素B 100%敏感,95.78%的菌株对5-氟胞嘧啶敏感,对棘白菌素类药物都不敏感。3.71株隐球菌临床分离株均为α交配型。结论:1.江西省非HIV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多以免疫正常人群为主,常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临床上漏诊,误诊率高。病原学诊断是金标准。抗真菌治疗上主要以分期联合治疗为主,诱导期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可提高疗效,对颅内压和并发症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治愈率。2.我省新生隐球菌临床株对常见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泊沙康唑基本敏感,对阿尼芬净、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都不敏感。3.我省新生隐球菌临床株交配型中α交配型占绝大部分。(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01)

高鹏飞[9](2019)在《河南省玉米斑病菌群体遗传结构、交配型与抗药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河南省是玉米种植大省,及时跟进河南省玉米病害演化信息,制定应对措施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步骤之一。玉米大斑病是玉米上一种重要的病害,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都有极大的危害。为有效防治河南省玉米大斑病,本研究对河南省玉米大斑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交配型以及对吡唑醚菌酯和异菌脲的敏感性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成功从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中开发23对SSR引物,用其中6对SSR引物对48株河南省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UPGMA聚类可将48个菌株在相似系数为0.66的水平下分为2个类群,类群Ⅰ包含38个菌株,类群Ⅱ包含10个菌株。菌株的聚类分组和地理来源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河南省玉米大斑病菌总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是0.6694和1.3121。河南省玉米大斑病菌群体内部分遗传化水平很高,群体内遗传多样性Hs是0.5294,显着高于群体间遗传多样性Dst的0.2022。遗传结构分析显示,48个菌株最可能来自2个祖先亚群,其中21个菌株中亚群Ⅰ所占比例达到了90%以上,18个菌株中亚群Ⅱ所占比例达到了90%以上。大多数(83.3%)的菌株遗传组分相对单一,2个亚群菌株间遗传物质交流很少。(2)使用普通PCR和多重PCR两种方法测定48个菌株的交配型类型,结果显示A为优势交配型,有34个A交配型菌株;a为弱势交配型,有14个a交配型菌株。8个地理群体中有7个群体包含两种交配型菌株,只有叁门峡群体的6个菌株全部是A交配型。(3)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河南省玉米大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和异菌脲的敏感性。结果显示,玉米大斑病菌菌株对吡唑醚菌酯EC_(50)值的范围是0.0001~0.4146 mg/L,平均EC_(50)值是0.0362 mg/L。玉米大斑病菌对异菌脲EC_(50)值的范围是0.0035~0.9823 mg/L,平均EC_(50)值是0.1900 mg/L。河南省的玉米大斑病菌对常用药剂吡唑醚菌酯和广谱杀菌剂异菌脲的敏感性都较高。本研究首次对河南省玉米大斑病菌进行全面分析,明确了河南省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交配型组成,以及对吡唑醚菌酯和异菌脲两种药剂的抗性水平。这些研究结果对科学指导防治河南省玉米大斑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赵晓军,张键,张贵,张园园,周洪友[10](2018)在《马铃薯黄萎病病原菌营养亲和群、生理小种、交配型鉴定以及致病力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引起马铃薯黄萎病的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遗传变异和致病力的差异,对从内蒙古及其周边地区马铃薯发病株上分离得到的29株大丽轮枝菌的营养亲和群、生理小种和交配型进行了测定,利用伤根接种法进行致病力分化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29株马铃薯大丽轮枝菌菌株被划分为VCG2B、VCG4B和VCG4A叁个营养亲和群,其菌株数分别为11、2和16株;供试的29株菌株均鉴定为单一的2号生理小种和MAT1-2-1交配型。供试的29株大丽轮枝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NCP-1菌株的致病力最强,病情指数为83.33;而NWS-5菌株的致病力最弱,病情指数仅为10.85;不同营养亲和群菌株的平均致病力也存在显着差异,VCG4B型菌株的平均致病力最高,平均病情指数为67.18;其次为VCB2B型菌株,平均病情指数为42.50,而VCG4A型菌株致病力最弱,平均病情指数仅为20.54。(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交配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明确玉米主要产区玉米瘤黑粉病菌的交配型类型的种类及玉蜀黍黑粉菌遗传多样性,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从11个省采集的82份玉米瘤黑粉菌株进行交配型鉴定,并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所分离得到的82株玉蜀黍黑粉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试验结果显示:玉米黑粉菌交配型类型主要有3种:mfa1,mfa2以及mfa1、mfa2两种交配型同时存在,82株菌株中,32株交配型为mfa1,占鉴定株数的39.02%;21株为mfa2,占鉴定株数的25.61%;其中29株交配型为mfa1、mfa2同时存在,占总数的35.37%。通过筛选出的8条引物扩增出清晰条带61条,特异性条带55条,多态性位点所占比例为90.2%;供试菌株在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90时被全部分开,说明各玉蜀黍黑粉菌的种内遗传显着。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玉蜀黍黑粉菌ISSR类群的划分与其来源地无密切关系,来自同一地区的玉蜀黍黑粉菌不能被完全划分到同一类群,说明同一来源地的玉蜀黍黑粉菌间存在遗传差异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配型论文参考文献

[1].雍明丽,于俊杰,刘永锋.交配型基因在真菌有性生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学报.2019

[2].刘小迪,马周杰,车广宇,王禹博,高增贵.玉米瘤黑粉菌交配型种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雍明丽,于俊杰,俞咪娜,曹慧娟,刘永锋.交配型基因MAT1-1-3对稻曲病菌的菌丝生长和有性生殖具有重要作用[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4].赵磊,刘淑艳.白粉菌交配型位点基因结构及分子系统学关系[J].菌物学报.2019

[5].戴冬青,王绍新,刘宁,贾慧,曹志艳.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组成鉴定及其有性生殖条件优化[J].植物保护学报.2019

[6].张美彦,宋春艳,于海龙,谭琦,徐珍.基于SNP分型的香菇交配型AS-PCR鉴定[J].食用菌学报.2019

[7].曾婷婷.羊肚菌菌种的交配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8].李航.江西省非HIV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征分析及对应临床分离株药物敏感性和交配型研究[D].南昌大学.2019

[9].高鹏飞.河南省玉米斑病菌群体遗传结构、交配型与抗药性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9

[10].赵晓军,张键,张贵,张园园,周洪友.马铃薯黄萎病病原菌营养亲和群、生理小种、交配型鉴定以及致病力差异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突变体雄性的交配取向和AMPT对野生型和dysb1突变...嵌合体(A)和杂合体(B)小鼠的获得野生型猪皮肤移植物(术后10天石蜡切片...甘蔗黑粉菌交配型鉴定芋疫霉G-26菌株与辣椒疫霉A2交配型

标签:;  ;  ;  ;  ;  ;  ;  

交配型论文_雍明丽,于俊杰,刘永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