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治疗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价值探讨

集束化治疗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价值探讨

(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集束化治疗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实施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129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患者插管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时间为(8.91±1.45),住院时间为(13.19±1.56),病死率为5.97%;较比对照组插管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肺炎发生率为4.48%,较比常规组患者的17.74%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治疗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较好,有效的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集束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价值

我院近年来对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实施集束化治疗,有效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得到了多数患者的认可。本文探讨分析集束化治疗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价值,特筛选2015年——2016年我科室收治的实施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129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实施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129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62例和观察组67例,常规组患者男性36例,女性26例;年龄39~63岁,平均(58.7±3.5)岁。观察组患者男性35例,女性32例;年龄38~64岁,平均(59.5±3.7)岁。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呼吸机干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监测,控制患者的感染情况,并有效降低患者的颅内压等;同时对于机械的通气患者采用半卧位,并适当的协助患者进行翻身等,避免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对患者的早期血清乳酸水平进行测定,通过病原学监测结果对抗生素使用的类型进行确定。加强患者营养,重视营养支持治疗。首先对患者的胃内潴留情况进行检查并将痰液等吸出,如果患者的胃内潴留量超过150mL且腹部的肠鸣音消失,暂将胃肠营养治疗停止,或适当将间隔时间延长或根据实际情况帮助患者增加肠胃动力;若患者胃肠道存在返流现象明显,需选择直径3mm的小口径胃管实施间隔性分时段喂食;若无鼻饲禁忌,协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并将头床头摇起将头部适度抬高。营养液温度保持在40℃左右,鼻饲方法遵循由低至高、速度从慢到快的原则,让患者逐渐适应,避免胃肠能力紊乱。鼻饲完毕嘱咐患者保持头高足低体位30min,期间忌行吸痰、翻身等操作。鼻饲管以温水进行冲洗,防止因频繁换管造成黏膜受损,增加感染率。同时对患者的消化道黏膜的情况注意保护,可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预防治疗。协助患者取半卧位休息,避免上呼吸道分泌物移动至下呼吸道,同时注意定期清理患者上呼吸道内分泌物,并注意气道内导管的保护,以降低感染风险,减少分泌物对气道的刺激;帮助患者吸痰前应将氧气浓度提高,选择密闭式的吸痰管,实施吸痰操作时无需将呼吸机的管道分离,防止管道分离导致气道的压力骤降,改变胸腔压力,造成纵膈摆动;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痰液的粘稠度进行评估,并根据痰液粘稠度对呼吸机湿化液量做出调整,注意控制每天的湿化液量在500~1000mL左右,气体相对湿度在95%~100%,近端气道的温度控制在37℃。患者如果出现低血压等情况应及时给予液体复苏;监测患者的血糖等其他生命体征状况。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患者插管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为4.48%,较比常规组患者的17.74%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一般指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超过48h或撤机48h内发生的肺内新实质炎症,是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也是导致此类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发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下列因素相关:①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多数存在较严重基础疾病,机体免疫能力低,尤其年龄偏大或长期住院患者,受到各种致病菌侵入的几率相应增加,易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②机械通气常对患者呼吸道频繁实施侵入性操作,呼吸道易发生损伤,使身体被病菌感染的几率增加[3];此外,向下插入气管时上呼吸道内的病菌随之移动至下呼吸道,引起感染,易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③病情严重患者往往需要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病区内病菌的耐药性相应增加,抗生素治疗效果差造成病菌大量繁殖,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增加。集束化治疗的开展是按照相关指南以及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操作,是将多种针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联合或捆绑在一起的治疗套餐,是将有效的治疗措施逐步实施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帮助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尽可能优化的医疗服务,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最好的处置。

我科医护人员通过成立专门小组,评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总结经验,制定针对性集束化个性化治疗方案。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集束化治疗,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发生率为4.48%,较比常规组患者17.74%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集束化治疗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较好,有效的降低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晓枫,涂丽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444-2445.

[2]高瑛.集束化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8):3770-3772.

[3]周柯.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8):38-39

[4]戴爱明,潘朝霞.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VAP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6):80-81.

标签:;  ;  ;  

集束化治疗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价值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