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传动齿形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齿形,谐波,圆弧,回程,误差,行星,精度。
传动齿形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家序,蒋倩倩,李俊阳,韩彦峰,张雷[1](2019)在《双圆弧谐波传动柔轮齿形参数多目标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刚轮和柔轮空载下连续不断啮合和"双共轭"现象能有效提高双圆弧谐波齿轮装置的啮合性能,提出了一种圆弧柔轮齿形参数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无公切线双圆弧齿廓,采用改进运动学法和精确转角关系进行共轭齿廓设计,以缩小共轭空白区间与共轭齿廓差异为优化目标,考虑共轭齿廓的存在条件,建立谐波传动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单目标分析及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可实现柔轮齿形参数的合理选择,使空载状态刚轮与柔轮啮合空白区域小于1.2°,共轭齿廓间差异在0.83μm左右,能满足工程应用要求,保证空载连续啮合及"双共轭"传动精度。(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鹏,杨坤,储恒超,王章铭[2](2019)在《双滚柱少齿差行星传动齿形综合与精度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精密机械装备对精密传动的需求,针对双滚柱少齿差行星传动进行齿形综合研究和精度优化设计.利用曲面单参数的包络方法建立中心轮和行星轮的共轭齿廓方程,对齿廓方程进行曲率分析,提出利用圆形滚柱作为行星轮齿的可行性.再根据齿廓曲率半径的极值确定出圆形滚柱行星轮齿的中心,建立圆形滚柱行星轮齿的齿形方程.为保证传动精度,建立双滚柱少齿差行星传动的齿形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满足设计条件的齿形参数优化结果.对优化结果进行传动误差分析,验证双滚柱少齿差行星传动作为精密传动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孙玉芹[3](2015)在《杯形柔轮谐波传动齿形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谐波传动的啮合性能,以100型单级谐波传动为例,基于柔轮弹性变形运动及改进运动学谐波啮合理论,求解渐开线轮齿共轭齿廓,并建立优化设计模型,采用MATLAB编程迭代方法对轮齿齿廓进行优化设计,为验证模型合理性,对优化后齿廓啮合状态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渐开线谐波传动存在有效共轭区间及有效共轭齿廓;为避免齿廓啮合干涉,共轭齿廓需采取叁维空间齿廓;优化设计齿廓具有无装配干涉、无相对运动干涉、啮合齿数多及传动比大等优点,验证了上述模型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5年11期)
刘熙刚[4](2013)在《CTC齿形谐波传动啮合参数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谐波齿轮传动因具有结构小、质量轻、传动比大、传动平稳、传动精度高以及负载能力大等优点而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但使用者对其的各传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谐波技术研究者来说这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结果可知,设计开发合理的齿廓齿形对提高谐波传动的传动性能效果显着,本文是从这个研究方向出发,设计了合理的齿廓齿形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叁大件(柔轮、刚轮、波发生器)的结构参数以达到谐波减速器的最优化配置。在研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从减少刀具数量、方便加工齿形等加工工艺成本条件下,提出了两种研究谐波传动的技术方案,建立了通过齿廓法线法求解刚、柔轮的共轭齿廓的数学模型,并以基准齿形的各参数以及加工刚、柔轮时的变位系数为变量,通过matlab软件编写计算刚、柔轮的齿廓以及理论啮合侧隙、干涉检验的程序来判断所设计齿形的正确性。按课题要求设计了谐波减速器,设计了柔轮、刚轮、波发生器的具体结构,并通过理论计算结合有限元分析校核了柔轮的疲劳强度以及柔性轴承的疲劳寿命。设计搭建了测试谐波齿轮传动精度以及回程差的静态试验台、测试效率和温升的性能负载试验台。测试了谐波样机的传动精度以及回程差,通过效率温升实验标定了该谐波样机的额定载荷以及极限载荷。(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3-01-01)
张东生,关天民[5](2007)在《针摆传动齿形优化与动态回程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修形量产生的回程误差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精度针摆传动最佳修形齿廓的概念,对采用”负等距+正移距”修形方法获得最佳修形齿廓的原理进行了深入探讨,根据编制的相应计算软件,可以方便地迭代出满足预定几何回程角时的修形量。基于传动承载时摆线轮针齿啮合、柱销柱销孔啮合时变形协调原理,完成了整个传动过程的动态回程误差分析,完善了回程误差分析计算数学模型。(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07年02期)
金映丽,何卫东,李力行,丁津原[6](2005)在《双曲柄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的齿形优化及运动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VisualC++6.0,编制程序对摆线齿轮的齿形进行优化设计,改善了摆线齿轮的啮合状态,并计算出摆线齿轮和环板的多齿啮合情况、齿面接触状态等;可以初步判断减速器基本尺寸的合理性,提高了设计效率,实现了传统的机械设计不能完成的设计计算,减少了样机制造成本,同时本系统利用OpenGL丰富的图形API接口,模拟了传动的动态运动情况,直观动态地观察行星传动的啮合情况及运动情况·(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关天民[7](2005)在《FA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齿形优化方法与相关理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具有传动比范围大、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和寿命长等显着特点,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研究也不断深入。该传动不仅广泛应用于通用传动领域,而且在微机械、机械人传动装置、精密机械传动、超小型传动、宇航设备,测量仪器、住宅智能化和高技术设备等方面有诱人的应用潜力。 在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家族中,FA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变速器是一种新的传动装置。与一般的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比范围大、传动比的多样性、寿命长、刚度大、回转精度高、精度保持稳定、效率高、传动平稳等一系列的优点。该传动设计采用了许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应用一种创新的结构形式,因此该种FA型针摆传动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的结构不足,提高了传递的功率和容量,提高了传递的精度。 论文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和分析,并提出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针对该传动的结构特点,论文从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两方面研究并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在摆线针轮行星传动摆线轮和针齿齿面受力分析理论方面,提出了一种更加适用于工程实际的齿面有隙啮合受力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比较精确地计算在整个传递过程中针齿和摆线轮齿面接触力的大小和变化范围。该方法既有效地克服了按标准齿形进行理论受力分析计算误差大的缺点,又证明文献[1]中提出的理论只计算了整个传递过程中针齿和摆线轮齿面接触力的其中一个位置,是本文方法的一种特例。 2.通过对摆线轮和针齿齿面受力分析有限元计算,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受力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两种受力分析计算结果在针齿的受力、同时接触针齿、接触应力的数值分布上均呈现了一致性,且两者最大接触应力的误差在5%左右。 3.在销孔式输出机构受力分析方面,首次提出了一种采用有隙啮合原理进行柱销与摆线轮上的柱销孔之间接触力的计算理论与方法,并推导出一套完整的计算公式,利用该理论比较准确地获得了柱销在整个转动过程中受力的变化区间,以及各个针齿的参与传递扭矩区间。计算结果表明了本文的计算方法更加接近于工程实际。 4.齿面修形理论与方法是国外保密的核心技术,本文在调研各种修形方法的基础上,基于齿面接触状态最佳的原则,首次提出了“反弓齿廓”概念,并给出了利用“负移距+正等距”简单组合修形方法获得反弓齿廓的条件,反弓齿廓初始间隙的计算方法,并采用优化理论获得了最佳的反弓齿廓所需要的“负移距+正等距”组合修形量。受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弓齿廓的接触状态可以达到最佳的受力状态。 5.在对FA型针摆传动几何回差和动态回差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高精传动的特点,本文提出了采用“负等距+正移距”的修形方法可以获得“弓背齿廓”的方法,而“弓背齿廓”的回差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修形量来满足。本文还提出了通过搜索计算获得满足许用回差的“弓背齿廓”修形量的计算方法。 6.在FA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变速器的研究方面,利用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和研究成果,采用优化设计理论,对FA型针摆传动中的结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编制了相关参数优化软件,并以FA45-59型号为例进行了产品设计,并由合作厂生产出样机。整机性能实际试验的结果表明了本文研究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期刊2005-05-15)
张东生[8](2003)在《FA传动齿形优化和齿面接触状态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FA传动减速器是当今世界上最新发展的传动装置,较机器人常用的谐波传动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刚度和寿命,而且回差精度高;因此该种FA减速机除了普通传动中的高承载应用以外,在工业机器人传动中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由于摆线轮与针轮在啮合传动过程中是多齿啮合,因此,摆线轮与各针齿之间的载荷分布较复杂。它除了受接触变形影响外,还受制造误差、啮合间隙等影响。为了便于分析受力,传统齿形简化FA针摆传动模型:不考虑摩擦因素、假定在摆线轮最大力臂处产生最大变形等,而实际上摩擦一定存在、在线轮最大力臂处未必有针齿存在。基于以上假设,受力分析方法的准确性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本文在研究接触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建立了摆线轮与各受力齿接触计算模型,首次对针齿与摆线轮齿面接触状态进行静态有限元分析,得出了摆线轮与针齿之间的接触状态,结果证实了FA针摆传动针齿摆线轮啮合受力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摆线轮的齿形修形方式不外乎有等距修形、移距修形和转角修形叁种基本修形法的组合,如何利用这些基本修形方法的优化组合加工摆线轮,分别实现高承载能力或高精传动的要求,是本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无特殊要求的一般动力传动用FA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可利用优化设计理论推导出“正等距+负移距”修形方法,获得受力状况最佳的反弓齿廓;受力分析结果表明:反弓齿廓的受力状态最佳。 上述这种优化修形方法对于高精传动FA摆线针轮啮合却不能尽满人意。因为,它虽然可获得多齿啮合,但难以实现间隙回差小的要求,该方法在保证所需径向间隙条件下,不仅不可能减少由其它零件配合间隙索性超过需要的侧隙,同时还会增加新的侧隙。本文引用文献对摆线针轮高精传动修形方法研究成果,通过“负等距+正移距”优化修形可以求出满足预定回转角时的修形量。 回差是指输入轴反向转动时,输出轴在运动上滞后于输入轴的现象。回差的存在将使摆线针轮行星传动中的输入轴反转时,输入轴与输出轴短时间内失去运动联系,造成输出的突然中断,从而使运动传递关系成为非线性。 机器人装置的一个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必须具有高的运动和位置精度,这样大连铁道学院工学硕士学位论文才能使机器人的工作机构精确地达到预定的位置。由于FA减速器常用于高精传动中,因此,该方面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从传动链尺寸误差入手定量分析各项误差因素对FA传动回差的影响,并建立计算回差的数学模型。(本文来源于《大连铁道学院》期刊2003-10-28)
刘书海,董慧敏,邹开其[9](2002)在《基于运动几何学的谐波齿轮传动双圆弧齿形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谐波齿轮传动的运动几何学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鞍点规划的双圆弧齿形设计方法,结合实例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大连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张申林[10](2000)在《同步齿形带传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可靠性理论将有关的设计变量处理成随机变量 ,建立了同步齿形带传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的概率数学模型 ,并结合实例给出了同步齿形带可靠性优化设计的方法和结果。(本文来源于《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传动齿形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围绕精密机械装备对精密传动的需求,针对双滚柱少齿差行星传动进行齿形综合研究和精度优化设计.利用曲面单参数的包络方法建立中心轮和行星轮的共轭齿廓方程,对齿廓方程进行曲率分析,提出利用圆形滚柱作为行星轮齿的可行性.再根据齿廓曲率半径的极值确定出圆形滚柱行星轮齿的中心,建立圆形滚柱行星轮齿的齿形方程.为保证传动精度,建立双滚柱少齿差行星传动的齿形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满足设计条件的齿形参数优化结果.对优化结果进行传动误差分析,验证双滚柱少齿差行星传动作为精密传动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动齿形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家序,蒋倩倩,李俊阳,韩彦峰,张雷.双圆弧谐波传动柔轮齿形参数多目标优化设计[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2].张鹏,杨坤,储恒超,王章铭.双滚柱少齿差行星传动齿形综合与精度优化[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孙玉芹.杯形柔轮谐波传动齿形优化设计[J].机械传动.2015
[4].刘熙刚.CTC齿形谐波传动啮合参数的优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5].张东生,关天民.针摆传动齿形优化与动态回程误差分析[J].机械传动.2007
[6].金映丽,何卫东,李力行,丁津原.双曲柄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的齿形优化及运动仿真[J].东北大学学报.2005
[7].关天民.FA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齿形优化方法与相关理论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5
[8].张东生.FA传动齿形优化和齿面接触状态有限元分析[D].大连铁道学院.2003
[9].刘书海,董慧敏,邹开其.基于运动几何学的谐波齿轮传动双圆弧齿形优化设计[J].大连大学学报.2002
[10].张申林.同步齿形带传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