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尺度论文-吕悦风,谢丽,孙华,谷玮

县域尺度论文-吕悦风,谢丽,孙华,谷玮

导读:本文包含了县域尺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重金属,环境容量

县域尺度论文文献综述

吕悦风,谢丽,孙华,谷玮[1](2019)在《县域尺度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标准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升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本研究以太湖沿岸某产粮大县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与地区土壤环境负载容量对研究区耕地土壤中As、Hg、Cr、Cd、Pb五种重金属进行污染风险评价.结果显示,两种评价方式在区域整体评价结果上趋于一致,却在各类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上存在一定差异.有别于"一刀切式"的浓度标准评价模式,土壤环境负载容量法通过"双界面"标准进行污染总量控制,可以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较为准确的反映外源污染累积变化情况.为提升区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准确性,建议相关评价在普适性国标的基础上引入土壤环境负载容量评价作为有益补充,继而为县、镇尺度土壤污染责任主体认定与风险控制区划提供参考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吕倩,刘海滨[2](2019)在《京津冀县域尺度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全球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为基础,通过影像重投影、相互校正、年内校正、时间序列校正后,得到京津冀地区校正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利用京津冀能源消费统计数据和碳排放因子数据,计算得出京津冀地区分省市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拟合构建京津冀县域尺度碳排放估算模型,估算模型拟合优度为0.975 2,估算模型有效。利用构建的估算模型对京津冀县域尺度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县域尺度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3年京津冀县域尺度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特征,且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高碳县域表现为"Y形"分布特征。县域尺度碳排放具有显着空间正相关性,碳排放空间相关性呈不断减弱的趋势,且呈现空间高值集聚效应和空间低值集聚效应。热点与次热点区域集中在北京市、天津市以及与北京市、天津市邻近的河北省区域;冷点与次冷点区域包括承德西北部地区和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柳清,陆明[3](2019)在《空间自相关性视角下市(县)域尺度生态源地空间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城乡生态源地空间分布自相关性,耦合生态源地空间集聚效应进行市(县)域生态空间规划研究,能有效契合生态空间建设与保护的均衡性、连续性和完整性要旨,促进区域景观生态功能的改善。从地理要素空间分布自相关性角度出发,结合空间统计分析工具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不同等级生态源地空间分布整体和局部集聚特征以及趋向特征,并探析其空间自相关分异特征影响因素差异性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东部"热点"区呈大规模集聚、集中连片式的格局特征,西部"冷点"区呈小规模集聚、零星分散式的格局特征;东部"热点"区趋于居中趋向,西部"冷点"区趋于北偏西58°定向趋向;生态源地"冷点"区和"热点"区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作用强度存在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区域整体生态空间格局优化方向和不同时序的生态空间功能优化方法,拓展了风景园林生态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内容。(本文来源于《中国园林》期刊2019年10期)

刘鹏,王妍,刘宗滨,郭玉静,张紫霞[4](2019)在《云南省县域尺度的石漠化分布与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地处中国西南石漠化中心地区,从石漠化的影响因素展开全省石漠化分区的定量分析研究对促进石漠化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运用主导因素法和迭置法,依据地形、气候条件、地带性土壤、植被等综合因素对云南65个石漠化县域进行区划。将云南省65个石漠化县域分为7个区域10个亚区19个小区,7个区域分别为北热带低山河谷盆地石漠化区、南亚热带中低山河谷盆地石漠化区、中亚热带高原山地石漠化区、北亚热带高中山石漠化区、暖温带高中山石漠化区、青藏高原东南缘高原温带石漠化区和金沙江燥热河谷石漠化区。本研究提出的云南省石漠化区域划分新体系,是从粗放的宏观区划向精细区划迈进的创新成果,这一区划成果使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技术设计更具有可操作性。图7表3参25(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石佩珍,赵煜[5](2019)在《县域尺度的西北五省区人口分布地统计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16年西北五省区县域层面的人口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西北五省区的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密度的变异函数在东西方向上的变异程度最小,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异程度最大;说明人口密度在南北方向上的差异程度最强,均衡程度最弱。对西北五省区变异函数进行拟合得到高斯模型拟合效果最好。自然条件是影响西北五省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社会因素重塑了西北地区人口分布格局。西北五省区的贫困落后不只指"地"穷,还体现在其他方面,应从多维度出发采取措施实现精准扶贫。(本文来源于《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吕悦风,孙华[6](2019)在《县域尺度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标准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产品产地安全己然成为学界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提升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的准确性,本研究以太湖沿岸某产粮大县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与地区土壤环境负载容量对研究区农用地土壤中的As、Hg、Cr、Cd、Pb五种重金属进行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尽管研究区各类土壤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符合国家筛选标准,然而结合地区土壤背景值与环境负载容量后发现,耕层表土中的Hg、Cd元素实际已经较大程度地占用当地土壤负载容量,并对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土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风险危害。为提升区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准确性,建议相关评价在普适性国标的技术上引入地区背景值与土壤临界值的新型管控标准,从而为县、镇尺度土壤污染责任主体认定与风险控制区划提供参考借鉴。(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7-21)

姚明磊,董斌,龙志雄,黄凯,吴卫熊[7](2019)在《县域尺度中面向用水部门的初始水权配置》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考虑各用水部门的发展目标及其历史与现状,提出县域尺度中面向用水部门的初始水权分配原则,确定不同用水部门的用水优先级别,并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将县域获得的水权合理分配到各用水部门,从而减少各用水产业内部的初始水权配置纠纷,降低水权交易中因水权模糊而产生的信息搜集、谈判和监督的成本。最后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为例,预测宾阳县2025年的可用水量只能满足50%的灌溉保证率下各部门用水量的需求;宾阳县2030年的农业用水部门缺水更加严峻,高用水和一般工业用水部门的缺水现象也开始体现。根据以上缺水情况提出了应形成相应节水激励机制,并制定合理有效的节水措施等解决思路,对宾阳县未来的初始水权配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7期)

谢岷,罗军,张永平,赵博,吴强[8](2019)在《基于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县域尺度马铃薯和向日葵种植面积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在农作物遥感监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Landsat 8及GF-2遥感数据,基于不同作物的物候、波谱和纹理差异,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马铃薯和向日葵种植面积进行识别提取。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县域尺度上能够有效监测识别2种作物的种植面积,且识别精度较高,用户、制图和总体分类精度叁者均高达96%以上,Kappa系数为0.935 4,可满足遥感监测作物种植面积的需求,也可为县域尺度非大宗作物的面积监测识别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马勇,童昀,任洁[9](2019)在《多源遥感数据支持下的县域尺度生态效率测算及稳健性检验——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效率是评价区域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地理学与经济学开展资源环境综合研究的常用指标和变量,县域尺度生态效率测度的研究匮乏,制约了上述问题在县域层面上开展。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国家战略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依托多源遥感数据构建县域尺度生态效率测算指标体系,应用非合意产出超效率EBM模型测算2000-2015年县域生态效率,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揭示其时空分异规律和空间关联特征。并设计稳健性检验方案,对县域尺度生态效率测度路径科学性及稳健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各年份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所辖县域的生态效率均优于武汉城市圈所辖县域;(2)研究期内生态效率维持高位区域包括武汉市辖区等12个县市,生态效率持续低值区域包括瑞昌市等7个县市;(3)县域生态效率H-H集聚区由衡阳市、株洲市及其周边至2015年成片消失,L-L集聚区则按照顺时针走向,逐步形成围绕武汉市的闭合环形区域;(4)基于市域生态效率排名对比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县域生态效率测度路径和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唐正霞,侯拉坡,刘丰榕[10](2019)在《可达性、城镇化与空间贫困的耦合特征分析——以西南地区县域尺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西南地区普遍存在空间贫困现象。通过2007—2016年西南地区县域尺度的实证分析发现:①西南地区可达性、城镇化与贫困县分布在空间上的演变存在一定的规律。即可达性密度高、城镇化水平高、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域大多分布在椭圆内,可达性密度低、城镇化水平低、经济发展较差的县域和贫困县大多分布于椭圆外。②从2007—2016年西南地区可达性、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性不断提升,正从过渡型向基本协调型转变,可达性、城镇化和贫困县分布的空间耦合关系成立。③耦合协调度与可达性演化、城镇化水平和县域经济增长分别呈线性相关。(本文来源于《资源开发与市场》期刊2019年07期)

县域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全球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为基础,通过影像重投影、相互校正、年内校正、时间序列校正后,得到京津冀地区校正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利用京津冀能源消费统计数据和碳排放因子数据,计算得出京津冀地区分省市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拟合构建京津冀县域尺度碳排放估算模型,估算模型拟合优度为0.975 2,估算模型有效。利用构建的估算模型对京津冀县域尺度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县域尺度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3年京津冀县域尺度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特征,且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高碳县域表现为"Y形"分布特征。县域尺度碳排放具有显着空间正相关性,碳排放空间相关性呈不断减弱的趋势,且呈现空间高值集聚效应和空间低值集聚效应。热点与次热点区域集中在北京市、天津市以及与北京市、天津市邻近的河北省区域;冷点与次冷点区域包括承德西北部地区和河北省中南部地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县域尺度论文参考文献

[1].吕悦风,谢丽,孙华,谷玮.县域尺度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标准选择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9

[2].吕倩,刘海滨.京津冀县域尺度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柳清,陆明.空间自相关性视角下市(县)域尺度生态源地空间分布研究[J].中国园林.2019

[4].刘鹏,王妍,刘宗滨,郭玉静,张紫霞.云南省县域尺度的石漠化分布与区划[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

[5].石佩珍,赵煜.县域尺度的西北五省区人口分布地统计学分析[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吕悦风,孙华.县域尺度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标准选择研究[C].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7].姚明磊,董斌,龙志雄,黄凯,吴卫熊.县域尺度中面向用水部门的初始水权配置[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8].谢岷,罗军,张永平,赵博,吴强.基于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县域尺度马铃薯和向日葵种植面积监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马勇,童昀,任洁.多源遥感数据支持下的县域尺度生态效率测算及稳健性检验——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9

[10].唐正霞,侯拉坡,刘丰榕.可达性、城镇化与空间贫困的耦合特征分析——以西南地区县域尺度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

标签:;  ;  ;  ;  

县域尺度论文-吕悦风,谢丽,孙华,谷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