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652599
摘要:目的探讨在妇女疾病普查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本县于2016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开展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检测检查者中选取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未实施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妇女病发生率。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相关保健意识、行为、常识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细菌性阴道炎、急性盆腔炎、霉菌性阴道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女疾病普查中实施健康教育,可帮助妇女掌握相关健康知识,提高自护意识及能力,使妇女病发生率有效降低,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妇女疾病普查;健康教育;应用效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卫生服务不断重视,妇女病普查工作也得到一定的重视。健康教育多是通过宣传相关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来增强人们卫生保健的意识,促使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控制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的因素。本研究中,探讨在妇女疾病普查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现作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县开展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检测检查者,入选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无法沟通及不愿交流者。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观察组中,年龄34-64岁,平均(43.2±2.5)岁,绝经18例,全部是已婚,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42例,中专及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3例;对照组中,年龄34-64岁,平均(33.6±2.1)岁,绝经19例,全部是已婚,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42例,中专及高中16例,大专及以上2例。两组入选对象在文化水平、年龄等资料上大体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为期1个月的妇女生殖健康教育,每位妇女发放保健宣传册,主要内容包括女性日常清洁、经期保健、青年期避孕指导、新婚期生理卫生指导及性生活指导、孕期注意事项、孕期营养、定期产检的重要性、产褥期卫生、母乳喂养指导、育婴知识及如何应对更年期症状、更年期保健以及女性生殖道感染及预防、健康生活方式等知识。同时定期举办保健知识相关活动,如宣传片、知识讲座、宣传单等,向广大女性讲解相关保健知识。
1.3观察指标
在健康教育前后以调查问卷形式调查入选者相关妇女保健意识、常识水平、行为等信息数据。并进行宫颈刮片、子宫附件检查、乳房检查等检查,统计健康教育前后妇科常见病发生率。
1.4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以卡方检验,当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以t检验。
2.结果
2.1健康教育效果
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相关保健意识、行为、常识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
3.讨论
据相关报道,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妇女病的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在众多妇科疾病中,尤以宫颈炎、阴道炎、附件炎、子宫肌瘤、乳腺癌的患病率最高,尤其在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偏远地区,由于妇女卫生保健常识缺乏,不洁卫生用品、不良的个人生活习惯等引起生殖系感染;部分女性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使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增加;还有些妇女经常冲洗阴道,使阴道的自洁作用遭到破坏;此外,部分女性经常做妇科手术,如人流、上环、取环、分娩等,也会导致盆腔炎、阴道病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健康教育,使妇女自我保健意提高,对妇女病进行定期普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1]。健康教育可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如发放宣传手册、举办知识讲座、宣传片,使女性了解妇科常见病的防治知识及卫生保健知识,对不同年龄及不同层次人群进行分类指导,避免过度劳累、过分紧张而引起的内分泌紊乱,减少乳腺病、子宫肌瘤的发生,并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妇女疾病普查及防治长效机制,建立妇女健康生殖体检电子档案,并加强对高危因素人群的管理。张雯瑶[2]研究指出,加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女性对保健知识的认识,使其防病意识提高。本研究中,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相关保健意识、行为、常识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细菌性阴道炎、急性盆腔炎、霉菌性阴道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健康教育在预防妇女疾病,提高女性保健意识、行为的作用显著,与文献报道一致[3]。
综上所述,在妇女疾病普查中实施健康教育,可帮助妇女掌握相关健康知识,提高自护意识及能力,使妇女病发生率有效降低,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臧素萍.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妇女疾病情况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9):1121-1123.
[2]张雯瑶.健康教育对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5):458-461.
[3]李桂秋,陈春萍.健康教育对社区妇女乳腺癌筛查行为及相关知识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