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梦瑶:《论语》君子论之探究论文

谢梦瑶:《论语》君子论之探究论文

摘要:作为儒家的最重要经典,《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君子这一概念贯穿始终,可见其地位之重。孔子以“德”诠释君子,君子于是成为理想人格的化身,社会道德的楷模。本文将从君子修己之道、君子为人处世之道、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因材施教培养君子等四个方面探究孔子有关君子培养标准和培养途径的思想。

关键词:论语;君子;小人

《论语》中论及君子的言论贯穿始终,可以说,一部《论语》就是一本培养君子的教科书。君子是孔子所推崇的理想人格的化身,是社会道德的楷模,是“克己复礼”重建理想社会的中坚力量。正因为君子是人格、道德、礼的典范,所以,孔子非常讲究君子培养的标准和途径。“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在《论语》中君子之德并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自然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拥有具体的内涵。孔子根据具体的人与事,提出关于君子的具体要求。本文将从君子修己之道、君子为人处世之道、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因材施教培养君子等四个方面,探索孔子有关君子培养标准和培养途径的思想。

综上,考量一个媒介成功的标准应是涵盖媒介表现领域,从媒介内容的相关性、机会及媒介的反应度来进行衡量,从咪蒙公众号文章内容的相关性、对当前媒介生态环境反应、了解受众需求方面来看,该公众号的营销是很成功的,以扩大受众覆盖面、实现自身经济利益为主进行的一系列内容规划和媒介管理。

一、 君子修己之道

孔子认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君子须首先致力于修身,根本的修己做好了,那么君子要追寻的道便自然而然产生了。君子之事,仅为己为人二事。《论语·宪问》中,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安百姓。”可见不论是为了自己要追求的道,还是为了百姓的安乐,君子都不可以不修己。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首先要追求大志。君子时刻思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是努力修养仁的品格的人,无时无刻不将仁放在心中,无时无刻不追求仁这个大志。“君子不器。”君子之思大,且时刻追求大志,故博学多识,通观全局,不囿于某个方面。作为孔子心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君子绝非“百工”,所做之事也绝非百工之事,因而其所能必为百工所不能。君子若志小,则思小,那么能力便会有所不足,所做的也只能是小事。故君子修己不可以不立大志,不可以不追求大志。

孔子认为君子修己要注重几个要点。作为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君子应庄重自持,如此才能给人以稳固威严的形象。认真学习,所学到的知识才牢固。为人处世以忠信为主,慎重交友。犯了错误就不要忌讳去更正它,过而能改。作为被追求的目标,君子有过错时,如身处高处的日月暂时有了阴影,人人都会看见,一旦改正错误,仍不失君子的风度。君子如日月,一言一行都需谨慎。

本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模块模块、压力传感器模块、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人体感应模块、蜂鸣器模块以及STM32作为主控制板的系统装置,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孔子认为君子修己须内外兼修。“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学君子还需通过礼的约束才能做到不违仁义。因为内在的朴胜过了外在的修饰,虽做到了博学,但缺少了礼的约束就会显得粗俗暗淡;外在的修饰胜过内在的朴,没有了内在的礼不过是个空架子,也就会显得肤浅。对待文质,要做到中庸。君子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是本质与外表的统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如此才与君子之称相协调,表里如一才是真君子。

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对不同的人应该采取相应的态度和做法,并且合乎礼与义,“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君子对于自己,要做到恭,在行为上要做到庄重,对待上位者要做到恭敬,对待百姓,要用恩惠养护他们,用法度役使他们。有礼有义地对待不同的人和事情,如此才符合君子之德。

君子之思大,小人反是。君子思量的是道德、国家和社会的事情;小人之思小,思量的只是小利、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而已。君子看重的是天下之大道,小人看重的是个人的利益。所以君子不可以通过小事来了解他,却可以担当大任;没有德行不可以担当大任,却可以通过小事情来认识他。“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因其思大,即使在不得志的时候,也目光长远,可以安贫乐道;小人因其思小,目光短浅,只能看到眼前事,同样的状况下,就会想入非非,胡作乱为。

被试将自我概念词和积极属性词联结的敏感性与被试将自我概念词和消极属性词联结的敏感性之差,作为被试存在内隐自杀意念的自我敏感性指标,记为d1’;被试将他人概念词和积极属性词联结的敏感性与被试将他人概念词和消极属性词联结的敏感性之差,作为被试存在内隐自杀意念的他人敏感性指标,记为d2’,正值表示对自杀意念的积极态度,负值表示对自杀意念的消极态度.由于实验结果中7名被试的错误率高于20%,予以剔除;另外,8名被试的d’≤0也予以删除[26].最终对268名被试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 君子为人处世之道

孔子认为,君子并不是隔离于人的独立的个体,也需与人相处:“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且君子有其独有的为人处世之道。首先,君子以礼待人。君子修养自身,对人恭敬且没有失礼的地方,便没有“无兄弟”的烦恼。从一而终地用有礼的态度对待他人,便能和所有人相处。

君子之心大,小人反是。作为君子,应以宽广的心胸去对待人事,不计个人利益得失。小人则心胸狭隘,与人、与己为难。故“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心胸宽广的人,并不对人百般挑剔,往往可以量才而用,“及其使人也,器之”,德行有所欠缺的人因心小,所以只能按个人喜好容纳人,“及其使人,求备焉”。因为心大,看到的不仅是自己,不忧不惧,所以有德行的人面对事情可以淡然平静而不狂妄无礼。小人则只能看到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内心,貌似骄傲内心却患得患失,色厉内荏,表里不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外来务工人员尽快融入城市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其子女的安置更是牵动人心。据教育部今年发布的《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纳入统计的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为3448万人。如此庞大的需要关爱、陪护的流动和留守儿童群体,亟需政府、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

三、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君子有宽广公正之心,以义待人。不仅仅因一个人会说好话就推举他,也不因为一个人德行有所欠缺而不采纳他正确的言论。对待所有的人和事,并不是循自己的私心,而是只是按照义去做。“君子远其子”,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因为君子为人心中自有一个法在,这个法就是义。所以君子庄重且从不与人发生口角,能与所有人相处,却从不与人相勾结,和谐相处。

孔子还将安于己作为君子修身的标准。君子考虑问题从不逾越自己的身份,守其分,安于己,所以内省不疚。反省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愧疚,也就不会感到忧愁恐惧,安心在道,不对事物心生抱怨,故能随遇而安。“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君子心中安定有力,内心散发的力量与气场可以让简陋的环境熠熠生辉。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新生事物,它既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也有别于高职高专教育。如此特性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需要创新,课程创新应该是其中尤显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课程是教学方式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培养模式的落脚点。对学校来说,课程创新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因此,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必须将课程创新的研究放在显要位置。

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取决于高尚者。君子作为高尚者,作为儒家理想人格的化身,其自身的德行对百姓与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之德如同风,小人之德如同草,后者会受到前者的影响: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倒伏。孔子认为,君子治理政务,并不用杀戮的手段,只是用自身的德行影响百姓,如此百姓也会随之修养德行。

四、 因材施教培养君子

孔子将德行作为教导学生的主要内容,希望学生都修君子之德。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不得不注意个体的差异。“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人的资质是有差别的,因此在修君子之德的道路上人各有侧重。作为夫子,要因材施教,使学生各言其志,以达修君子之德的目的。

而想要施教,就必须对材有充分的了解。于是夫子听其言、观其行以知其人,然后因材施教。通过了解,在资质上,孔子将弟子分成天资聪慧的人、才智平庸的人、愚笨的人三类;在性格上,孔子将学生分为进取冒失的人、符合中庸的人和拘谨退缩的人。孔子对弟子也有具体的评价,如他认为高柴愚直,曾参迟钝,子贡通达,仲由做事果断,可见孔子对弟子十分了解。

朱熹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材各有各的不足之处,于是孔子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无过无不及,最后都能回到中道上面来。“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对遇事易退缩的冉有,夫子鼓励他使他进取;对遇事轻率的子路,夫子约束他使他慎重。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司马牛口无遮拦,夫子劝他措辞要谨慎。而对于为人狂傲,不替他人着想的仲弓,孔子则以忠恕之道教导他。《中庸》所谓“时措之宜也”,育人也要因时制宜。夫子首先要修炼自身,然后用符合中庸的做法去教人,才能使原来行为或多或少有所偏差的学生都回到中道上面来。

五、 结语

相比圣人,君子是一个通过修养可以达成的形象。所以,孔子设立了君子修养的标准和培养君子的途径。首先,君子修己要追求大志,要安于己,要内外兼修、表里如一,更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其次,在为人处世方面,君子以礼、义待人;对待不同的人与事要采取不同的办法,处事得体符合礼与义。孔子将德行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把小人行径作为君子的反面教材。孔子还注重因材施教来培养君子,使学生的行为都回到中道,符合君子之德。孔子关于培养君子的标准与培养君子途径的思想,对于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作者简介:

谢梦瑶,广东省珠海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大三学生。

标签:;  ;  ;  ;  ;  ;  ;  ;  ;  ;  ;  ;  

谢梦瑶:《论语》君子论之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