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凹版印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凹版,干燥,废气,电子,挥发性,软包装,有机物。
凹版印刷论文文献综述
于殿友[1](2019)在《轮转凹版印刷中可变二维码技术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维码由于具有扫码响应速度快、信息量大等优点,目前广泛运用于各类商品包装的信息追踪、广告宣传中。本文将着重介绍一种适合于至少200米/分高速度轮转凹版印刷的可变、可读取二维码印刷技术方案,不仅可直接在各类包装印刷品上形成指定的可变二维码图案,并可实现变速状态下喷印位置的自动调整及二维码在线识别扫码校验,进一步提高二维码包装印刷品的生产效率。为同行企业二维码印刷生产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绿色包装》期刊2019年08期)
屈芳[2](2019)在《基于绿色环保的凹版印刷水性油墨干燥特性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对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政策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加强了VOCs排放严格监测与有效控制,传统凹版印刷溶剂型油墨因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而受到冲击。传统溶剂型油墨印刷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在印刷品中残留的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水性油墨有机溶剂含量低,可以极大地改善印刷操作环境,增强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受到包装印刷行业的关注和青睐。然而水性油墨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干燥所需能耗高、干燥时间长和干燥不彻底等问题。因此,本文展开水性油墨的干燥特性研究,依据传热传质和干燥过程基本原理,进行干燥机理分析并通过试验探究不同干燥条件对水性油墨干燥的影响,为水性油墨干燥系统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对指导水性油墨的干燥工艺过程提供参考,对推动绿色环保水性油墨的广泛应用具有实际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传热传质和干燥过程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对水性油墨干燥机理展开研究,基于水性油墨自身的特殊性进行热湿交换原理分析,并分析水性油墨的热风干燥机理。(2)根据水性油墨的热风干燥特性和电加热型烘箱的工作原理,设计用于油墨干燥的试验平台模型,该试验平台利用风机通入室温气流,能够实现对不同油墨印刷品干燥的实验模拟。(3)通过试验研究水性油墨的热风干燥特性,分析热风干燥风温和风速对水性油墨干燥产生的影响,并从凹版印刷机中烘箱部流体分析和结构优化的角度分析解决水性油墨干燥困难问题的可行性。(4)通过机理分析和试验,分别研究水性油墨的红外干燥特性和水性油墨的微波干燥特性,分析不同干燥条件对水性油墨干燥产生的影响,并探究适用于凹版印刷水性油墨的联合干燥工艺方案。(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皮阳雪,李彭,包勇[3](2019)在《UV-LED油墨在软包装凹版印刷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制备一种UV-LED环保油墨和适配的UV-LED固化光源,并对凹版印刷机进行改进设计,构建一套采用UV-LED冷光源固化色墨的凹版印刷系统,进行软包装材料的印刷试验。在印速200 m/min、UV-LED波长385 nm、单个色组最低光功率6 kW等工艺条件下,UV-LED油墨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OPP(邻苯基苯酚)、CPP(流延聚丙烯)、PE(聚乙烯)等基材上只需0.1 s即可固化,印刷质量达到批量生产要求。无溶剂软包装凹版印刷工艺先进,环保节能,可以取代传统溶剂型印刷,从源头上解决软包装凹印企业的VOCs治理难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本文来源于《中国胶粘剂》期刊2019年05期)
赵龙,田祥[4](2019)在《凹版印刷产品质量预测数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预测凹版印刷产品的表面粗糙度和厚度,以提高印刷图案的质量和速度,实现智能化的快速印刷。方法利用24全因子试验设计方法,建立包括操作张力、印刷速度、油墨粘度和理论转移量等自变量的数学模型,将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帕累托统计分析。结果印刷图案的表面粗糙度较高,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1.812,1.524μm,建立凹版印刷图案的厚度和表面粗糙度数学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76.32%和82.25%,通过考虑刮刀类型和压区压力等其他参数,可以提高模型的决定系数(R2),进而提高模型的精确度。在高张力(4.0 N)的操作条件下,理论转移量(1.2 cm3/m2)的表面粗糙度更均匀,使用低粘度油墨会导致更大的图像厚度,进而降低制造成本。结论粘度、速度、张力*速度、速度*粘度、张力*粘度*理论转移量(*表示几个因素共同作用)为厚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理论转移量、张力*理论转移量、张力*速度、张力、粘度*理论转移量为表面粗糙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且理论转移量是决定表面粗糙度的最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魏风军[5](2018)在《塑料凹版印刷过程中质量控制关键要素及其注意事项》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软包装企业的市场竞争关键是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之间的竞争。在软包装企业的生产预算中,来自于印刷工艺过程中的损耗所占比例最大,很多软包装企业片面的追求机速,机速越来越快,但是在印刷工艺过程中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控制不当,会给后续的各种工序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在塑料凹版印刷工艺过程中,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试就此予以分析。(本文来源于《今日印刷》期刊2018年11期)
何奎,陶涛,刘善慧[6](2018)在《凹版印刷基材烘干温度对张力的影响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凹版印刷中料带张力的控制精度,需要对凹版印刷中的张力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建立更加精确的张力模型,重点研究电子轴凹版印刷烘干温度对印刷部分张力系统的影响。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包含温度因素的印刷部分张力模型,该数学模型首次考虑了干燥系统造成的料带温度不均匀分布状态;然后从系统输入和输出关系出发,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张力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并在电子轴凹版印刷设备上进行实验研究,验证张力模型和数值仿真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烘干温度对张力系统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烘干温度对张力系统稳态性能没有影响,而对系统的瞬态特性影响显着,瞬态过渡过程时间随着烘干温度增高而增长;在电子轴凹版印刷机工作条件下,烘干温度为60~80℃时,瞬态过渡过程时间相比于无干燥系统增长了41%~82%。该研究成果为电子轴凹版印刷张力系统和套准系统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有利于提高电子轴凹版印刷产品质量。(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朱阁顺[7](2018)在《凹版印刷电子装备烘干系统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刷电子技术是全球范围内发展最迅速的新兴技术之一,是利用传统印刷技术在基材上印刷不同功能性材料电子产品的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具有低能耗、绿色环保、可大面积生产等显着特点。在印刷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中,干燥烧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机组式凹版印刷装备烘干控制系统无法满足印刷电子产品制造的需求。为此,本文设计了基于ARM的凹版印刷电子装备烘干系统控制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基于ARM的烘干系统控制器。分析了导电油墨干燥烧结技术和凹版印刷装备主要干燥形式,采用热风干燥系统、电加热方法对印品进行干燥;研究了凹版印刷电子装备烘干系统控制原理,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烘干系统集散式控制方案;采用叁线制PT100铂热电阻为温度测量传感器,利用变频器和固态继电器分别控制风机和加热管,设计了 PT100叁线制恒流源测温电路、固态继电器控制电路和风机控制电路。2)完成了烘干系统控制器硬件和软件系统设计。在Altium Designer环境下,完成了微处理器最小系统、信号调理、加热与风机控制、通讯等电路的原理图设计,采用四层板的方案完成了控制器PCB板的开发;在Keil环境下,开发了烘干系统控制器的软件,核心程序模块包括测温程序、DA输出程序、加热控制程序等;利用C#完成了上位机采集显示软件的开发,实现了对烘干系统温度的实时远程监控。3)采用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的方法,修正了测温系统的非线性误差。搭建了基于控制器、PT100温度传感器、风机、变频器、固态继电器以及加热管的实验平台,并进行了安装和调试。实验表明,本文开发的烘干系统控制器测量精度可达±0.1℃,测温范围为0-200℃,完全满足印刷电子装备的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尹秉政[8](2018)在《凹版印刷电子装备多层套准系统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刷电子技术是一种利用传统的印刷技术原理来制造电子产品的新兴技术。机组式凹版印刷电子装备是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大面积生产多层印刷电子产品的理想设备之一。然而,传统机组式凹版印刷装备的多层套准精度无法满足印刷电子产品的需求,已成为制约其在印刷电子制造领域广泛应用的瓶颈。因此,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以机组式凹版印刷电子装备多层套准系统为研究对象,展开多层套准系统耦合机理建模和控制策略的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套准误差产生的多源机理,结合凹版印刷制造工艺特点提出了建模基本假设,建立了双层套准系统的非线性机理模型,研究了多层套准系统中存在的多物理过程耦合机制,以速度为纽带建立了多层套准系统的多变量耦合数学模型,揭示了各级套准误差间存在的多重耦合关系及其随承印基材运行的变化规律。(2)针对传统凹印机套准系统PID控制器存在动态裕度差的缺点,研究了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并在凹版印刷电子装备的基础上,设计了多层套准系统模糊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实现了 PID参数的自整定,具有比传统PID控制器更好的控制性能。(3)针对凹版印刷电子装备套准精度不高的问题,研究了前馈控制和自抗扰控制技术(ADRC)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多层套准系统的前馈ADRC解耦控制策略。张力、速度、承印基材性能变化叁种干扰下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有效抑制了干扰引起的套准误差,实现了对多层套准系统的解耦控制,控制精度比传统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高叁个数量级。(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邓亚男,孙凯,王菲[9](2018)在《聚烯烃塑料薄膜凹版印刷回粘问题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凹版印刷的原理及印刷牢度检测的方法,分析了聚烯烃薄膜凹版印刷回粘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相应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本文来源于《塑料包装》期刊2018年03期)
赵敏远[10](2018)在《凹版印刷车间VOCs治理方案设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工业规模快速扩大,随之而来的大气污染问题变得日趋严重。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已引起国家环保部门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对VOCs排放的相关政策法规日趋严格,许多地区已制定了VOCs排放的地方性标准,并开始对印刷企业征收VOCs排放费。因此,研究运行可靠、降解VOCs效率高、运行能耗低的印刷业VOCs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现时的紧迫性。本课题以山东省某从事纸基材料印刷的凹版印刷车间为研究对象,通过企业现场调研,针对凹印车间VOCs排放情况分析,设计了一种VOCs治理联用装置,并探讨了其技术原理和实际应用效果。本课题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探究。(1)本研究根据在凹印车间现场调研,对印刷流程中产生的VOCs进行样品采集分析,然后根据现场采样和监测情况,采用GC-MS样品分析法对现场采集的VOCs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为下一步方案设计做好准备。(2)通过对凹印车间VOCs的排放状况、主要成分特征进行现场调研,并结合目前印刷行业VOCs治理技术的各自特点,本课题对凹印车间VOCs治理进行了方案设计,该方案确定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技术+UV光解式废气净化技术联用的方式作为治理VOCs的主要手段。(3)本文根据VOCs治理方案内容,设计了VOCs治理联用装置,该装置以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UV光解式废气净化装置联用装置作为治理VOCs的主要单元。将有机废气从印刷工艺流程中收集以后,依次通过干式过滤器、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和UV光解式废气净化装置,使有机废气及恶臭气体得到有效降解净化。本文也对两种治理技术的机理进行了探讨。(4)本研究对VOCs治理联用装置进行了应用探究和效果分析,并对影响VOCs降解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对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来说,电参数设置、碳氢化合物作用、固体颗粒杂物都会影响该部分装置的VOCs去除率;而对于UV光解式废气净化装置,设备所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光解反应产生臭氧浓度、VOCs在设备中的停留时间也都会影响该部分装置的治理效率。根据第叁方专业机构检测报告可得,本设计方案对凹印车间VOCs的去除率达到56.2%,符合山东省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综上,本研究设计了一套有效治理VOCS的方案,并用于生产实践。实践检测证明,该方案在保证净化去除率的同时,可极大的降低能耗,并可以达到细菌微生物和挥发性污染物同时去除的目的。因此,本方案将在类似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凹版印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国家对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政策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加强了VOCs排放严格监测与有效控制,传统凹版印刷溶剂型油墨因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而受到冲击。传统溶剂型油墨印刷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在印刷品中残留的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水性油墨有机溶剂含量低,可以极大地改善印刷操作环境,增强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受到包装印刷行业的关注和青睐。然而水性油墨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干燥所需能耗高、干燥时间长和干燥不彻底等问题。因此,本文展开水性油墨的干燥特性研究,依据传热传质和干燥过程基本原理,进行干燥机理分析并通过试验探究不同干燥条件对水性油墨干燥的影响,为水性油墨干燥系统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对指导水性油墨的干燥工艺过程提供参考,对推动绿色环保水性油墨的广泛应用具有实际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传热传质和干燥过程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对水性油墨干燥机理展开研究,基于水性油墨自身的特殊性进行热湿交换原理分析,并分析水性油墨的热风干燥机理。(2)根据水性油墨的热风干燥特性和电加热型烘箱的工作原理,设计用于油墨干燥的试验平台模型,该试验平台利用风机通入室温气流,能够实现对不同油墨印刷品干燥的实验模拟。(3)通过试验研究水性油墨的热风干燥特性,分析热风干燥风温和风速对水性油墨干燥产生的影响,并从凹版印刷机中烘箱部流体分析和结构优化的角度分析解决水性油墨干燥困难问题的可行性。(4)通过机理分析和试验,分别研究水性油墨的红外干燥特性和水性油墨的微波干燥特性,分析不同干燥条件对水性油墨干燥产生的影响,并探究适用于凹版印刷水性油墨的联合干燥工艺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凹版印刷论文参考文献
[1].于殿友.轮转凹版印刷中可变二维码技术的运用[J].绿色包装.2019
[2].屈芳.基于绿色环保的凹版印刷水性油墨干燥特性及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3].皮阳雪,李彭,包勇.UV-LED油墨在软包装凹版印刷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胶粘剂.2019
[4].赵龙,田祥.凹版印刷产品质量预测数学模型[J].包装工程.2019
[5].魏风军.塑料凹版印刷过程中质量控制关键要素及其注意事项[J].今日印刷.2018
[6].何奎,陶涛,刘善慧.凹版印刷基材烘干温度对张力的影响机理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8
[7].朱阁顺.凹版印刷电子装备烘干系统控制器设计[D].西安理工大学.2018
[8].尹秉政.凹版印刷电子装备多层套准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9].邓亚男,孙凯,王菲.聚烯烃塑料薄膜凹版印刷回粘问题的探讨[J].塑料包装.2018
[10].赵敏远.凹版印刷车间VOCs治理方案设计及应用[D].齐鲁工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