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噬菌体重组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噬菌体,基因,系统,抗体,杆菌,丝氨酸,质粒。
噬菌体重组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邹丽婷[1](2014)在《噬菌体phiC31/att位点重组系统介导的基因倒位和删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植物转基因研究中,可以通过建立“基因开关”的方式实现目标基因表达的人工调控。位点重组酶系统中的重组酶可诱导相应特异重组位点间的基因序列发生重组,依据重组位点的排列方向,重组后将导致重组位点间的基因片段发生整合、删除以及倒位,该特点为“基因开关”的设计提供了可能。本实验研究的phiC31/att重组酶系统由613个氨基酸构成的重组酶phiC31和相应的识别位点attP及attB组成,由于重组位点attB与attP为非同源序列,发生重组后,产生不被重组酶phiC31识别的新的重组位点attR和attL,即重组反应不可逆向进行,因此可在植物转基因中利用该重组酶系统诱导的单向重组反应实现“基因开关”的“锁定”。目前,针对phiC31/att重组酶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因整合、删除领域,就其介导的基因倒位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实验构建了表达重组酶phiC31的原核表达载体PACYCNC31-1以及植物表达载体PCA23C31及PCA23NC31,并同时构建了重组酶结合位点attB与attP以不同排列方式的原核表达载体PE35SattB-H、 PE35SattB-T和PEBar-D以及植物表达载体PCABARattB-GUS、PCA13attB-BAR、 PCA13attB-BT、PCA13BARattBoMYB2和PCA1335SBARattBoMYB2,分别在原核生物和植物中验证phiC31重组酶介导的基因倒位与基因删除功能,为今后在植物转基因中利用phiC31/att位点重组系统系统建立稳定的“基因开关”以实现外源基因表达的精确调控提供实验依据,实验所获得的结果如下:(1)原核表达载体PACYCNC31-1分别与PE35SattB-H、PE35SattB-T及PEBar-D共转化,IPTG诱导下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共表达,用引物35S-F、Nos-R以及C311、C31-4对Amp+Cam+LB固体培养基上获得的双抗性菌斑和相应质粒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中不含有密码子的重组酶基因phiNC31能够表达重组酶phiC31并诱导同向排列的attB与attP重组酶结合位点间的Bar-E9基因序列发生删除,同时可诱导“尾对尾”相对排列的attB与attP重组酶结合位点间35S启动子发生倒位,但以“头对头”方向排列的attB与attP重组酶结合位点间的DNA片段不能发生倒位。(2)分别以GUS、Bar、BT(MYB+TT8,色素表达融合基因)为报告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共转化或二次转化的方式将重组酶基因phiC31(含内含子序列)以及phiNC31(无内含子)与“头对头”排列的重组酶结合位点attB与attP导入芥菜和烟草细胞中,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叶片进行组织GUS染色、PPT抗性鉴定、PCR鉴定及克隆测序,均未获得重组位点间35S启动子发生倒位的实验证据。结果表明:重组酶phiC31无法诱导以“头对头”排列方式重组位点attB与attP间的35S启动子发生倒位从而使原来“关闭”的报告基因“打开”。(3)以BoMYB基因为报告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共转化的方式将PCA23C31和PCA23NC31分别与PCA1335SBARattBoMYB2(结合位点attB与attP同向排列)导入到烟草细胞中,在筛选培养上获得了色素基因表达的红色愈伤组织,证明位于BoMYB基因上游的Bar-E9阻止元件被成功删除。进一步用引物35S-1和BoMYB-R2对共转化获得抗性愈伤组织DNA进行扩增,得到预期Bar-E9基因片段删除后约1.0kb目的条带,目的条带克隆测序后获得的948个碱基序列中找到预期发生重组后包含部分attB54与attP57的新重组位点attR(55bp)。结果表明插入内含子序列的重组酶基区|phiC31可在烟草植物中正确剪切表达重组酶,并精确诱导同向排列的attB与attP位点之间“封阻基因’'Bar-E9序列删除,使得重组前处于“关闭”状态的BoMYB基因在35S启动下“打开”。由于时间关系,attB与attP"尾对尾”排列下重组酶phiC31诱导的基因倒位功能在烟草中验证的实验正在进行中。(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4-05-20)
邹丽婷,宋洪元[2](2014)在《噬菌体phiC31位点重组酶系统在植物转基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来源于链霉菌属噬菌体(streptomyces phage)的phiC31定点重组酶系统可诱导重组位点attB(细菌基因组)和attP(噬菌体)之间DNA序列的重组,该重组酶是继Cre/lox重组酶系统和FLP/frt重组酶系统之后的又一种新型位点重组酶系统,在原核和真核生物基因整合、删除和倒位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文中主要对phiC31重组酶系统的来源、结构特性以及在植物转基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phiC31定点重组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5期)
孙巍,林珩,花芳,胡卓伟[3](2013)在《优化宿主菌在重组系统中构建大容量天然噬菌体抗体库》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大容量天然噬菌体抗体库。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中提取淋巴细胞总RNA,反转录后PCR分别扩增抗体重链和轻链基因。将获得的基因片段通过overlap PCR连接为单链抗体基因(scFv),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连入pDAN5a载体中,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XL2-blue MRF’。与XL1-blue菌株相比,初级库库容增加了3.9倍。再将初级库噬菌体感染含有Cre重组酶的大肠杆菌BS1365,抗体基因在重组酶作用下发生同源重组,最终得到库容为1.7×1011的噬菌体抗体库。经检测,该抗体库多样性良好,利用该库可获得针对6种抗原的抗体。以上结果表明,应用XL2-blue MRF’作为抗体基因的转化宿主,提高了噬菌体抗体库的库容,获得的抗体库可用于下一步抗体药物的筛选。(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樊祥宇,谢建平[4](2012)在《分枝杆菌噬菌体重组系统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噬菌体是微生物遗传学研究的有力工具及源泉。分枝杆菌噬菌体也是构建分枝杆菌,尤其是结核分枝杆菌遗传研究工具的基础。目前,基于分枝杆菌噬菌体重组酶的重组系统是国际热点。总结了近年来基于分枝杆菌噬菌体Che9c重组酶gp60、gp61所构建的分枝杆菌重组工程体系及其在分枝杆菌基因组研究方面的应用,并结合实验室工作展望了其研究前景。该体系不依赖细菌自身的RecA系统,不需要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连接酶,不需要复杂的体外操作,只需表达分枝杆菌噬菌体重组酶,从而使结核分枝杆菌基因敲除、基因敲入及点突变和构建分枝杆菌噬菌体突变株更方便。这为分枝杆菌及其噬菌体基因诱变及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迅捷的新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2年09期)
胡婷[5](2011)在《噬菌体SPP1重组酶介导的枯草芽胞杆菌同源重组系统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芽胞杆菌为能够产生芽胞的革兰氏阳性菌,且具有分泌蛋白能力强、发酵基础良好等特性,在生物合成酶制剂、维生素、氨基酸、核苷及抗病毒类药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芽胞杆菌的遗传操作方法日臻成熟。但是实验操作步骤繁琐和引入抗性标记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芽胞杆菌菌种的定向改造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因此,建立高效、快速的新型芽胞杆菌遗传操作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芽胞杆菌模式菌株Bacillus subtilis W168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噬菌体SPP1的重组酶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中,构建枯草芽胞杆菌同源重组底盘菌。此外,通过定向改造标记基因,构建突变株,对该系统的有效性进行初步研究,建立噬菌体重组酶介导的同源重组系统。本研究以实验室已构建的B. subtilis W168 mutS基因突变株为出发菌株,首先构建了携带噬菌体SPP1重组酶基因的枯草芽胞杆菌整合载体pAX01-GP34.1-GP35-GP36,并将该载体成功整合B. subtilis W168?mutS染色体的lacA位点。在大肠杆菌中克隆表达噬菌体重组酶叁个相关蛋白GP34.1、GP35和GP36,制得兔多克隆抗体。利用Western-blot检测证明上述叁个基因在B. subtilis W168?mutS中成功表达,获得噬菌体重组酶介导的同源重组系统底盘菌。为进一步研究噬菌体重组酶同源重组系统的有效性,本论文设计两端具有20-30 bp同源序列且引入无义突变的核苷酸片段,通过多轮转化定向改造底盘菌尿嘧啶磷酸核糖基转移酶upp基因,经抗性筛选和基因测序验证,成功获得upp基因定向改造工程菌。证明了本研究所构建的枯草芽胞杆菌噬菌体重组酶介导同源重组系统的有效性,并初步建立了噬菌体重组酶介导的枯草芽胞杆菌寡核苷酸同源重组方法。本研究所建立的同源重组系统为枯草芽胞杆菌遗传操作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省略了体外DNA酶切和连接等步骤,在不引入抗性标记的前提下,使外源DNA成功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上,实现染色体DNA定点修饰,从而为枯草芽胞杆菌生产菌种定向改造提供了新的理论策略与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1-09-13)
张霖[6](2011)在《链霉菌噬菌体φBT1整合酶介导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的催化机理及其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噬菌体通过其编码的整合酶识别宿主基因组中的attB (attachment site of bacterial)位点,与自身的attP (attachment site of phage)位点形成联会复合体从而发生链交换,将噬菌体基因组整合到宿主染色体,由此进入溶源途径;该过程称为位点特异性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研究位点特异性重组分子机制的模型为大肠杆菌噬菌体λ与宿主之间的整合与切离过程。实际上,位点特异性重组涉及范围广泛,存在于各类细胞,彼此发挥着非常不同且十分特殊的作用。一般而言,位点特异性重组过程涉及:噬菌体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与环化切离(典型代表为大肠杆菌噬菌体λ和链霉菌噬菌体φC31),一些复合转座子相关共合体(cointegrate)的解离(例如转座子γδ和Tn3)以及某些基因表达的调节(例如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鞭毛相转变)。顾名思义,位点特异性重组发生于特定的位点之间,由重组酶催化核心的活性氨基酸向DNA骨架发起攻击并介导双链交换实现重组。近年来,位点特异性重组酶介导的重组反应在遗传工程操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该反应具有底物专一、快速高效、易于改造应用等特点,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做为遗传操作中一种极为有效的工具酶,一些位点特异性重组及其衍生系统已经改造用于各种模式生物研究,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P1噬菌体的Cre-loxP系统、酵母2μ质粒的Flp-frt系统和链霉菌噬菌体的φC31整合系统。这些系统各有优劣,并在不断的完善改进当中,同时新的系统也在不断的开发及应用(比如Bxb1和Dre整合系统)。随着大量关于位点特异性重组文献的报道涌现,乔治亚大学的Urbanski和Condie开发了用于挖掘位点特异性重组相关文献资料的在线服务器(http://ssrc.genetics.uga.edu/)。该服务器可集中搜索目前近一万篇关于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的结构功能研究以及在细菌、果蝇、斑马鱼、干细胞、拟南芥等中的应用研究实例。我们以链霉菌噬菌体φBTl介导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为对象,探索其催化反应的分子机制并发展其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潜力。全文分叁部分展开:首先我们原核表达纯化了φBT1整合酶,研究其在体外催化位点特异性重组反应的性质,对反应的温度、pH值、离子成分及浓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高效反应发生所需的attB和attP最小位点分别为36 bp和48 bp。结果显示φBT1整合酶能在体外高效催化attB与attP之间的重组反应,同时,我们首次发现大型丝氨酸重组酶能够在缺乏方向控制辅助因子的情况下催化双向的重组反应,即attB和attP之间的整合重组,与attL和attR之间的切离重组。我们进一步研究识别的位点的核心序列和两臂序列在重组过程中的作用,发现核心部分的链交换区域并不影响DNA的识别与联会,其主要作用在于切割末端的配对。同时通过生物化学的手段,研究在大型丝氨酸重组酶催化反应过程中之联会、DNA的切割与重新连接等过程发生的分子机制。与其他大型丝氨酸重组酶不同,我们发现φBT1和φC31整合酶能进行独立于联会复合体形成的单底物的切割,且切割之位点与双底物相同。另外,我们还发现四聚体形态的整合酶能够与attP位点先行结合形成整合体(intasome),再寻找并捕获attB位点实现联会;这一途径为联会形成的可选途径。基于以上生化研究,我们提出了大型丝氨酸重组酶催化位点特异性重组反应的改进模型。由于识别位点的核心双核苷酸并不参与链的识别,因此我们对核心序列进行突变后筛选到16组不兼容底物对;结合φBT1整合酶催化位点特异性重组反应的高效性,我们利用该系统发展了一种体外多片段DNA串联重组拼装的方法(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based Tandem Assembly method, SSRTA)。我们选用抗肿瘤抗生素埃博霉素(epothilones)之生物合成基因簇作为对象,分别成功实现5个和7个DNA片段的体外串联重组拼装,试验之最大串联重组产物为62.4 kb的环状DNA分子。该方法为合成生物学实现相互关联基因的组合与拼装,以及组合模块的删除与替换提供了一种高效精确便捷的方法。综上所述,本研究从链霉菌噬菌体φBT1整合酶出发,建立了高效的体外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并在生化水平上研究其催化反应的分子机制,提出了大型丝氨酸重组酶催化位点特异性重组反应的改进模型;通过不兼容底物对的筛选,发展了高效精确的体外多片段DNA串联重组拼装方法,对该方法的进一步改造和优化,将使其在合成生物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1-04-10)
关武祥,孙丽娜,刘峰,李川,王琰[7](2006)在《利用重组系统构建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一文中研究指出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获得人源抗体的重要方法,此文探讨大容量天然噬菌体抗体库在筛选人源抗体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抗体基因并且构建到含有重组位点的载体pDF中获得初级噬菌体抗体库,初级库在重组系统中重组之后获得了容量为9×1010的天然Fab噬菌体抗体库,通过序列测定和重组蛋白筛选来对抗体库的质量进行初步鉴定。对随机挑取的96个克隆测序序列分析表明各种型别比例基本合适;用四种抗原筛选有明显的富集,并且获得了针对其中一种抗原的阳性抗体克隆。(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陈立,宋今丹[8](2002)在《应用重组噬菌体系统制备抗人大肠癌重组单链抗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本室研制成功的抗人大肠癌单抗ND-1,在特异性上优于国外同类单抗,但也是鼠源抗体,临床应用理想的单抗应是人源的,但人-人杂交瘤制备困难,体外传代不稳,产生的抗体亲合力低,并且产量不高,故目前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对现有优良的鼠源性单抗进行基因改造,制备不含重链和轻链恒定区的单抗,以降低异种免疫原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免疫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2-12-01)
李新田[9](2002)在《λ噬菌体“RED”重组系统介导的靶向突变及其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克隆方法是将外源DNA和载体DNA分别酶切,然后用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虽然这种克隆方法在分子生物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大片段的DNA分子不易操作以及需要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最近在大肠杆菌中发展起来一种新的、依赖于同源重组的体内DNA修饰技术。DNA重组技术是进行体内遗传操作有力的工具,它能够通过同源重组将DNA分子拼接起来。研究发现它对单链和双链DNA分子同样有效,这种技术可以在体内产生缺失,插入和点突变。与传统的克隆技术相比更省时省力,并且可以实现原来克隆技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目前在大肠杆菌中最有效的重组技术是RED重组系统,它是由噬菌体的RED蛋白Exo,Beta和Gam介导的。Exo具有5’端到3’端的外切酶活性,可以产生3’突出末端;Beta是单链DNA分子结合蛋白,可以引导单链DNA分子与其同源区进行退火:Gam是RecBCD核酸酶的抑制剂,能够防止外源DNA分子的降解。于代冠等人将RED重组系统引入到大肠杆菌染色体中,这叁个蛋白在温度敏感型的启动子控制之下,当在32℃培养时这叁个蛋白均不表达,但是将温度升高到42℃诱导15分钟后,这叁个蛋白都能表达。这是由于抑制蛋白在42℃时失活,不能与启动子结合,从而使RED蛋白表达。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Red重组技术的机制以及影响Red重组技术效率的生物学因素。我们在质粒和染色体上分别建立了报告系统,在这些报告系统中将一个终止密码子引入到卡那霉素基因中,然后将突变的卡那霉素基因以相反的方向分别引入到质粒和大肠杆菌染色体中。在质粒中突变的卡那霉素基因分别在组成型启动子Tn5和诱导型启动子Lac的控制之下,同时设计了分别与模板链互补和与非模板链互补的单链寡聚核苷酸进行靶向突变并计算其打靶效率。 研究结果表明:1) Red重组技术的机制之一是oligo可以在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直接掺入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中;2) DNA分子复制的不对称性对单链寡聚核苷酸的打靶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与滞后链序列一致的单链寡聚核苷酸具有较高的打靶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期刊2002-06-01)
陈长征,黄华,杨新颖,夏其昌,李伯良[10](1996)在《利用重组噬菌体诱导表达的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编码噬菌体T7RNA聚合酶的基因克隆至噬菌体M13mp18RF DNA中,置于lac启动子的控制之下,得到了可表达T7RNA聚合酶的重组噬菌体M13HEP。利用该噬菌体感染含T7启动子表达质粒的宿主菌以提供T7RNA聚合酶,可以诱导T7启动子控制下的外源基因的表达。该噬菌体诱导表达系统已成功地表达了多种外源基因,特别是一些表达产物对宿主菌有毒性的基因。同时,通过细菌接合将F'因子从大肠杆菌XL1-blue转至大肠杆菌HMS174,构建了新的大肠杆菌菌株HMS174F',使得T7表达质粒构建、表达及单链制备可以在同一菌株中完成,得到了一个完整的T7表达系统。(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1996年04期)
噬菌体重组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来源于链霉菌属噬菌体(streptomyces phage)的phiC31定点重组酶系统可诱导重组位点attB(细菌基因组)和attP(噬菌体)之间DNA序列的重组,该重组酶是继Cre/lox重组酶系统和FLP/frt重组酶系统之后的又一种新型位点重组酶系统,在原核和真核生物基因整合、删除和倒位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文中主要对phiC31重组酶系统的来源、结构特性以及在植物转基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phiC31定点重组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噬菌体重组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邹丽婷.噬菌体phiC31/att位点重组系统介导的基因倒位和删除研究[D].西南大学.2014
[2].邹丽婷,宋洪元.噬菌体phiC31位点重组酶系统在植物转基因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4
[3].孙巍,林珩,花芳,胡卓伟.优化宿主菌在重组系统中构建大容量天然噬菌体抗体库[J].药学学报.2013
[4].樊祥宇,谢建平.分枝杆菌噬菌体重组系统及其应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2
[5].胡婷.噬菌体SPP1重组酶介导的枯草芽胞杆菌同源重组系统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6].张霖.链霉菌噬菌体φBT1整合酶介导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的催化机理及其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1
[7].关武祥,孙丽娜,刘峰,李川,王琰.利用重组系统构建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J].病毒学报.2006
[8].陈立,宋今丹.应用重组噬菌体系统制备抗人大肠癌重组单链抗体[C].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免疫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2
[9].李新田.λ噬菌体“RED”重组系统介导的靶向突变及其机理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
[10].陈长征,黄华,杨新颖,夏其昌,李伯良.利用重组噬菌体诱导表达的大肠杆菌表达系统[J].生物工程学报.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