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阿诺德论文-夏成,石钰,潘多灵

马修阿诺德论文-夏成,石钰,潘多灵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修阿诺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化,马修·,阿诺德,雷蒙德·,威廉斯,精英型

马修阿诺德论文文献综述

夏成,石钰,潘多灵[1](2019)在《论马修·阿诺德和雷蒙德·威廉斯文化思想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文化的内涵极为复杂,但是在属性上却可简单分为精英型和开放型两种。前者以马修·阿诺德为代表,认为文化是最"最优秀的知识和思想";后者以雷蒙德·威廉斯为代表,认为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两种不同属性的文化观念的斗争和融合,促使文化不断地超越自身,保持自身的活力和生命力。(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5期)

王瀚浥[2](2019)在《追求自由—马修·阿诺德与孔子自由观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由,是一个让人们心之向往又望而却步的话题。无论它的定义如何纷繁多样,其本质都与文化传统紧密连结和勾连。自由观,作为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由此入手,以自由观为着力点对相隔两千多年的两位中外文化家——孔子和马修·阿诺德的自由思想进行比较和探析。对其自由观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得知二人在许多方面存在惊人的相似。首先,孔子和阿诺德都站在工具理性的对立面,反对为自由而自由的叫嚣;其次,二人都重视意识的自发性,注重源于内心的情感直觉和智性冲动;再者,两人都强调和谐的整体,倡导中庸思想和适度原则。虽然二人的思想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其思想基本一致。恰好相反,就自由的本质、起源及实现方式而言,孔子和阿诺德都存在巨大分歧。孔子认为自由思想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规范存于人们心中,强调人的社会性和整体性,呼吁“为政以德”;阿诺德则认为自由源于上帝,重视人的个体性,主张建构国家机器,制定契约和规范保障自由。在自由的实践方式上,孔子倡导天人合一,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接受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达到积极自由,培养德性,完善人格;阿诺德则认为人与自然生来对立,人们只能通过对古典理论书籍的学习,达到消极自由,并通过培养精英人才解决文化危机。通过对比分析孔子与阿诺德的自由观,可帮助人们理解把握自由观的实质和内涵,深入领会中西文化的异同。另外,中国社会目前处在重大转型期,文化如何发展是其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面临变革的春秋时期和西方工业社会的分析,进一步明晰自由观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4-01)

崔洁莹[3](2019)在《病态忧郁者与理想英雄——从马修·阿诺德的两部诗作论其文学批评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阿诺德在《诗歌新编》中删去《恩培多克勒斯在埃特纳火山》,并增添《索赫拉布与鲁斯塔姆》的举动标明其在创作思想上的转折,即在诗作中表达对分裂时代的无尽失望不再是其创作的动机,他认识到诗歌不应表现毫无希望和出路的病态情绪,而应效法以索福克勒斯悲剧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学经典,选择伟大的行动为主题,充分反映时代精神。这预示着阿诺德反对分裂、追求整一的批评思想正逐渐清晰明确。但与此同时,思想上的统一与明晰性使得阿诺德忽视了诗作自身的复杂多义,也导致其诗歌创作力的衰减。(本文来源于《国外文学》期刊2019年01期)

董睿[4](2018)在《从马修·阿诺德的理论观点解读影片《香水》》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着名诗人及评论家马修·阿诺德在他的《文化与政府状态》中指出,文化是一种知识的实体,即是"世人所思、所表的最好之物"。阿诺德将人划分为野蛮人(指代贵族)、非利士人,(指代中产阶级)和群氓(指代工人阶级)。在梦工厂和百代出品,汤姆·提克威执导的剧情片《香水》中,拍摄了马修·阿诺德口中的无产阶级极其肮脏的文化,对美好的追求不择手段,对残暴的追求几近疯狂,再现了香水魔力下狂欢纵欲的人们。(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26期)

阮炜[5](2018)在《改革家的“永在者”与英国人的“道德心”——马修·阿诺德对转型期传统与现代、信仰与理性冲突的调和》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传统与现代、信仰与理性的激烈冲突,阿诺德除了提出"文化救赎论"以外,还在基督教信仰重建方面做了重要的工作。他重新强调并大力宣传《旧约》中他认为合乎理性的"永在者"上帝,以取代原有的叁位一体上帝,认为只有对基督教教义进行理性化的重构,才能调和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信仰与理性的冲突,纠正英国人中那种保守乃至偏执的旧的"道德心",培养一种综合了"希伯来特性"和"希腊精神",既有"行善热情"又有科学艺术追求的新的"道德心"。(本文来源于《国外文学》期刊2018年03期)

刘竹[6](2018)在《马修·阿诺德的诗歌特点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马修·阿诺德研究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以来受到欢迎,但他影响的早期中国青年学者大部分只是研究他的批评,尤其是社会批评,后来才扩大到诗歌、宗教和教育领域。本文尝试从文学、现代性、文化焦虑的角度分析阿诺德的诗歌风格。(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区》期刊2018年03期)

刘瑞敏[7](2017)在《人本主义背景下的马修·阿诺德诗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阿诺德诗学的主要思想,认为其诗学认知源于西方思想史上的人本主义价值体系,某种意义上而言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理论价值。阿诺德诗学观念是其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批评观念形成的基础和渊源,与这些观念共同构成统一的、关联的思想有机体。(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王秀梅[8](2017)在《马修·阿诺德文学与文化批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1822—1888)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着名的批评家兼诗人。他一生着作颇丰,在诗歌创作、文学批评、文化批评、宗教批评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阿诺德的成就首先表现在诗歌创作领域,尽管由于他的批评对后世的影响更大,使得其诗歌的光芒被掩盖了,但是阿诺德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由于信仰缺失带来的焦虑和迷茫,其中的优秀诗篇如《多佛海滩》、《作于查尔特勒修道院的诗行》等,至今依然被人传颂,读来也依然触动心灵。而作为批评家的阿诺德,从他的批评生涯开始,就一直是批评领域关注和争议的焦点。特里林说“他是那个时代最受人敬重的文学批评家,甚至,时常被归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批评家之一”。阿诺德对二十世纪英美批评的影响是深远的,欧文·白璧德、F.R.利维斯都是他的忠实拥护者和继承者,T.S.艾略特尽管对阿诺德有诸多不满,但在他的批评文字里,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阿诺德的影子。在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文坛,吴宓、梅光迪、朱光潜、梁实秋、王佐良等都曾对阿诺德其人其文进行过介绍、评论。在1853年的《诗集》序言中,阿诺德明确提出了自己古典主义诗歌主张,认为诗歌选题应该遵循快乐原则,选取最卓越的行动进行表现,这样的行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激起人类永恒的情感,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流逝,现代人要做的就是把握行动的精神,注重整体结构,注意表现应该附属于行动。这篇文章也奠定了他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在随后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阿诺德进一步完善了他的文学主张,认为诗歌内容和形式应该达到一种高度真实与严肃,他也强调了翻译荷马史诗时应该注意传达总印象,最重要的是表达荷马的崇高;评价诗歌时,他认为应该摒弃历史的评价和个人的评价,做到真实的评价,并提出了“试金石”理论。总体而言,他的诗歌理论是崇尚古典的。1869年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是他转向文化批评的标志。阿诺德的工作决定了他长期深入教育基层,而且他始终关注社会现实,敏锐地注意到了维多利亚时代一片繁荣掩盖下的社会问题。他看到了英国人的盲目自信,过分追求个人主义,忽视全面发展的缺点。贵族不具备应有的高雅斯文,缺乏理性,显得无用和贫乏,中产阶级是庸俗的代表,底层民众粗野,缺乏教化。这种问题产生的根源,阿诺德认为是英国人缺乏对健全理智的追求。他因而主张以文化为手段,以完美为目标,不计利害地如实看清事物之真相,追求最优秀的自我。最终目的是使整个社会充分沉浸在思想之中,具有感受美的能力,聪明智慧,富有活力,而必须有真正的美,真正的思想和真正的美好与光明。阿诺德对国家寄予厚望,认为在倡导文化的前提下,国家可以代表国民健全理智的力量,是集体的最优秀自我,因而也具有统治资格。由于经常强调依靠各个阶层中“少数”精英分子的行动力来带动整个国家的内向巨变,阿诺德常常被冠以“精英主义”的名号,但是,在阿诺德的文化观里,他自始至终都在倡导人类普遍的完美。阿诺德是一个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批评家,他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传统,纠正了浪漫主义过分强调情感的倾向,他扩展了道德的涵义,认为涉及到“怎样生活”的问题都是道德问题,因而提出“文学是一种人生的批评”,强调文学应该关注广泛意义上的人生问题,认为伟大作家的标志就是有力地处理生活;他又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指出人生批评要同诗歌的美与真的规律相配合。同时,他的伦理道德标准也很高,常常从伦理道德角度对诗人和作品提出评价。对作品道德价值的强调这一点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文学与科学关系的讨论中,阿诺德把文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延伸到教育领域,关注了比浪漫主义时代更为现实的问题。他倡导通识教育,认为古典文学才是人类最完美的知识形式,自然科学知识只是工具,单独强调自然科学教育不可能使人达到全面和完美。在阿诺德之后,很多知识分子也相继探讨了文学与科学的关系。阿诺德在文学史上有如下地位和影响:首先,十九世纪科学迅速发展,在众多科学发现和社会变化的冲击下,宗教开始衰落,人们的思想和感情没有了寄托,整个社会出现了信仰危机。马修·阿诺德认为古典文学和文化代表着人类最优秀的知识和思想,可以取代宗教的地位,带领人们达到完美。他提倡通过教育加强人们对权威和健全理智的追求,认为大学等机构可以帮助人们追求文化和人性的全面发展,更强调教育平等,他自己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在牛津大学诗歌讲座上,他首次使用英文进行演讲。阿诺德的这些行为直接促进了英国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的建立。其次,他反对系统化和抽象化的批评方式。在诗歌评价的问题上,他提出了“试金石”理论,选取最完美的诗句作为衡量诗歌的标准;在阿诺德的批评文章中,对于阶级分类、批评功能、文化等概念,他都没有对其进行抽象化的理论概括,而常常使用类比等方式具体形象地进行论述,这一方面是源于他个人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是继承了英国经验主义传统。这一批评方式也对利维斯和艾略特等人产生了影响。最后,在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背景下,阿诺德倡导文学是人生的批评,主张文学应该广泛联系现实。面对科学主义的冲击,阿诺德主张应该强调古典文学和文化在人们文化生活及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使人们意识到科学知识只是工具,而能真正启迪和安慰心灵的永远是人类知识体系中那些经典的永恒不变的知识。阿诺德并非保守派知识分子,他反对激进分子的态度,主张维护传统,认为只有保证了人类精神的全面发展,变革才能走向正道,而古典文学和文化在变革中则会起到关键的引领作用。阿诺德的这一主张在后世引起了极大反响,白璧德、艾略特、利维斯等人都是他古典倾向的拥护者。阿诺德的思想进入中国以后,在学衡派那里找到了共鸣。学衡派在二十世纪初期那个动荡的年代,主张在维护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变革,这在当时遭到了反对和批评。如今,学术界掀起了重估学衡派的热潮,也是人们在社会经历了百年发展变迁后的一种反思。现如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风云莫测,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在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古典文学和文化中的代表人类知识精华的部分,正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方向,所谓“以不变应万变”,因此我们说,阿诺德的理论主张在今天也非常具有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李天柱[9](2017)在《论马修·阿诺德的中产阶级文化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及“文化理论”和“文化研究”,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永远是一位值得后人景仰的文化巨擘。1869年,他的代表作《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府与社会批评》得以顺利发表。在这本书中,阿诺德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文化理论和社会构想。他把当时的英国社会划分为“野蛮人”、“非利士人”和“群氓”等叁大阶级,借以指代当时的“贵族阶级”、“中产阶级”和“劳工阶级”,并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本身就是“中产阶级”一员的阿诺德对于“非利士人”可谓是又爱又恨,他一方面对于“非利士人”的种种市侩习气进行了严厉批评,另一方面又对中产阶级寄予厚望,期待通过对中产阶级的改造来帮助整个国家获得进步和光明。本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对马修·阿诺德的中产阶级文化认同的一些关键词进行梳理,通过对“中产阶级”、“文化”和“认同”等词的溯源,我们期望能给出一个相对清晰的概念界定,并对马修·阿诺德的中产阶级文化认同观有比较准确地把握。第二章主要探究马修·阿诺德中产阶级文化认同的发生机制,分别从政治、文化以及个性经历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攫取有效的关联信息加以论证。马修·阿诺德的理论言说的生成与其历史语境及个人经历均紧密相连,因此探求其生成的动因,存在着必要性与合理性。第叁章着重分析马修·阿诺德中产阶级文化认同观点的内涵和特性,分别从外延、内涵和可能性等方面进行言说,逐渐归纳出其特性要素。尽管其理论略显抽象,缺乏实践操作性,饱受后人诟病,但其却为后来者指明了不断进步的方向。第四章是探究马修·阿诺德中产阶级文化认同的现实关照,主要讲述了中产阶级文化认同的现实启示,归纳出了“财富和幸福”、“教育和完美”、“文化和科学”等几个要点,希望能够推动我们思想和社会建设的一点点完善和进步。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旨在揭示马修·阿诺德的中产阶级文化认同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也对他的文化理论和历史功绩予以客观评价。需要强调的是,在理解马修·阿诺德的思想时,应注意时代的差异性,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和分析阿诺德的观点与学说,回到当时从历史的角度来解读,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他的思想旨归,以期能够推动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建设。在行文最后,我们简要探讨了马修·阿诺德中产阶级文化认同的一些不足之处,对阿诺德的阶级局限性和文化理论的抽象性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以期后来者能够更加深入地进行探讨。本文从对“中产阶级”定义的溯源出发,梳理了“文化”一词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在肯定“文化”和“认同”之间的紧密关系基础上,对阿诺德所构想的中产阶级文化认同进行分析,肯定了其精神本质是希腊文化精神和希伯来文化精神的和谐统一,并对中产阶级文化认同观的含义和功能进行探索,对他所提出的文化实现途径——中产阶级教育进行了分析,进而分析出其本质是希望通过教育来构建中产阶级的文化认同感,帮助他们获得社会认同,提升其社会地位,以期实现阿诺德心中理想的中产阶级应实现的社会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7-06-01)

刘瑞敏[10](2016)在《马修·阿诺德基于两希精神的文化观及其对文化选择的现实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英国文化名人马修·阿诺德在着作《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中提出的文化应致力于全面发展人性各方面以使其日臻完美的观念,探究了人性根本的智性和道德需求及其在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中的体现,最后阐释了这种文化观对当今年轻人文化选择的现实作用。(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马修阿诺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由,是一个让人们心之向往又望而却步的话题。无论它的定义如何纷繁多样,其本质都与文化传统紧密连结和勾连。自由观,作为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由此入手,以自由观为着力点对相隔两千多年的两位中外文化家——孔子和马修·阿诺德的自由思想进行比较和探析。对其自由观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得知二人在许多方面存在惊人的相似。首先,孔子和阿诺德都站在工具理性的对立面,反对为自由而自由的叫嚣;其次,二人都重视意识的自发性,注重源于内心的情感直觉和智性冲动;再者,两人都强调和谐的整体,倡导中庸思想和适度原则。虽然二人的思想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其思想基本一致。恰好相反,就自由的本质、起源及实现方式而言,孔子和阿诺德都存在巨大分歧。孔子认为自由思想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规范存于人们心中,强调人的社会性和整体性,呼吁“为政以德”;阿诺德则认为自由源于上帝,重视人的个体性,主张建构国家机器,制定契约和规范保障自由。在自由的实践方式上,孔子倡导天人合一,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接受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达到积极自由,培养德性,完善人格;阿诺德则认为人与自然生来对立,人们只能通过对古典理论书籍的学习,达到消极自由,并通过培养精英人才解决文化危机。通过对比分析孔子与阿诺德的自由观,可帮助人们理解把握自由观的实质和内涵,深入领会中西文化的异同。另外,中国社会目前处在重大转型期,文化如何发展是其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面临变革的春秋时期和西方工业社会的分析,进一步明晰自由观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修阿诺德论文参考文献

[1].夏成,石钰,潘多灵.论马修·阿诺德和雷蒙德·威廉斯文化思想的差异[J].汉字文化.2019

[2].王瀚浥.追求自由—马修·阿诺德与孔子自由观的比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3].崔洁莹.病态忧郁者与理想英雄——从马修·阿诺德的两部诗作论其文学批评思想[J].国外文学.2019

[4].董睿.从马修·阿诺德的理论观点解读影片《香水》[J].青年文学家.2018

[5].阮炜.改革家的“永在者”与英国人的“道德心”——马修·阿诺德对转型期传统与现代、信仰与理性冲突的调和[J].国外文学.2018

[6].刘竹.马修·阿诺德的诗歌特点初探[J].中国高新区.2018

[7].刘瑞敏.人本主义背景下的马修·阿诺德诗学[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8].王秀梅.马修·阿诺德文学与文化批评研究[D].吉林大学.2017

[9].李天柱.论马修·阿诺德的中产阶级文化认同[D].河南大学.2017

[10].刘瑞敏.马修·阿诺德基于两希精神的文化观及其对文化选择的现实作用[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标签:;  ;  ;  ;  ;  ;  

马修阿诺德论文-夏成,石钰,潘多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