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围岩应力应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围岩,应力,应变,隧道,巷道,机理,数值。
围岩应力应变论文文献综述
时丕旭,李志军[1](2016)在《骑跨采动围岩应力-应变规律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平朔井东煤业有限公司井工矿4号煤骑跨采动压对9号煤巷道围岩应力及变形影响,运用FLAC3D模拟软件,分别对距切眼岩巷走向50 m、80 m、110 m、140 m处截面的应力场和位移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对加固前后巷道变形量进行效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4402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巷道断面受工作面采动影响范围约为50 m;垂直应力分界点位于4402工作面底板23.5 m处,即随着底板采动支承压力的传播,在距底板23.5 m处垂直应力达到极值;采用加密锚杆、锚索的形式对巷道进行加固,总体变形量减小4倍左右,加固效果明显,为现场安全技术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煤炭》期刊2016年03期)
薛熠[2](2016)在《圆形巷道围岩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考虑煤岩蠕变、塑性应变软化的基础上,推导了圆形巷道的黏弹塑性解,得到圆形巷道周围不同分区煤岩体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巷道周围煤体切向应力在巷帮附近出现明显的卸压,随后在弹塑性区域交界处切向应力达到最大值,随后向深部煤体继续延伸。(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刘锡明,王水林,李坚,吴林,田颖泽[3](2014)在《水力掏槽防突中槽硐围岩应力应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试验区水力掏槽措施参数的基础上,从槽硐径向半径与地应力关系、槽硐径向半径与瓦斯内力关系、掏槽深度与应力变化关系、槽硐轴向深度与瓦斯内力关系等角度,深入分析其在突出厚煤层中快速掘进的防突机理,并通过数据统计验证了水力掏槽快速掘进防突技术在突出厚煤层应用的优越性,为突出厚煤层矿区应用该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4年30期)
伍小林,王学滨,潘一山[4](2014)在《粒径及洞室形状对围岩应力、应变影响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岩石视为含孔隙的颗粒体材料,研究了粒径尺寸及洞室形状对洞室围岩中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及剪切应变增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粒径尺寸的降低,呈圆环形的剪切应变增量的高值区圈数增加,其间距(与颗粒平均直径大致相同)降低;呈辐射状的最大主应力的正高值区(受拉区)范围减小。最小主应力的负高值区(受压区)与剪切应变增量的高值区呈现类似的规律,这两种高值区与压力拱的形态基本一致。洞室围岩中的最大主应力的值有正有负(径向受拉或受压),其正值主要位于洞室表面附近,这是由于这一位置高的最小主应力引起了颗粒之间的明显剪切错动;其余的正值位置较为分散,且其值较小。洞室围岩中的剪切应变增量、最小主应力及最大主应力的分布规律都受洞室形状的影响。在洞室表面的尖角位置,前两种量都较高,而最后一种量较低。最大主应力在洞室表面的直边界上向围岩中延伸的尺寸较大,这对于围岩的稳定有不利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叶林[5](2013)在《浅谈仙居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开挖围岩应力应变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仙居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开挖跨度大,局部地质较差,在开挖过程中有掉块、塌方等安全隐患,且应力分布集中部位易发生岩爆,对施工安全及工程安全存在很大的威胁。因此对开挖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及时准确地进行安全监测,为指导安全施工,保证工程安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3》期刊2013-11-21)
周成涛,陈俊涛[6](2013)在《小净距隧道拓宽前后围岩应力应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重庆市机场路渝州隧道为背景,该隧道为存在严重偏压的小净距隧道。根据其实际地质情况,选取了承受偏压最严重的最不利断面,通过建立ANSYS有限元模型模拟隧道的拓展过程。通过对比分析隧道拓宽前后的围岩位移、应力应变及塑性区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在隧道拓宽过程中,中央岩柱及隧道右侧边墙承受较大的压应力并发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建议在开挖施工时对该部分区域加强支护力度。(本文来源于《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期刊2013年S1期)
伍小林,王学滨,潘一山[7](2011)在《基于两种颗粒体模型的巷道围岩应力应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岩石视为颗粒体材料,采用两种模型对巷道围岩的应力、应变及破坏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第一种模型是连续介质模型,其中考虑了颗粒、界面及基体。第二种模型是将第一种模型中的基体去掉。研究结果表明:当基体强度参数降低较少时,巷道围岩中的环向和径向应力在传统结果附近波动;当基体强度参数降低较多时,两种应力的波动幅度提高,而且,基体位置的应力向其周围的颗粒或界面转移。第二种模型结果的波动幅度更大。随着基体强度参数的降低,巷道围岩中的应变集中区向深部转移,形成相互交织的滑移线网,滑移线网的位置主要位于基体和界面中,这与第二种模型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多个环向的应变集中区)。(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梅启双,张电吉,周春梅,孟庆筱,梅婷婷[8](2011)在《充填体支护性能对采场围岩应力应变影响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充填体支护性能对采场围岩的影响机理,以阿希金矿为例,运用叁维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对采场开挖和充填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本文分析了充填接顶情况、充填体材料参数和充填方法对采场围岩和充填体应力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充填是否接顶对围岩应变和塑性区分布影响作用明显;充填材料的刚性越大,支护围岩的能力越强;不同充填方法下围岩应变情况有差异.(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1-07-19)
梅启双,张电吉,周春梅,孟庆筱,梅婷婷[9](2011)在《充填体支护性能对采场围岩应力应变影响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充填体支护性能对采场围岩的影响机理,以阿希金矿为例,运用叁维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对采场开挖和充填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本文分析了充填接顶情况、充填体材料参数和充填方法对采场围岩和充填体应力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充填是否接顶对围岩应变和塑性区分布影响作用明显;充填材料的刚性越大,支护围岩的能力越强;不同充填方法下围岩应变情况有差异.(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7期)
李勇[10](2004)在《朝阳镇至长白公路老岭隧道围岩应力—应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公路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对公路快速、舒适、美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带动并促进了公路隧道建设的发展。隧道工程在岩体中开挖,而岩体是经受过变形与破坏的地质体的一部分,是技术学科中最复杂、最难理解的一种材料。因此,地下结构的力学状态是极其复杂的,它具有结构、材料与荷载“叁位一体”的特性,传统的“结构-荷载”模型已不再适用,需要用固体力学模型边界条件与力学参数的变化加以描述。70 年代以来在地下工程的结构设计中,将结构与地层视为一体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地层结构法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已根据围岩和结构材料的本构关系建立了各类计算模型,编制了程序软件,使地下工程的计算理论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围岩-支护系统的力学机理还不甚清楚;初始地应力场及岩体力学参数的逐点变化;岩体材料破坏准则研究的不完善及多种破坏形式等都表明隧道工程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地面工程。 隧道工程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设计它的支护系统,隧道支护结构是设计的主要部分,本文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隧道围岩进行了应力应变分析,按应力集中系数的大小进行分区,并对支护后的锚杆轴力进行计算,根据锚杆轴力与应力集中系数的分区情况设计锚杆长度。最后利用承压拱理论验证修改后支护系统的安全性,表明该锚杆长度的设计是合理的,具体分以下几步: 1、 根据朝阳镇至长白二级公路老岭隧道的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施工方法,对隧道围岩进行了声波测试、点荷载、回弹以及其它的地质方法(如素描图、展示图等)确定实际围岩类别,将其与勘察设计阶段的围岩类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于勘察方法、手段和工具的制约以及地下岩体的复杂性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由勘察资料进行的围岩分类与实际的围岩类别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按原设计实施的话,势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或安全上的隐患。 2、由勘察资料提供的物理力学参数,根据实测的围岩类别,用有限单元法对隧道围岩进行应力应变分析,从而确定围岩的应力分布和位移情况。同时,对无衬砌和二次支护后围岩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进行对比。 3、引入“应力集中系数”的概念,“应力集中系数”定义为最大应力或峰值应力σm对基准应力(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定)σ0 之比。本文中的σm、σ0 分别对应于各单元体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因为最大、最小主应力不仅反映了应力集中的程度,同时因为它们是 Mohr-Coulomb 破坏准则中的两个重要参数所以也反映了单元体的安全程度。根据应力集硕士毕业论文 58<WP=64>朝阳镇至长白公路老岭隧道围岩应力应变分析中系数在隧道围岩中的分布情况,对其进行了分区,并且对无支护和二次支护后的应力集中系数的分布情况进行对比。4、根据原设计方案的锚杆长度,计算出锚杆轴力分布情况,找出锚杆轴力变化规律,以此确定围岩塑性区或松动区的范围,用围岩内切向应力变化规律验证了此塑性区或松动区确定方法的合理性。5、将按锚杆轴力变化规律确定的围岩塑性或松动区范围与应力集中系数分区情况结合起来,修改原设计中的锚杆长度。6、用承压拱理论计算锚杆长度改变后支护系统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修改后的锚杆长度是合理的。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最大、最小主应力之比来确定应力集中系数,这一系数既能判断围岩的应力集中程度,同时根据 Mohr-Coulomb 准则,它也能对围岩的潜在破坏趋势进行判定。2、根据硐壁锚杆轴力的两段线性变化特征,确定围岩塑性区或松动区的厚度。3、应力集中系数与锚杆轴力变化规律相结合,设计隧道支护系统中的锚杆长度。(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4-05-01)
围岩应力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考虑煤岩蠕变、塑性应变软化的基础上,推导了圆形巷道的黏弹塑性解,得到圆形巷道周围不同分区煤岩体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巷道周围煤体切向应力在巷帮附近出现明显的卸压,随后在弹塑性区域交界处切向应力达到最大值,随后向深部煤体继续延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围岩应力应变论文参考文献
[1].时丕旭,李志军.骑跨采动围岩应力-应变规律数值研究[J].山西煤炭.2016
[2].薛熠.圆形巷道围岩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分析[J].煤炭技术.2016
[3].刘锡明,王水林,李坚,吴林,田颖泽.水力掏槽防突中槽硐围岩应力应变分析[J].山西建筑.2014
[4].伍小林,王学滨,潘一山.粒径及洞室形状对围岩应力、应变影响的模拟[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
[5].叶林.浅谈仙居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开挖围岩应力应变的控制[C].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3.2013
[6].周成涛,陈俊涛.小净距隧道拓宽前后围岩应力应变分析[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3
[7].伍小林,王学滨,潘一山.基于两种颗粒体模型的巷道围岩应力应变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
[8].梅启双,张电吉,周春梅,孟庆筱,梅婷婷.充填体支护性能对采场围岩应力应变影响机理[C].第九届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论文集.2011
[9].梅启双,张电吉,周春梅,孟庆筱,梅婷婷.充填体支护性能对采场围岩应力应变影响机理[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
[10].李勇.朝阳镇至长白公路老岭隧道围岩应力—应变分析[D].吉林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