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效非除极肌松剂麻醉应用

短效非除极肌松剂麻醉应用

周林1张丽凤2薛允国2

(1鸡西市中医院158100;2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讨论短效非除极肌松剂麻醉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维库铵是短时效双酯型苄异喹啉类非除极肌松药,具有起效和恢复迅速,无蓄积作用以及对自主神经和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关键词】短效非除极肌松剂麻醉

1.美维库铵

美维库铵是短时效双酯型苄异喹啉类非除极肌松药,含有三个异构体:顺式-反式、反式-反式和顺式-顺式。具有起效和恢复迅速,无蓄积作用以及对自主神经和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主要被血清胆碱酯酶水解,对心血管系统功能几乎无影响,组胺释放作用轻,残余肌松效应容易拮抗,可在各种手术中灵活应用。美维库铵ED95的药量为0.08mg/kg,3~6分钟起效,肌颤搐25%恢复时间为15分钟,恢复指数为6~8分钟,90%肌颤搐恢复时间为25分钟。剂量增大3倍,起效时间缩短至2分钟,而时效仅延长20%。目前认为美维库铵在体内主要由假性胆碱酯酶水解,在温度为37℃、pH为7.4的体外实验中,正常人血浆的水解速率为1.73μmol/(min?L),水解速度相当于琥珀胆碱水解速度的88%,在注药后酶解最快,以后减慢。虽然美维库铵在体内消除不直接依赖肝和肾功能,但肝和肾功能两者均衰竭,则直接影响分解美维库铵的血浆胆碱酯酶,因此肾衰可能使胆碱酯酶活性降低30%~50%,而延长美维库铵的时效。在血浆胆碱酯酶异常或活性低下时,可以影响美维库铵的时效。美维库铵的体内代谢过程比较复杂,在酯酶的作用下,美维库铵由双酯降解为单酯和季铵醇,也可进一步由单酯降解为季铵醇和烯己二酸,这三种代谢产物均无药理活性,不具肌松作用,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极少部分美维库铵以原型排泄。

不良作用:快速静注后血浆组胺水平显著升高,引起一过性低血压及面部红斑。

临床应用:气管插管诱导,单次静注可用于短小的门诊手术及内镜的检查,反复静注或持续静滴可用于长时间肌松的维持。

用法和用量:气管插管应用0.15~0.2mg/kg,2分钟时大约75%的病人具有良好插管条件,应用0.25mg/kg时,全部病人具有良好插管条件。平衡麻醉时,反复静注的间隔时间为15~20分钟,维持肌颤搐抑制90%~99%的滴注速度为6.3~8.3μg/(kg?min)。

2.瑞库溴铵

瑞库溴铵原名ORG9487,是维库溴铵16-N-丙酰-17-β-丙酸盐的一种衍生物,是一起效快、短时效的甾类非除极肌松药。瑞库溴铵起效快,几乎已达琥珀胆碱的起效时间,在给药后60秒内有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因此可替代琥珀胆碱用于全麻诱导时气管插管。瑞库溴铵虽无明显的心血管反应但因其有解迷走神经作用,剂量达2~3mg/kg可以引起轻度心动过速和短暂的血压下降,剂量达3mg/kg可使组胺浓度增加1μg/ml。

瑞库溴铵ED90量为1.15mg/kg,静注1.5mg/kg后用TOF监测拇内收肌的峰效时间是96秒,喉肌的峰效时间是62秒,在给药后60秒内有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临床时效维持的20分钟,肌张力完全自然恢复的时间在24分钟内,如果给药后2分钟静注新斯的明其TOFR恢复至0.7的时间不超过12分钟。瑞库溴铵经肾消除,约22%经肝代谢,瑞库溴铵的代谢产物3-去乙酰瑞库溴铵的肌松作用比瑞库溴铵强1倍。瑞库溴铵的代谢产物在体内消除较维库溴铵慢,另外瑞库溴铵单次用药其恢复快,肌张力恢复发生在肌松药的分布相内,而长期静滴停药后肌张力恢复慢,其恢复发生在此药的消除相内。因此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其时效也在延长,追加药量后其药效由短时效发展成中时效。

不良反应:瑞库溴铵可使心率加快、血压轻度降低,瑞库溴铵的直接扩血管作用易导致低血压,同时也可导致骨骼肌血管扩张而缩短瑞库溴铵的起效时间。

瑞库溴铵行快速诱导插管较易产生肺部副作用,如支气管哮喘和气道压升高,其支气管痉挛发生率远高于其他非除极肌松药。瑞库溴铵引发的支气管痉挛发生有如下特点:支气管痉挛常发生于气管插管后,但也可发生在未插管的病人;支气管痉挛持续约8~15分钟;现有的治疗手段疗效不满意;有反应性气道疾病病人中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上升。

有气道高反应病史或吸烟史者发生支气管哮喘的概率较大,另外气管插管比置入喉罩更易诱发支气管哮喘,瑞库溴铵对气道平滑肌M2受体(毒蕈碱样受体)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则与其使用后发生的短暂的支气管哮喘有关。

用法和用量:

1)成人静脉注射行气管插管诱导剂量为1.5mg/kg,一般60秒内即可达到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肌松维持,若持续输注l小时,前45分钟输注剂量为(3.4±1.0)mg/(kg?h),可维持83%的神经肌肉阻滞;后15分钟减量至(2.5±1.1)mg/(kg?h)可达到同样效果,术中分次追加剂量为0.2~0.5mg/kg。

2)儿童(1~12岁)的诱导剂量为2.0mg/kg,婴儿(<1岁)则为1.5mg/kg。

参考文献

[1]赵俊.新编麻醉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

标签:;  ;  ;  

短效非除极肌松剂麻醉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