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耀:马克思生态观时代价值探析论文

周光耀:马克思生态观时代价值探析论文

摘要:生态问题历来是一重大的社会问题,而造成生态问题的原因众多。其最基本的原因有三,分别是超自然承载力的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人类中心主义极端功利利己原则。马克思从这三方面原因出发,对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形成了主要三方面的理论: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生产方式对生态的根本性破坏;生态问题的根本解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的生态观对新时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社会实践活动;生态缺失;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社会问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尤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随后,习近平又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但尽管如此,生态环境问题,对全球化影响所带来的其他一系列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本文基于生态问题的本质进行哲学层面的探讨,以马克思的生态观为导向,通过对马克思生态观意蕴的分析,透析其生态观的当代价值启示,寻找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途径。

一、生态问题的根源

人的内在规定性决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破裂,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目的性,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象性转化过程中,活动主体——人,总是以利己原则为前提,长期以往超过自然承载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旦作用于自然,人的优先生存,实践发展性原则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破裂。生态问题根本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一)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此三类社会形态生产力较为低下,尤其是原始社会,人类对于自然的作用力极其有限,生活生产资料匮乏,生存艰难。当时,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如何生存,如何发展生产力。客体自然界对于原始居民的作用远远超过原始居民对于客体自然界的作用,人类生活在自然崇拜之中,生态问题并不突出,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对自然客体的作用力越来越大,环境问题开始出现,尤其到了工业社会,人对自然的实践活动活动能力有了质的飞跃,物质材料极大丰富,人类主体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创造的物质财富比过去数千年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还要多。然而,环境问题也随之接踵而来。环境问题从无到有再到愈演愈烈,生产力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某规模化猪场长白、大白和长大二元猪的繁殖性能比较分析…………………………………苏晶晶,陈德福,隋世燕(75)

(二)超自然承载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生产力是指再生生产力,即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的力量就是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与自然的不同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其相适应。因此,一旦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失衡,必然导致与其相对应的不良后果。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紧密相关。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生产力迅猛发展,人类的实践活动不再单纯依赖自然,为追求经济发展,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度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自然界的承载能力,进而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的破裂,自然环境被极大破坏,生态问题恶化,资源枯竭,物种减少……。

人类中心主义往往伴随着极端功利利己主义。简单来说,人们把自然极端对象化,只强调自然对人的有用性。人类的一切实践社会活动都只是围绕物质利益而展开,人类一维单向度地对自然索取,加工,改造,从而变为物质财富。人的社会属性使人被不断异化,人对物的需求发展到了极致,人完全被功利化、世俗化、物化,沦为了物的附庸。人被分化为单向度一维的存在,人发展的多样性被扼杀。而被物所附庸的人在自然面前也完全丧失了自我。

(三)人类中心主义极端功利利己原则

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通常把人独立于一切客体之外,认为客体的价值也仅为人所存在。人与自然同为社会存在的一部分,而这种以人为核心判定独立于人的存在物的价值观就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体现在:一方面,人类以满足自我需要而无休止征掠自然界;另一方面人类又肆无忌惮地把剩余废弃物还给自然界。这种价值观完全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价值的意义,并未认清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含义,弃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于不顾,最终导致得也终将是以人为核心的自然界的毁灭以及人的自我毁灭。

由此可见,超自然承载的生产力和社会实践活动必然导致环境问题的恶化。如果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以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原则,一味地重视人的个人生存与发展,那么,这种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一味强调对自然客体征掠的生产实践活动就是一种以不惜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祭品而片面地追求社会财富无休止累积,只强调生产力的社会性、利益性,单向度片面的扭曲的价值观再现活动,导致的后果将是生活环境的全球化恶化。

二、马克思生态观的意蕴

(一)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环境问题开始于资本主义社会,其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加大了对自然界的征掠。资本家对自然界进行无休止开采和破坏,导致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双重并驾。经济危机下,人们为了生存或利益,对自然的破坏愈多,生态危机也愈大。反之,生态危机愈重,人类生存资源愈少,利益愈低,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也愈多。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处于此循环圈,久而久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必将破裂。因此,消除私有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解决这一循环圈,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为人类的健康发展预见了美好前景,也为我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解决提供了最佳方案。

“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使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死亡一起消失”[5]。通过实践活动,人类已经与自然融为了一体,因而,只有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保证人类与自然的长久发展。

(二)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生产方式对生态的影响

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必然是社会的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不同的社会时期,生产关系不同,人与自然关系也不一样。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只能纯粹地依靠自然界而生存,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依附于自然而生存。封建社会——生产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其经济发展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人类的生存依附于土地,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这一时期的人与自然关系已经有了破裂的痕迹,长达两千多年的土地耕种制度,不仅使土壤肥力下降,而且使部分地区出现了很严重的环境问题。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自然界看做是对象性存在。人与自然相互影响,人类的社会实践受自然界的制约,人既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同时自然界也被打上了属人的烙印。人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而非创造规律,改变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客观规律所牵引、束缚。人与自然处于相对的发展中。换句话说,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工业、科技蓬勃发展,但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却越来越突出。马克思的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创新的基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首要地位,然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条漫长而艰巨的道路。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之间的长期矛盾导致生态文明的建设与自然环境的恢复并非一朝一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适用于中国现行国情的最有效的恢复解决方案。

马克思指出“瓦解一切私人利益”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根本途径[8]。当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大到无法调和时,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成为历史,而新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也将到来。共产主义社会一方面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另一方面,消灭了私有制,人获得了全面发展。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2]。当然,也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的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的自然规律,那时却受到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9]。

每名学生都必须参加出科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及技能操作。除病历书写外其他项均由总住院医师负责考核,病历书写由总住院医师协助主治医师实施考核。在考核中,总住院医师应关注每名学生的成绩,给出客观、真实的评价,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指导;同时对于学生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表扬和鼓励,真正做到以考促学。4重视实习生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马克思生态观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基于人类史,自然史,社会发展史,阶级史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分析为我们现当代研究生态观提供了理论来源。马克思对生态问题的论述并没有形成专门的论著,而是只言片语地分布于不同著作。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出马克思创新性地通过对人类史和自然史的研究,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揭示了生态问题的根源与实质。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尖锐对比,剖析了人的“异化”问题,生成了共产主义社会——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重要的论述都为我们研究生态思想的新范式提供了理论来源。

常州市人才工作起步较早,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相对完善,人力资源发展氛围好、基础扎实。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06.2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6.28万人,高技能人才26.2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了68.04%,117.29%,142.17%。2015年,每万人口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219人,位列全省第三;每万从业人员中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233人,位列全省第二。企业R&D活动人员占企业职工比重6.78%,R&D活动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67.82%,位列全省第五。

马克思的这种生态危机根源论在21世纪的当今尤为重要,首先,有利于我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思,认清资本主义国家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中的主体责任,坚定共产主义道路。马克思曾公开宣布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共产主社会必然会实现。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欧洲各国大肆扩张,工业迅猛发展。生态问题面临空前的挑战。其次,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转而进入发展中国家,以提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为借口,为其本身大肆聚集财富而置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建设于不顾。马克思预见了资本主义的丑恶嘴脸,深刻揭示了生态问题的根源。再次,马克思的这种生态危机根源论有利于我们重新审视“人”的主体性地位,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马克思生态观创新性发展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人是世界的基点,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与受惠者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党的十九大报告继承发展了马克思生态观中的“人”本体论的思想,将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下一个奋斗目标。

[1]There are plenty of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s supply-siders and those who shaped Mr Reagan’s programme,not least in their diagnosis of their respective economies’ills.(2016-01-02)

(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与自然关系造成的影响而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方式无疑是造成人与自然尖锐对立的根源。自然界日益成为资本家转化为利润的工具和试图被征服的对象。马克思指出:“资本家是根本不关心工人的健康和寿命的,除非社会迫使它去关心。人们为体力和智力的衰退、夭折、过度劳动的折磨而愤愤不平,资本却回答说:既然这种痛苦会增加我们的快乐(利益),我们又何必为此苦恼呢?”[6]资本家剥削工人,工人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异化为物的附庸,使人“退回到洞穴中居住”[7],“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了缺点。”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财富越多,劳动越不属于自己。工人生活、工作的环境越来越差,“人为的高温,充满原料碎屑的空气,震耳欲聋的喧嚣等等,都同样地损害者人的一切器官,更不用说在密集的机器中间所冒出的生命危险了”[6]。同时,伴随着人的异化,自然界的异化也随着而来,资本主义实践活动“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劳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这人与土地中间的物质交换”[6]。由于人的异化、自然环境的异化,人类所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资本主义社会下人类中心主义极端功利利己原则更是促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彻底对立。

为提高专项转移支付的使用效益,广西建立了多部门共同参与的专项转移支付监督检查机制。财政厅负责专项转移支付检查和日常监管,并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自治区主管部门加强对本部门负责提出分配使用方案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审计厅依法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实施专项审计。监察厅依法进行行政监督。各部门还建立了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机制,保障资金安全运行。

(二)马克思关于生态危机根源论述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点

人类发展史证明,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并非和谐。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中,人类深受自然界的束缚,生产实践活动完全围绕自然界而展开。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加强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大工业的发展,私有制的利益与资本的驱动下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却在日益加剧。一方面资本家为了资本积累,破坏自然界;另一方面工人深受资本和自然的双重奴役和压迫。人完全抛弃了自然规律,妄想征服自然界,却又不得不屈从与共同体,为自然界所奴役。

马克思生态观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动力和重要的理论来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便与马克思生态观的论述路径一脉相承,基于马克思对于“人与类存在物”关系的探讨,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以及现存社会的基情创新性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生态理论。

总的来说,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层次需要论,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三)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南

自然界是先于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一方面,马克思承认人源于自然,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物,劳动使人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自然界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使自然界这一客观存在打上属人的烙印。“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2]。在实践基础上,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是互动关系。人把自然界看作对象性实践存在物,从实践出发来理解和把握自然界,在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料,并通过实践来改造自然界。自然界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被现实化,自然界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获得了新的形态,被打上人的烙印。

四、马克思生态观的时代意蕴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我们的美好生活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累积,还是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并驾齐驱。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一)重塑了实践基础上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国基本国情为根基,立足于全球经济发展与命运共同体,顺应时代要求,从多维角度思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二维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一定程度上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某种程度上的功利性过激行为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着重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纵观人类历史,人们可以发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不同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揺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10]。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重在统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对立,则必然导致经济发展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虽然这种发展模式在短期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历史证明,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惨痛而昂贵的。自然界作为客观存在,其资源有限且短时间内无法再生,人类掠取自然资源一旦超过了自然所能承载的范围,极可能引起极严重的环境危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当以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统一关系为核心,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将“青山绿水”转化为“金山银山”。

(二)谱写了“以人为本”的普惠民生的生态观

马克思所有著作的论述几乎都建立在高扬人的主体性原则上。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态恶化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逐步毁灭,同样也是人走向毁灭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11]。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安全。

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党中央自建国以来就始终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就是要立足于人民群众,弘扬生态民主理念,将环境问题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看待。“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1]。同时强调生态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输入一旦超过自然承载力,利一已而悔万代。

(i)f在闭区间[a,b]上连续;(ii)f在开区间(a,b)内可导,则在(a,b)内至少存在一点ξ,使

(三)高扬了绿色环保的意识形态理念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就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1]。我们应“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生态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理念”[10]。生态文明的建设应该首先从培养一种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基石,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展开的敬畏自然,爱护自然,致力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同发展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入手。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社会团体或大学机构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统筹兼顾。社会团体应广泛开展各类生态文明知识讲座、知识竞赛,使人们基本了解生态文明知识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大学机构应积极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学术讲坛,使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化,系统化。只有每个人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到自我内心中,将爱护环境看作是自己的一种生活准则,生态文明建设的持久战中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生态危机才能得到缓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才能得到改善。

(四)树立了以法为辅的生态安全观

马克思生态观深刻揭示了生态问题的根源,环境恶化究其根本,还在于环境保护法制的不完善性。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道德建设,而是法制建设。社会发展实践证明,生态安全永远高于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生态问题的稳定是解决其他社会问题的基石与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辅以法制,才能真正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效。首先,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环境建设领导体制,全面加强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地位,以政府为主体建设环境治理体系;其次,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环境监管理体系,从而促进中国化生态文明建设良性运行。

五、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民的幸福指数,民族的兴亡以及国家命运的走向。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内涵,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存模式。同时,立足于中国国情,创新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融入中国国情之中,科学谋划了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正不断从理论变为实践,为中国生态文明探索与实践所吸收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4] 西方学者.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5]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8] 徐平.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创新性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8.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1]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34(2019)04-0004-05

作者简介:周光耀(1995~),男,山西宁武县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收稿日期:2019-01-11

标签:;  ;  ;  ;  ;  ;  ;  ;  ;  ;  ;  ;  ;  ;  

周光耀:马克思生态观时代价值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