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音乐论文_陈丽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福建音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福建,莆仙戏,音乐,畲族,梨园戏,音乐教育,曲牌。

福建音乐论文文献综述

陈丽萍[1](2019)在《福建畲族民间音乐“双音”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策略研究——以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畲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畲族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主要少数民族,畲族音乐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多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及周边畲村,有一种畲族民歌叫"双音",它是中国畲族民歌中唯一幸存的二声部山歌曲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然而,在现代文化冲击下,由于民族语言的消逝、师传仪式的断层以及歌曲传承环境的破坏,"双音"出现严重的传承危机。本文通过笔者对福建宁德八都镇畲族村的深入考察,对畲族民间音乐"双音"的音乐特征、传承现状、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详述了"双音"的传承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浅见。(本文来源于《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林益婧[2](2019)在《福建南音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近几年南音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变,开始从教育学、艺术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对南音传承进行剖析,研究内容范围逐渐从局部调整到整个社会中来,逐渐出现福建南音与学校传承关系的论点。将南音纳入学校传承,意味着南音音乐在传承保护上有了有计划、有步骤、有效的保护体系,但是立足实践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需要更多的、针对性的调查和研究。笔者首先对福建省厦门市若干所学校进行调查研究,从中选出叁所最具代表性的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其选择标准主要是因为叁所学校都是作为闽南文化艺术(南音)特色学校。针对南音教学在叁所中小学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对“福建南音进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观察,解读和剖析南音在中小学教学上的普及性、传承性、艺术性以及中小学音乐教育在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保护方面的必要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与观察结合的方法,以叁所学校的教师、学生、家长叁个群体为被试对象,对南音进课堂的认识与态度、专业素养、南音教学与学习兴趣、支持力度等问题进行调查,通过调研、思考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以具体调研结果及事例来阐述论点。首先,对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认识与态度进行调查;其次,从教师、学生的南音专业素养水平进行深入了解,探讨其因素对南音进课堂工作的影响及重要性;最后,对福建南音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进行有益的思考,基于此,对南音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发展、南音常态化进课堂以及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参考建议。期望从中升华到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传统艺术教育普及等等的讨论,进而延伸到传统文化艺术进入基础教育的思考。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对福建南音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问题进行论证和分析:第一、二部分为理论与研究基础。绪论内容是思考福建南音与学校传承的关系。基于个人兴趣及对实践的思考,通过对福建南音以及学校传承的相关研究文献分析,立足实践,有别于单纯理论性的研究视域,对福建南音的保护传承提出新的参考建议。绪论包含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从文献和笔者参加南音培训所梳理的资料,对福建南音状况进行归纳概述,以南音的名称、表演、乐器、乐谱、语言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对南音学校传承的意义进行更为细致的联系分析,本部分是作为本论文的认识基础。第叁、四部分为调研内容结果的分析。第叁部分从叁所闽南文化艺术(南音)特色学校入手,通过问题设计、抽样访谈、课堂观察,以数据统计分析为重点,一为调研数据的量化统计,二是调研结果的质性分析,归纳了厦门市叁所学校南音教育的事实现状。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归因分析,从实际结果主观分析促进和阻碍南音教育工作开展的因素,肯定国家教育部门、学校的有利举措,并提出需要进一步重视学校功能、加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同时不断研讨南音教学的设计与安排,注重增强学生兴趣和家长的支持态度,才能更好地推动南音艺术教育在学校传承的发展,总结了福建南音与学校传承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五部分是本论文思考与对策部分。此部分从四个方面对南音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发展、南音常态化进课堂以及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一些参考与建议。结语部分是对文章简要总结,并分享了对整个调研过程的感受、提出未来展望以及对本研究后续的研究视角。附录部分为主要调查工具即问卷,分别为音乐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学校调研图。(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孙星群[3](2019)在《福建戏曲音乐中的【太子游四门】曲牌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佛教与音乐的文章,过去多关注于佛教与少数民族、佛教与民间器乐、佛教与民歌等,此处论及的是佛教与戏曲音乐。钱南扬在《永乐大典戏文叁种校注·张协状元》中说":【太子游四门】——除福建戏中还保存此调外,不见他书"。在此就福建莆仙戏、梨园戏中保藏的【太子游四门】做个粗浅的考析。(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期刊2019年03期)

周延锋,李岩丽[4](2019)在《基于城市社区平台的高校实践育人机制构建——以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实践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和必由之路。城市社区蕴含丰富的教育和实践资源,是高校深化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文章阐述了实践育人的时代内涵与现实意义,结合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与城市社区共建的工作实践,探索暑期实践进社区、党团活动进社区、艺术教学进社区、志愿服务进社区的实践育人路径构建,并从完善制度、强化指导、加强互动、拓宽渠道等方面,对基于城市社区平台的高校实践育人模式优化进行思考,为新形势下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来源于《理论观察》期刊2019年04期)

陈曦,何慧[5](2019)在《第七届福建艺术节“一戏一评”——越剧《林巧稚》、京剧《红土》、音乐歌舞史诗剧《向大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相约七艺节,放歌新福建"为主题的第七届福建艺术节,于2018年11月8日至12月3日在八闽各地联动举办。有42部剧目参加第27届全省戏剧会演、25个剧(节)目参加第四届全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优秀剧(节)目展演。为营造"创、演、观、评"多重互动的良好氛围,更好地推动我省文艺作品特别是现实题材文艺作品的打磨提升,力争多出新品力作,受艺术节组委会委托,由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福建省戏剧家协会联合参与组织的"一戏一评"系列活动在艺术节举办期间同步进行。该系列活动,遴选12部戏剧作品和8个音乐舞蹈曲艺节目,在每场演出结束后,邀请多位观摩专家、嘉宾,与作品主创团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共同评论和研讨作品艺术特点和创作得失。"一戏一评"共20场,120人次专家参与点评。从本期开始,依凭点评会的现场实录,本刊择取其中数场,将专家、嘉宾的发言摘要陆续刊发,以飨读者。(本文来源于《福建艺术》期刊2019年02期)

杨鸣[6](2019)在《试论传统音乐与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以福建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音乐是民族音乐的精髓体现,更是彰显出民族精神所具备的文化内涵,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如果可以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内涵的挖掘,对诸多优秀文化思想进行传承,通过多种渠道对传统音乐实施多方位的开发以及运用。而社区有着较强的群众基础,可以满足人们所提出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助于音乐文化实现蓬勃的发展。而社区实施传统音乐文化传播和建设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能强化国家软实力,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让二者实现有效的融合。(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吴荣华[7](2018)在《福建民歌《采茶扑蝶》音乐版本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民歌《采茶扑蝶》,是福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是中国茶音乐文化的瑰宝。文中探究了福建民歌《采茶扑蝶》音乐版本的来源与流变、类型,从中看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版本的音乐风貌,这些版本具有继承传统、与时俱进、融合创新的特点。(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8年11期)

[8](2018)在《福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中心参加全国研讨会载誉而归》一文中研究指出10月22-26日,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科所所长、福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程英教授带领50余位基地园骨干教师,应邀参加了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改革观摩研讨会"与"第八届全国幼儿园创意戏剧游戏专题研讨会"。会议于海南海口隆重举办,吸引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近千名代表参加。(本文来源于《教育探究》期刊2018年05期)

李霓霞[9](2018)在《福建南音音乐结构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南音位于我国东南,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起源于前秦、兴于唐、形成于宋,它是中原音乐文化与闽南当地民间音乐融合,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叙事特性的音乐体裁。它的唱腔婉转细腻,节奏徐缓、曲调优美、善于抒发人们的内心感。音乐结构乃万物存在的方式和载体,是自律并具有形式化的各结构元素相互关系的总和。结构是动态、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它具有构筑独立于外界的规律并具有自身特征的形式化内容。福建南音的音乐结构经过历代的中国传统音乐(本文来源于《剧影月报》期刊2018年04期)

郭祖荣[10](2018)在《“外请”配器也会伤害剧种音乐——写在福建戏剧会演之前》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戏曲剧目排演,以导演为中心,问题很多,实际上导演有些动机是很现实的。像上次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的会演,结果把《王莲莲》的音乐很多的地方拿来改,《王莲莲》很多音乐保留了原有传统的曲牌结构在里面,他无法改了还得用原有的音乐,后来就把配器拿来改。先不说改出大问题,配器改一下对方提出来要7万,我们福州的本剧团的音乐设计就拿1.5万,编曲配器总共才1.5万,他们请来的一个人要拿7万,否则导演就不给他们导戏。结果配器拿来改了,要晋(本文来源于《福建艺术》期刊2018年06期)

福建音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近几年南音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变,开始从教育学、艺术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对南音传承进行剖析,研究内容范围逐渐从局部调整到整个社会中来,逐渐出现福建南音与学校传承关系的论点。将南音纳入学校传承,意味着南音音乐在传承保护上有了有计划、有步骤、有效的保护体系,但是立足实践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需要更多的、针对性的调查和研究。笔者首先对福建省厦门市若干所学校进行调查研究,从中选出叁所最具代表性的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其选择标准主要是因为叁所学校都是作为闽南文化艺术(南音)特色学校。针对南音教学在叁所中小学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对“福建南音进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观察,解读和剖析南音在中小学教学上的普及性、传承性、艺术性以及中小学音乐教育在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保护方面的必要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与观察结合的方法,以叁所学校的教师、学生、家长叁个群体为被试对象,对南音进课堂的认识与态度、专业素养、南音教学与学习兴趣、支持力度等问题进行调查,通过调研、思考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以具体调研结果及事例来阐述论点。首先,对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认识与态度进行调查;其次,从教师、学生的南音专业素养水平进行深入了解,探讨其因素对南音进课堂工作的影响及重要性;最后,对福建南音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进行有益的思考,基于此,对南音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发展、南音常态化进课堂以及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参考建议。期望从中升华到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传统艺术教育普及等等的讨论,进而延伸到传统文化艺术进入基础教育的思考。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对福建南音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问题进行论证和分析:第一、二部分为理论与研究基础。绪论内容是思考福建南音与学校传承的关系。基于个人兴趣及对实践的思考,通过对福建南音以及学校传承的相关研究文献分析,立足实践,有别于单纯理论性的研究视域,对福建南音的保护传承提出新的参考建议。绪论包含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从文献和笔者参加南音培训所梳理的资料,对福建南音状况进行归纳概述,以南音的名称、表演、乐器、乐谱、语言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对南音学校传承的意义进行更为细致的联系分析,本部分是作为本论文的认识基础。第叁、四部分为调研内容结果的分析。第叁部分从叁所闽南文化艺术(南音)特色学校入手,通过问题设计、抽样访谈、课堂观察,以数据统计分析为重点,一为调研数据的量化统计,二是调研结果的质性分析,归纳了厦门市叁所学校南音教育的事实现状。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归因分析,从实际结果主观分析促进和阻碍南音教育工作开展的因素,肯定国家教育部门、学校的有利举措,并提出需要进一步重视学校功能、加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同时不断研讨南音教学的设计与安排,注重增强学生兴趣和家长的支持态度,才能更好地推动南音艺术教育在学校传承的发展,总结了福建南音与学校传承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五部分是本论文思考与对策部分。此部分从四个方面对南音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发展、南音常态化进课堂以及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一些参考与建议。结语部分是对文章简要总结,并分享了对整个调研过程的感受、提出未来展望以及对本研究后续的研究视角。附录部分为主要调查工具即问卷,分别为音乐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学校调研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福建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丽萍.福建畲族民间音乐“双音”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策略研究——以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畲村为例[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林益婧.福建南音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调查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3].孙星群.福建戏曲音乐中的【太子游四门】曲牌考[J].中国音乐.2019

[4].周延锋,李岩丽.基于城市社区平台的高校实践育人机制构建——以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J].理论观察.2019

[5].陈曦,何慧.第七届福建艺术节“一戏一评”——越剧《林巧稚》、京剧《红土》、音乐歌舞史诗剧《向大海》[J].福建艺术.2019

[6].杨鸣.试论传统音乐与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以福建地区为例[J].艺术科技.2019

[7].吴荣华.福建民歌《采茶扑蝶》音乐版本探究[J].福建茶叶.2018

[8]..福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中心参加全国研讨会载誉而归[J].教育探究.2018

[9].李霓霞.福建南音音乐结构的特点[J].剧影月报.2018

[10].郭祖荣.“外请”配器也会伤害剧种音乐——写在福建戏剧会演之前[J].福建艺术.2018

论文知识图

音乐出版档案音乐图书出版档案(1)音乐出版档案音乐图书出版档案(3)音乐出版档案音乐图书出版档案(4)音乐出版档案音乐图书出版档案(5)音乐出版档案音乐图书出版档案(6)音乐出版档案音乐图书出版档案(2)

标签:;  ;  ;  ;  ;  ;  ;  

福建音乐论文_陈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