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贫混凝土基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层,混凝土,荷载,应力,道路,沥青,平交道。
贫混凝土基层论文文献综述
曾祥勇[1](2019)在《机场场道碾压混凝土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几年,社会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交通运输行业也获得一定发展。可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致使国内资源、产品的运输成本非常高,人们出行还是有很多不便。传统形式的交通运输方式存在很多不足,这让赶飞机出行、运输方式得以快速发展。所以,对飞机运输、机场建设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文中探析机场场道碾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并且对其质量管控方式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的探究活动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绿色环保建材》期刊2019年11期)
许新权,吴传海,李浩,李善强[2](2019)在《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动力响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车辆荷载作用下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铺筑了试验路,布设了应变、温度传感器,研究了该路面结构不同层位的动态响应特征及轴载、车速、车型、温度等因素对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实车荷载作用下,沥青面层的横向应变主要为拉应变,纵向应变呈现拉压交替的状态,横向应变大于纵向应变,而基层与底基层底纵横向均为拉应变,纵向应变大于横向应变;沥青面层内拉应变随车速的减小与轴载的增大而增大,常温条件下,货车轴重超载100%时,上面层与下面层底的拉应变分别增加1.7倍和2.2倍,车速从60km/h降低到5km/h,上面层和下面层底的拉应变分别增加3.0倍和1.2倍;高温条件下,货车低速行驶时,上、下面层底的最大拉应变分别为1 500με和170με,与常温条件相比增加近10倍。(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10期)
李正伟[3](2019)在《装配式透水混凝土基层上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北方冬季来的早、气温低、全年可施工时间短的气候特点。通过采用预制装配式无砂透水混凝土基层有效解决了传统二灰碎石基层施工工期和海绵城市问题。装配式透水混凝土基层上摊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并不是十分完善。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装配式透水混凝土基层结构特点,和上部摊铺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和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为同类项目提供了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绿色环保建材》期刊2019年08期)
许新权,杨军,吴传海,刘嵩[4](2019)在《FWD荷载作用下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的动态响应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在落锤式弯沉仪(falling weight deflectometer,FWD)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铺筑了试验路,通过在试验路内部布设应变传感器,获取了不同工况条件下试验路路面结构层内的应变响应,分析了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的动态特性及荷载、温度等因素对路面动态响应的影响,构建了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沥青面层底最大水平拉应变预估模型.结果表明:FWD荷载作用下,在距离荷载板中心30 cm范围内路表弯沉变化较大,距离荷载板中心30 cm范围以外,路表弯沉随位置变化的幅度较小,且温度越高,这种趋势越明显;在加载中心点的正下方,路面结构层内部表现为拉应变,且荷载越大,应变越大;相同荷载作用下,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的底基层、基层与面层底的应变均小于传统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随着荷载水平增加及温度升高,路面结构层内部的应变逐渐增大;路面结构层底的应变随荷载增加呈线性增加,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增加,路面温度升高50%,50 kN荷载作用下沥青面层底的应变水平与100 kN荷载相当.(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姚荣[5](2019)在《乳化沥青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叁维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乳化沥青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的受力特征,基于ANSYS有限元模型首先分析碾压混凝土基层的荷载应力及裂缝分布状况,然后研究路面结构在温度应力及温度-荷载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变形及应力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碾压混凝土基层受温度应力作用而产生凹形翘曲变形,升温时最大拉应力发生在基层,降温状态最大拉应力应发生在基层顶部;相比于普通碾压混凝土,乳化沥青碾压混凝土弹性模量,柔性增大,抗裂性能提高,裂缝发生概率减少约为60%;在温度与荷载共同作用下,无论是路面整体结构或者基层,降温过程结构产生的最大拉应力与变形较升温过程大,建议重点考虑降温过程对结构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9年S1期)
蒋凯亮,于奇正[6](2019)在《碾压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及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碾压混凝土基层可以有效缓解高等级重载交通沥青路面出现的沉陷、车辙等路面病害。研究了碾压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及碾压混凝土基层在工程中的应用。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出了级配对改进VC值和28d抗弯拉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大;用水量对7d抗压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大,并提出了碾压混凝土基层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及在工程中应用的施工技术要点。(本文来源于《福建建材》期刊2019年06期)
杜小阳[7](2019)在《水稳连续厂拌式碾压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碾压混凝土基层的路面施工,试验、研究和总结,对其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指标、使其施工工艺技术等更加合理、成熟、更具说服力,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我国使用了近20年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期刊2019年11期)
林仙斌[8](2019)在《道路碾压混凝土基层的工程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道路半刚性水稳基层在使用初期易出现早期损害、耐久性较差、使用后期维修困难的问题,碾压混凝土具有强度较高、节省水泥,施工工期短等优点,可改善路面工程质量,但碾压混凝土在国内的道路工程上的实际应用较少,还缺乏相关的标准和施工规范,为此,依托奋斗水库的进场道路工程,开展道路碾压混凝土基层的工程应用研究,主要工作与结果如下。(1)进行水泥、粉煤灰、粗细骨料、外加剂及水等原材料性能检测、分析及处理,发现天然砂细骨料含泥量和细度模数超标,小于0.16mm的粉粒含量偏少;两个径级粗骨料逊径比均超标,减水剂与水泥、粉煤灰的相容性不佳。对天然砂细骨料做水洗并筛去部分粗颗粒处理,使之含泥量和细度模数符合要求;进行配料试验,得到当两个径级按40∶60比例混合时级配最好;将引气剂与减水剂共同使用,可改善减水剂与水泥、粉煤灰的相容性。(2)进行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相关问题试验研究,包括粉煤灰掺量、粉煤灰替砂率、粉煤灰需水量比影响、碾压混凝土工作性及配合比指标等试验研究,得到本工程碾压混凝土粉煤灰的最大掺量为78.8%,合理砂率为37%,适宜水胶比为0.46;碾压混凝土适宜用水量为92kg/m~3,适宜减水剂、引气剂掺量分别为0.8%、0.08%,粉煤灰适宜总掺量为55%,其中粉煤灰的适宜替砂率为10%时,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和含粉量较佳;等级高、品质好粉煤灰的需水量比较小,对碾压混凝土的性能有利,而且对碾压混凝土的成本影响很小。(3)通过碾压混凝土的现场搅拌和碾压试验,确定最佳拌和时间为75s;碾压机(BW203AD-4型)速度行驶为1.3km/h,先平稳行驶碾压2遍,再滚动行驶碾压8遍,最后再平稳行驶碾压2遍,为压实效果和经济效果最佳的碾压方案;分别经实验室和现场碾压混凝土VC值经时损失试验检测,表明所配置的碾压混凝土可满足现场施工需要。(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9-03-01)
明朝晖,王峰[9](2018)在《大孔隙率水泥混凝土基层温度影响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以高速公路刚性基层以及半刚性基层在温度荷载与车辆作用下导致沥青路面面层产生反射裂缝为背景,引入大孔隙率水泥混凝土基层概念,通过分析论证得出大孔隙率基层减弱反射裂缝产生的原理。(本文来源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期刊2018年24期)
郭慧峰,方明镜,欧湘萍,肖月[10](2018)在《公铁平交道口沥青混凝土基层结构组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广泛存在于市区、市郊的既有公铁平交道口损坏严重的现状,提出一种以沥青混凝土为基层结构的道口铺装,并设计叁种不同的基层结构方案.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叁种组合结构进行模拟,分析其竖向应力、竖向位移和竖向加速度.结合建设成本对叁个方案进行比较,得出方案一适合应用于轻型、中等交通荷载的道口优化工程中;方案叁适合用于重型交通荷载且经济条件允许的道口优化工程中.(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8年04期)
贫混凝土基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车辆荷载作用下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铺筑了试验路,布设了应变、温度传感器,研究了该路面结构不同层位的动态响应特征及轴载、车速、车型、温度等因素对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实车荷载作用下,沥青面层的横向应变主要为拉应变,纵向应变呈现拉压交替的状态,横向应变大于纵向应变,而基层与底基层底纵横向均为拉应变,纵向应变大于横向应变;沥青面层内拉应变随车速的减小与轴载的增大而增大,常温条件下,货车轴重超载100%时,上面层与下面层底的拉应变分别增加1.7倍和2.2倍,车速从60km/h降低到5km/h,上面层和下面层底的拉应变分别增加3.0倍和1.2倍;高温条件下,货车低速行驶时,上、下面层底的最大拉应变分别为1 500με和170με,与常温条件相比增加近10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贫混凝土基层论文参考文献
[1].曾祥勇.机场场道碾压混凝土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
[2].许新权,吴传海,李浩,李善强.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动力响应试验研究[J].公路.2019
[3].李正伟.装配式透水混凝土基层上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9
[4].许新权,杨军,吴传海,刘嵩.FWD荷载作用下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的动态响应试验[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姚荣.乳化沥青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叁维有限元分析[J].施工技术.2019
[6].蒋凯亮,于奇正.碾压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及工程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9
[7].杜小阳.水稳连续厂拌式碾压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公路.2019
[8].林仙斌.道路碾压混凝土基层的工程应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
[9].明朝晖,王峰.大孔隙率水泥混凝土基层温度影响效应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
[10].郭慧峰,方明镜,欧湘萍,肖月.公铁平交道口沥青混凝土基层结构组合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