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论文和设计-陈骏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施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包括车厢、滚轮、升降机构和上料机构,车厢的底部与滚轮活动连接,升降机构连接在车厢的侧面,上料机构连接在车厢内腔的顶部,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液压缸、连接板、料斗、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盖板、第一把手、出料管和电磁阀,上料机构包括第二液压缸、支撑板、第三滑轨、滑块、置物板和第二把手。本实用新型当需要对料斗进行上料时,通过将化肥袋放置在置物板上,第二液压缸带动支撑板上升,使置物板上升至车厢的上方,推动第二把手使滑块在第三滑轨上向右移动,使置物板移动到料斗的上方,即可方便对料斗的上料,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安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包括车厢(1)、滚轮(2)、升降机构(3)和上料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的底部与滚轮(2)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3)连接在车厢(1)的侧面,所述上料机构(4)连接在车厢(1)内腔的顶部;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固定板(301)、第一液压缸(302)、连接板(304)、料斗(305)、第一滑轨(306)、第二滑轨(307)、盖板(308)、第一把手(309)、出料管(310)和电磁阀(311),所述固定板(301)的侧面与车厢(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302)的底部贯穿固定板(301)的中部并与固定板(3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302)的顶部与连接板(30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04)的一侧与第一滑轨(30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306)固定连接在车厢(1)的侧面,所述连接板(304)的另一侧与料斗(305)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01)远离车厢(1)的一侧与第二滑轨(307)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307)固定连接在料斗(305)的侧面,所述料斗(305)顶部的右侧通过合页与盖板(308)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把手(309)固定连接在盖板(308)顶部的左侧,所述出料管(310)固定连接在料斗(305)的底部,所述电磁阀(311)固定连接在出料管(310)上;所述上料机构(4)包括第二液压缸(401)、支撑板(402)、第三滑轨(404)、滑块(405)、置物板(406)和第二把手(407),所述第二液压缸(401)的底部与车厢(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401)的顶部与支撑板(4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402)内腔的底部与第三滑轨(40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轨(404)的顶部与滑块(405)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滑块(405)固定连接在置物板(406)底部的左侧,所述第二把手(407)固定连接在置物板(406)的正面。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包括车厢(1)、滚轮(2)、升降机构(3)和上料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的底部与滚轮(2)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3)连接在车厢(1)的侧面,所述上料机构(4)连接在车厢(1)内腔的顶部;

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固定板(301)、第一液压缸(302)、连接板(304)、料斗(305)、第一滑轨(306)、第二滑轨(307)、盖板(308)、第一把手(309)、出料管(310)和电磁阀(311),所述固定板(301)的侧面与车厢(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302)的底部贯穿固定板(301)的中部并与固定板(3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302)的顶部与连接板(30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04)的一侧与第一滑轨(30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306)固定连接在车厢(1)的侧面,所述连接板(304)的另一侧与料斗(305)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01)远离车厢(1)的一侧与第二滑轨(307)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307)固定连接在料斗(305)的侧面,所述料斗(305)顶部的右侧通过合页与盖板(308)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把手(309)固定连接在盖板(308)顶部的左侧,所述出料管(310)固定连接在料斗(305)的底部,所述电磁阀(311)固定连接在出料管(310)上;

所述上料机构(4)包括第二液压缸(401)、支撑板(402)、第三滑轨(404)、滑块(405)、置物板(406)和第二把手(407),所述第二液压缸(401)的底部与车厢(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401)的顶部与支撑板(4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402)内腔的底部与第三滑轨(40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轨(404)的顶部与滑块(405)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滑块(405)固定连接在置物板(406)底部的左侧,所述第二把手(407)固定连接在置物板(406)的正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3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303),所述第一固定架(303)的顶部与连接板(304)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306)、第二滑轨(307)和第三滑轨(404)的形状相同,且连接板(304)、固定板(301)和滑块(405)分别与第一滑轨(306)、第二滑轨(307)和第三滑轨(404)的连接处均分别开设有与第一滑轨(306)、第二滑轨(307)和第三滑轨(404)相契合的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30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套,橡胶套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压缸(401)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403),所述第二固定架(403)的顶部与支撑板(402)的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把手(40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套,橡胶套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施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区别于旱稻。

水稻在种植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施肥,现有的施肥技术一般是使用人工施肥,也有使用自动化施肥机进行施肥的,人工施肥的劳动强度较大,且喷洒不均匀,而自动化施肥机也存在着不便于上料的情况,当需要对存肥料斗进行上料时,往往需要认为将化肥袋长时间抬起到料斗的上方进行倾倒,这样不但劳动强度较高,且具备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该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便于对施肥机进行上料的优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包括车厢、滚轮、升降机构和上料机构,所述车厢的底部与滚轮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在车厢的侧面,所述上料机构连接在车厢内腔的顶部。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液压缸、连接板、料斗、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盖板、第一把手、出料管和电磁阀,所述固定板的侧面与车厢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部贯穿固定板的中部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顶部与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第一滑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固定连接在车厢的侧面,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与料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远离车厢的一侧与第二滑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固定连接在料斗的侧面,所述料斗顶部的右侧通过合页与盖板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把手固定连接在盖板顶部的左侧,所述出料管固定连接在料斗的底部,所述电磁阀固定连接在出料管上。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二液压缸、支撑板、第三滑轨、滑块、置物板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底部与车厢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内腔的底部与第三滑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轨的顶部与滑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在置物板底部的左侧,所述第二把手固定连接在置物板的正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顶部与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的形状相同,且连接板、固定板和滑块分别与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的连接处均分别开设有与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相契合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套,橡胶套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缸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把手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套,橡胶套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当需要对料斗进行上料时,通过将化肥袋放置在置物板上,第二液压缸带动支撑板上升,使置物板上升至车厢的上方,推动第二把手使滑块在第三滑轨上向右移动,使置物板移动到料斗的上方,即可方便对料斗的上料,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安全性。

(2)、该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通过第一液压缸带动连接板升降,使料斗升降,方便调节料斗的高度,方便根据水稻田的具体情况来调节出料管与水稻田之间的距离,通过控制电磁阀方便控制出料管的进出料,达到自动化施肥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第一滑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厢、2滚轮、3升降机构、301固定板、302第一液压缸、303第一固定架、304连接板、305料斗、306第一滑轨、307第二滑轨、308盖板、309第一把手、310出料管、311电磁阀、4上料机构、401第二液压缸、402支撑板、403第二固定架、404第三滑轨、405滑块、406置物板、407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包括车厢1、滚轮2、升降机构3和上料机构4,车厢1的底部与滚轮2活动连接,升降机构3连接在车厢1的侧面,上料机构4连接在车厢1内腔的顶部。

升降机构3包括固定板301、第一液压缸302、连接板304、料斗305、第一滑轨306、第二滑轨307、盖板308、第一把手309、出料管310和电磁阀311,固定板301的侧面与车厢1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302的底部贯穿固定板301的中部并与固定板301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3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303,第一固定架303的顶部与连接板304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302的顶部与连接板304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板304的一侧与第一滑轨306活动连接,第一滑轨306固定连接在车厢1的侧面,连接板304的另一侧与料斗305的侧面固定连接,固定板301远离车厢1的一侧与第二滑轨307活动连接,第二滑轨307固定连接在料斗305的侧面,料斗305顶部的右侧通过合页与盖板308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把手309固定连接在盖板308顶部的左侧,第一把手30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套,橡胶套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出料管310固定连接在料斗305的底部,电磁阀311固定连接在出料管310上。

通过第一液压缸302带动连接板304升降,使料斗305升降,方便调节料斗305的高度,方便根据水稻田的具体情况来调节出料管310与水稻田之间的距离,通过控制电磁阀311方便控制出料管310的进出料,达到自动化施肥的效果。

上料机构4包括第二液压缸401、支撑板402、第三滑轨404、滑块405、置物板406和第二把手407,第二液压缸401的底部与车厢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401的顶部与支撑板40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401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403,第二固定架403的顶部与支撑板40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302和第二液压缸401的型号只要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和要求的均可以使用,具体的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合的型号,支撑板402内腔的底部与第三滑轨404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三滑轨404的顶部与滑块405的底部活动连接,第一滑轨306、第二滑轨307和第三滑轨404的形状相同,且连接板304、固定板301和滑块405分别与第一滑轨306、第二滑轨307和第三滑轨404的连接处均分别开设有与第一滑轨306、第二滑轨307和第三滑轨404相契合的滑槽,滑块405固定连接在置物板406底部的左侧,第二把手407固定连接在置物板406的正面,第二把手40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套,橡胶套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当需要对料斗305进行上料时,通过将化肥袋放置在置物板406上,第二液压缸401带动支撑板402上升,使置物板406上升至车厢1的上方,推动第二把手407使滑块405在第三滑轨404上向右移动,使置物板406移动到料斗305的上方,即可方便对料斗305的上料,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安全性。

在使用时,当需要对料斗305进行上料时,通过将化肥袋放置在置物板406上,第二液压缸401带动支撑板402上升,使置物板406上升至车厢1的上方,推动第二把手407使滑块405在第三滑轨404上向右移动,使置物板406移动到料斗305的上方,解开化肥袋,拉动第一把手309掀起盖板308,将化肥袋倾倒到料斗305的顶部即可。

通过第一液压缸302带动连接板304升降,使料斗305升降,来调节料斗305的高度,通过控制电磁阀311方便控制出料管310的进出料,达到自动化施肥的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073456.7

申请日:2019-09-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609178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A01C 15/00

专利分类号:A01C15/00

范畴分类:12A;

申请人:南京三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京三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0000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吴村桥村

发明人:陈骏

第一发明人:陈骏

当前权利人:南京三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论文和设计-陈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