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两系法杂交小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杂交小麦,重庆,不育系,两系法
两系法杂交小麦论文文献综述
杨木军,顾坚,李绍祥,刘琨,田玉仙[1](2008)在《云南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于1992年引进湖南和重庆的不育系材料开展研究,借助云南的生态优势,筛选出重庆温光敏核不育系C49S-87适于云南,以之组配的云杂3号(C49S- 87/98YR5)于2002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奖励》期刊2008年06期)
杨木军[2](2006)在《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杂种优势利用作为进一步提高作物单产的有效途径之一,已在许多作物上得到证实。1992年以来,基于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的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由于具有恢复源广、制种程序简单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主要途径之一。针对杂交小麦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强优势组合筛选效率不够高、制种技术不够成熟这2大主要问题,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研究利用云南生态类型丰富的自然优势,以不育系改良为重点,以稳定制种纯度、提高制种产量、简化制种技术为目标,对引进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C49S-87的育性稳定性、生态适应性和异交结实性等进行了改良;同时对不育系的提纯、繁殖技术,高纯度、高产制种技术和杂交小麦的栽培技术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在洲交中偶然发现C49S-87/96B-138的杂种F_1高度不育。利用96B-138与C49S-87杂交,育成了K78S等新不育系。在昆明自然条件下,K78S的临界不育温度为12.8℃,比C49S-87高2.1℃,临界光长12.41h,比C49S-87长0.93h;在海拔1,530~2,400m的不同生态区,K78S表现育性稳定,套袋不育度>98%的不育抽穗期为24~43d,比C49S-87至少长18d;在异交结实性上,K78S的柱头外露率比C49S-87(柱头不外露)高20%~60%、穗下节长7~9cm。K78S在不育性和异交结实性上的显着改进,为进一步降低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的制种风险,稳定、提高制种纯度,大幅度提高制种产量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转育各种品质类型或适于其他麦区应用的新不育系提供了更好的平台。2.K78S的选育表明,筛选、利用对不育系的育性难恢复的材料作转育亲本,是提高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温光反应临界值的可行途径之一;在可利用的温光敏核不育基因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不育性的遗传改良提供了一种新途径。3.利用K78S组配了通过审定的优良组合云杂5号和云杂6号;云杂5号的成功选育(2001年组配,2004年通过审定)表明,6VS/6AL小麦—簇毛麦染色体易位系是改良不育系、恢复系抗病性的优良抗源;两系法杂交小麦育种技术与常规抗病育种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育种材料的利用效率,加快优良组合的选育进程。4.在适宜制种区的最佳播期范围内,C49S-87和K78S至少可保证不育系植株前5个分蘖穗的不育度达95%以上;而近15年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云南的生态条件下,所有小麦品种的平均单株分蘖穗数不超过3个;因此在正常的田间出苗情况下,影响制种纯度的主要因素并非不育系的分蘖穗,而是不育系繁殖过程中因部分植株的育性变异所导致的不育系群体育性下降,可通过育性提纯、防杂、去杂和尽可能选择育性能正常恢复的区域繁殖不育系等措施加以控制。5.在生产制种中,云杂5、6号的最佳父母本行比为2:6,加上K78S良好的不育性利异交结实性,其制种纯度可稳定达98%,产量可稳定达3750kg/hm~2,比云杂3号(C49S-87组配,2002年审定)提高近70%,杂交种成本大幅度下降,制种效益显着提高。由于K78S的应用,使云南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的制种技术简化为:父母本分播、分收+人工辅助赶粉+常规小麦高产繁种技术,实现了制种技术的常规化,基本达到了建立简易、高效、低成本的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的预期目标。6.确定了杂交小麦的总体栽培技术原则为“利用分蘖优势,构建协调群体,发挥增产优势”。杂交小麦在云南田麦区的最适基本苗为90~105×10~4/hm~2,烟地麦区为120~135×10~4/hm~2,相当于60~75kg/hm~2的播种量,可降到常规品种的40%~50%,加上制种产量的提高,亩用种成本可降至与常规品种持平或更低,为杂交小麦的大面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7.通过多年来在不育系改良与提纯、繁殖,恢复改良与组合筛选,制种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基本建立了一套成熟、稳定、实用的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技术体系。1999年以来,云杂3号、云杂5号和云杂6号3个组合累计种植20,333hm~2,平均杂种优势率达15%~20%,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体系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此外,结合前期研究和生产实践,对不育系敏感期异常高温情况下制种纯度的保证措施,杂交组合的筛选原则,尤其是如何选育在异常低温情况下育性恢复稳定的优良杂交组合,以及进一步提高小麦杂种优势幅度的可行途径等作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6-11-01)
周文麟,周宽基,王淑英[3](1999)在《蓝、白两系法杂交小麦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述了利用"蓝色(浅蓝粒)系"与"父本(白粒)系"两系法生产杂交小麦的研究。以周宽基等发现的一份单隐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为母本,以带有长穗偃麦草显性蓝色糊粉层基因的二体附加系蓝粒小麦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本文来源于《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期刊1999-10-18)
周文宗[4](1998)在《全国两系法杂交小麦攻关交流会在内江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计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两系法杂交小麦应用研究交流会议九月二日至四日在内江市召开。会议由攻关项目主持单位——重庆市作物研究所主办,四川内江市东兴区科委、农业局和内江市农科所承办。重庆市计委、科委和攻关协作组成员单位——重庆、四川、湖北、云南、贵州、陕西等省市的农业科研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专家、同行参加了会议,(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1998年05期)
傅大雄,阮仁武[5](1993)在《KM型核质互作光、温敏雄性不育的发现与两系法杂交小麦的拓建》一文中研究指出K型(Ae.kotschyi—粘果山羊草胞质)叁系杂交小麦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不育性稳定、容易恢复、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叁系”杂交小麦。笔者应用西北农大杨天章教授提供的典型的K型不育系(K149A)作细胞质供体,在叁年5个播季的异地穿梭育种中,发现了粘果山羊草胞质的异质小麦(K型异质小麦)具有核质互作型的光、温敏雄性不育特性,并以此将K型叁系杂交小麦初步拓建成为两系杂交小麦。1991—1992两年在四川重庆(北纬30°附近)分别以K149A作母本先后与四川盆地78份和236份小麦品种测交。将所有测交组合F_1代种子分成两份,一份在青海省西宁市(北纬37°(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1993年01期)
任树言,罗国才[6](1992)在《绿色的恋歌——记两系法杂交小麦的主要研究人员何觉民》一文中研究指出全世界的作物育种学家都在孜孜不息地探索利用作物杂种优势造福于人类的奥秘。本世纪70年代以来,水稻、玉米、高粱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均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唯独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小麦,其单产却是谷物中最低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麦的杂种优势利用迟迟不能应用于生产。自1951年,日本人木原均获得世界上第一个小麦雄性不育材料以来,国内外许多小麦育种学家为此呕心沥血,潜心研究了40年。都未能如愿以偿。(本文来源于《湖南党史月刊》期刊1992年10期)
两系法杂交小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杂种优势利用作为进一步提高作物单产的有效途径之一,已在许多作物上得到证实。1992年以来,基于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的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由于具有恢复源广、制种程序简单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主要途径之一。针对杂交小麦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强优势组合筛选效率不够高、制种技术不够成熟这2大主要问题,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研究利用云南生态类型丰富的自然优势,以不育系改良为重点,以稳定制种纯度、提高制种产量、简化制种技术为目标,对引进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C49S-87的育性稳定性、生态适应性和异交结实性等进行了改良;同时对不育系的提纯、繁殖技术,高纯度、高产制种技术和杂交小麦的栽培技术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在洲交中偶然发现C49S-87/96B-138的杂种F_1高度不育。利用96B-138与C49S-87杂交,育成了K78S等新不育系。在昆明自然条件下,K78S的临界不育温度为12.8℃,比C49S-87高2.1℃,临界光长12.41h,比C49S-87长0.93h;在海拔1,530~2,400m的不同生态区,K78S表现育性稳定,套袋不育度>98%的不育抽穗期为24~43d,比C49S-87至少长18d;在异交结实性上,K78S的柱头外露率比C49S-87(柱头不外露)高20%~60%、穗下节长7~9cm。K78S在不育性和异交结实性上的显着改进,为进一步降低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的制种风险,稳定、提高制种纯度,大幅度提高制种产量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转育各种品质类型或适于其他麦区应用的新不育系提供了更好的平台。2.K78S的选育表明,筛选、利用对不育系的育性难恢复的材料作转育亲本,是提高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温光反应临界值的可行途径之一;在可利用的温光敏核不育基因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不育性的遗传改良提供了一种新途径。3.利用K78S组配了通过审定的优良组合云杂5号和云杂6号;云杂5号的成功选育(2001年组配,2004年通过审定)表明,6VS/6AL小麦—簇毛麦染色体易位系是改良不育系、恢复系抗病性的优良抗源;两系法杂交小麦育种技术与常规抗病育种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育种材料的利用效率,加快优良组合的选育进程。4.在适宜制种区的最佳播期范围内,C49S-87和K78S至少可保证不育系植株前5个分蘖穗的不育度达95%以上;而近15年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云南的生态条件下,所有小麦品种的平均单株分蘖穗数不超过3个;因此在正常的田间出苗情况下,影响制种纯度的主要因素并非不育系的分蘖穗,而是不育系繁殖过程中因部分植株的育性变异所导致的不育系群体育性下降,可通过育性提纯、防杂、去杂和尽可能选择育性能正常恢复的区域繁殖不育系等措施加以控制。5.在生产制种中,云杂5、6号的最佳父母本行比为2:6,加上K78S良好的不育性利异交结实性,其制种纯度可稳定达98%,产量可稳定达3750kg/hm~2,比云杂3号(C49S-87组配,2002年审定)提高近70%,杂交种成本大幅度下降,制种效益显着提高。由于K78S的应用,使云南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的制种技术简化为:父母本分播、分收+人工辅助赶粉+常规小麦高产繁种技术,实现了制种技术的常规化,基本达到了建立简易、高效、低成本的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的预期目标。6.确定了杂交小麦的总体栽培技术原则为“利用分蘖优势,构建协调群体,发挥增产优势”。杂交小麦在云南田麦区的最适基本苗为90~105×10~4/hm~2,烟地麦区为120~135×10~4/hm~2,相当于60~75kg/hm~2的播种量,可降到常规品种的40%~50%,加上制种产量的提高,亩用种成本可降至与常规品种持平或更低,为杂交小麦的大面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7.通过多年来在不育系改良与提纯、繁殖,恢复改良与组合筛选,制种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基本建立了一套成熟、稳定、实用的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技术体系。1999年以来,云杂3号、云杂5号和云杂6号3个组合累计种植20,333hm~2,平均杂种优势率达15%~20%,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体系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此外,结合前期研究和生产实践,对不育系敏感期异常高温情况下制种纯度的保证措施,杂交组合的筛选原则,尤其是如何选育在异常低温情况下育性恢复稳定的优良杂交组合,以及进一步提高小麦杂种优势幅度的可行途径等作了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两系法杂交小麦论文参考文献
[1].杨木军,顾坚,李绍祥,刘琨,田玉仙.云南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研究与应用[J].中国科技奖励.2008
[2].杨木军.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6
[3].周文麟,周宽基,王淑英.蓝、白两系法杂交小麦利用研究[C].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1999
[4].周文宗.全国两系法杂交小麦攻关交流会在内江召开[J].内江科技.1998
[5].傅大雄,阮仁武.KM型核质互作光、温敏雄性不育的发现与两系法杂交小麦的拓建[J].西南农业学报.1993
[6].任树言,罗国才.绿色的恋歌——记两系法杂交小麦的主要研究人员何觉民[J].湖南党史月刊.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