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的起重机,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底部与移动槽内壁的底部相互接触,所述顶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槽、滑轨、滑套、第一滚珠、活动板、活动套和第二滚珠的相互配合,提高了起重机的稳定性,在提升货物的过程中,保证货物不会因为较大的风力或其他外力的影响而晃动,货物不会掉落,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有利于货物起吊工作地进行,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高稳定性的起重机,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2),所述顶板(1)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3),所述移动槽(3)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4),所述移动板(4)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5),所述移动轮(5)的底部与移动槽(3)内壁的底部相互接触,所述顶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6),所述液压缸(6)的左端与移动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壳(7),所述移动壳(7)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起重电机(8),所述起重电机(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起重转轴(9),所述起重转轴(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绕线轮(10),所述绕线轮(10)的表面缠绕有钢绳(11),所述顶板(1)的底部开设有与移动槽(3)相互连通的通槽(12),两个竖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通过滑轨(14)固定连接,所述滑轨(14)的表面套接有滑套(15),所述滑套(15)内壁左右两侧的凹槽内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滚珠(16),所述第一滚珠(16)靠近滑轨(14)的一侧与其相互接触,所述滑套(15)靠近移动板(4)的一侧贯穿滑槽(13)且延伸至其外部,两个滑套(15)之间通过活动板(17)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7)的表面套接有活动套(18),所述活动套(18)内壁顶部与底部的凹槽内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滚珠(19),所述第二滚珠(19)靠近活动板(17)的一侧与其相互接触,所述钢绳(11)远离绕线轮(10)的一端贯穿通槽(12)且延伸至其外部通过连接环(20)与活动套(1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7)的表面且位于活动套(18)的左右两侧均套接有密封圈(21),所述密封圈(21)靠近活动套(18)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套(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22)。
设计方案
1.一种高稳定性的起重机,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2),所述顶板(1)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3),所述移动槽(3)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4),所述移动板(4)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5),所述移动轮(5)的底部与移动槽(3)内壁的底部相互接触,所述顶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6),所述液压缸(6)的左端与移动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壳(7),所述移动壳(7)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起重电机(8),所述起重电机(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起重转轴(9),所述起重转轴(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绕线轮(10),所述绕线轮(10)的表面缠绕有钢绳(11),所述顶板(1)的底部开设有与移动槽(3)相互连通的通槽(12),两个竖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通过滑轨(14)固定连接,所述滑轨(14)的表面套接有滑套(15),所述滑套(15)内壁左右两侧的凹槽内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滚珠(16),所述第一滚珠(16)靠近滑轨(14)的一侧与其相互接触,所述滑套(15)靠近移动板(4)的一侧贯穿滑槽(13)且延伸至其外部,两个滑套(15)之间通过活动板(17)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7)的表面套接有活动套(18),所述活动套(18)内壁顶部与底部的凹槽内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滚珠(19),所述第二滚珠(19)靠近活动板(17)的一侧与其相互接触,所述钢绳(11)远离绕线轮(10)的一端贯穿通槽(12)且延伸至其外部通过连接环(20)与活动套(1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7)的表面且位于活动套(18)的左右两侧均套接有密封圈(21),所述密封圈(21)靠近活动套(18)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套(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右侧且对应液压缸(6)的位置设置有保护罩(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3)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限位槽(24),所述限位槽(24)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5),所述限位块(25)靠近移动板(4)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壳(7)内壁的前侧且对应起重转轴(9)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承(26),所述起重转轴(9)的前端贯穿支撑轴承(26)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绳(11)表面的底部固定缠绕有两个加固绳(27),所述加固绳(27)远离钢绳(11)的一端通过加固环(28)与活动套(18)的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18)的底部且对应挂钩(22)表面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套(29),所述固定套(29)的内壁与挂钩(22)的表面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稳定性的起重机。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天车、航吊、吊车,轮胎起重机的主要特点是:其行驶驾驶室与起重操纵室合二为一、是由履带起重机(履带吊)演变而成,将行走机构的履带和行走支架部分变成有轮胎的底盘,克服了履带起重机(履带吊)履带板对路面造成破坏的缺点,属于物料搬运机械,常见的起重机稳定性低,在提升货物的过程中,货物可能会因为较多的风力或外力的影响而晃动,从而导致货物掉落,容易造成货物损坏,还可能会砸伤工作人员,不利于货物起吊工作地进行,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的起重机,具备稳定性高的优点,解决了常见起重机稳定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稳定性的起重机,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底部与移动槽内壁的底部相互接触,所述顶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左端与移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壳,所述移动壳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起重电机,所述起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起重转轴,所述起重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的表面缠绕有钢绳,所述顶板的底部开设有与移动槽相互连通的通槽,两个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通过滑轨固定连接,所述滑轨的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内壁左右两侧的凹槽内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滚珠靠近滑轨的一侧与其相相互接触,所述滑套靠近移动板的一侧贯穿滑槽且延伸至其外部,两个滑套之间通过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表面套接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内壁顶部与底部的凹槽内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滚珠靠近活动板的一侧与其相互接触,所述钢绳远离绕线轮的一端贯穿通槽且延伸至其外部通过连接环与活动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表面且位于活动套的左右两侧均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靠近活动套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右侧且对应液压缸的位置设置有保护罩。
优选的,所述移动槽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移动板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壳内壁的前侧且对应起重转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承,所述起重转轴的前端贯穿支撑轴承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绳表面的底部固定缠绕有两个加固绳,所述加固绳远离钢绳的一端通过加固环与活动套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套的底部且对应挂钩表面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与挂钩的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槽、滑轨、滑套、第一滚珠、活动板、活动套和第二滚珠的相互配合,提高了起重机的稳定性,在提升货物的过程中,保证货物不会因为较大的风力或其他外力的影响而晃动,货物不会掉落,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有利于货物起吊工作地进行,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护罩,起到了保护液压缸的作用,通过设置限位槽和限位块,起到了限位移动板的作用,保证移动板可以平稳地进行左右运动,通过设置支撑轴承,起到了支撑起重转轴的作用,避免起重转轴因承受较多的重量而倾斜,通过设置加固绳和加固环,使钢绳可以更加平稳的带动活动套上下运动,通过设置固定套,加固了活动套与挂钩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B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图中:1顶板、2竖板、3移动槽、4移动板、5移动轮、6液压缸、7移动壳、8起重电机、9起重转轴、10绕线轮、11钢绳、12通槽、13滑槽、14滑轨、15滑套、16第一滚珠、17活动板、18活动套、19第二滚珠、20连接环、21密封圈、22挂钩、23保护罩、24限位槽、25限位块、26支撑轴承、27加固绳、28加固环、29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高稳定性的起重机,包括顶板1,顶板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2,顶板1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3,移动槽3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4,移动槽3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限位槽24,限位槽24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5,限位块25靠近移动板4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槽24和限位块25,起到了限位移动板4的作用,保证移动板4可以平稳地进行左右运动,移动板4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5,移动轮5的底部与移动槽3内壁的底部相互接触,通过设置移动轮5,一方面起到了支撑移动板4的作用,另一方面使移动板4可以很简单地在移动槽3的内部进行左右运动,顶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6,顶板1的右侧且对应液压缸6的位置设置有保护罩23,通过设置保护罩23,起到了保护液压缸6的作用,液压缸6的左端与移动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液压缸6可以带动移动板4左右运动,移动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壳7,移动壳7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起重电机8,起重电机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起重转轴9,移动壳7内壁的前侧且对应起重转轴9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承26,起重转轴9的前端贯穿支撑轴承26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轴承26,起到了支撑起重转轴9的作用,避免起重转轴9因承受较多的重量而倾斜,起重转轴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绕线轮10,绕线轮10的表面缠绕有钢绳11,移动板4和移动壳7不会影响钢绳11运动,顶板1的底部开设有与移动槽3相互连通的通槽12,通过设置通槽12,给钢绳11的左右运动留有足够的空间,两个竖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13,滑槽13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通过滑轨14固定连接,滑轨14的表面套接有滑套15,滑套15内壁左右两侧的凹槽内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滚珠16,第一滚珠16靠近滑轨14的一侧与其相相互接触,通过设置第一滚珠16,降低滑轨14与滑套15之间的摩擦力,使滑套15可以更加容易地在滑轨14的表面进行上下运动,滑套15靠近移动板4的一侧贯穿滑槽13且延伸至其外部,两个滑套15之间通过活动板17固定连接,活动板17的表面套接有活动套18,活动套18内壁顶部与底部的凹槽内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滚珠19,第二滚珠19靠近活动板17的一侧与其相互接触,通过设置第二滚珠19,降低了活动套18与活动板17之间的摩擦力,使活动套18可以更加容易地在活动板17的表面左右运动,钢绳11远离绕线轮10的一端贯穿通槽12且延伸至其外部通过连接环20与活动套18的顶部固定连接,钢绳11表面的底部固定缠绕有两个加固绳27,加固绳27远离钢绳11的一端通过加固环28与活动套18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加固绳27和加固环28,使钢绳11可以更加平稳的带动活动套18上下运动,活动板17的表面且位于活动套18的左右两侧均套接有密封圈21,密封圈21的内壁与活动板17的表面相互接触,密封圈21可以在活动板17的表面左右运动,密封圈21靠近活动套18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活动套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22,活动套18的底部且对应挂钩22表面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套29,固定套29的内壁与挂钩22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套29,加固了活动套18与挂钩22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通过滑槽13、滑轨14、滑套15、第一滚珠16、活动板17、活动套18和第二滚珠19的相互配合,提高了起重机的稳定性,在提升货物的过程中,保证货物不会因为较大的风力或其他外力的影响而晃动,货物不会掉落,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有利于货物起吊工作地进行,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使用时,起重电机8开始工作,起重电机8通过起重转轴9带动绕线轮10旋转,绕线轮10开始松开钢绳11,滑套15、活动板17、活动套18和挂钩22等会由于重力而下落,之后,工作人员将货物通过绳索挂在挂钩22上,起重电机8通过起重转轴9带动绕线轮10反向旋转,绕线轮10开始缠绕钢绳11,钢绳11通过连接环20带动活动套18向上运动,活动套18通过挂钩22将货物吊起,活动套18通过活动板17带动滑套15在滑轨14的表面向上运动,液压缸6可以带动整个起吊机构左右运动,起吊机构通过钢绳11和连接环20带动活动套18左右运动,活动套18在活动板17的表面进行左右运动,通过上述方式,采用刚性的上下及左右运动方式,避免货物通过钢丝绳直接起吊,提高了起重机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该高稳定性的起重机,通过滑槽13、滑轨14、滑套15、第一滚珠16、活动板17、活动套18和第二滚珠19的相互配合,解决了常见起重机稳定性低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0021.4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442536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B66C 19/00
专利分类号:B66C19/00;B66C11/22;B66C5/04;B66C13/06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上海金虞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金虞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111 上海市闵行区昆阳路1600号第7幢139室
发明人:李小军
第一发明人:李小军
当前权利人:上海金虞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何艳娥
代理机构:31297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起重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