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朝鲜族的跨国迁移对移民迁出地社会空间的影响——以延吉市饮食街为例论文

王蕊:朝鲜族的跨国迁移对移民迁出地社会空间的影响——以延吉市饮食街为例论文

摘要:朝鲜族的跨国迁移,一直是研究朝鲜族人口流动的重要部分。选择延吉市烟集街内的餐饮商户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法,针对该区域内跨国迁移的朝鲜族商户进行研究,通过实际案例解析,得到以下结论:朝鲜族的跨国迁移以经济需求为主导因素,归国创业则是亲情、乡愁、婚姻等社会网络的综合作用,并由此提高移民迁出地的社会空间的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丰富了移民迁出地的餐饮方式和消费文化,为打造多元化社会景观和社会空间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朝鲜族;跨国迁移;归国创业;社会空间

0 引言

所谓人口迁移,是人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某种原因,离开自己原来居住地而长期移居他乡的行为[1],是人口在地区之间连续、动态的空间移动现象,其形式有自愿和非自愿之别[2]。而国际迁移(International Migration)—跨国迁移(Transnational Migration):更强调国家间的关系,即原籍地与迁入地的关系[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家、地区间的人口迁移现象日益普遍化,跨境移民(包括探亲移民、技术移民、留学移民、劳务移民、投资移民等)成为一种“全球现象”,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于此[4]。

因此,本文选取延边朝鲜族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主要聚居在中国东北地区,是由朝鲜半岛移居而来的“跨境民族”,具有鲜明的迁移特色。本文从朝鲜族的跨国迁移,尤其是归国创业的角度入手,以延吉市烟集街的韩式餐饮商户为例,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该地区朝鲜族跨国迁移和归国创业的动力机制。同时,进一步分析该地区朝鲜族的跨国迁移行为对移民迁出地社会空间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丰富了朝鲜族跨国迁移的研究内容,为促进延边朝鲜族地区的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

1 研究背景

1.1 跨国迁移的现状

联合开发计划署(UNDP)统计表明,从1990年至2013年全球跨国迁移增加2倍,特别是在2000年到2010年间增加速度最快,称之为“全球化的迁移时代”(globalization of migration)[5]。据联合国人口统计司资料显示,2013年全球范围内国际人口迁移总规模高达2.3亿,占当时全球总人口的3.2%,与1990年相比年均增1.8%。据2018年国际移民组织报告表明,全球国际移民人口已达到2.4亿,占世界人口的3.3%[6]。就中国而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全球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的国际人口迁移也迅速攀升,国际人口研究已成为21世纪的全球性问题,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性的人口流动大国,也必须重视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1.2 朝鲜族跨国迁移的现状

延边朝鲜族迁入中国百多年来,历经无数次战乱、天灾和外敌入侵,为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东北边疆作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中韩建交后,朝鲜族人口跨境流动的规模日益增大。其流动范围从国内的东北3省扩展到世界各地80多个国家,国外迁移主要集中在劳动收入较高的韩国、日本、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有较强的境外联系趋势。

据韩国出入境外国人统计数据和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8年在韩朝鲜族人数约72万余人,约有39%的中国籍朝鲜族生活在韩国[7],并且在韩国首尔市加里峰、大林洞一带形成了朝鲜族聚居区。人口的跨国(主要指赴韩)流动和迁移,在朝鲜族社会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并对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有害气体的不断增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人员要加强空间分布设计力度,保证室内环境污染现状得到更好改进。结合2016年我国建筑材料与建筑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成分分析结果能够得知,当下,建筑市场中80%的装饰装修材料存在污染,因此,设计人员要尽量减少装饰装修材料的使用量。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外关于人口跨国迁移以及社会空间变化的研究不断增加,但在国内,关于跨国迁移的研究,特别是跨国迁移对社会空间影响方便,还比较欠缺,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在韩国呆了16年,最开始就是打工,现在年龄大了,家里有父母,就回来了,还是家里好,落叶要归根嘛,总不能一直在外面啊,在韩国也学了很多技术,回来听说这里地段不错,环境又好,就来开店了。 ——印象烧烤

2.1 国内研究现状

由图5可以看出,ax2的条带清晰,单一,序列长度约为650 bp。ax2菌株18srRNA测序后,登陆Genbank,利用MEGA3.0软件与其他菌的18srDNA序列(菌株号见发育树)进行同源性对比,绘制系统发育树,见图6。ax2与锐形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亲缘关系最近,亲缘性为99%,结合形态观察结果,ax2鉴定为锐形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

烟集街原名延吉街,2012年10月11日正式更名为烟集街()。烟集街位于延吉市公园街区北部,是一条自南向北由公园向依兰镇方向延伸的街道。而本文的研究区域是从烈士陵园街口开始到烟集街与延北路交叉口这一路段,是一条集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美食街(图1)。

2.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跨国迁移以及社会空间变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流动空间的研究,Massey认为人口迁移是社会关系变化的催化剂,移民与非移民亲友之间的日常联系为非移民提供了一些机会,为那些企图出国的人带来了很多便利[14];Gresswell认为移动的地方代表着另一种形式的地方[15];Thomas Fasit在跨国迁移中把迁居者的跨国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分为四大类:家族间的跨国实践,社会-文化的跨国实践,经济跨国实践,以及政治的跨国实践[16];Adey认为在流动的过程中,不同主体的视角、态度、实践方式、相关经历等都塑造着这些混乱的喧嚣和热闹的人群所构成的空间[17]。总之,流动过程中人与空间不断互动,认识空间并生产着地方的意义。

(2)连接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点P为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F/DF交抛物线于点F,设点P的横坐标为m;并求出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PEDF为平行四边形?

3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及选取

这一段关于“行侠仗义”的探讨,发生在金庸先生所著的《倚天屠龙记》第五章末尾,便是谢逊大闹天鹰教的场子,意图抢夺屠龙刀之时。众所周知,张翠山是武当七侠之一,而谢逊是臭名昭著的金毛狮王,按江湖中的话来说,乃是“正邪不两立”。

根据实地考察的情况,将研究区域的商户进行了统计和整理(表1)。

表1 研究区域商铺的分类与统计

Tab.1 The classification and statistics of the store in the research area

商户类型数量/个占比/%餐饮14549娱乐休闲运动155生活服务13646合计296100

图1 研究区域的地理位置

Fig.1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research area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统计结果分析,该区域内商家集聚,其中,餐饮商户占比49%,有利于实际案例的提取;同时,居住小区密集,人口集中且是有名的特色饮食街,客流量大,尤其是外来游客的数量大,有利于社会空间变化的研究,因此,选取该区域为研究区。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通过实际案例深入访谈后得知,该研究区域朝鲜族商户跨国迁移的主要目的地是韩国,也有极少部分去往日本。并根据上述访谈人员信息表统计结果显示,其跨国迁移原因主要是:(1)经济需求。中韩建交之后,由于当时延边州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为寻求经济利益,许多朝鲜族进行跨国迁移,到韩国或者日本打工赚钱,在打工的过程中渐渐学习了相关的餐饮技术。(2)留学。因留学进行的跨国迁移,并在留学过程中,学习相关餐饮技术。(3)专门学习餐饮技术而进行的跨国迁移。其中,一部分是自主去往韩国或日本进行学习,另一部分是因亲朋关系在韩国或日本,后经由介绍或推荐,前往韩国或日本学习餐饮技术。

对烟集街的朝鲜族商户进行问卷调查,共进行问卷调查60份,实际有效问卷数56份,有效率93.3%。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选取20家进行跨国迁移的朝鲜族商户为实际案例进行深入访谈。在具体的访谈过程中,为了不影响商户的经营,访谈尽量选择在13∶00~16∶00这一时间段,选择实际案例对象,利用谈话和提问的方式,获取所需信息。总结的访谈人员信息见表2。

复杂产品的架构设计往往受到一些互斥类型的成组约束条件的限制,例如由于磁场或者无菌环境的限制,一些构件不能与其他构件放置在同一模块中[8]。本文方法的一个不足是算法没有包含互斥类型的成组约束条件。若需要包含该类约束条件,则一个简单的处理方法是在搜索过程中抛弃违反约束条件的解(死刑惩罚法)。但这种方法包含过多的该类约束条件,可能会出现病态收敛。高效地处理这种成组约束条件是进一步的探索方向。

3.3 研究区商户发展和特色

在调查访问的时候,从被访问者的口述中,获悉该研究区租赁店铺从2013年开始不断增多,2015年,餐饮经营开始呈现井喷趋势,同时其它商户也飞速集聚,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美食街。

表2 访谈人员跨国迁移的信息汇总

Tab.2 Summary of information on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of interviewees

商户出国年份归国年份开店年份出国原因延边烤肉200020172017打工聚客烤鱼200920112011留学全州拌饭馆201020112017自主学习炭烤家201020122017自主学习秀晶章鱼屋201220132013亲朋推荐章鱼哪啦201220142015打工施善章鱼城201220142015打工九尾壶炭火烤肉201320142015打工万兴佳烧烤201320142015自主学习野外烧烤201320152018自主学习风川鳗鱼村庄201320152016打工松村洞韩食201420172018打工三时三餐201420152016打工朴大人炭烤201420152017自主学习窑村侬雪汤201420162017自主学习土老帽烧烤屋201520172018自主学习金博士炭烤201520172018打工印象烧烤201520172017打工善首村米包饼201620172018亲朋推荐辛大山烤肉201720172017留学

由此,影响当地朝鲜族进行跨国迁移的主要动因究其根本在于追求经济利益,其中,因要打工赚钱而进行跨国迁及的商户占45%,而自主学习和亲朋推荐各占35%和10%,其目的都是学习餐饮技术后赚取相应的报酬,从而寻求更好的生活。

我2013年回国之后,这里就已经有很多家餐饮店了,但是都比较集中,后来两年餐饮店不断增加,有的经营不满一年就黄了,之后就又有新的商店代替。——秀晶章鱼屋

由于延边地区朝鲜族多进行跨国迁移活动,根据实地考察和深入访谈发现,实际案例商户的餐饮商品主要来源于韩国,尤以韩国首尔地区、济州岛地区、大邱地区等为主(图2)。

图2 商铺的技术来源与韩国的关系

Fig.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chnical source of the Store and Korea

同时,视觉招牌作为视觉资本的一种形式,能够吸引合适的顾客进入商店,将其转换为特定的经济资本[18]。而延边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朝鲜族文化特色鲜明,政府规定商户的招牌要中文和朝鲜语两种文字并存,但通过对研究区域的走访和拍摄发现,在该研究区域内,实际案例的招牌韩语标识更为突出,而当地朝鲜族特色的商店或其他商店的招牌标识大都是并列的,其区分并不明显(如图3商铺左右对比所示)。

国内关于跨国迁移的研究主要集中移民空间和以民社会网络等方面,李银河基于对朝鲜族的家族关系,比较分析其城市居民的家族结构、经济结构变化过程,揭示民族社会网络在区域内外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及其演变[8];陈翊以浙南移民在欧洲族裔聚集区为研究对象,分析移民社会网络对族裔空间的影响[9];刘云刚对跨国移民的空间生产,社区生产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在华外国人聚居的社会空间[10];梁海艳利用文献分析方法,对人口跨境迁移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将对跨境人口监测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发展[11];唐雪琼从流动性空间实践出发,以中越边民为案例,分析跨境流动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12];江荣灏以广州外籍居民聚居的建设六马路的跨国饮食消费景观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族裔空间和文化经济联结互动的运作动态,进一步理解跨国化的都市空间形态[13]。

4 案例分析——以烟集街跨国迁移的商户为例

4.1 研究区朝鲜族商户跨国迁移的动因

调查问卷是为了确定商户的社会身份与流动特征的一致性,其设计包括3部分:(1)个人简介,如是否出国、出国原因等;(2)创业动向,如回国创业原因、开办商店的驱动力、商店经营的产品特色等;(3)发展现状,如是否与国外保持联系、街区的发展情况等。

一开始,大家都说国外打工好赚钱,很多人都去了,我也跟着去,在那里打工熟悉他们的经营方式,慢慢也就学会了。 ——松村洞韩食

当时,姐姐说这个很好吃,让我去韩国学习回来好开个店,口味新鲜,也好赚钱。 ——章鱼秀晶屋

与T0时点相比,C组在T2和T3时点BP、HR均明显增高,术中及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升高(P<0.05);与 T0时点相比,D组患者BP、HR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5时点VAS评分升高(P<0.05)。在 T2和 T3时点,D组BP均明显低于C组(P<0.05);在T2时点,D组患者HR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VAS评分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T1~T5时点C组VAS评分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术后各时点SpO2变化曲线基本重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之前,去日本留学,在那里呆了4年,经常接触这类饮食,后来经朋友介绍就回家来开店。——辛大山烤肉

想开店,就去日本和韩国学习,然后回来,就一家人开了店经营。——风川鳗鱼村

图3 商铺标识的对比

Fig.3 Comparison of Store signs

我当时听说韩式烧烤好吃,这里韩式烧烤的店少,在这里开店肯定比较吃香,就去韩国学习,大概学了一年半,回来就开了店。——土老帽烧烤屋

我在这里呆了近7年了,最早大概是在2012年街区开始开发,2013年店铺不断增加,后来渐渐的发展成了美食街。——聚客烤鱼商户

4.2 归国在此地创业的影响因素

根据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的结果显示,朝鲜族商户跨国迁移学习到餐饮技术后,选择在该研究区域进行创业的原因有多种,归纳的主要的影响因素为:(1)家族因素 。大多朝鲜族商户都是本地人且家庭大都居住在延吉市,父母亲人的牵绊是其选择该区域回国创业的根本原因。(2)乡愁情结。有一部分朝鲜族商户年岁较大,会选择回国在此创业主要是受“落叶归根”思想的影响,不想继续在外漂泊。(3)该研究区域商户集中,经营竞争环境良好。且地价相对较低,商业经营集中,品牌效应显著,客流量稳定,适合商户的投资经营。(4)姻亲关系。因为婚姻关系而迁移是选择在此地经营的另一影响因素,夫妇中有一人或者两人都进行跨国迁移,其后因夫妇双方中一方的家庭在此定居而选择在此开店经营。

房地产行业一直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对象,一些购房政策的出台会直接影响到绿色建筑工程的成本。此外,随着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一些新的投资模式受政策影响相继涌现,如“ppp”项目等。因此,造价预估需要开率具体地区的地方法律和政策导向,可以提高工程造价成本的效率和质量。

选取CBOE的新兴市场ETF波动率指数作为衡量原油金融属性的指标,代码VXEEM,该指标于2011年3月16日开始发布。VXEEM是采用CBOE的VIX计算方法对跟踪新兴市场ETF的期权计算出来,反映MSCI新兴市场指数基金的隐含波动率(见图9)。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相较于滞后公布的许多宏观数据,股市的波动率直接反映了投资者对于未来宏观经济的信心。

家里爷爷奶奶都在这里,我得照顾爷爷奶奶,所以就在这里开店了。 ——辛大山烤肉

我家是黑龙江的,家里有亲戚在韩国,听说米饼包这种吃食不错,就让我去学,回来是因为老公家是延吉的,就在这里开店了。 ——善首村米饼包

我家就在店铺后面的小区里,所以就在这里开店。 ——松村洞韩食

《造纸信息》是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学会和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造纸综合信息类刊物。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

和上述出国动因中经济驱动占比明显这一现象不同,进行跨国迁移的商户归国选择在此地创业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各种影响因素的所占比重因个人的实际情况而不同,商户是在多种因素互相作用下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4.3 对移民迁出地社会空间产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该研究区域进行跨国迁移的朝鲜族商户归国后在此地进行创业,对移民迁出地的社会空间也产生了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概括。

(1)经济方面。朝鲜族商户跨国回迁在此地创业,一方面引入了新的餐饮经营模式,为移民迁出地的商业竞争力增加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不同地方特色餐饮的集聚,吸引了周边地区客流量的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居民和游客来此地体验不同特色的餐饮,拉动了该区域内的消费需求,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顾客的餐后评价形成了良好口碑效益,大大提升了商铺的宣传力度,树立了优质的品牌形象和效应,为移民迁出地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对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以及一些试行建议和措施,我国公民可以积极参与,听一些民主政治会议,并在会议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来不断优化政策和措施,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贡献力量,不断推动我国社会的民主建设,促使社会的不断发展。

(2)文化方面。在该研究区域中,朝鲜族商户通过跨国迁移学习了韩国和日本的特色餐饮技术,其商铺的餐饮商品有别于延边地区传统的朝鲜族风味特色,一方面丰富了该地区的餐饮特色、餐饮方式及餐饮消费文化,另一方面,人们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其它地区文化的了解,为移民迁出地多元文化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社会生活方面。跨国迁移学习的有别于移民迁出地的餐饮方式,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餐饮休闲项目,也影响了移民迁出地居民的餐饮消费习惯和方式,为居民的社会生活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根据上述对招牌效应的阐述,可以发现,经过跨国迁移学习的朝鲜族商铺在此地创业后,对移民迁出地的餐饮景观进行了新的塑造,以更直观的视觉表达方式潜移默化的为该地区增添了多样化的社会景观,为其多元化景观的建构创造了条件。

5 结论与讨论

通过上述对研究区域朝鲜族跨国迁移和归国创业行为的研究表明,在朝鲜族这一特殊民族背景下,其跨国迁移的主要动因在于经济利益的主导,追求金钱效益满足物质需求是其最根本的目的;而影响其归国创业的因素则围绕在家庭、乡愁、婚姻及经营环境等社会网络的综合作用下。同时,该研究区域的朝鲜族在归国创业后,不仅推动了移民迁出地的经济增长,丰富了其餐饮消费文化和餐饮消费方式,为当地居民的社会生活增添了多样化的发展方向,也为移民迁出地的多元化社会景观的建构提供了基础,更为朝鲜族跨国迁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向。但针对朝鲜族跨国迁移的调查样本较少,今后需扩大样本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不断改进,也可以和其他边境地区相互借鉴,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柴彦威,张雪,孙道胜.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5(3):61-69.

[2]柴彦威,塔娜.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9):1362-1373.

[3]Chris Rojek,Katherine Haw.Key Concepts in Migration[M].British Library,2013:4-6.

[4]Urry,J.Sociology Beyond Societies:Mobilit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0:2.

[5]UNDP.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port[M].United Nations.2015.

[6]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IOM)[OL].http://www.iom.hu/,2018.

[7]Korea Immigration[OL].http://www.immigration.go.kr/immigration/index.do,2018.

[8]李银河.基于家族关系的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网络空间结构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1.

[9]陈翊.行动对跨国空间社会网络的依赖——对浙南移民在欧洲族裔聚集区的考察[J].华人历史研究,2015(3):44-54.

[10]刘云刚,周雯婷,黄徐璐,等.全球化背景下在华跨国移民社区的空间生产——广州远景路韩国人聚居区的案例研究[J].地理科学,2017,37(7):976-986.

[11]梁海艳.人口跨境迁移国内研究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7,29(2):72-77.

[12]唐雪琼,钱俊希,杨茜好.跨境流动视阈下的节庆文化与民族认同研究——中越边境苗族花山节案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9):1081-1091.

[13]荣灏,刘佳玲,林铭亮,等.族裔-文化经济和地方协商:广州建设六马路的跨国饮食消费景观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8,27(2):143-155.

[14]Massey D.Marxism Today.Reprinted in Space,Place,and Gender[M].Oxford:Polity Press,1994.146-156.

[15]Cresswell T,Merriman P.(eds.),Geographies of Mobilities:Practices,Spaces,Subjects[M].Surrey:Ashgate,2012.

[16]Thomas Faist,Margit Fauser,Eveline Reisenauer.Transnational Migration,Polity.2013.

[17]Adey P.Mobilities:politics,practices,places.in Cloke,P.,Crang,P.,and Goodwin,M.(eds.),Introducing Human Geographies(3rd edition)[J].London:Routledge,2014:791-805.

[18]Suzanne Hall,Ayona Datta.The translocal street:Shop signs and local multi-culture along the Walworth Road,south London[J].City,Culture and Society,2010.

[19]朱竑,钱俊希,陈晓亮.地方与认同:欧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再认识[J].人文地理,2010,25(6):1-6.

[20]LU,Bi Shun.The Decrease of Korean Population and the Changes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Rural Area of Yanbi[J].The Korean Association of Regional Geogrephers,2013,19(4):668-682.

[21]钱俊希,杨槿,朱竑.现代性语境下地方性与身份认同的建构——以拉萨“藏漂”群体为例[J].地理学报,2015,70(8):1281-1295.

THEINFLUENCEOFTRANSNATIONALMIGRATIONOFKOREAN-CHINESEONTHESOCIALSPACEOFTHEEMIGRATIONPLACE——TAKING YANJI CITY FOOD STREET AS AN EXAMPLE

WANG Rui,LI Yin-he,LU Bi-shun

(DepartmentofGeography,YanbianUniversity,Yanji133002,Jilin,China)

Abstract:The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of Korean-Chinese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studying the movement of the Korean-Chinese population mobility.Selecting the catering merchants in Yanji Street of Yanji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using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depth interview to study the Korean-Chinese merchants who migrate across borders in this region,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cases,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drawn:the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of the Korean-Chinese nationality is dominated by economic demand,while to China to start a business is the comprehensive role of social networks such as kinship,homesickness and marriage.Thus,it will increase the consumption demand and economic growth of the social space where the immigrants move out,enrich the catering methods and consumption culture of the emigration place,and provide a basis for creating a diversified social landscape and social space.

Keywords:Korean-Chinese;transnational migration;returning to business;social space

中图分类号:C91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852(2019)03-0038-07

收稿日期:2018-12-01;修订日期:2019-04-27.

作者简介:王蕊(1993-),女,河南省新乡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地理.

*通信作者:李银河(1984-),女(朝鲜族),吉林省延吉市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文化地理学.

标签:;  ;  ;  ;  ;  ;  ;  ;  ;  ;  

王蕊:朝鲜族的跨国迁移对移民迁出地社会空间的影响——以延吉市饮食街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