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约束收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圆环,混凝土,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机理,自生,骨料。
约束收缩论文文献综述
姜海波,李佳航,李岱韩[1](2019)在《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填充钢管约束RC柱的轴压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自密实(SCC)补偿收缩混凝土填充钢管加固桥墩的轴压性能,研配了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将其作为混凝土短柱和钢管之间的填充混凝土。制作外包钢管填充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加固混凝土短柱试件,以有无钢管外包约束、填充层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柱高度、核心混凝土直径、钢管壁厚度以及填充层厚度为试验参数,探究其对试件破坏模式、荷载—竖向相对位移曲线、钢管荷载—应变曲线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钢管壁厚度和核心混凝土直径能大幅度提高极限承载力;填充层起黏结和传力作用,对非全截面加载试件极限承载力无显着影响。验证了Mander公式对试验模型有良好的预估效果。(本文来源于《广东公路交通》期刊2019年05期)
王俊颜,边晨,肖汝诚,马骉[2](2019)在《不同轴拉性能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圆环约束收缩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2种不同轴拉性能(高应变强化型和应变软化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圆环约束收缩性能研究。首先对高应变强化型UHPC及应变软化型UHPC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及声发射实时损伤定位试验,得到不同龄期时(2,7,28,80 d)UHPC的轴拉应力-应变曲线及其拉伸损伤演化机制。随后对2种UHPC进行圆环约束试验,得到UHPC内钢环的压缩应变-龄期曲线。最后基于高应变强化型UHPC及应变软化型UHPC的轴拉性能(应变强化与否)、抗拉强度发展规律及拉伸损伤演化机制,分析2种UHPC的圆环约束收缩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应变强化型UHPC的内钢环压缩应变-龄期曲线出现大量幅值小于10×10~(-6)的锯齿形波动,对应产生的微裂纹宽度小于0.01 mm,与裂缝测宽仪(精度为0.01 mm)在UHPC圆环试件上始终未检测到微裂纹的结论相一致;应变软化型UHPC的内钢环压缩应变随着龄期出现了4次较明显的瞬时突变(28×10~(-6),53×10~(-6),41×10~(-6),18×10~(-6)),且裂缝测宽仪在UHPC表面检测到了4条微裂缝(0.035,0.050,0.040,0.020 mm),由于拉伸软化特性,后续在其他荷载作用下会导致裂缝持续扩展;高应变强化型UHPC的应变强化特性使其在约束状态下产生的拉应力以多点分布微裂纹(宽度小于0.01 mm)的形式逐步小幅释放,应变软化型UHPC在约束作用下产生的拉应力通过多缝开裂(宽度小于0.05 mm)的方式瞬时部分释放。(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李聪,陈宝春,黄卿维[3](2019)在《超高性能混凝土圆环约束收缩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约束水平、环境条件(密闭或干燥)和钢纤维等为参数,开展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圆环约束收缩试验。研究了钢环应变随龄期的发展规律;分析了各参数对圆环约束下的残余应力与各关键龄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了拉应力水平和应力松弛率来评价UHPC的开裂性能。为配合圆环收缩试验,开展了自由收缩与基本力学性能试验。试验表明,未掺钢纤维的UHPC早期开裂风险大,在14 d前均发生开裂,裂缝平均宽度大于0.25 mm,含钢纤维试件均未开裂。不同约束程度对拉应力水平与应力松弛率的影响均显着,降低约束程度能有效降低开裂风险。与自由收缩测试结果不同,圆环约束UHPC在密闭条件下后期的开裂风险会高于环向干燥条件。建议以密闭条件下14 d的抗裂性能作为控制指标评价圆环约束下UHPC的开裂性能。(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9年08期)
张登祥,韦莹,周佳[4](2019)在《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约束收缩试验及抗裂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采用高强页岩陶粒及Ⅰ级粉煤灰制备工作性能良好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SCLC),通过环形约束收缩试验,进行密封与外侧面干燥两种条件下的约束收缩试验,研究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约束收缩应变随着龄期发展规律及抗裂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在3 d前的自生收缩与干燥收缩大于普通混凝土,14 d后的自生收缩与干燥收缩低于普通混凝土;掺加Ⅰ级粉煤灰可以明显提高新拌SCLC浆体的工作性能,也能有效抑制SCLC的自生收缩,但其掺量应该控制在25%以内较合适;以开裂风险系数η作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评价指标,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要高于普通混凝土,但SCLC在达到临界开裂状态后很快产生贯穿性裂缝,其开裂的时间反而比普通混凝土早。(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国杰,刘积丁,郑建岚[5](2019)在《自密实混凝土自生约束收缩下应力松弛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为主要参数,研究较长龄期内自密实混凝土的自由自生收缩性能及圆环约束收缩下钢环应变的发展规律,通过分析得到自密实混凝土在自生约束收缩下的应力松弛性能。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自生变形在经过1d左右的小幅膨胀后开始收缩,3~7d内收缩增长较快,接下来在长达100d的测试过程中缓慢而持续地增长;自生收缩在受约束时应力增长也有类似的规律。自生约束收缩引起的应力松弛主要发生在3~7d的早龄期,之后应力松弛的增长几乎停滞;自密实混凝土的应力松弛率随水胶比的提高显着增大,随胶结料用量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陈若曦[6](2019)在《混凝土早期约束收缩开裂机理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领域对建设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混凝土作为工程基础结构之一,也应在当前背景下对其稳度性及强度的提升给予高度重视。本文就基于此,对混凝土早期约束收缩开裂机理及试验研究进行相关论述,旨在充分发挥出混凝土早期约束收缩开裂试验的积极作用,有效降低早期约束收缩开裂问题发生几率。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9年04期)
唐浩翔[7](2018)在《不同约束条件下C60混凝土早期自收缩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因其高承载能力、低空间占有率,在我国超高层建筑中已成为主要承重结构,但在初始缺陷、养护条件以及外界约束的共同作用下,混凝土极易出现早期非荷载开裂病害,降低结构承载力、抗震性能、耐久性。非荷载开裂多为高强混凝土受约束收缩变形引起,因此,开展研究分析影响高强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因素及规律是解决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安全服役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混凝土的收缩特性,在协调变形、平截面假定简化条件下,推导得到适用于不同约束条件下混凝土试件截面各处应力、应变的理论计算模型。结合工程实践,设计了模拟实际受约束状态的试件和模具,设置内外约束、配钢率、钢板间距、配置方式以及钢板、钢筋的区别为试验变量,同时设置素混凝土对照组,设计并开展了C60混凝土收缩系列试验,系统性地分析了不同约束条件对C60混凝土自收缩行为的影响规律,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约束体对混凝土的约束能力与两者的间距呈反相关关系,对距离较近的混凝土约束作用强,对距离较远的混凝土约束作用弱。(2)相同配钢率条件下,集中配置钢板或分开配置距离过大的钢板均会对混凝土造成约束分布严重不均匀。(3)外约束试件中,配置钢板能大幅度减小因混凝土自收缩在相邻结构产生的侧向拉力,分开配置钢板对侧向拉力的削弱效果更明显。(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华建民,刘琦,冯超[8](2018)在《高强混凝土收缩与栓钉内约束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当前工程中钢板-混凝土组合墙结构普遍开裂工程现象和栓钉约束下混凝土收缩变形研究较少的现实情况,对栓钉约束下高强混凝土收缩应力大小进行相对应的研究分析。采用钢筋内约束改进试验方法,研究栓钉内约束下高强混凝土收缩情况,分析不同类型栓钉内约束下高强混凝土收缩情况,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讨论出不同组合因素下,内约束强度最优组合。与此同时,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出栓钉与高强混凝土之间相互作用,得出应力集中位置,较好地提供了栓钉约束下早期混凝土开裂的分布情况。(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8年03期)
王俊颜,边晨,肖汝诚,马骉,刘国平[9](2017)在《常温养护型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圆环约束收缩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HCSA膨胀剂3种掺量(0%、3%、6%)下常温养护型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的圆环约束收缩性能,包括:(1)UHPC轴拉应力应变曲线测试;(2)根据GB/T50082的UHPC自由收缩实验;(3)根据ASTM C1581的UHPC圆环约束实验。结果表明,3种UHPC的极限拉伸应变均高于3 000με,28d总收缩值分别为1 005.6με、600.0με、462.2με,并且在圆环约束作用下转化为残余应变、弹性拉应变和塑性拉应变,其中塑性拉应变分别为700.4με、437.9με、389.9με。3种UHPC在拉伸应变达到1 000με时及圆环约束实验中均未发现0.01mm以上的可检测裂缝。基于拉伸实验和声发射损伤分析方法对UHPC进行应变分析,可知具有应变强化段的3种UHPC在圆环约束实验中的塑性变形以小于0.01mm的多点分布微裂纹形式存在。通过添加HCSA膨胀剂对常温养护型UHPC进行收缩补偿,可有效地降低UHPC自身的拉应力以及对原有结构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7年23期)
马丽娜,贡金鑫,赵艳华[10](2017)在《高性能混凝土约束收缩对氯离子扩散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粉煤灰和矿渣粉双掺总量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30%,40%和50%及掺合比例分别为1∶2,2∶3和1∶1的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平板收缩试验和快速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RCM法)试验,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有约束和无约束收缩开裂性能及对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约束的混凝土平板均未发生开裂,有约束的混凝土平板基本开裂,双掺矿物掺合料显着改善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当粉煤灰和矿渣粉的掺合比例为1∶1时,其抗裂性能最好,且随着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越好;矿物掺合料双掺总量和掺合比例一定时,各配比约束收缩混凝土的等效氯离子扩散系数均高于无约束收缩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即约束收缩增大了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收缩应变越大,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性能越差;当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比例为1∶1时,约束收缩对混凝土内氯离子扩散的影响最小。(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约束收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开展2种不同轴拉性能(高应变强化型和应变软化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圆环约束收缩性能研究。首先对高应变强化型UHPC及应变软化型UHPC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及声发射实时损伤定位试验,得到不同龄期时(2,7,28,80 d)UHPC的轴拉应力-应变曲线及其拉伸损伤演化机制。随后对2种UHPC进行圆环约束试验,得到UHPC内钢环的压缩应变-龄期曲线。最后基于高应变强化型UHPC及应变软化型UHPC的轴拉性能(应变强化与否)、抗拉强度发展规律及拉伸损伤演化机制,分析2种UHPC的圆环约束收缩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应变强化型UHPC的内钢环压缩应变-龄期曲线出现大量幅值小于10×10~(-6)的锯齿形波动,对应产生的微裂纹宽度小于0.01 mm,与裂缝测宽仪(精度为0.01 mm)在UHPC圆环试件上始终未检测到微裂纹的结论相一致;应变软化型UHPC的内钢环压缩应变随着龄期出现了4次较明显的瞬时突变(28×10~(-6),53×10~(-6),41×10~(-6),18×10~(-6)),且裂缝测宽仪在UHPC表面检测到了4条微裂缝(0.035,0.050,0.040,0.020 mm),由于拉伸软化特性,后续在其他荷载作用下会导致裂缝持续扩展;高应变强化型UHPC的应变强化特性使其在约束状态下产生的拉应力以多点分布微裂纹(宽度小于0.01 mm)的形式逐步小幅释放,应变软化型UHPC在约束作用下产生的拉应力通过多缝开裂(宽度小于0.05 mm)的方式瞬时部分释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约束收缩论文参考文献
[1].姜海波,李佳航,李岱韩.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填充钢管约束RC柱的轴压性能[J].广东公路交通.2019
[2].王俊颜,边晨,肖汝诚,马骉.不同轴拉性能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圆环约束收缩性能[J].中国公路学报.2019
[3].李聪,陈宝春,黄卿维.超高性能混凝土圆环约束收缩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9
[4].张登祥,韦莹,周佳.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约束收缩试验及抗裂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
[5].王国杰,刘积丁,郑建岚.自密实混凝土自生约束收缩下应力松弛性能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9
[6].陈若曦.混凝土早期约束收缩开裂机理及试验研究[J].居舍.2019
[7].唐浩翔.不同约束条件下C60混凝土早期自收缩性能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8
[8].华建民,刘琦,冯超.高强混凝土收缩与栓钉内约束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8
[9].王俊颜,边晨,肖汝诚,马骉,刘国平.常温养护型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圆环约束收缩性能[J].材料导报.2017
[10].马丽娜,贡金鑫,赵艳华.高性能混凝土约束收缩对氯离子扩散的影响[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研究区域GPS速度分布及模型约束(a)1...](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2499514.nh0044&suffix=.jpg)
![优化配合比条件下井口槽的位移(14d...](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004808.nh0086&suffix=.jpg)
![混凝土新型环形约束收缩试验装置...](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FZDZ2010010240005&suffix=.jpg)
![约束收缩试](/uploads/article/2020/01/03/a161a42d12777ec2db8c0e82.jpg)
![约束收缩试件示意图](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8147349.nh0014&suffix=.jpg)
![混凝土约束收缩模具](/uploads/article/2020/01/03/bf95a63e64907e999c8409c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