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2013年布鲁氏菌病流行及防控措施

应县2013年布鲁氏菌病流行及防控措施

焦玉舫

(应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37600)

【摘要】目的总结了解2013年山西省应县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状况,掌握本县布病疫情动态,为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布病门诊患者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分析,根据2004-2013年本地区布病疫情资料,对发病地、性别、年龄、职业等指标进行分析。结论要加强信息勾通,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切实保护好易感人群。才能有效地控制布病疫情增长势头。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4-0393-02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疾病。是一种在中国流行范围较广的人兽共患病。由牛、羊等携带的布鲁氏菌传染人,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1]。布鲁氏菌病主要流行于农村和畜牧地区,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关节疼痛,如急性期不能控制,则转为慢性病,累及脾脏、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治疗较困难,疾病负担严重[2]。布鲁氏菌病人感染布病后,病程长,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家畜感染出现流产和不育,产奶量下降,此病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经过广大疾控工作者的辛勤努力,经过我县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我县人畜间布病防治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一、一般情况调查

1、自然地理气候应县位于山西省的北部朔州地区,辖12乡镇298个行政村,总人口为33.1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数为22.31万人;全县总户数为12.55万户、其中农村户数为7.88万户;全县上一年度GDP5269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50元,本县地处桑干河中游,大同盆地南端,南部恒山山脉,一般海拔在1000米至2300米之间。面积1667平方公里,辖3镇9乡。县政府驻金城镇。地跨东经112°58’—113°37’,北纬39°17’—39°45’之间,全县平面图呈平行四边形。东邻浑源县,西向平朔邻山阴县,北邻怀仁县,南毗繁峙县、代县。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年均气温7℃左右,年降雨量360毫米。初霜期为九月下旬,无霜期100至140天。我县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大县,应县是五台山、恒山旅游网中的著名景点之一,每逢夏季,观光旅游者颇多。地形与地貌:应县位于大同盆地南部,呈WN,ES向的平行四边形,地势南高北低,并由南向北倾斜,境内相对高差1350m,全县可分4大地貌单元,即:高大的基岩山区、黄土丘陵区、倾斜平原、冲洪积平原[3]。

2、人口资料

3、畜牧业概况近年来,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我县的畜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2013年全县牛存栏3.8万多头,羊存栏120万多只,猪15万多头。配种方式:牛为人工配种,猪,羊自然配种。大畜牧95%都是农户分散式饲养为主,卫生状况一般。牲畜流产物一般不采取无害化或消毒处理。有病牲畜很难做到扑杀淘汰处理,这样,就使得布病在当地流行踞高不下,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畜牧业发展。

4、居民生活条件及卫生状况居民收入高的地方防病意识强,卫生习惯好,居民收入低的地方防病意识弱,卫生习惯差,环境卫生知识匮乏,布病发病率高。

二、本底调查

1、病史追溯本县最早发现第一例布病患者是在1999年4月份,地点是在城下庄村,后在1年内波及全县12个乡镇105村。主要原因是由于畜牧业发展迅速,牲畜交易活动频繁,皮、毛、乳、肉大量上市,以及人们的卫生状况不良,加之人们对布病知识的缺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布病的流行蔓延。

2、对重点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液[4],分离血清分别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检验。各年度布病发病人数的职业分布如表1。

表12004-2013年本县布病新发病例及主要职业人群分布

调查发现农村群众布病知晓率为61.73%。

四、基层培训

县疾控中心成立布病防控领导组,组建布病防治队伍,开展了专业技术人员布病防治知识培训,重点学习《山西省人间布病监测方案》和《山西省人间布病防控项目方案》,有效提高了我县布病防治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使他们更能够准确地诊断,治疗布病,并能够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

五、宣传活动

对全县乡村进行广泛的布病宣传,编印、发放宣传资料20000万份,深入到农村千家万户进行布病防治知识宣传,使广大居民,特别是职业人群掌握布病防治知识,提高他们的防病意识,进一步强化科学饲养,切断布病的传播途径,提高职业人员防护能力,保护易感人群。

六、结论

1、我县2013年布病门诊共检查出布病病人208人,发病率62.67/10万,患者都有临床症状,年龄主要集中在50——0岁,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为主[5]。我中心对全部病人进行属地管理,由当地卫生所建立病人档案,并对其进行规范化治疗和管理,通过对病人合理治疗,多数病人痊愈。

2、我中心对全部布病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患者卧室衣物用过的物品以及饲养牲畜的圈舍用10-20%的漂白粉乳夜进行了消毒处理。

七、存在问题

农民的布病的防控知识知晓率较低,卫生习惯差,接触病畜不采取防护。病畜不淘汰或淘汰率低,很多医务人员对布病的知识了解少,以致出现布病的误诊,延误了治疗。

八、建议

政府部门应加大领导和资金投入,卫生部门要定期开展对医务人员和防疫人员的布病知识培训,提高其对布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对布病患者的治疗要全程足量,防止布病病人由急性转为慢性。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布病防控知识宣传,努力提高职业人群的布病防控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农业部门应该加强对牲畜的管理和检疫,尤其加强对布病病畜的隔离,扑杀,无害化处理,消灭病畜传染源。两部门要加强信息勾通,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切实保护好易感人群。才能有效地控制布病疫情增长势头。

参考文献

[1]肖东楼主编.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6.

[2]高淑芬,冯静兰,尚德秋.中国.布鲁氏菌病及其防治[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应县公众信息网;应县地理状况.

[4]任泽平,1996-2006年山西省布鲁氏菌病分析[J].疾病监测,2007,22(7):466-467.

[5]崔步云.中国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与控制[J].疾病监测,2007,22(10):649-651.

标签:;  ;  ;  

应县2013年布鲁氏菌病流行及防控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