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抗金属干扰型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论文和设计-王海宁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射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抗金属干扰型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前表面底部中央固定有柔性垫块,安装板的前表面顶部左侧耳座的左侧和右侧耳座的右侧均固定粘接有转动座,左右两侧转动座之间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阻尼转轴贯穿于安装板的顶部左右两侧耳座,且阻尼转轴位于左右两侧耳座之间的外壁部分固定连接有识别机构,识别机构的前表面下部中央设有底部呈斜面的识别凹槽,识别凹槽的底部中央嵌有识别器,识别机构的左侧上部贯穿设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的底部间隔设有两组通信接口;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不能灵活适应各种环境的缺陷。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基于抗金属干扰型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的前表面底部中央固定有柔性垫块(9),所述安装板(1)的前表面顶部左侧耳座的左侧和右侧耳座的右侧均固定粘接有转动座(3),左右两侧所述转动座(3)之间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2),所述阻尼转轴(2)贯穿于安装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耳座,且阻尼转轴(2)位于左右两侧耳座之间的外壁部分固定连接有识别机构(4),所述识别机构(4)的前表面下部中央设有底部呈斜面的识别凹槽(5),所述识别凹槽(5)的底部中央嵌有识别器(6),所述识别机构(4)的左侧上部贯穿设有电源接口(7),所述电源接口(7)的底部间隔设有两组通信接口(8)。

设计方案

1.一种基于抗金属干扰型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的前表面底部中央固定有柔性垫块(9),所述安装板(1)的前表面顶部左侧耳座的左侧和右侧耳座的右侧均固定粘接有转动座(3),左右两侧所述转动座(3)之间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2),所述阻尼转轴(2)贯穿于安装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耳座,且阻尼转轴(2)位于左右两侧耳座之间的外壁部分固定连接有识别机构(4),所述识别机构(4)的前表面下部中央设有底部呈斜面的识别凹槽(5),所述识别凹槽(5)的底部中央嵌有识别器(6),所述识别机构(4)的左侧上部贯穿设有电源接口(7),所述电源接口(7)的底部间隔设有两组通信接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抗金属干扰型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凹槽(5)的顶部内壁中央嵌有LED灯(11);所述识别凹槽(5)的左右两侧内壁均粘贴有防磁性吸波材料;所述识别凹槽(5)的底部与识别机构(4)的前表面高度相持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抗金属干扰型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机构(4)的内腔顶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与LED灯(11)和电源接口(7)电性连接,所述识别机构(4)的左侧顶部中央贯穿设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贯穿延伸至识别机构(4)的右侧,所述阻尼转轴(2)的外壁与通孔(10)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抗金属干扰型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机构(4)的内腔设有高频天线自动调谐单元,所述高频天线自动调谐单元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识别器(6)和识别机构(4)内腔的高频天线之间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抗金属干扰型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6)与通信接口(8)之间通过EMI滤波器进行通信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射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抗金属干扰型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

RFID读写器(RFID阅读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典型的RFID读写器包含有RFID射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单元以及阅读器天线,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的传递、数据的交换。

目前的无线射频自动识别系统,采用的复合频率的信息采集方式,如发射频率125KHZ\/接收频率433MHZ或发射频率132KHZ\/接收频率315MHZ,易受环境杂散电磁波的干扰,如433MHZ和915MHZ频率易受对讲机、手机下行频率、315MHZ电台、强电磁等环境干扰,金属表面不能正常工作,对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群进群出或高速通行的应用环境下,不能满足对信息准确采集及精确定位的技术要求,适应性和灵活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抗金属干扰型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不能灵活适应各种环境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抗金属干扰型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表面底部中央固定有柔性垫块,所述安装板的前表面顶部左侧耳座的左侧和右侧耳座的右侧均固定粘接有转动座,左右两侧所述转动座之间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所述阻尼转轴贯穿于安装板的顶部左右两侧耳座,且阻尼转轴位于左右两侧耳座之间的外壁部分固定连接有识别机构,所述识别机构的前表面下部中央设有底部呈斜面的识别凹槽,所述识别凹槽的底部中央嵌有识别器,所述识别机构的左侧上部贯穿设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的底部间隔设有两组通信接口。

优选地,所述识别凹槽的顶部内壁中央嵌有LED灯;所述识别凹槽的左右两侧内壁均粘贴有防磁性吸波材料;所述识别凹槽的底部与识别机构的前表面高度相持平。

优选地,所述识别机构的内腔顶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与LED灯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所述识别机构的左侧顶部中央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延伸至识别机构的右侧,所述阻尼转轴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识别机构的内腔设有高频天线自动调谐单元,所述高频天线自动调谐单元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识别器和识别机构内腔的高频天线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识别器与通信接口之间通过EMI滤波器进行通信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抗金属干扰型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采用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出一种新型基于抗金属干扰型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摒弃了目前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不能灵活适应各种环境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板顶部的耳座上安装有转动座,通过左右两侧的转动座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且阻尼转轴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识别机构,安装识别机构时,可将识别机构转动至一定夹角,以便将安装板固定于物体表面,识别机构的背面与安装板表面的柔性垫块搭接,增大识别器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减少受物体表面电磁波的干扰,识别机构的前表面设置有识别凹槽,识别凹槽的内壁中央嵌有识别器,且识别凹槽的顶部内壁中央设有LED灯,LED灯与蓄电池相连,且蓄电池与电源接口电性连接,实现对识别凹槽内腔部分进行照明,减少外界光线对识别机构的影响,识别凹槽的左右两侧内壁均粘贴有防磁性吸波材料,防磁性吸波材料的磁导性高于金属材料的磁导性,削弱金属材料的干扰效果,有利于识别器工作,且识别机构的内腔设有高频天线自动调谐单元,高频天线自动调谐单元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识别器和识别机构内腔的高频天线之间电性连接,有效克服外界干扰,另外,识别器与通信接口之间通过EMI滤波器进行通信连接,减少通信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识别凹槽结构图;

图3为图1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安装板;2、阻尼转轴;3、转动座;4、识别机构;5、识别凹槽;6、识别器;7、电源接口;8、通信接口;9、柔性垫块;10、通孔;11、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基于抗金属干扰型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前表面底部中央固定有柔性垫块9,安装板1的前表面顶部左侧耳座的左侧和右侧耳座的右侧均固定粘接有转动座3,左右两侧转动座3之间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2,阻尼转轴2贯穿于安装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耳座,且阻尼转轴2位于左右两侧耳座之间的外壁部分固定连接有识别机构4,识别机构4的前表面下部中央设有底部呈斜面的识别凹槽5,识别凹槽5的底部中央嵌有识别器6,识别机构4的左侧上部贯穿设有电源接口7,电源接口7的底部间隔设有两组通信接口8;

识别凹槽5的顶部内壁中央嵌有LED灯11;识别凹槽5的左右两侧内壁均粘贴有防磁性吸波材料;识别凹槽5的底部与识别机构4的前表面高度相持平;

识别机构4的内腔顶部设有蓄电池,蓄电池分别与LED灯11和电源接口7电性连接,识别机构4的左侧顶部中央贯穿设有通孔10,通孔10贯穿延伸至识别机构4的右侧,阻尼转轴2的外壁与通孔10的内壁固定连接;

识别机构4的内腔设有高频天线自动调谐单元,高频天线自动调谐单元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识别器6和识别机构4内腔的高频天线之间电性连接;

识别器6与通信接口8之间通过EMI滤波器进行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在安装板1顶部的耳座上安装有转动座3,通过左右两侧的转动座3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2,且阻尼转轴2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识别机构4,安装识别机构4时,可将识别机构4转动至一定夹角,以便将安装板1固定于物体表面,识别机构4的背面与安装板1表面的柔性垫块9搭接,增大识别器6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减少受物体表面电磁波的干扰,识别机构4的前表面设置有识别凹槽5,识别凹槽5的内壁中央嵌有识别器6,且识别凹槽5的顶部内壁中央设有LED灯11,LED灯11与蓄电池相连,且蓄电池与电源接口7电性连接,实现对识别凹槽5内腔部分进行照明,减少外界光线对识别机构4的影响,识别凹槽5的左右两侧内壁均粘贴有防磁性吸波材料,防磁性吸波材料的磁导性高于金属材料的磁导性,削弱金属材料的干扰效果,有利于识别器6工作,且识别机构4的内腔设有高频天线自动调谐单元,高频天线自动调谐单元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识别器6和识别机构4内腔的高频天线之间电性连接,有效克服外界干扰,另外,识别器6与通信接口8之间通过EMI滤波器进行通信连接,减少通信干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抗金属干扰型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采用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出一种新型基于抗金属干扰型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摒弃了目前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不能灵活适应各种环境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板顶部的耳座上安装有转动座,通过左右两侧的转动座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且阻尼转轴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识别机构,安装识别机构时,可将识别机构转动至一定夹角,以便将安装板固定于物体表面,识别机构的背面与安装板表面的柔性垫块搭接,增大识别器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减少受物体表面电磁波的干扰,识别机构的前表面设置有识别凹槽,识别凹槽的内壁中央嵌有识别器,且识别凹槽的顶部内壁中央设有LED灯,LED灯与蓄电池相连,且蓄电池与电源接口电性连接,实现对识别凹槽内腔部分进行照明,减少外界光线对识别机构的影响,识别凹槽的左右两侧内壁均粘贴有防磁性吸波材料,防磁性吸波材料的磁导性高于金属材料的磁导性,削弱金属材料的干扰效果,有利于识别器工作,且识别机构的内腔设有高频天线自动调谐单元,高频天线自动调谐单元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识别器和识别机构内腔的高频天线之间电性连接,有效克服外界干扰,另外,识别器与通信接口之间通过EMI滤波器进行通信连接,减少通信干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设计图

一种基于抗金属干扰型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5245.4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149318U

授权时间:20190723

主分类号:G06K 7/10

专利分类号:G06K7/10

范畴分类:40B;

申请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市城郊供电公司

第一申请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32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

发明人:王海宁;刘正宇;武华茂;高庆云;黄玥;张旭;薛瑶;冯永恒;李泳宇

第一发明人:王海宁

当前权利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市城郊供电公司

代理人:周发军

代理机构:34120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基于抗金属干扰型RFID标签的识别装置论文和设计-王海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