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源安全与环境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峰,郭林峰,赵路正[1](2022)在《双碳背景下煤炭安全区间与绿色低碳技术路径》文中指出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原料,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特别是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中还将发挥不可或缺的兜底保障作用。作为"双碳"目标的主战场,能源产业的减碳、降碳是我国"双碳"工作的重点方向。由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禀赋现状,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降低煤炭消费总量及其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当前,"双碳"目标已对煤炭行业整体技术布局和攻关方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煤炭行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需要用系统思维谋划、从多个方面统筹未来煤炭科技发展路径,全面推动能源安全新战略向纵深发展。以科学定"量"、绿色提"质"、创新领"路"为纲,探索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的技术路径。阐述了开展煤炭安全区间研究的现实紧迫性,分析安全区间上下限影响因素,提出煤炭安全区间需要研究的科学命题;结合世界主要煤炭生产消费国家的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布局和国内低碳科技发展动态,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历程,阐述了煤炭工业开拓前进、发展改革、洁净煤技术框架建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炭高质量发展等5个阶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的理论、技术和工业应用等方面的进展,提出了双碳背景下我国煤炭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短板与科技攻关需求;围绕技术升级、低碳融合、颠覆突破、负碳固碳等4种类型,提出了智能绿色开采、清洁低碳利用、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矿区生态修复+碳汇、矿井空间开发利用、绿氢(电)与煤炭转化融合、煤与生物质/废弃物协同利用、地热资源利用、井下流态化开采与转化一体化、煤基高能燃料合成、先进煤基碳素材料制备、深部原位CO2与CH4制氢、煤矿采空区/残采区/关闭矿井封存CO2、CO2驱油驱气、CO2电化学催化转化捕集、CO2矿化利用等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攻关方向,为新形势下煤炭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相关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对引导煤炭行业顺应能源革命新形势、满足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抓住世界经济和能源格局调整新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李新权,杨晓锋[2](2022)在《我国能源安全战略面临的挑战与国际经验借鉴》文中指出能源是人类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现代化的动力源泉,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本文首先研究分析了能源安全范式的历史演变过程,指明能源发展的历史趋势。其次分析了我国的能源现状和存在问题。再其次以欧盟、美国和日本为现实样本,介绍了它们应对能源安全的各自举措,强调我国当前进行能源转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最后指出能源安全范式转变和域外经验对推进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思想层面要重视能源安全的战略性;国际层面不仅要协调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积极参与区域性能源合作,更要在全球能源治理方面具有话语权;国内层面上既要协调中央和地方之间,能源生产与经济发展、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还要坚持走陆海能源开发、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并举的道路。
魏珊,陈卓[3](2021)在《共享安全视域下的中日能源安全合作》文中认为全球化的能源发展带来的"普遍性威胁"与"生存性焦虑"的现实境遇产生中日能源"共存"与"共享"意识,使中日能源安全合作成为必然。中日在全球、地区、双边层面建立起多层面的合作路径,虽然两国能源安全合作仍然面临战略互信缺失、能源供应地区的安全性风险以及能源政策趋同性背景下的竞争,但是双方应秉持"共享安全"的合作理念,通过"共建"中日能源安全信息交流系统,"共创"能源合作新模式,促进传统安全与能源开发的"共和"与"共处",维护两国能源安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日能源安全合作互动是两国加强合作的新方向,"中国方案"正在为中日能源安全合作打开新局面,并进一步为构建中日能源安全"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
孙元章,张鹏成,柯德平,徐箭,廖思阳[4](2022)在《碳达峰条件下能源互联网系统规划设计与优化运行》文中提出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及能源安全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能源互联网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良好平台和技术支撑,有助于降低碳排放、促进碳达峰,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以环境问题和能源安全为背景,系统介绍了建设能源互联网的目的、能源互联网具有的特征以及具体实现方式,提出了能源结构转型、区间能源流动模型构建和区域能源高效利用3个层次的解决方案。最后探讨了市场化在能源互联网建设过程中的角色,并对能源互联网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孙天宇[5](2020)在《北极地区安全化与“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北极地区安全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政治、经济、军事、环境领域的安全化,深刻影响着环北极地区的北极与近北极国家,并逐渐外溢至全球。北极安全已被部分国家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并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伴随美国与北约回归北极,美俄全球博弈关系被投射到北极地区,“北极例外主义”(Arctic exceptionalism)受到挑战,美俄欧在北极的安全互动越发频繁,并呈现出强烈的地区化趋势。基于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在北极地区安全化基础上,构建“环北极超级复合体”,不仅能弥补哥本哈根学派在北极地区安全研究的不足,而且为中国塑造新的北极安全认知,推进北极政策的修订与完善,更好的履行北极治理中的大国责任,维护中国的北极安全利益提供借鉴。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是哥本哈根学派地区安全研究的重要理论,主要是对行为体在安全化或去安全化进程中无法分割的相关安全议题展开探讨。地区安全复合体正是建立在由不同行为体、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安全互动所构成的“安全组群”的基础之上。与传统的地区研究不同,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将“安全”界定为所有政治之上特殊的政治,将“安全化”界定为一般政治上升为安全问题的建构过程。将“国家”界定为“领土—政治—社会”的结合体,将“安全组群”描述为由国家、地区、地区间与全球四个彼此互动的层次而形成的完整模式。提出“无政府结构”“边界”“极性”“社会性建构”四个内核结构变量,依据内核结构变量的不同,划分出无结构地区、被覆盖地区、标准地区安全复合体、中心化地区安全复合体、大国地区安全复合体与超级复合体等多种类型,并提出维持现状,内在变革,外在变革三种地区安全复合体的发展前景。“环北极超级复合体”是建立在北极地区政治、经济、军事、环境领域安全化基础之上,由北美洲、欧洲、环俄罗斯地区安全复合体及其“内环”的北极地区构成的,超地区(地区间)层次上的跨领域“安全组群”。对俄罗斯军事威胁的担忧,北极合作机制的建设与完善以及对安全与环境依赖性的认同,为“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形成提供了地区化动力。超级大国美国与全球层次大国俄罗斯、欧盟是超级复合体内的三个“极性”国家。美欧与俄罗斯在全球的竞争关系,外溢至双方在北极地区的“社会性建构”,对超级复合体的国内与地区、超地区、全球层次的安全态势产生重要的影响。“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建构尚处于形成阶段,从近期看,美国与北约的回归,将进一步加剧超级复合体内部美欧与俄罗斯的安全互动,进一步促进超级复合体的形成。从中期看,美国将北极升级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地区,完成相应的北极军事部署,在超级复合体内部可能会出现美国式“单极”取代美俄欧“多极”结构,在外部与周边地区安全复合体互动能力和强度会不断提升。从远期看,随着北极安全互动逐渐频繁,现有的北极治理与合作机制将逐渐发展成地区安全机制的基础,“环北极超级复合体”也将进入相互协调的安全机制阶段。受理论局限、现实流变与实践博弈的多维影响,构建“环北极超级复合体”依然面临着不小挑战。中国是“近北极国家”,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北极安全事关中国“战略新疆域”的安危,北极地区安全化切实影响中国的北极资源、航道、环境、科研等利益。“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构建,对中国的北极身份,北极安全,北极合作带来了安全化的潜在风险,也对中国的北极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北极身份,要明确“近北极国家”身份,不断丰富其政治与国际法内涵;对于北极合作,要顺应北极国家期许,务实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对于北极安全,要构建新型北极伙伴关系,加快建设“蓝色伙伴关系”网络;对北极治理,要响应北极理事会改革号召,努力提升制度性话语。坚决扞卫开发北极,利用北极的合法权力,切实履行治理北极,保护北极的大国责任。
许金灵[6](2019)在《环境规制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促使能源安全逐渐上升到全球国家战略层面,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核心问题,其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正常运转,关系到一国安定和社会长治久安。近些年,我国石油、煤炭及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对外依存度及进口集中度不断上升,国内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使用效率低下,能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地缘政治风险等问题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同时这一现状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分析评价能源安全状况,提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对策建议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能源安全的内涵及外延出发,基于“3E”理论构建了包含能源供给、消费、经济、环境安全的能源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并基于改进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我国能源安全指标权重,进一步采用TOPSIS方法评价2000-2017年我国能源综合安全水平、能源供给安全水平、能源消费安全水平、能源经济安全水平及能源环境安全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实证计量了各种环境规制工具对我国能源综合安全、能源供给安全、能源消费安全、能源经济安全及能源环境安全的影响。最后从环境规制这一新的角度拓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新途径。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梳理归纳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环境规制对能源安全的影响机制。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能源安全及环境规制的历史演进和概念内涵,同时总结了环境规制与能源之间的关系,为探索环境规制对能源安全的影响机理提供理论基础。(2)基于新时期能源安全观及“3E”理论构建了能源安全评价模型,并通过改进的组合赋权法确定能源安全指标权重,基于TOPSIS方法进一步评价我国2000-2017年能源安全水平。随后,结合2000-2017年国内外环境变化分析我国能源综合安全水平、能源供给安全水平、能源消费安全水平、能源经济安全水平及能源环境安全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3)构建计量回归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工具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将环境规制工具总结为五大类,概括为正式环境规制工具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工具,通过构建计量回归模型检验其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进一步地,本文在构建计量模型的同时,引入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外商投资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控制变量,研究其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4)本文基于能源安全评价的结果及环境规制对能源安全的影响实证结果,从环境规制这一新的角度,针对性提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四条合理建议,深入开发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推进能源技术创新;合理利用正式环境规制工具;发掘非正式环境规制工具的潜在影响力;有效整合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张杰[7](2019)在《我国能源法的立法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保障。能源是所有国家经济发展的依靠,更是保证能源安全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能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物质。跻身21世纪,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能源发展问题是全世界和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今,我国的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与之相应的城市化进程也逐步加快,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成为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主要国家。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也带来了许多能源问题。例如,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耗,以及能源供应与能源安全的矛盾长久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导致的能源问题已变成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为解决能源紧缩严重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全世界都在开拓可持续的能源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新途径。自1973年第三次石油危机爆发以来,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能源短缺的必要性以及开发新能源技术的必要性,纷纷出台了“能源法”,制定了能源法规和法律汇编。世界能源立法的发展在21世纪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发达国家通过不断完善能源立法,现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能源法律体系,能源法律也越来越规范和完善。在我国能源立法进程中,《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等相关能源法律也一一颁布,以及相关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但我国只有能源单行法,并没有能源基本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也对能源法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我国能源法问题研究为核心,从介绍能源的概念、能源的分类、能源法定义界定和能源法的历史发展入手,分析世界能源发展现势和各国能源立法情况,在此根本上结合本国能源法立法现状,总结当下我国能源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从能源基本法立法的宗旨、基本原则、法律制度、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提出对我国能源基本法构建的思索,为我国能源基本法的出台提供借鉴和参考。
杜之利[8](2018)在《中国城市汽车能源消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化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汽车部门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进入了高速增长的阶段。2016年,中国汽车生产和销售都有了质的飞跃,其中汽车生产制造量达到了 2811.9万辆,而销售量也同样超过了 2800万辆,比2015年增长超过14%,产销量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汽车部门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费量。2015年中国汽车部门的能源消费约占全国能耗的9.4%,并且石油消费比重已经超过50%。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汽车部门仍将以传统汽柴油车为主,因此抑制汽车行业的能源消费可以有效的减少石油消费量,缓解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也在逐步扩大,未来中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是不可逆的趋势,如何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情形下,减小排放带来的环境负效应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首先在预测汽车保有量的基础上,核算了中国汽车部门的能源消费量,并将这一计算方法和结果应用于后文的研究当中。在此基础上,本文把视角放在了私人交通方面,并在环境与能源安全的双重约束下分析了未来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路径。进一步的,本文从微观角度入手,讨论了油价变动对汽车消费者使用和购买到底有何影响。接着本文探讨了城市公共交通的能源问题,分别讨论了轨道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效率对私人汽车能源消费的影响。本选题的主要贡献在于现有文献研究缺少对汽车部门能源问题的经济学探讨,尤其是在中国汽车保有量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仍然鲜有文献从经济学的角度系统分析如何控制汽车保有量局部激增以及汽车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问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贡献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第一,本研究将重新核算汽车部门以及整个交通部门的能源消费,弥补现有统计数据以及核算方法的不足。第二,现有的新能源汽车规划缺乏科学依据,并且也少有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追溯到发展电动汽车的本源意义,即从环境和能源安全角度,探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弥补了现有规划和研究的不足。第三,本研究从微观角度研究油价变动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也是目前文献较少涉及的方向。第四,目前对于轨道交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轨道交通修建对周边土地及附加值影响,以及对环境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目前对于轨道交通修建对汽车能耗关系的研究还比较欠缺,轨道交通修建能否起到抑制汽车能源消费的作用也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在这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贡献意义。第五,目前对于城市公共交通效率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改进方向,一是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特定地区,缺少多区域效率的横向比较,另一方面是方法上集中在基础的DEA模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测算了不同城市道路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本研究加入了拥堵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丰富了之前效率指标的内涵和维度。而在汽车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方面,目前还缺少对公共交通效率与私人汽车能源消费关系的讨论,这也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
郗重山[9](2018)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东亚能源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能源市场目前正处于转型期,随着能源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全球能源消费增速放缓。与此同时,在科技进步和环境需求的共同驱动下,能源结构正在向更清洁更低碳的方向转型。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加速繁荣更多的来自于以亚洲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而非经合组织中的传统能源市场。世界能源消费中心正在东移,而作为其消费中心的东亚地区能源消费需求旺盛供给不足,能源供给长期依靠进口,尤其是对中东依存度较高,能源供给源与运输渠道单一等因素导致东亚能源安全困境长期存在。“一带一路”倡议的适时提出,是东亚能源安全困境得到有效解决的新时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五通”建设将给东亚能源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提供平台与机遇,以受地缘政治因素干扰较小的新能源领域作为合作的切入点,适时扩大现有的能源合作模式的范围,对开展与深化东亚国家间能源合作有积极的影响。中国近年来经济、军事实力迅速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必将在其中发挥积极引领作用。同时,由于大国博弈在东亚地区长期存在,所以东亚能源安全合作机制建设必将遇到强大的阻力,因此合作机制的建设非一朝一夕可成,需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韩蓉[10](2016)在《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及中国典型区域能源安全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保证。化石能源的稀缺性及能源使用过程中环境问题的产生,让能源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中国能源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能源拥有量较低。近年来,中国能源消费量持续增加,能源需求缺口变大。能源消费以污染较大的煤炭消费为主,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较低。江苏省是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能源资源匮乏,主要依赖省外调入及海外进口;广东省煤炭全部依赖省外调入,油气产量稳定,核电站数量全国最多;河北省资源丰富,能源消费过于依赖煤炭,环境污染严重。本研究从能源安全理论出发,构建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研究对象为中国2000-2014年及中国三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所在区域的代表省份江苏省、广东省及河北省,通过点与面的结合研究,实现对以上地区的能源安全状况评价。并结合区域能源现状,提出相应的能源安全状况改善措施,为决策者提供借鉴与参考。本研究首先展开能源安全定义相关理论知识的总结,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中国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删减,构建省级行政区域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出能源安全评价得分,分析其结果及原因,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的能源安全状况:中国的能源安全主要的影响因子是能源供应因子及环境因子。近期中国的能源安全呈下降趋势,中国的能源安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2)河北省虽然能源安全整体状况朝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能源现状却不容乐观。能源结构过于单一,第二产业占比过大,能源供应因子影响程度逐年加大。(3)江苏省的能源安全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近期较平稳。能源结构持续改善,能源供应因子及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下降,对于能源质量的要求则逐年提高。(4)广东省的能源安全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近期较平稳。能源供应因子的影响程度上升,环境因子的影响下降。(5)中国整体能源安全状况主要受能源供应因子及环境因子影响。能源供应安全是能源安全的关键。但环境因子的影响不可忽视。在倡导节能减排的今天,必须结合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二、能源安全与环境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能源安全与环境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双碳背景下煤炭安全区间与绿色低碳技术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科学定“量”:开展煤炭安全区间研究 |
1.1 煤炭安全区间研究的现实紧迫性 |
1.1.1 能源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
1.1.2 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 |
1.2 煤炭安全区间的涵义 |
1.3 煤炭安全区间影响因素 |
1.3.1 区间上限下行压力因素 |
1.3.2 区间下限上浮支撑因素 |
1.4 煤炭安全区间需研究的命题 |
1.4.1 保证煤炭安全的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研究 |
1.4.2 防范“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的煤炭安全区间下限临界值研究 |
1.4.3 煤炭安全区间长度随煤炭储备能力建设与供给体系优化的动态关系 |
1.4.4 煤炭安全区间与政策调控效力的相互关系 |
2 绿色提“质”:绿色低碳技术路径研究 |
2.1 煤炭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历程 |
2.1.1 第1阶段(1949—1977年):煤炭工业开拓前进阶段 |
2.1.2 第2阶段(1978—1993年):煤炭工业发展改革阶段 |
2.1.3 第3阶段(1994—2005年):洁净煤技术框架形成阶段 |
2.1.4 第4阶段(2006—2016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阶段 |
2.1.5 第5阶段(2017—):煤炭高质量发展阶段 |
2.2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煤炭科技创新需求 |
2.2.1 煤炭智能绿色开采水平亟待提高 |
2.2.2 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任重道远 |
2.2.3 煤炭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
2.2.4 煤炭与清洁能源协同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
3 创新领“路”:绿色低碳技术重点方向 |
3.1 升级换代技术 |
3.1.1 智能绿色开采 |
3.1.2 清洁低碳利用 |
3.1.3 煤矿瓦斯抽采利用 |
3.1.4 矿区生态修复+碳汇 |
3.2 低碳融合技术 |
3.2.1 矿井空间开发利用 |
3.2.2 绿氢、绿电与煤炭转化融合 |
3.2.3 煤与生物质、废弃物协同利用 |
3.2.4 地热资源利用 |
3.3 颠覆突破技术 |
3.3.1 井下流态化开采与转化一体化 |
3.3.2 煤基高能燃料合成 |
3.3.3 先进煤基炭素材料制备 |
3.3.4 深部原位CO2与CH4制氢 |
3.4 负碳固碳技术 |
3.4.1 煤矿采空区、残采区、关闭矿井封存CO2 |
3.4.2 CO2驱油驱气 |
3.4.3 CO2电化学催化转化捕集 |
3.4.4 CO2矿化利用 |
4 结论 |
(2)我国能源安全战略面临的挑战与国际经验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一、能源安全概念范式的演变 |
(一)主张供应安全的传统能源安全观 |
(二)关注新能源和国际合作的综合能源安全 |
(三)注重清洁低碳、节能提效、智能化的全面能源安全 |
二、我国能源安全战略面临的挑战 |
(一)油气等能源储产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仍占据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半壁江山 |
(二)能源供给制约较多,能源安全面临新挑战 |
(三)非化石能源比重过低,实现碳中和亟需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 |
(四)能源体制机制改革面临新问题,现代能源市场体系建设有待新突破 |
(五)能源对外合作出现变数,需调整能源战略布局 |
三、美日欧能源安全战略经验 |
(一)美国的能源安全战略经验 |
(二)日本的能源安全战略经验 |
(三)欧盟的能源安全战略经验 |
四、启示与借鉴 |
(一)从战略层面增强新形势下的能源安全 |
(二)从外部区域层面要保障能源的安全、可靠、持续供给 |
(三)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 |
(四)加快能源科技创新,大力提升新能源比重 |
(五)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促进能源转型 |
(六)加强能源储备体系建设 |
(七)加强海洋能源建设力度 |
(3)共享安全视域下的中日能源安全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共享安全”范式下中日能源安全合作的必然性 |
(一)中日能源安全特征的“共性” |
(二)中日能源安全关系的“共依” |
(三)中日能源供应威胁的“共存” |
(四)国际能源价格对中日经济利益的“共损” |
(五)中日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共险” |
二、中日能源安全合作体系层次分析 |
(一)全球层面的合作 |
1.中日在国际能源署框架下的合作 |
2.中日通过《能源宪章条约》展开合作 |
3.中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框架内的沟通性合作 |
4.中日在国际能源论坛的对话性合作 |
(二)地区层面的合作 |
1.东盟与中日韩(10+3)框架内的中日能源安全合作 |
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框架内的中日能源安全合作 |
3.东亚峰会(EAS)框架内的中日能源安全合作 |
4.中日韩框架下的能源合作 |
(三)双边层次的合作 |
1.中日立法保障两国能源的多元发展和区域合作 |
2.中日政府间能源合作对话机制 |
3.中日两国在节能技术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合作 |
4.“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日能源与“第三国市场”的合作 |
三、影响中日能源安全合作的主要因素 |
(一)中日战略互信的缺失 |
(二)中日能源供应地区的安全性风险 |
(三)中日能源政策趋同性背景下的能源竞争 |
1.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输油管线之争 |
2.东海油田之争 |
3.中亚地区的能源竞争 |
四、“共享安全”范式下的中日能源安全合作对策 |
(一)树立“共享共建”意识是构建战略互信的关键所在 |
(二)“共建”能源合作信息交流平台 |
(三)“共创”合作新方式 |
(四)传统安全与能源开发的“共和”与“共处” |
(五)“共享”能源安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日能源合作新时代 |
五、结语 |
(4)碳达峰条件下能源互联网系统规划设计与优化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环境与安全促进能源互联 |
1.1 碳排放与能源结构 |
1.2 能源供应与安全 |
1.3 能源互联网应用与价值 |
1.3.1 促进能源结构转型 |
1.3.2 提供信息互联平台 |
1.3.3 实现经济灵活可靠运行 |
2 能源结构调整 |
2.1 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内在关联 |
2.2 能源结构与区域分解 |
3 能源跨区模型 |
3.1 基本结构 |
3.1.1 基于历史大数据的预测 |
3.1.2 考虑本地分布负荷特性的单一能源规划 |
3.1.3 综合能源输储用模型描述 |
3.1.4 能源市场和规划 |
3.2 含多主体的统一能源网络模型 |
3.3 能源网络评价与规划建设 |
4 能源终端优化利用 |
4.1 能量枢纽的基本模型 |
4.2 基于能量枢纽的系统运行 |
5 市场参与下的能源互联网 |
6 讨论与展望 |
6.1 能源结构更加优化 |
6.2 能源互联网的安全预警和经济运行 |
6.3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 |
6.4 市场与能源互联网深度融合 |
6.5 提升能效和绿色用能纵深推进 |
7 结语 |
(5)北极地区安全化与“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既有文献评述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辨识与理论基础阐释 |
一、核心概念的辨识与界定 |
(一)“安全”和“安全化”概念的辨识与界定 |
(二)“国家”概念的辨识与界定 |
(三)“安全组群”概念的辨识与界定 |
二、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框架的阐释 |
(一)理论内涵阐释 |
(二)内核结构变量 |
(三)类型划分及标准 |
(四)演进与变革前景 |
第二章 北极地区关键领域的安全化态势 |
一、政治领域的安全化态势 |
(一)政治安全议程 |
(二)政治安全的指涉对象与安全行为体 |
(三)政治安全的威胁与脆弱性逻辑 |
二、经济领域的安全化态势 |
(一)经济安全议程 |
(二)经济安全的指涉对象与安全行为体 |
(三)经济安全的威胁与脆弱性逻辑 |
三、军事领域的安全化态势 |
(一)军事安全议程 |
(二)军事安全的指涉对象与安全行为体 |
(三)军事安全的威胁与脆弱性逻辑 |
四、环境领域的安全化态势 |
(一)环境安全议程 |
(二)环境安全的指涉对象与安全行为体 |
(三)环境安全的威胁与脆弱性逻辑 |
第三章 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内涵、动力及安全态势 |
一、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内涵 |
(一)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提出与内涵 |
(二)环北极超级复合体边界的构想 |
(三)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极性分析 |
二、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地区化动力 |
(一)对俄罗斯军事威胁的担忧 |
(二)北极合作机制建设及完善 |
(三)安全与环境依赖性的认同 |
三、环北极超级复合体安全态势的多层次研判 |
(一)国内与地区层次 |
(二)超地区层次 |
(三)全球层次 |
第四章 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
一、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前景分析 |
(一)近期前景 |
(二)中期前景 |
(三)远期前景 |
二、构建环北极超级复合体面临的挑战 |
(一)理论层面:“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局限性 |
(二)现实层面:英国“脱欧”与欧盟“极性”的再确认 |
(三)实践层面:北极国家与非北极国家的复杂博弈关系 |
第五章 构建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中国战略抉择 |
一、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战略利益分析 |
(一)开发并利用北极航道的通道利益 |
(二)依法且合理开发北极的资源利益 |
(三)保护北极生态与气候的环境利益 |
(四)不断探索与认知北极的科研利益 |
(五)北极治理与国际参与的责任利益 |
二、构建环北极超级复合体对中国的潜在风险 |
(一)对中国北极身份的“安全化”塑造 |
(二)对中国北极安全利益的可能性威胁 |
(三)对中国参与北极合作的现实性挑战 |
三、中国的北极战略定位与政策路径抉择 |
(一)明确“近北极国家”身份的战略定位 |
(二)务实推进中俄“冰上丝绸之路”建设 |
(三)长效推动建设新型北极伙伴关系网络 |
(四)进一步提升北极事务中的制度性话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环境规制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背景 |
2.1 环境规制相关理论背景 |
2.1.1 环境规制内涵演进 |
2.1.2 环境规制工具分类 |
2.2 能源安全相关理论背景 |
2.2.1 能源安全概念内涵界定 |
2.2.2 能源安全影响因素 |
2.2.3 能源安全发展现状及问题 |
2.3 环境规制对能源安全的影响传导机制及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能源安全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
3.1 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 能源安全评价实证分析 |
3.2.1 数据来源 |
3.2.2 基于改进组合赋权法的能源安全指标权重 |
3.2.3 评价数据收集 |
3.2.4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3.2.5 基于TOPSIS模型评价能源安全水平 |
3.3 能源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3.3.1 能源综合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3.3.2 能源安全子系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规制对能源安全的影响实证研究 |
4.1 模型与变量说明 |
4.1.1 模型的设定 |
4.1.2 环境规制变量及数据来源 |
4.1.3 控制变量及数据来源 |
4.2 实证模型及结果讨论 |
4.2.1 计量模型构建 |
4.2.2 计量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环境规制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对策建议 |
5.1 深入开发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积极推进能源技术创新 |
5.2 合理利用环境规制工具 |
5.2.1 强化正式环境规制工具的优势 |
5.2.2 发掘非正式环境规制工具的潜在影响力 |
5.3 有效整合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7)我国能源法的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 能源与能源法概述 |
2.1 能源的概念与分类 |
2.1.1 能源的定义 |
2.1.2 能源的分类 |
2.2 能源法的界定与发展进程 |
2.2.1 能源法的含义 |
2.2.2 能源法的历史发展进程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制定能源法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3.1 制定能源法的必要性 |
3.1.1 实现能源管理的长远战略的需要 |
3.1.2 保障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 |
3.1.3 保障能源安全与科技创新的需要 |
3.1.4 健全能源法律体系的需要 |
3.2 制定能源法的可行性 |
3.2.1 现有相关的立法基础 |
3.2.2 能源法立法理念成熟 |
3.2.3 能源管理体制逐步改革 |
3.3 本章小结 |
4 国外能源法现状及对我国启示 |
4.1 国外能源法发展现状 |
4.1.1 美国能源法现状 |
4.1.2 日本能源法现状 |
4.1.3 德国能源法现状 |
4.2 国外能源法对我国的启示 |
4.2.1 能源法模式的选择 |
4.2.2 能源法律制度的借鉴 |
4.3 本章小结 |
5 我国能源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1 我国能源立法现状 |
5.2 我国能源立法的缺点 |
5.2.1 能源基本法缺失 |
5.2.2 能源法律之间缺少协调性 |
5.2.3 能源部门监管不健全 |
5.2.4 缺少环境保护理念 |
5.3 本章小结 |
6 对我国制定能源法的建议 |
6.1 能源法的立法宗旨 |
6.1.1 能源安全宗旨 |
6.1.2 能源效率宗旨 |
6.1.3 环境保护宗旨 |
6.2 保障能源法体系协调的箍本原则 |
6.2.1 能源安全原则 |
6.2.2 开发与节能并进原则 |
6.2.3 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展原则 |
6.2.4 能源可持续发展原则 |
6.3 构建以能源监管为核心的法律制度 |
6.3.1 能源资源所有权制度 |
6.3.2 能源监管制度 |
6.3.3 能源生态补偿制度 |
6.3.4 能源市场调控制度 |
6.3.5 能源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6.4 能源法的法律责任 |
6.4.1 能源法的行政法律责任 |
6.4.2 能源法的民事法律责任 |
6.4.3 能源法的刑事法律责任 |
6.4.4 能源法的国家赔偿责任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中国城市汽车能源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主要贡献 |
第2章 中国汽车部门能源消费的核算 |
2.1 引言 |
2.2 中国汽车保有量的预测 |
2.2.1 方法及数据 |
2.2.2 中国汽车保有量预测结果 |
2.3 汽车部门能源消费核算 |
2.3.1 现有统计数据的缺陷 |
2.3.2 汽车部门能源消费核算 |
2.4 中国交通部门能源消费核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能源消费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变动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
3.2.1 基础模型构建 |
3.2.2 数据说明 |
3.3 实证结果 |
3.3.1 实证检验及结果 |
3.3.2 门限回归 |
3.4 区域差异的讨论 |
3.4.1 分析方法 |
3.4.2 收敛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能源安全与环境约束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 |
4.1 引言 |
4.2 约束条件下电动汽车发展路径 |
4.2.1 约束条件下汽车石油消费 |
4.2.2 双重约束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
4.3 多情景下新能源汽车需求 |
4.3.1 电动重型货车的发展 |
4.3.2 燃油效率技术进步 |
4.3.3 约束下电动汽车发展的路径设计 |
4.4 政策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油价变动如何影响私人汽车的使用和购买 |
5.1 引言 |
5.2 方法和数据描述 |
5.2.1 数据 |
5.2.2 问卷的设计 |
5.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4 研究方法 |
5.3 实证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轨道交通能否有效抑制汽车能源消费 |
6.1 引言 |
6.2 文献综述 |
6.3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6.3.1 研究方法 |
6.3.2 数据说明 |
6.4 模型结果 |
6.4.1 二元选择模型 |
6.4.2 倍差法 |
6.4.3 稳定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效率与私人汽车能源消费变动 |
7.1 引言 |
7.2 文献综述 |
7.2.1 城市公共交通效率 |
7.2.2 汽车能源消费 |
7.3 城市道路公交效率的测算 |
7.3.1 研究方法 |
7.3.2 指标选择与数据 |
7.3.3 效率测算结果 |
7.4 城市道路公交效率对私人汽车能源消费的影响 |
7.4.1 模型设定和数据选取 |
7.4.2 模型结果与内生性的讨论 |
7.5 收入效应的进一步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
一、科研成果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三、获奖及荣誉 |
致谢 |
(9)“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东亚能源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现状 |
1.3.2 关于“一带一路”与能源安全的研究现状 |
1.3.3 关于东亚能源安全问题的研究现状 |
1.3.4 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东亚能源安全问题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创新点 |
第2章 世界能源主要状况 |
2.1 全球能源供需结构进入转型期 |
2.1.1 能源供应更趋多极化、多样化 |
2.1.2 新兴经济体推动能源需求继续增长 |
2.2 能源结构向更清洁、更低碳转型 |
2.2.1 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扩大 |
2.2.2 清洁化在传统能源的消耗中也将展开 |
第3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能源安全新内涵 |
3.1 “一带一路”倡议概念阐释 |
3.2 实现共同能源安全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 |
3.3 能源安全概念与内涵 |
3.4 能源安全新内涵 |
第4章 东亚区域的能源问题 |
4.1 东亚地区能源安全现状 |
4.1.1 资源禀赋相对匮乏,需求不断增长 |
4.1.2 能源供给源与运输线路都较单一 |
4.1.3 合作基础成熟,合作效益可观,但合作难度大 |
4.2 东亚能源安全环境分析 |
4.2.1 东亚国家的能源安全困境 |
4.2.2 东亚国家的能源安全困境成因分析 |
4.3 东亚能源安全环境的前景展望 |
4.3.1 东亚地区能源供给渠道多元化加强 |
4.3.2 东亚局势复杂,机遇与危机并存 |
第5章 “一带一路”与东亚能源安全问题 |
5.1 “一带一路”对东亚能源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的作用 |
5.1.1 经济角度 |
5.1.2 文化角度 |
5.1.3 政治角度 |
5.2 中国参与东亚能源安全合作的路径 |
5.2.1 持续推动东亚多边能源合作 |
5.2.2 持续降低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 |
5.2.3 以能源清洁化与可持续作为能源合作切入点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及中国典型区域能源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能源安全理论的研究进展 |
2.2 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研究 |
2.2.1 国外能源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2.2.2 我国能源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2.2.3 小结 |
2.3 中国及江苏省、广东省及河北省能源安全研究进展 |
3 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主成分分析方法 |
3.1 中国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省级行政区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主成分分析方法 |
4 中国能源安全评价及全国各省能源安全评价 |
4.1 中国及江苏、广东、河北省能源利用现状 |
4.1.1 中国能源利用现状 |
4.1.2 江苏省能源利用现状 |
4.1.3 广东省能源利用现状 |
4.1.4 河北省能源利用现状 |
4.2 中国能源安全评价 |
4.2.1 主成分分析 |
4.2.2 中国能源安全评价及建议 |
4.3 河北、江苏、广东省能源安全评价 |
4.3.1 河北省能源安全评价 |
4.3.2 江苏省能源安全评价 |
4.3.3 广东省能源安全评价 |
4.4 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主要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能源安全与环境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双碳背景下煤炭安全区间与绿色低碳技术路径[J]. 刘峰,郭林峰,赵路正. 煤炭学报, 2022(01)
- [2]我国能源安全战略面临的挑战与国际经验借鉴[J]. 李新权,杨晓锋. 全球化, 2022(01)
- [3]共享安全视域下的中日能源安全合作[J]. 魏珊,陈卓.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2021(02)
- [4]碳达峰条件下能源互联网系统规划设计与优化运行[J]. 孙元章,张鹏成,柯德平,徐箭,廖思阳. 南方电网技术, 2022(01)
- [5]北极地区安全化与“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研究[D]. 孙天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6]环境规制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研究[D]. 许金灵.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7]我国能源法的立法研究[D]. 张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8]中国城市汽车能源消费研究[D]. 杜之利. 厦门大学, 2018(06)
- [9]“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东亚能源安全研究[D]. 郗重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2)
- [10]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及中国典型区域能源安全评价[D]. 韩蓉. 南京大学, 2016(05)
标签:能源安全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能源结构论文; 能源消费论文; 能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