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有机纳米复合论文_郑智阳,廖磊,颜嘉庆,邓善桥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机有机纳米复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复合材料,纳米,无机,电荷,钛酸钡,颗粒,光学。

无机有机纳米复合论文文献综述

郑智阳,廖磊,颜嘉庆,邓善桥[1](2019)在《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去除水溶液中无机/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无机/有机污染物去除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溶液pH、离子强度、天然有机物种类、浓度及温度等对该类材料吸附无机/有机污染物的影响,也探讨了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再生性。(本文来源于《湿法冶金》期刊2019年06期)

何相磊,蒲源,王丹,陈建峰[2](2019)在《半导体照明用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封装胶材料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发光二极管(LED)的半导体照明,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安全等特点,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代表了照明器件的发展方向。封装材料是半导体照明器件的关键支撑材料,它不仅需要隔绝水氧以保护芯片,还需要同时具有高透光性及高折射率以提高发光二极管照明器件的光提取效率。将高折射率无机纳米粒子与有机树脂基材复合,从而提高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光提取效率,进而强化照明器件的节能增效应用,是当前发光二极管照明器件研发领域关注的重点。介绍了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在发光二极管封装材料中的应用,重点综述了近年来高折射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封装材料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基础,展望了高折射率封装材料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材料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王伦,薛常喜,兰喜瑞,李闯,吴百融[3](2019)在《紫外光固化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成型衍射光学元件制造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衍射光学元件制造中材料选择的局限以及遮挡效应,采用了紫外光固化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快速成型技术制造衍射光学元件,获得高折射率、高色散的衍射光学元件。通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实验获得了一种适合制造衍射光学元件的复合材料配方,配方各成分包括质量分数为57.97%的2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2PUA)、质量分数为38.64%的季戊四醇叁丙烯酸酯(PETA)、质量分数为1.45%的光引发剂184(Irgacure 184)、质量分数为1.93%的分散剂163(disperbyk 163)和质量分数可控的纳米粒子ITO。使用该方法制备了紫外光固化衍射光学元件,并使用台阶仪测量得到衍射光学元件模芯表面的平均微结构高度为13.26μm,光固化衍射光学元件表面的平均微结构高度为12.58μm,使用光固化衍射光学元件与模芯微结构的相对误差为5.141%。紫外光固化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衍射光学元件制造技术突破了材料选择局限,减小了遮挡误差,对宽波段的折衍射混合光学系统的快速成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王诗珍[4](2019)在《g-C_3N_4异质结构功能材料及其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具有较好的吸收可见光的能力,并且还是窄带隙半导体,近年来已成为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材料之一。它不仅可以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彻底矿化分解,不造成二次污染,还能够在太阳的光照下,分解水产生氢气,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符合当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由于g-C_3N_4本身存在比表面积小、对可见光响应范围相对较窄、光生电子和空穴对复合速率快以及光量子效率低等缺陷,使得g-C_3N_4材料的优点体现得不够显着。因此,通过使用不同的改性方法来抑制g-C_3N_4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进而提高材料的性能,使该材料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对g-C_3N_4材料改性的众多方法中,构筑异质结构纳米复合材料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其中,一些过渡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是很好的半导体材料,部分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根据得失电子的不同,属于P型或N型半导体。而g-C_3N_4属于N型半导体。采用P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对石墨相氮化碳进行改性,制备出P-N结纳米复合材料,更有利于抑制g-C_3N_4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因此,本研究通过化学掺杂或者其他改性手段将金属硫化物或者金属氧化物与g-C_3N_4形成纳米复合材料,使两者之间形成异质结,通过异质结微结构的调控抑制g-C_3N_4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有机-无机复合功能材料是材料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可以发挥无机与有机材料各自的特性,进而起到协同或互补效果。壳聚糖是一类资源丰富的高分子材料,在壳聚糖的高分子链段上有很多羟基和氨基,在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因此,g-C_3N_4与壳聚糖的复合有望开发低成本、性能优异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功能材料。此外,解决纳米复合材料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是开发性能优异的有机-无机复合功能材料的关键。而把材料的合成、分散及性能提升,通过操作简单、步骤少的一锅法制备材料是简便、有吸引力的有效途经之一。本研究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制备了系列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对材料微结构的表征和部分性能的评价,找到了抑制g-C_3N_4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部分有效途径。(1)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uO/g-C_3N_4纳米复合材料。对其进行了SEM,XRD,UV-Vis等系列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纳米复合材料对可见光有较好的光吸收性能。其对弱光的响应机理表明,光开关比为3~4倍,说明材料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和传输能力明显,这归因于CuO/g-C_3N_4界面P-N结的形成。(2)本研究采用共混法制备了CuO/g-C_3N_4/壳聚糖接枝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对其进行了系列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复合材料尽管对可见光有较好的吸收。但其对弱光的响应机理表明,很难获得明显的光开关现象,说明该有机-无机纳米材料的界面优化不够,不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和传输。(3)采用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合成步骤较少的一锅法制备CuO/g-C_3N_4/壳聚糖接枝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CuO/g-C_3N_4/壳聚糖接枝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与水热共混两步法制备出的CuO/g-C_3N_4/壳聚糖接枝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相比,用一锅法制备的该材料的光开关行为更加明显。其光开关能力提高到了两个数量级,说明该制备方法能够改善纳米复合材料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有效地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提高材料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与传输效率。(4)将一锅法拓展至制备系列硫化物(氧化物)/g-C_3N_4/壳聚糖接枝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如CuS/g-C_3N_4/壳聚糖接枝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NiS/g-C_3N_4/壳聚糖接枝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等,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且光开关行为明显,可以达到两个数量级,说明有效地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提高了材料的性能。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总之,一锅法的制备方法相比于物理共混,能够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分散性,改善了有机-无机纳米材料的界面电荷转移。通过产生异质结来抑制纳米复合材料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进而提高了材料的光电导性能。(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9-04-01)

毕美华[5](2019)在《超细晶纳米铁电体改性的高储能密度有机无机复合薄膜》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力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储能系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介电储能作为一种物理储能方式,由于其固有的超高功率密度和快速的充放电能力使它们在电子工业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脉冲电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需求。然而较低的能量密度限制了其进一步大发展。本论文针对介电材料及器件发展所面临的低能量密度的瓶颈,提出了基于超细晶纳米铁电体改性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薄膜的策略,并进行了系列的系统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为了揭示纳米复合薄膜中BT相的尺寸效应,并提供超细纳米粒子与较粗的粒子相比如何影响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系统说明。通过水热法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5.9nm和17.8nm两种粒径较小的BT粒子,与购买得到的平均尺寸92.3nm的BT粒子形成对比。采用简单的流延法将不同尺寸的BT粒子引入PVDF基底制备了BT/PVDF复合材料薄膜。分别对比了填充有同一体积分数不同粒径和同一粒径下不同体积分数的薄膜微观结构,介电性能与储能密度。通过系列测试表征证实超细在改善介电击穿强度和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方面比粗BT粒子有更突出的优势。选择简单通用的流延方法来制备具有粗BT颗粒和超细BT纳米颗粒的纳米复合材料薄膜,并且两种BT纳米颗粒没有附加的表面处理。因此,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反应颗粒的尺寸效应对有机-无机复合薄膜的影响。基于界面控制的角度出发,采用Stober方法通过控制硅酸四乙酯(TEOS)的添加量将不同质量分数的SiO2包覆在BT粒子表面,经过系列的测试表征,发现无定型的SiO2层均匀连续的包覆在结晶性良好的BT粒子表面,证明在本实验中成功的制备了具备超细核壳结构和分散性良好的SO@BT粒子。将得到的粒子引入PVDF基底制备复合薄膜,通过测试薄膜性能来确定SiO2的最佳包覆量。固定BT粒子体积分数为5%,将质量分数0-3 0wt%的SiO2包覆的粒子用于复合薄膜的制备,经过包覆的BT粒子显着提高了薄膜的击穿和储能密度,最后在SiO2包覆量为6wt%的薄膜中,在323kV/mm的击穿电压下获得了6.77J/cm3的最大放电能量密度。超细核壳结构的SO@BT粒子在高聚物改性方面表现出显着的优越性。在理论上相场模拟可以更好地理解填充有未包覆BT粒子和超细核壳结构SO@BT粒子纳米复合材料中的电击穿机理。通过对比两种复合材料的击穿路径,进一步证实SiO2绝缘层可以有效的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击穿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储能。为了制备出高储能密度的复合材料薄膜,基于上面研究得到的SiO2的最佳包覆量,以其为填充粒子,制备复合材料薄膜。改变SO@BT粒子的填充体积分数,测试表征了不同体积分数SO@BT粒子对薄膜微观结构,介电性能和储能的影响。最终当SO@BT粒子的填充体积分数为3%时,在420kV/mm下获得了最高的放电能量密度11.5J/cm3,能量效率达64%。本研究为设计制备高储能密度的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有前途的填充粒子和简单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3-20)

潘素素,郑智阳,惠俊杰,肖哲,仲雪莲[6](2019)在《纳米二氧化钛-聚合物复合材料去除无机/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有潜在危害。为去除这些污染物,已研发出一系列材料,其中纳米二氧化钛因制备原料低廉、制备过程简单及吸附和光催化性能优良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纳米二氧化钛本身具有吸附量低、吸附后不易材料分离、只能吸收紫外光等缺点,需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来提高其性能。主要介绍了二氧化钛与一些聚合物材料的复合材料及用于去除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湿法冶金》期刊2019年01期)

管慧文[7](2018)在《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探针的合成及其肿瘤成像和光热治疗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热治疗(PTT)是一种新型的非侵入式肿瘤治疗技术,它通过光热探针将近红外激光的能量转换成热能,产生局部高温从而有效杀死病灶处的肿瘤细胞。在光热治疗中引入成像技术,可以提高光热治疗的效率和精准性。因此,兼具治疗效果和多模式成像功能的纳米光热探针成为目前肿瘤诊疗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目前报道的无机纳米探针及有机纳米探针大多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无机纳米探针大多含有重金属,生物相容性差。有机纳米探针的光热稳定性一般较差,并且不具有可实现核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的功能。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无机纳米材料的多功能性(光、声、电、磁、热)及光热稳定性,拓展多模式的成像技术,极大提高了其在肿瘤成像中的灵敏度;另一方面有机纳米材料的引入赋予了探针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特异性,显着提高肿瘤治疗的准确度,并降低其生物毒性。由于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探针具有光吸收易调控、光吸收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光热稳定性好、多功能性等特点,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探针在光热治疗和多模态成像的应用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合成了具有较强近红外吸收的叶酸修饰的聚吡咯-金(PPy-Au-PEG-FA)复合纳米探针和钆离子修饰的硫化铋@聚多巴胺(Bi_2S_3@PDA-Gd~(Ⅲ))复合纳米探针,并研究了两种纳米探针在肿瘤的多模式成像与光热治疗中的性能,主要工作如下:1、本章通过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将PPy NPs与Au NPs相结合,得到在近红外区域有较强吸收的PPy-Au NPs复合纳米探针,然后通过功能化的PEG,将叶酸(FA)分子修饰在该纳米材料上。研究了PPy-Au-PEG-FA NPs在体外的光声成像,CT成像和溶液光热转换效率,以及复合纳米探针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光热致死率。最后,利用Hela裸鼠模型,研究了该复合纳米探针在体内成像和光热治疗效果。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有望成为CT、光声多模态成像及光热治疗的纳米探针。2、本章通过表面自聚合方法在Bi_2S_3 NPs外面包覆一层PDA,然后利用PDA表面丰富的-OH,螯合具有MRI性能的Gd Ⅲ金属离子,最终得到Bi_2S_3@PDA-Gd~(Ⅲ)NPs复合纳米探针。研究了Bi_2S_3@PDA-Gd~(Ⅲ)NPs在体外的光声成像,CT成像,磁共振成像和溶液光热转换效率,以及复合纳米探针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光热致死率。最后,利用Hela裸鼠模型,研究了复合纳米探针在体内成像和光热治疗效果。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有望成为CT、MRI、光声多模态成像及光热治疗的纳米探针。(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11-14)

万凯,赵悦丽,张婉容,艾照全[8](2018)在《有机氟无机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法将自制的表面亲油性接枝改性纳米二氧化钛与含氟单体甲基丙烯酸十叁氟辛酯(G06B)等复合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用红外光谱(FT-IR)、乳胶膜表面形态分析(AFM)、热重(TG)和拉力机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表面改性无机纳米TiO_2以及有机氟的引入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TiO_2的引入显着增强了聚合物乳胶膜的力学性能并进一步优化了乳胶膜的表面疏水性;乳胶膜疏水性随含氟单体用量增加而增大,热稳定性也有一定地提高,当G06B用量为20%、改性TiO_2用量为0.2%时,乳胶膜的综合性能相对最佳。(本文来源于《粘接》期刊2018年06期)

赵玉会[9](2018)在《有机/无机双层修饰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介电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纳米管在介电复合材料与吸波材料的制备中有广泛应用。其中以碳纳米管作为填料的聚合物高介电复合材料可作为一种储能材料应用在电容器中。为了获得低损耗、高介电的功能材料,以碳纳米管为中心,构建了有机与无机物双层包覆的同轴核壳结构。这种特殊结构可以有效调控碳纳米管的电导率、提高其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并通过增加界面极化效应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具体工作如下:(1)无机物/PANI@MWCNT杂化材料的制备:利用氧化还原法,采用FeCl_3,K_2Cr_2O_7,(Ce(NH_4)_2(NO_3)_6等多种氧化剂引发苯胺在碳纳米管表面聚合,实现聚苯胺对MWCNTs的第一层包覆改性。然后,通过常温常压沉淀方法直接将反应体系中的金属离子沉积在其表面完成无机纳米颗粒的第二层包覆改性,实现碳纳米管的无机/有机双层包覆改性。(2)无机物/PANI@MWCNT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通过利用包覆改性后的碳纳米管与环氧树脂(EP)共混,选用聚醚胺与KH550作为固化剂制备新型复合材料。其中,当填充量增加到30%时,Fe(OH)3/PANI@MWCNTs/Epoxy 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高达 202(1kHz),介电损耗为0.69。Cr(OH)_3/PANI@MWCNTs/Epoxy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高达58.9,介电损耗为0.12。CeO_2/PANI@MWCNTs/EP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高达194.90,而介电损耗只有0.10。(3)Fe_3O_4/PANI@MWCNT吸波材料的制备:以FeCl_3为氧化剂,利用氧化还原法引发苯胺包覆MWCNTs后,采用原位共沉淀法沉积溶液中的Fe~(3+)与Fe~(2+),实现Fe_3O_4与PANI的双层修饰MWCNTs。并将其与石蜡共混进行了吸波测试,其中反射损耗最优的厚度为1.5mm,相应最低损耗出现在15.45GHz处的-15.65dB,低于-10dB的有效反射损耗的频段在14-17.5GHz 内。(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29)

鲁成浩[10](2018)在《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医药的快速发展,材料的制备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科研水平的进步,多功能的材料逐渐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特别是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因为具有可设计的优点,可以使纳米材料具备多功能或者多种性能。这些材料所具有的功能和结构特性的组合使其能够广泛用于多种生物医学,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生物医药当中,还需要考虑其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稳定性的问题。以超顺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为核心,分别以SiO_2和ZIF-8为壳层材料制备了两种功能性纳米复合材料。首先:制备了Fe_3O_4@SiO_2纳米复合材料。Fe_3O_4使Fe_3O_4@SiO_2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超顺磁性的功能,SiO_2有效保护了Fe_3O_4的功能不被破坏的同时提供表面改性的靶点;其次,是新材料在医药方面的应用:我们使用简单易行的路线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具有不同形态的Fe_3O_4@ZIF-8。我们制备的Fe_3O_4@ZIF-8(160nm)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大的载药量以及PH的响应性。通过科学的表征手段对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一系列的表征,表征手段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粒度分析仪分析粒径或Zate电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吸附脱附等温线(BET),热重分析(TGA),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8-05-16)

无机有机纳米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发光二极管(LED)的半导体照明,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安全等特点,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代表了照明器件的发展方向。封装材料是半导体照明器件的关键支撑材料,它不仅需要隔绝水氧以保护芯片,还需要同时具有高透光性及高折射率以提高发光二极管照明器件的光提取效率。将高折射率无机纳米粒子与有机树脂基材复合,从而提高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光提取效率,进而强化照明器件的节能增效应用,是当前发光二极管照明器件研发领域关注的重点。介绍了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在发光二极管封装材料中的应用,重点综述了近年来高折射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封装材料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基础,展望了高折射率封装材料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机有机纳米复合论文参考文献

[1].郑智阳,廖磊,颜嘉庆,邓善桥.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去除水溶液中无机/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湿法冶金.2019

[2].何相磊,蒲源,王丹,陈建峰.半导体照明用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封装胶材料研究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9

[3].王伦,薛常喜,兰喜瑞,李闯,吴百融.紫外光固化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成型衍射光学元件制造技术[J].光学学报.2019

[4].王诗珍.g-C_3N_4异质结构功能材料及其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D].烟台大学.2019

[5].毕美华.超细晶纳米铁电体改性的高储能密度有机无机复合薄膜[D].北京邮电大学.2019

[6].潘素素,郑智阳,惠俊杰,肖哲,仲雪莲.纳米二氧化钛-聚合物复合材料去除无机/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湿法冶金.2019

[7].管慧文.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探针的合成及其肿瘤成像和光热治疗的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8

[8].万凯,赵悦丽,张婉容,艾照全.有机氟无机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粘接.2018

[9].赵玉会.有机/无机双层修饰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介电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10].鲁成浩.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D].青岛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静电纺丝制备无机纳米纤维的步骤图纳米尺度的尺寸比较图电纺丝装置的简单示意图原位合成无机粒户j曰jl]备无机/有机纳...电缆复合材料的电阻-温度曲线 结 论纳米金属氧化物分散体的TEM照片

标签:;  ;  ;  ;  ;  ;  ;  

无机有机纳米复合论文_郑智阳,廖磊,颜嘉庆,邓善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