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减震乳胶半衬鞋垫,包括前掌减震衬垫和后掌减震衬垫,所述后掌减震衬垫包括上垫和下垫,所述上垫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弧形支撑垫,所述凹槽槽底处固定设有第一减震圈、第二减震圈和第三减震圈,所述第一减震圈、第二减震圈和第三减震圈的上端均与弧形支撑垫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所述下垫的下端固定设有魔术贴,所述第一减震圈、第二减震圈和第三减震圈的圆周侧壁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使用者前脚掌和后脚跟踩得到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进而提高了半衬鞋垫的减震性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减震乳胶半衬鞋垫,包括前掌减震衬垫(1)和后掌减震衬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掌减震衬垫(2)包括上垫(3)和下垫(4),所述上垫(3)的上端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部设有弧形支撑垫(6),所述凹槽(5)槽底处固定设有第一减震圈(7)、第二减震圈(8)和第三减震圈(9),所述第一减震圈(7)、第二减震圈(8)和第三减震圈(9)的上端均与弧形支撑垫(6)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所述下垫(4)的下端固定设有魔术贴(10),所述第一减震圈(7)、第二减震圈(8)和第三减震圈(9)的圆周侧壁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13)。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减震乳胶半衬鞋垫,包括前掌减震衬垫(1)和后掌减震衬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掌减震衬垫(2)包括上垫(3)和下垫(4),所述上垫(3)的上端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部设有弧形支撑垫(6),所述凹槽(5)槽底处固定设有第一减震圈(7)、第二减震圈(8)和第三减震圈(9),所述第一减震圈(7)、第二减震圈(8)和第三减震圈(9)的上端均与弧形支撑垫(6)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所述下垫(4)的下端固定设有魔术贴(10),所述第一减震圈(7)、第二减震圈(8)和第三减震圈(9)的圆周侧壁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乳胶半衬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3)的下端固定设有减震垫(11),所述减震垫(11)的下端与下垫(4)的上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乳胶半衬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圈(7)、第二减震圈(8)、第三减震圈(9)、弧形支撑垫(6)以及减震垫(11)均采用乳胶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乳胶半衬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圈(8)的直径大于第一减震圈(7)的直径,所述第三减震圈(9)的直径大于第二减震圈(8)的直径,且所述第一减震圈(7)位于第二减震圈(8)的内部,所述第二减震圈(8)位于第三减震圈(9)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乳胶半衬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撑垫(6)的内部固定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防滑凸起(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乳胶半衬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减震衬垫(1)和后掌减震衬垫(2)的设置相同。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减震乳胶半衬鞋垫。
背景技术
现今人们对鞋子的穿着舒适感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鞋子的防震功能也开始被人们关注。鞋垫对于鞋子的舒适性影响较大,鞋垫不仅需要具有较好的排汗、透气功能,为了提高鞋子的舒适度,人们在鞋垫设置有减震装置,
但现有的半衬鞋垫设置有减震装置一般结构较复杂,而且减震效果差,降低了鞋垫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半衬鞋垫上设置有减震装置一般结构较复杂,而且减震效果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减震乳胶半衬鞋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减震乳胶半衬鞋垫,包括前掌减震衬垫和后掌减震衬垫,所述后掌减震衬垫包括上垫和下垫,所述上垫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弧形支撑垫,所述凹槽槽底处固定设有第一减震圈、第二减震圈和第三减震圈,所述第一减震圈、第二减震圈和第三减震圈的上端均与弧形支撑垫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所述下垫的下端固定设有魔术贴,所述第一减震圈、第二减震圈和第三减震圈的圆周侧壁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上垫的下端固定设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下端与下垫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圈的直径大于第一减震圈的直径,所述第三减震圈的直径大于第二减震圈的直径,且所述第一减震圈位于第二减震圈的内部,所述第二减震圈位于第三减震圈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圈、第二减震圈、第三减震圈、弧形支撑垫以及减震垫均采用乳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弧形支撑垫的内部固定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防滑凸起。
优选的,所述前掌减震衬垫和后掌减震衬垫的设置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减震乳胶半衬鞋垫,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减震乳胶半衬鞋垫,通过设置在前掌减震衬垫和后掌减震衬垫下端的魔术贴,能够将前掌减震衬垫和后掌减震衬垫固定在鞋底的上端,通过设置在前掌减震衬垫和后掌减震衬垫上的弧形支撑垫、第一减震圈、第二减震圈以及第三减震圈,当使用者前脚掌和后脚跟踩在两个弧形支撑垫上时,能够使得两个弧形支撑垫同时挤压第一减震圈、第二减震圈以及第三减震圈使之产生形变,从而能够使得使用者前脚掌和后脚跟踩得到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进而提高了半衬鞋垫的减震性能。
2、该新型减震乳胶半衬鞋垫,通过设置在上垫和下垫之间的减震垫,能够增加上垫和下垫之间的减震效果,通过设置在第一减震圈、第二减震圈和第三减震圈上的透气孔,能够将第一减震圈、第二减震圈和第三减震圈内的气体排出。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使用者前脚掌和后脚跟踩得到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进而提高了半衬鞋垫的减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减震乳胶半衬鞋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后掌减震衬垫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后掌减震衬垫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掌减震衬垫;2、后掌减震衬垫;3、上垫;4、下垫;5、凹槽;6、弧形支撑垫;7、第一减震圈;8、第二减震圈;9、第三减震圈;10、魔术贴;11、减震垫;12、防滑凸起;13、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新型减震乳胶半衬鞋垫,包括前掌减震衬垫1和后掌减震衬垫2,后掌减震衬垫2包括上垫3和下垫4,上垫3的下端固定设有减震垫11,减震垫11的下端与下垫4的上端固定连接,上垫3的上端开设有凹槽5,凹槽5的内部设有弧形支撑垫6,弧形支撑垫6的内部固定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防滑凸起12,能够增加弧形支撑垫6与脚掌之间的摩擦力,凹槽5槽底处固定设有第一减震圈7、第二减震圈8和第三减震圈9,第一减震圈7、第二减震圈8和第三减震圈9的上端均与弧形支撑垫6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第二减震圈8的直径大于第一减震圈7的直径,第三减震圈9的直径大于第二减震圈8的直径,且第一减震圈7位于第二减震圈8的内部,第二减震圈8位于第三减震圈9的内部,下垫4的下端固定设有魔术贴10,第一减震圈7、第二减震圈8和第三减震圈9的圆周侧壁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13,透气孔13能够使得第一减震圈7、第二减震圈8和第三减震圈9内的气体排出,第一减震圈7、第二减震圈8、第三减震圈9、弧形支撑垫6以及减震垫11均采用乳胶制成,乳胶由如下原料制成:天然胶乳、硫磺、氧化剂、分散剂、促进剂、硬化剂、蓖麻油、油酸、氢氧化钾、苯乙烯-丁二烯共聚橡胶胶乳以及水,采用胶乳制作,安全环保,且具有较强的韧度和耐磨性,还具有良好的舒适透气性,前掌减震衬垫1和后掌减震衬垫2的设置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通过设置在前掌减震衬垫1和后掌减震衬垫2下端的魔术贴10,能够将前掌减震衬垫1和后掌减震衬垫2固定在鞋底的上端,通过设置在前掌减震衬垫1和后掌减震衬垫2上的弧形支撑垫6、第一减震圈7、第二减震圈8以及第三减震圈9,当使用者前脚掌和后脚跟踩在两个弧形支撑垫6上时,能够使得两个弧形支撑垫6同时挤压第一减震圈7、第二减震圈8以及第三减震圈9使之产生形变,从而能够使得使用者前脚掌和后脚跟踩得到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进而提高了半衬鞋垫的减震性能,通过设置在上垫3和下垫4之间的减震垫11,能够增加上垫3和下垫4之间的减震效果,通过设置在第一减震圈7、第二减震圈8和第三减震圈9上的透气孔13,能够将第一减震圈7、第二减震圈8和第三减震圈9内的气体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3911.9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528034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A43B 17/02
专利分类号:A43B17/02;A43B17/18
范畴分类:15B;
申请人:晋江金飞鞋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晋江金飞鞋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陈埭镇宫口
发明人:林扶承
第一发明人:林扶承
当前权利人:晋江金飞鞋材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伟强
代理机构:35231
代理机构编号: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