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充放电装置,该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包括:金属盒体,限定出电气部件容纳腔;电源输入端,设置于金属盒体上,用于连接外部输入电源;电源输出端,设置于金属盒体上,用于连接需要充电或放电的蓄电池;充电模块,连接于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之间,向对蓄电池充电;以及放电模块,与电源输出端相连,用于对蓄电池放电。本方案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可以用于对通信基站的铅酸蓄电池进行充放电大大降低了对电池进行维护的成本,很好地达到了提质增效、节能环保的社会效益。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盒体,限定出电气部件容纳腔;电源输入端,设置于所述金属盒体上,用于连接外部输入电源;电源输出端,设置于所述金属盒体上,用于连接需要充电或放电的蓄电池;充电模块,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之间,向对所述蓄电池充电;以及放电模块,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所述蓄电池放电。
设计方案
1.一种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盒体,限定出电气部件容纳腔;
电源输入端,设置于所述金属盒体上,用于连接外部输入电源;
电源输出端,设置于所述金属盒体上,用于连接需要充电或放电的蓄电池;
充电模块,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之间,向对所述蓄电池充电;以及
放电模块,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所述蓄电池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充电指示灯,与所述充电模块相连,通过所述金属盒体的充电透光孔指示充电状态;
放电指示灯,与所述放电模块相连,通过所述金属盒体的放电透光孔用于指示放电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测量环境温度,并与所述充电模块相连;并且
所述充电模块,还针对所述环境温度调整充电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布置在所述金属盒体的同侧盒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流检测模块,与所述充电模块相连,用于检测充电电流;以及
电压检测模块,与所述充电模块相连,用于检测充电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模块,采用变压回馈技术向电网反馈所述蓄电池释放的能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模块,还采用脉冲充电方式对故障的所述蓄电池充电,以对故障的所述蓄电池活化再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模块和所述放电模块,还用于交替采用复合脉冲方式对故障的所述蓄电池充电和放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对通信基站的铅酸蓄电池进行充放电。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放电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电池充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铅酸电池在动力、储能、不间断电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UPS电池作为通信基站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站供电的最后一道保障措施,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及使用寿命也越来越受到行业内营运商的重视。在我国,基站UPS所使用的蓄电池占了铅酸蓄电池30%市场份额,行业对电池的管理模式以更换为主,其在生产、回收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能源消耗,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同时,行业的电池使用成本过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般正常使用的UPS电池,其寿命在5年左右,但目前国内有相当部分UPS电池在投入使用不到1年就开始出现问题,有些是由于制造工艺上存在先天的缺陷,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手段,根本不清楚UPS电池的健康状况,造成基站UPS电池寿命普遍偏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降低因蓄电池失效所带来的安全风险。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充放电装置,该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包括:金属盒体,限定出电气部件容纳腔;电源输入端,设置于金属盒体上,用于连接外部输入电源;电源输出端,设置于金属盒体上,用于连接需要充电或放电的蓄电池;充电模块,连接于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之间,向对蓄电池充电;以及放电模块,与电源输出端相连,用于对蓄电池放电。
可选地,上述蓄电池充放电装置还包括:充电指示灯,与充电模块相连,通过金属盒体的充电透光孔指示充电状态;放电指示灯,与放电模块相连,通过金属盒体的放电透光孔用于指示放电状态。
可选地,上述蓄电池充放电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测量环境温度,并与充电模块相连;并且充电模块,还针对环境温度调整充电电压。
可选地,上述蓄电池充放电装置还包括: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布置在金属盒体的同侧盒壁上。
可选地,上述蓄电池充放电装置还包括:电流检测模块,与充电模块相连,用于检测充电电流;以及电压检测模块,与充电模块相连,用于检测充电电压。
可选地,放电模块,采用变压回馈技术向电网反馈蓄电池释放的能量。
可选地,充电模块,还采用脉冲充电方式对故障的蓄电池充电,以对故障的蓄电池活化再生。
可选地,充电模块和放电模块,还用于交替采用复合脉冲方式对故障的蓄电池充电和放电。
可选地,上述蓄电池充放电装置用于对通信基站的铅酸蓄电池进行充放电。
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在金属盒体内布置充电模块和放电模块,通过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外部输入电源以及需要充放电操作的蓄电池,可对蓄电池进行活化再生,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企业对电池进行维护的成本。很好地达到了提质增效、节能环保的社会效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可以完成充电、放电、检测、活化再生等多项功能,一机多用,降低使用成本以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的示意外形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的示意框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10的示意外形结构图;以及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10的示意框图。
该蓄电池充放电装置10一般性地可以包括:金属盒体110、电源输入端120、电源输出端130、充电模块140、放电模块150,限定出电气部件容纳腔;电源输入端120,设置于金属盒体110上,用于连接外部输入电源;电源输出端130,设置于金属盒体110上,用于连接需要充电或放电的蓄电池;充电模块140,连接于电源输入端120和电源输出端130之间,向对蓄电池充电;以及放电模块150,与电源输出端130相连,用于对蓄电池放电。本实施例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10将充电模块140和放电模块150,放置于金属盒体110内,利用电源输入端120和电源输出端130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操作,可以完成多项功能。
对于出现故障的蓄电池,充电模块140还可以采用脉冲充电方式对故障的蓄电池充电,以对故障的蓄电池活化再生。或者放电模块150可以采用变压回馈技术向电网反馈蓄电池释放的能量,从而充分利用蓄电池的电能,从而可以去除故障电池的内部硫化,实现问题电池的活化再生。
为了便于操作,电源输入端120和电源输出端130可以布置在金属盒体110的同侧盒壁上。从在同侧连接外部输入电源(例如电网)以及蓄电池。充电模块140和放电模块150还可以用于交替采用复合脉冲方式对故障的蓄电池充电和放电。
本实施例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10可以主要应用于对通信基站的铅酸蓄电池进行充放电,并可以针对该类电池的应用特点和充放电要求对充电模块140和放电模块150进行配置。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10的示意框图。该实施例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10可以进一步设置有:充电指示灯141、放电指示灯151、温度检测模块142、电流检测模块143、电压检测模块144。
在上述增加的部件中,充电指示灯141与充电模块140相连,通过金属盒体110的充电透光孔指示充电状态;放电指示灯151与放电模块150相连,通过金属盒体110的放电透光孔用于指示放电状态。
温度检测模块142用于测量环境温度,并与充电模块140相连。充电模块140,还针对环境温度调整充电电压,使得电池温度高不充鼓,温度低也不欠充。充电过程中通过电流检测模块143和电压检测模块144实时数据采集,如果发现恒压过程电流不能下降,调低充电电压,降低充电电流,防止电池充电热失控。
电流检测模块143,与充电模块140相连,用于检测充电电流;以及电压检测模块144,与充电模块140相连,用于检测充电电压。充电过程可以通过电压检测模块144和电流检测模块143对每只电池的电压及电池组电流进行检测,发现单只电池电压偏高的电池进行旁路到电池电压偏低的电池,使得整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保持一致,实现均衡充电。
本实施例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10通过对结构和电气构造的改进,实现了对电池的充放电操作,大大降低企业对电池进行维护的成本。很好地达到了提质增效、节能环保的社会效益。
在上述硬件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蓄电池充电装置,还可以进一步采用自主研发的全控变流技术,结合高性能DSP数字处理器和高精度采样技术,通过先进的矢量控制算法配合充放电工艺实现对电池的安全保护,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的蓄电池充电装置的工作过程可以为:
温度检测模块142测量环境温度。充电模块140利用环境功能温度信号调整充电电压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实现温度补偿功能。
充电过程中,电压检测模块144检测每只单体电池的电压,电流检测模块143检测充电电流,如果出现单体电压的压差大于某一设定值,充电模块140可以保证充电过程中各单体电池电压保持一致,实现均衡充电功能。
在充电过程进入恒压充电过程中,电流检测模块143检测到充电电流是否会出现自动下降,如果电流一直保持恒定或有升高的趋势,充电模块140降低充电电压,从而降低充电电流,防止充电过程中热失控的产生。
放电模块150负责对蓄电池进行放电,充电模块140和放电模块150设置为不能同时工作,充电指示灯141显示是否在充电,放电指示灯151显示是否再放电,电源输入端120外接交流电输入,电源输出端130接外接需要充电或者放电的蓄电池。
对于故障电池,充电模块140和放电模块150采用复合脉冲方式对故障电池进行充放电,从而消除硫酸铅结晶,去除电池硫化,实现故障电池的活化再生。
放电过程中,放电模块150,采用变压回馈技术,使得电池的能量回馈到电网。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89292.3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MN(蒙古)
授权编号:CN209627000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H02J 7/00
专利分类号:H02J7/00
范畴分类:37C;38G;
申请人:鄂尔多斯市紫荆创新研究院
第一申请人:鄂尔多斯市紫荆创新研究院
申请人地址:017010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孵化器B座12层-13层
发明人:杨俊明;孙丽娅;刘竹铭
第一发明人:杨俊明
当前权利人:鄂尔多斯市紫荆创新研究院
代理人:刘烨;刘长江
代理机构:1139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