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域外想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清末民初,域外题材,自我形象,跨文化
域外想象论文文献综述
许昳婷[1](2018)在《清末民初域外题材戏曲创作的跨文化想象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戏曲艺术面临西方现代性思潮和国内社会政治变革的双重冲击,出现了众多以国内时政、民族英雄、域外亡国史或革命史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借异域经验,尤其是借弱势民族命运写本土危机,是现代中国压抑和屈辱心理的抒发。处于跨文化公共空间中的清末民初戏曲创作,开辟了"以外鉴中"的创作新范式,是一种全新的打造民族共同体的行动,呈现了异域想象和现代中国自我形象建构之间的共谋。(本文来源于《戏曲艺术》期刊2018年02期)
陶正桐[2](2018)在《3-6世纪中国对域外的观察与想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元3—6世纪,中国进入地理大交流的时代。大量人口流动和频繁的中外交流,极大开阔了时人的视野。也正是这个原因,相关地理记述开始大量出现。除州郡地志外,还有数种涉及今日南亚、东南亚地区,即本文所指称的南海地理书。这类文献依作者的身份可分为两类:一为使臣行记;二为佛教行记。它们都是时人观察域外的产物。同时也由于观察者身份的差异以及知识构成的不同,两类文献的内容、观念也大相径庭。使臣行记描述的域外世界是较为真实可信的。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幻想式”的记述模式,但仍未能摆脱华夏中心观的影响。华夏中心观还成为使臣们观察域外的“滤镜”。透过这个滤镜,那些与华夏截然不同的文化景观被有意识地放大了。而其目的即在于解释和捍卫华夏文化的中心地位,以证明所谓的“夷夏秩序”,进而寻求一种文化上的认同。但与之完全不同的是佛教行记。佛教行记侧重于记述作者本人的巡礼经历,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一种对天竺佛国的心理认同,以及视天竺为中心的天下观念。两类截然不同的记述在整个3—6世纪并行不悖地存在着,哪怕其间产生了诸多激烈的争论。但到了唐宋时期,由于大型类书的编纂,这两种知识体系被有机地整合到一起。其整合的方式,就是官修正史中“四夷”书写的标准模式,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不仅是叁教圆融导致的知识界线的消泯,更是对异域的全新塑造,而塑造的结果则是一个虚实交加的域外世界。在这个观念世界中,华夏式的天下观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南海地理书的撰写贯穿了整个3—6世纪,但主要集中在叁国至刘宋之世。其中,使臣行记大致有5种,其余均14种为佛教行记。这些地理书除《法显传》外已全部亡佚,其亡佚的时间大都在唐宋时期,重要原因是唐宋时期大型类书的编纂。而这也为之后的辑佚工作创造了条件。最早对魏晋南北朝南海地理书展开辑佚的当为陶宗仪,其后有陈运溶、向达、岑仲勉、许云樵、刘纬毅、陈连庆、李德辉等学者。但诸位先生的辑佚各有侧重,均未能涵盖今日可见的所有南海地理书。比较诸家辑本,当以岑仲勉《晋宋间外国地理佚书辑略》、李德辉《晋唐两宋行记辑校》为优。盖二人不仅有文字的摘录,还有相应的分类与校勘,并标注了文献来源。此外,许云樵辑撰的《康泰吴时外国传辑校》也很有特色。除了有文字校勘外,还有相应地名的考释。但应该说明的是,对于个别的地理书(如《林邑记》)依然存在失辑的现象,各家辑本的部分文字也存在错讹的情况。(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南飞雁[3](2016)在《小说想象的域外和本土》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不善于当着这么多人说话。上一次这样的体验,还是刚刚上大学接受军训的时候,那是1998年。我们所有大一新生踢了一天的正步,傍晚时分,围坐一圈,教官让每人自我介绍。我的自我介绍是,我是从河南省漯河市来的,我叫南飞雁,很高兴跟大家做同学。周围的人都笑了。我想,他们的笑声一定有两个原因:第一,漯河的特产是双汇火腿肠,大概从我的体型可以和火腿肠找到某种微妙的联系。第(本文来源于《书屋》期刊2016年08期)
黄继刚[4](2015)在《晚清域外游记中的空间体验和现代性想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不畅的晚清时期,有关于海外的文化想象几乎都是由域外游记来转述和建构的。域外游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文本,其空间上的"游移"和"越界"更易将自我置于他者的镜像中进行文化认同和身份建构,这种文化对照势必会导致对自身文化的重新认知和反思判断。而晚清域外游记中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观书写又建构出一个具有明显"共时性"的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这种空间认知突破了文化的"线性"叙事,为晚清现代性体验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期刊2015年06期)
董伟岩[5](2015)在《曾朴对域外的想象与书写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曾朴对域外的想象主要体现在《孽海花》中,其想象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西方人的社会风俗和性格特征;二是西方的思想观念,包括对无政府主义的宣传和虚无党的介绍等。曾朴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孽海花》中的域外世界,缘于他对法国文学的研究,及长期生活工作在租界地的经历。虽然曾朴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文学的创作方法来转变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但考察《孽海花》,其中仍不乏大量的传统叙事手法,以致其域外想象最终沦为本土化书写。(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杨汤琛[6](2012)在《文化符号与想象空间:晚清域外游记中的西方博物馆》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域外游记中的西方博物馆,不再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游览场所,它作为一个承载了多重文化意味的想象空间,成为一个具有包孕性的文化符号,一个构建中国他者与西方自我的重要文化场域,它不仅形塑了强大的西方文明形象,也形塑了西方视野下的东方形象。西方博物馆以集中、有序列的文明展览打破了晚清人凝滞的西方想象,并于潜移默化中带来了一个让晚清人自惭形秽、意欲思变的现实世界。(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3期)
李岚[7](2010)在《行旅体验与“集体想象”——论晚清域外游记的跨文化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在晚清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域外游记。近代知识分子从中华文化共同体的立场出发,通过注视者、叙述者和阅读者的集体行为初步构成了对西方社会的想象和对中国社会的重塑。这些游记里表现出中国传统认知范式的猎奇、本土文化的坚守、域外理想国的描绘、对日本经验的选择性观照等现象,记录了异域形象的衍变和国人的文化心理。(本文来源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域外想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公元3—6世纪,中国进入地理大交流的时代。大量人口流动和频繁的中外交流,极大开阔了时人的视野。也正是这个原因,相关地理记述开始大量出现。除州郡地志外,还有数种涉及今日南亚、东南亚地区,即本文所指称的南海地理书。这类文献依作者的身份可分为两类:一为使臣行记;二为佛教行记。它们都是时人观察域外的产物。同时也由于观察者身份的差异以及知识构成的不同,两类文献的内容、观念也大相径庭。使臣行记描述的域外世界是较为真实可信的。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幻想式”的记述模式,但仍未能摆脱华夏中心观的影响。华夏中心观还成为使臣们观察域外的“滤镜”。透过这个滤镜,那些与华夏截然不同的文化景观被有意识地放大了。而其目的即在于解释和捍卫华夏文化的中心地位,以证明所谓的“夷夏秩序”,进而寻求一种文化上的认同。但与之完全不同的是佛教行记。佛教行记侧重于记述作者本人的巡礼经历,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一种对天竺佛国的心理认同,以及视天竺为中心的天下观念。两类截然不同的记述在整个3—6世纪并行不悖地存在着,哪怕其间产生了诸多激烈的争论。但到了唐宋时期,由于大型类书的编纂,这两种知识体系被有机地整合到一起。其整合的方式,就是官修正史中“四夷”书写的标准模式,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不仅是叁教圆融导致的知识界线的消泯,更是对异域的全新塑造,而塑造的结果则是一个虚实交加的域外世界。在这个观念世界中,华夏式的天下观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南海地理书的撰写贯穿了整个3—6世纪,但主要集中在叁国至刘宋之世。其中,使臣行记大致有5种,其余均14种为佛教行记。这些地理书除《法显传》外已全部亡佚,其亡佚的时间大都在唐宋时期,重要原因是唐宋时期大型类书的编纂。而这也为之后的辑佚工作创造了条件。最早对魏晋南北朝南海地理书展开辑佚的当为陶宗仪,其后有陈运溶、向达、岑仲勉、许云樵、刘纬毅、陈连庆、李德辉等学者。但诸位先生的辑佚各有侧重,均未能涵盖今日可见的所有南海地理书。比较诸家辑本,当以岑仲勉《晋宋间外国地理佚书辑略》、李德辉《晋唐两宋行记辑校》为优。盖二人不仅有文字的摘录,还有相应的分类与校勘,并标注了文献来源。此外,许云樵辑撰的《康泰吴时外国传辑校》也很有特色。除了有文字校勘外,还有相应地名的考释。但应该说明的是,对于个别的地理书(如《林邑记》)依然存在失辑的现象,各家辑本的部分文字也存在错讹的情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域外想象论文参考文献
[1].许昳婷.清末民初域外题材戏曲创作的跨文化想象与实践[J].戏曲艺术.2018
[2].陶正桐.3-6世纪中国对域外的观察与想象[D].华中科技大学.2018
[3].南飞雁.小说想象的域外和本土[J].书屋.2016
[4].黄继刚.晚清域外游记中的空间体验和现代性想象[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
[5].董伟岩.曾朴对域外的想象与书写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6].杨汤琛.文化符号与想象空间:晚清域外游记中的西方博物馆[J].江西社会科学.2012
[7].李岚.行旅体验与“集体想象”——论晚清域外游记的跨文化意义[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