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论文_李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滑石,阴离子,层状,化合物,皂石,硫化锌,微结构。

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李旭[1](2015)在《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的制备、微分析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又称双金属氢氧化物(简称LDHs或HTLc),是一类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由于其特殊的阴离子型层状结构,从而使之具有碱性、层板上阳离子可调配性、层间阴离子可交换性等特性。因此在催化领域、离子交换与吸附、医药、功能高分子材料、阻燃添加剂及造纸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论文结合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备了系列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利用表面微分析技术系统地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方法、制备条件对产物微结构的影响,并对其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以甲基橙模拟废水染料作为吸附、降解对象,比较研究了合成产物的吸附性能和动力学吸附机理,同时制备了负载型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复合光催化剂,考察了复合光催化剂的固定化技术及光催化剂的吸附、降解性能,探讨了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微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全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本章在介绍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结构及性质的基础上,综述了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研究状况及应用进展,并对目前该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难点进行了论述,同时展望了其发展及应用前景。第二章:镁铝水滑石的制备及微结构研究。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镁铝水滑石层状化合物,系统研究了水热环境下p H值、水热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合成Mg-Al-LDHs晶体物相、微结构的影响,并利用阴离子配位体生长基元理论对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Mg-Al-LDHs的最佳条件为p H=12、水热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18h,制备的Mg-Al-LDHs晶体结构单一、规整性、结晶度较好。第叁章:类水滑石的制备及微结构研究。用水热法分别制备了不同比例的含铜和钴的类水滑石,并讨论了两种类水滑石的生长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钴含量的增加,导致产物的粒径变大,规整性降低;随着Cu2+含量的降低,产物的层状结构越来越明显,规整性有所提高,颗粒逐渐增大变厚,六边形层状愈加明显。第四章: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研究。本章以甲基橙模拟废水为吸附对象,分别考察了镁铝水滑石及类水滑石焙烧产物的吸附性能,并利用吸附动力学理论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探讨研究了微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第五章:负载型镁铝水滑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微结构及应用。通过简单的湿化学方法将光催化性能较好的纳米二氧化钛均匀负载于改性后的镁铝水滑石表面,利用微分析手段,研究了在复合光催化剂固定化状态的基础上,考察比较了不同时间、不同p H值、不同负载量及光催化剂用量条件下复合光催化剂的吸附、光催化降解性能,并探讨了复合光催化剂的降解机理。(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5-06-01)

毛晓颖[2](2012)在《层状化合物(水滑石、锂皂石和磷酸锆)的制备及其在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微波技术制备了水滑石(LDHs)和锂皂石,用直接氟配位法制备磷酸锆(α-ZrP)等层状无机化合物,并将其作为纳米增强填料,通过聚合物插层技术制备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同时研究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结构。研究表明,叁种纳米增强填料具有良好的增强效应,同时也提升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用微波辐照法分别制备了镁铝水滑石(Mg-Al-LDHs)和锌铝水滑石(Zn-Al-LDHs),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硬脂酸(SA)分别对其进行改性。以SDS改性镁铝水滑石(SDS-Mg-Al-LDHs)为增强组分通过溶液插层法制备了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PLA/SDS-Mg-Al-LDHs),并且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降解性。结果表明:SDS-Mg-Al-LDHs用量达到3%时,PLA/SDS-Mg-Al-LDHs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同时加入SDS-Mg-Al-LDHs提高了PLA/SDS-Mg-Al-LDHs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降解性研究表明SDS-Mg-Al-LDHs有利于提高PLA的可降解性。微观结构研究表明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纳米插层结构,并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以Zn-Al-LDHs、SDS-Zn-Al-LDHs和SA-Zn-Al-LDHs为增强组分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氯乙烯(PVC)基复合材料,并且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材料进行表征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水滑石含量达到4%时,PVC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同时组分的加入提高了PVC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2)以新疆日月雷膨润土为原料,利用微波辐照法制备了锂皂石,以其为纳米增强组份通过溶液插层方法制备了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表明,锂皂石含量达到2%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同时加入锂皂石提高了PLA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降解性研究表明锂皂石有利于提高PLA的可降解性。(3)用改进的直接沉淀法制备α-ZrP,分别采用甲胺(MA)和十八烷基叁甲基氯化铵对其进行预插层和有机改性制备有机改性磷酸锆(OZrP),以OZrP为纳米增强组分,用溶液插层法制备了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PLA-OZrP),并且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降解性和抗菌性。结果表明:OZrP用量达到3%时,PLA/OZrP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同时加入OZrP提高了PLA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降解性研究表明OZrP有利于提高PLA的可降解性。抗菌性研究表明OZrP有明显的抗菌性。微观结构研究表明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纳米插层结构,并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2-05-26)

夏燕[3](2012)在《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的插层组装及其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滑石类化合物(LDH)是自然界唯一一类阴离子型粘土矿物,具有板层组成可调控、层间阴离子可交换、结构记忆效应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和工、农业生产等领域。本文围绕进一步明确LDH的结构与吸附性能的构-效关系、开发新型可再生高效吸附剂等问题,系统研究了电荷密度对LDH吸附酸性染料的影响,对比考察了LDH及其焙烧产物(LDO)对酸性染料吸附性能的差异,并考证了LDO的再生回用性,重点探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负载量对有机改性水滑石的吸附特征的影响。论文研究拟为提高水滑石类材料在污水控制中的应用效率、开发新型高效可再生吸附剂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证实CO_3~(2-)-LDH对酸性染料的吸附机制包括了表面吸附和离子交换作用,并发现LDH对酸性染料的吸附性能与其电荷密度呈负相关的趋势。制备了3种电荷密度(Mg/Al=2、3和4)的LDH,对酸性染料的吸附实验显示:随着电荷密度的增加LDH吸附性能逐渐降低,如茜素红染料的最大吸附量在Mg/Al=4时为192.6mg/L,当电荷密度增加时最大吸附量依次降为155.3mg/L和118.5mg/L。电荷密度的增加使层间CO_3~(2-)与LDH片层的静电作用增强,离子交换作用反而受到限制;同时样品的比表面积减小,降低了吸附剂对酸性染料的吸附性能。(2)发现MgFe-LDH焙烧后的氧化产物LDO对酸性染料靛蓝二磺酸钠吸附特性与前驱体有显着差异。焙烧后样品比表面积显着增大,由52.31m~2/g增至102.55m~2/g。以LDO独特记忆效应为基础的结构重建为驱动力使LDO的吸附效力大大提升。LDH和LDO对靛蓝二磺酸钠的等温吸附线均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过程符合假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考察LDH的回收利用性发现循环4次再生后依然保持良好的吸附效果。(3)明确有机水滑石吸附有机物以熵驱动为主,并发现随着表面活性剂负载量的增加,硝基苯的吸附系数Koc保持相对恒定。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改性的LDH其层间距随DS-负载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高负载量时DS-在层间可以倾斜双层模式排列。LDH-DS对硝基苯有较好的吸附效果,等温吸附曲线为线性,表明其吸附过程主要为分配作用,分配系数K_d值从39.5mL/g增大到73mL/g,而Koc值基本稳定在200mL/g。动力学吸附实验显示吸附过程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实验表明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熵增加是吸附过程的主要推动力,其吸附自发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2-05-15)

王军,赵林桐,章有国,程凤凯,蔡中会[4](2012)在《DDA~(4-)柱撑水滑石类层状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得到柱撑水滑石Zn2Al-LDH/DDA4-化合物,并用XRD、FT-IR和荧光对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水滑石Zn2Al-LDH/DDAH4-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其荧光光谱与有机物(H4DDA)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机物插层后荧光光谱发生明显红移。(本文来源于《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崔小明[5](2009)在《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的生产及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水滑石类化合物(LDHs)的性能、生产方法以及应用,指出了今后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上海化工》期刊2009年03期)

燕丰[6](2008)在《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的生产及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LDHs)是一种重要的阴离子型层状化合物,其层间阴离子具有可交换性,且晶粒尺寸通过制备工艺的可调性,在催化、环保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介绍了水滑石类化合物的性能、生产方法以及应用,指出了其今后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期刊2008年08期)

郭影,李国栋,张赫,陈接胜[7](2006)在《以含铬类水滑石型层状化合物为模板制备硫化物半导体纳米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类水滑石型混合金属氢氧化物(CdCr-LDH和ZnCdCr-LDH)为前驱体,通过气-固反应方法,制备了根植于层状氢氧化物层板中的硫化镉纳米晶和硫化镉/硫化锌复合纳米晶,通过改变前驱体(CdCr-LDH)中镉和铬的摩尔比可以调控硫化镉纳米晶的粒径.(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莫丹[8](2004)在《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插层选择性及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以镁铝及锌铝水滑石为主体,吡啶二甲酸异构体(2,3-, 2,4-, 2,5-, 2,6-, 3,4- 和3,5- 吡啶二甲酸)为有机阴离子客体,采用焙烧复原法研究了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与吡啶二甲酸异构体阴离子的插层反应。研究表明:镁铝水滑石对吡啶二甲酸异构体阴离子存在着明显的选择性,有机酸异构体优先进入层间的顺序是:2,3-吡啶二甲酸≈2,5-吡啶二甲酸>2,4-吡啶二甲酸>3,5-吡啶二甲酸>3,4-吡啶二甲酸>2,6-吡啶二甲酸,XRD、IR和TG分析结果进一步说明2,3-, 2,5-, 2,4- 及3,5- 吡啶二甲酸阴离子能够进入水滑石层间,而3,4- 和2,6- 吡啶二甲酸阴离子未进入层间,而是吸附在水滑石表面。锌铝水滑石对吡啶二甲酸异构体阴离子也表现出一定的插层选择性,但有机酸阴离子的优先插入量顺序有所变化,这说明由于LDHs层板组成的改变,导致了其插层选择性的不同。本论文还采用Gaussian-98软件包中ab initio 分子轨道法(HF/6-31G)计算了吡啶二甲酸异构体阴离子的分子结构,并结合实验数据从微观作用的角度分析了插层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从而确定插层过程中的选择性的影响规律及插层机理。结果表明,吡<WP=4>啶二甲酸异构体阴离子电子结构及几何结构,决定了2,3-, 2,5- 吡啶二甲酸阴离子最易进入水滑石层间,2,4-, 3,5- 吡啶二甲酸阴离子受空间位阻影响而略难进入水滑石层间,而3,4- 和2,6-吡啶二甲酸阴离子由于极性较大,与介质作用力大,从而不易进入水滑石层间。反应动力学初步研究表明,LDHs与吡啶二甲酸的插层反应能够快速进行,但所得产物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形成有序的晶体结构。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还以锌铝复合氧化物和镁铝复合氧化物为主体,对苯二甲酸和2,5-吡啶二甲酸为客体,分别将锌铝复合氧化物与对苯二甲酸及镁铝复合氧化物与2,5-吡啶二甲酸进行多次煅烧及重复插层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均具有良好的再生及重复插层使用性能。此外,还研究确定了镁铝复合氧化物对吡啶二甲酸的最大吸附反应量,并利用 CO32-将与镁铝复合氧化物反应了的吡啶二甲酸阴离子交换出来,此方法具有较高的交换效率,可达到最终分离有机异构体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4-04-15)

谢鲜梅[9](2000)在《层状化合物镍铝水滑石的制备和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变化pH值法和恒定pH值法 ,以硝酸镍、硝酸铝为原料 ,NaOH为沉淀剂水热合成了层状化合物镍铝水滑石。分别测定了Ni/Al摩尔比为0 5、1 0、2 0、6 0和10 0混合金属盐溶液的NaOH滴定曲线 ,并利用XRD对滴定过程中不同pH值阶段的合成物进行物相鉴定。实验结果表明 ,在Ni/Al=1 0~6 0范围内 ,不论起始混合盐溶液中Ni/Al摩尔比如何 ,在pH=5.0~6 .0范围内 ,均能合成结构单一的镍铝水滑石 ,随Ni/Al比的增加 ,合成的HTLc(水滑石)中镍含量随之增加 ;合成体系在较低pH(3 3~4 .8)范围为Al(OH) 3 生成阶段 ,较高pH(6.0~7 .5)范围为Ni(OH) 2 和HTLc 的共生阶段。该研究同时考察了其它因素在合成过程中的影响 ,筛选出镍铝水滑石合成的最佳条件。(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华瑞年,单秋杰,龚剑,瞿伦玉[10](1996)在《过氧杂多阴离子柱撑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硝酸根型水滑石作交换前驱体,通过离子交换法合成了过渡金属离子一、叁钛取代的Keggin结构过氧钨硅杂多阴离子柱撑水滑石Zn2Al(OH)6-[SiW11(TiO2)O39]及Zn2Al(OH)6-[SiW9(TiO2)3O37],用元素分析、XRD、IR、XPS、化学分析等手段对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过氧杂多阴离子进入水滑石层间,使水滑石的层间距从0.92nm增加到1.47nm。且过氧杂多阴离子中的基团未被破坏。(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1996年10期)

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微波技术制备了水滑石(LDHs)和锂皂石,用直接氟配位法制备磷酸锆(α-ZrP)等层状无机化合物,并将其作为纳米增强填料,通过聚合物插层技术制备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同时研究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结构。研究表明,叁种纳米增强填料具有良好的增强效应,同时也提升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用微波辐照法分别制备了镁铝水滑石(Mg-Al-LDHs)和锌铝水滑石(Zn-Al-LDHs),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硬脂酸(SA)分别对其进行改性。以SDS改性镁铝水滑石(SDS-Mg-Al-LDHs)为增强组分通过溶液插层法制备了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PLA/SDS-Mg-Al-LDHs),并且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降解性。结果表明:SDS-Mg-Al-LDHs用量达到3%时,PLA/SDS-Mg-Al-LDHs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同时加入SDS-Mg-Al-LDHs提高了PLA/SDS-Mg-Al-LDHs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降解性研究表明SDS-Mg-Al-LDHs有利于提高PLA的可降解性。微观结构研究表明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纳米插层结构,并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以Zn-Al-LDHs、SDS-Zn-Al-LDHs和SA-Zn-Al-LDHs为增强组分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氯乙烯(PVC)基复合材料,并且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材料进行表征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水滑石含量达到4%时,PVC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同时组分的加入提高了PVC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2)以新疆日月雷膨润土为原料,利用微波辐照法制备了锂皂石,以其为纳米增强组份通过溶液插层方法制备了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表明,锂皂石含量达到2%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同时加入锂皂石提高了PLA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降解性研究表明锂皂石有利于提高PLA的可降解性。(3)用改进的直接沉淀法制备α-ZrP,分别采用甲胺(MA)和十八烷基叁甲基氯化铵对其进行预插层和有机改性制备有机改性磷酸锆(OZrP),以OZrP为纳米增强组分,用溶液插层法制备了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PLA-OZrP),并且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降解性和抗菌性。结果表明:OZrP用量达到3%时,PLA/OZrP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同时加入OZrP提高了PLA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降解性研究表明OZrP有利于提高PLA的可降解性。抗菌性研究表明OZrP有明显的抗菌性。微观结构研究表明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纳米插层结构,并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李旭.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的制备、微分析及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5

[2].毛晓颖.层状化合物(水滑石、锂皂石和磷酸锆)的制备及其在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D].新疆大学.2012

[3].夏燕.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的插层组装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2

[4].王军,赵林桐,章有国,程凤凯,蔡中会.DDA~(4-)柱撑水滑石类层状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5].崔小明.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的生产及应用前景[J].上海化工.2009

[6].燕丰.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的生产及应用前景[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8

[7].郭影,李国栋,张赫,陈接胜.以含铬类水滑石型层状化合物为模板制备硫化物半导体纳米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

[8].莫丹.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插层选择性及机理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4

[9].谢鲜梅.层状化合物镍铝水滑石的制备和表征[J].无机化学学报.2000

[10].华瑞年,单秋杰,龚剑,瞿伦玉.过氧杂多阴离子柱撑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

论文知识图

礴半导体光敏化中电荷传输过程示意图(a)示意图说明了两步法制备NiCoLDH/泡...综述塑料助剂(2)-1LDH的结构示意图乙醇转化反应机理综述塑料助剂(1)

标签:;  ;  ;  ;  ;  ;  ;  

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论文_李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