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宏观调控新形势下泰州市物价走势与区域货币信贷政策取向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龙[1](2020)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49至2020年,新中国走过了波澜壮阔的70多年,世界经济地位稳步提升。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同样具有曲折而辉煌的发展历程。货币政策能够通过特定传导渠道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一直都是我国政策当局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毫无疑问,不同经济状态需要货币政策的不同调控取向和工具配合,有的经济状态重在货币政策的“松紧”切换,有的经济状态倾向货币政策的“量价”选择。不可否认,我国货币政策的盯住目标具有多元化特质,但至少都涵盖了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两大目标。从宏观经济调控经验看,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选择和松紧取向较为成功,基本实现了宏观经济的阶段性目标。然而,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系统的时变特征愈加明显,内外部冲击更显复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着增加,对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前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关于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有效性问题,各界已达成一些共识,多数学者认为货币政策具有宏观经济效应,但不同阶段和目标下,量价工具的调控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从Friedman的数量规则到McCallum的数量规则再到Taylor的价格规则,政策规则形式和内涵得到逐步完善,但各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动态视角下研究规则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与调控工具选择,有助于探究货币政策有效性争议的根源,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框架。本文在充分考虑经济系统“时变特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滞后效应”、行为主体“异质预期”、时点脉冲“随机波动”等关键性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问题延伸→解决问题→进一步思考与展望”的设定思路,通过VAR、MS-AR、MF-VAR、TVP-VAR、SV-TVP-FAVAR和DSGE等时变和动态模型分析不同情形下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宏观经济调控有效性(包含与未包含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包含与未包含预期冲击等)。根据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体系搭设,文章的主要章节包括以下内容:理论基础:论文第1章和论文第2章。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包括选题意义、学术进展、主要思路和创新之处等问题。具体来说,本文第1章首先介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这一主题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随后按照“货币政策有效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递进式思路,梳理评述研究主题相关的经典文献,在突出本文分析视角和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本文的分析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等内容,并基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调控有效性(基准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有效性(比较分析)、预期管理如何逆周期调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量价工具宏观调控有效性产生的影响(比较分析的逆向调控)这三方面给出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总结来看,论文第1章和第2章旨在为本文后续实证分析、计量检验等章节作基础铺垫。实证分析:论文第3章、论文第4章和论文第5章。实证部分主要回答了货币政策工具与宏观经济变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有效性等问题,并初步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弱化了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其中,第3章是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分析的准备工作,通过同频Granger因果关系与混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同频检验与混频检验。第4章为基准分析,在不考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通过TVP-VAR模型对量价工具的经济效应进行时变分析,直观观测不同阶段下量价工具的宏观经济有效性差异。第5章为对比分析,首先对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进行阶段性划分,并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阶段性特征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SV-TVP-FAVAR模型对货币政策量价工具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三维脉冲分析、总量脉冲分析、分阶段脉冲分析和分区制脉冲分析,从而逐步论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不同阶段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弱化强度等问题。计量检验:论文第6章和论文第7章。计量检验部分为本文重要章节,主要论证预期管理是否可以逆周期调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弱化效应、货币政策预期与技术进步预期之间是呈现同频共振“叠加效应”抑或震荡错位“抵消效应”?等问题。具体来说,本部分运用DSGE模型对未包含预期、包含货币政策预期、货币政策预期+技术进步预期下我国货币政策量价工具的宏观调控有效性进行计量检验,主要评价指标有冲击极值、调控幅度、响应周期、短期效应、阶段效应和长期效应,从而检验预期管理是否具有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弱化效应的逆周期调控功效,并对宏观政策与技术进步不同预期冲击间可能存在的“抵消效应”或“叠加效应”进行创新型论证。结论、启示与展望。本章主要是对前文的理论基础、实证分析和计量检验等章节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在总结全文实证分析结论和政策启示的基础上,指出论文可能存在的研究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学术研究展望。研究不足和学术展望主要涉及到货币政策多重目标权衡两难、经济政策缺乏协调、发展质量考虑不足等三个方面。本文在充分考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行为主体异质预期等经济现实的基础上,通过VAR及拓展模型、DSGE及拓展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和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内容和分析结论对于构建新形势下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华清君[2](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徐曼[3](2020)在《中国的金融周期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金融体系的日益完善,金融周期波动在宏观经济理论与调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一方面,金融体系的波动态势直接关系到宏观经济能否平稳运行,原因在于金融冲击不仅是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诱因,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实体经济的波动;另一方面,价格稳定并不是金融稳定的充分条件,仅盯住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难以兼顾经济与金融的双重稳定。促进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构建兼顾经济与金融双重稳定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已经成为新时期宏观经济研究的重点与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有鉴于此,本文遵循“文献查找及汇总→理论演进梳理→实证结果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的研究逻辑,紧密围绕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之间的交互影响作用以及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构建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在研究思路方面,按照“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金融周期的测度与波动特征分析→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动态交互影响分析→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波动的调控效果分析→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构建”依次展开。各部分的具体研究内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结合国际大环境以及国内的经济金融发展现状,明确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在仔细推敲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的基础上,确定每个部分所要研究的具体内容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阐述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二,回顾金融周期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进过程,对金融周期进行概念界定和内涵阐释,并对金融周期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与评述。研究表明,早期较为成型的金融周期理论建立在外生信贷约束机制的基础之上,主要包括信贷周期理论和金融加速器理论;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充分显示出金融体系本身就是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诱因,相关理论也随之发展至以内生信贷约束机制为基础的金融中介理论;而关于金融周期理论的近期研究则广泛采取各种方式在经济学理论模型中引入金融冲击、金融摩擦和金融中介,并探究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第三,系统比较几类经典金融周期测算方法的优势与不足,采用能够相对较好地克服主要测算方法弊端的TVP-FAVAR模型科学合理地测度中国的金融周期,并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和小波变换方法,从时域和频域两个视角出发全面分析其波动特征,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TVP-FAVAR模型测度金融周期,不仅能够充分体现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之间的交互影响,确保测算结果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允许纳入足够多的金融指标以充分覆盖金融体系的不同方面,不仅如此,还通过识别不同指标在测算过程中的参与概率,实现对于金融周期的动态测度,因此是新时期测算金融周期的一种重要方法。(2)中国的金融周期波动具有长扩张短收缩的非对称性特征,在密切监测金融体系波动态势,积极营造适度宽松金融环境的同时,应尤其注意警惕金融形势快速收紧对整体经济形势的冲击。(3)中国金融周期由略短于2年、3年至4年和略短于8年三种频率的波动成分叠加而成,并以3年至4年的中周期波动成分为主周期,高频波动成分主要出现在金融危机时期,而低频波动成分主要由信贷、汇率和房地产市场的波动驱动形成。第四,在直观考察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之间关联动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时频双视角分别考察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溢出效应,探究两者之间的交互影响机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无论是在宽松状态还是紧缩状态,经济周期的期望持续期均显着长于金融周期,即经济周期的状态依赖性更强,而且金融周期一旦进入某种状态,经济周期会在数月之后进入相同的状态,即金融周期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具有一定的“晴雨表”和“指示器”作用。(2)从基于全频域的时域溢出效应来看,金融体系的运行态势对宏观经济具有十分显着的溢出效应,而其接收到的来自宏观经济的信息溢出则十分有限,即金融体系具有明显的脱实向虚倾向。(3)从不同频域范围内的溢出效应来看,金融体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中高频范围内,即以中短期效应为主,而宏观经济对金融体系的定向溢出效应水平则在各频域范围内均较低,且规律并不明显。第五,采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绘制时点脉冲响应图和等间隔脉冲响应图,考察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波动调控效果的时变特征,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比较来看,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波动的调控效果呈现出起效快,但作用水平较小且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2)相比而言,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波动的调控效果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更长,但达到极大调控效果所需的时间要稍长一些。(3)尽管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波动的调控作用水平远远超过数量型货币政策,但近年来两种类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均呈现出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构建明确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极为必要。第六,在包含金融稳定在内的多目标福利损失函数假设下,探究货币政策对价格波动、产出波动和金融波动的最优反应机理,并从实证角度对比分析金融危机前后货币政策对各目标的反应差异,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忽略金融因素对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会引起以产出和价格稳定为调控目标的货币政策在调控力度上出现偏误。(2)现阶段,后顾性货币政策能够更好地拟合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实践。(3)与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相比,危机后货币政策对金融波动的反应明显增强,但反应程度仍远低于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反应,货币政策对于金融稳定目标的关注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兼顾金融与经济双重稳定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构建问题,是新时期宏观经济理论和调控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紧密围绕上述问题,开展了部分理论和系列实证研究,并得到了诸多经验依据和政策启示。本文认为,从时频两个维度系统监测金融体系的运行态势,积极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位,提高货币政策对金融波动的关注程度,并构建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是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刘芮嘉[4](2019)在《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选择》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以加入WTO为标志,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使得自1994年实行外汇管理体制之后呈现出的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双顺差”特点得到进一步加强,外汇资产占央行资产比重逐年增加,我国以对冲外汇为主的流动性投放模式正式拉开序幕。此后近20年时间里,在通货膨胀水平维持稳定的情况下,投放到经济体中的大量货币流入资本市场,导致我国以股票市场估值中枢系统性抬升,以及房地产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为主要标志的资产重估问题凸显。2013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外贸易顺差的缩减使得我国以国外资产为基础的货币供给方式难以持续,流动性逐步转向以国内资产为信用基础的投放,此时更加需要资本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特别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发展动能的转变成为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因此,资产重估及经济结构调整已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重点研究我国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重估的相关问题,按照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证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概念对比界定出资产重估的准确定义,在对相关国家资本市场波动案例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资产重估的分析视角,并建立资产重估检测体系,以此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运行作出资产重估层面的解读。基于理论及事实检验对资产重估内涵作出定义后,从我国宏观经济背景出发寻找资产重估在货币数量及结构层面的影响因素,探寻资产重估问题的本质。随后讨论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间的互动影响机制,以及货币政策在应对资产重估问题中面临的经济体系结构性制约问题。最后研究资产重估及经济结构扭曲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执行框架,并通过对创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执行效果的实证检验,实现从理论到实证的研究路径,提出灵活运用创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应对资产重估及经济结构问题的政策建议。按照这样的逻辑主线,本文核心内容归纳为四个方面:本文首先对资产重估概念进行了界定,在综合对比资产、资产定价、资产价格波动及资产泡沫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给出资产重估的定义:资产重估,是指经济体系中各项冲击通过影响投资主体盈利预期,使资本市场上资金配置数量和结构发生改变,而引发的资产价格长期总体持续上涨的过程,主要表现为资本市场无风险利率的下降和估值中枢的系统性抬升。同时梳理资产重估的内涵及特征,总结出资产重估在经济运行中的表现,以及其过程对金融稳定带来的隐忧。接着以日德两国为例,分析其在二战后期发展路径一致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却在20世纪90年代中出现不同表现的特征及原因,并创新性地从资产重估视角对两国代表性时期的资本市场运行做出全新解释,得出日本在资产泡沫破裂前15年期间,房地产市场及股票市场均经历了资产重估过程;德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的房地产市场同样经历着资产重估过程的结论。本文随后基于我国具体国情,选择资本市场中最能体现资产价格重估过程的房地产市场为代表,建立了资产价格重估的检测体系,综合选取三大类12项研究指标,从供给、需求和信贷三个角度分别测度价格波动程度,划定检测区间,建立完整的检测指数体系,对我国房地产价格进行重估检测。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自2003年以来至今已经经历并将持续经历资产重估过程,个别年份虽出现泡沫预警,但尚未达到泡沫经济状态的结论。在对资产重估进行了概念界定及内涵探究的基础上,本文随后对资产重估产生的宏观经济背景及原因进行介绍与研究。我国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依靠大量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货币膨胀与经济脱实向虚、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以及高储蓄率导致的资产价格上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资产重估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房地产市场价格重估的解析,得出资产重估原因之流动性过剩;通过对货币职能理论及“高货币之谜”的探析,得出资产重估原因之货币结构变化;通过研究资产替代及要素价格重估,得出资产重估原因之资产要素价格。此部分为对资产重估由现象到本质的剖析过程。在明确了资产重估背后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本文开始就其主要原因,即货币数量及结构问题进行研究。文章第5章首先论述了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的互动影响机制,该部分开篇介绍了货币政策的四种传导渠道,着重强调了资产价格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的作用,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特别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接着对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互动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建立Bordo-Jeanne的经典分析框架,探究货币当局在资产价格膨胀时所面临的困境:前瞻性货币政策(Proactive)与被动的货币政策(Reactive)选择。结论分析表明资产重估带来的抵押品价格上涨会存在潜在的信贷危机,货币当局应当根据具体的经济条件(如预期)决定是否采取事前反应的必要措施来限制信贷规模。文章随后在第6章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制约的研究中,首先讨论了资产重估与金融市场不完全、实体经济结构性扭曲之间的关系,接着根据中国现实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扭曲因素(如政府融资平台扩张等),构建信贷市场局部均衡动态模型,厘清我国利率系统性抬升、经济结构扭曲的内在互动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信贷市场变动可能带来的“产业空心化”等宏观金融风险,以及货币政策总量调控的失灵,并提出灵活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建议。在厘清了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一部分内容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探讨资产重估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执行。该部分首先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框架特点做出阐述,明确货币政策目标、传导机制和政策工具,并指出现行货币政策执行存在的不足。随后提出我国经济追求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对货币政策执行提出的新要求,重点强调探索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节作用。接下来的实证研究部分采用VAR模型,在创新性地将结构性货币政策分为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两个类别的基础上,分别对两类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利率波动、上市公司总市值和物价水平四个层面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得出利率导向型政策作用力度总体大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结论,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需针对不同背景及政策目标,灵活选取多项政策组合的结论。最后从“资产重估”与“结构调整”两个角度,提出货币政策要充分发挥其结构性调节作用,用创新性的手段和方式应对资产价格重估、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布局、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同时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配合,健全“双支柱”框架以更好地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
龙小燕[5](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郭克莎[6](2019)在《适度扩大总需求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或新阶段的条件下,国内需求增速下行使经济增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L型增长也主要是依靠宏观调控的作用。为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必须坚持实施适度扩大总需求的政策,创造稳定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适度扩大总需求是为了适度稳增长,使实际增长率不过多偏离潜在增长率,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完善需求管理政策的基本取向是贯彻落实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根据形势变化加强政策的微调预调。依靠深化需求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消费较快增长,积极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保持价格总水平相对稳定,防范结构性通缩与结构性通胀的交错影响。发挥需求侧协同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作用,要协调好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的关系,协调好稳增长政策与防控金融风险的关系,协调好国内宏观政策取向与国际政策环境变化的关系。
冯志峰[7](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何楠[8](2018)在《预期管理、政策博弈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通胀预期是对未来实际通胀的主观估计,能够影响社会微观主体的经济决策行为、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中央银行通过实施预期管理,对市场微观主体的预期进行引导、协调和管理,给予市场透明度和规则,言必行行必果,可以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传统宏观理论并不推崇预期管理,直到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粘性,意料之中的政策也会影响经济周期,预期管理才逐步走到了台前。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为预期管理货币政策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土壤,当理论上的“零下界”成为货币政策制定者面临的现实挑战时,美国等各主要经济体日益感受到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重要性,纷纷加入了前瞻性指引的行列。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频繁调控的边际效用已明显减弱,不确定性增多使市场预期的异质性进一步凸显,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跨越发展也在深刻影响着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方法,货币政策的时滞更短,一个微小的信号足以引发蝴蝶效应,对供需均衡造成巨大影响并导致市场的剧烈波动。这一切都敦促着货币当局灵活科学的使用预期管理手段,通过改变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引导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从而把握经济的运行方向。本文对通胀预期、货币政策博弈和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有关文献进行回顾,围绕宏观经济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运用迭代法测度了我国社会公众学习型预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的非均衡波动特点,寻找通货膨胀陷阱区,进而研究我国通胀预期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其次,运用货币政策博弈模型,将中央银行的实际战略选择与社会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巧妙联系起来,进而研究我国中央银行实施预期管理对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的作用,为有效引导预期、管理预期找到可靠的理论依据。再次,运用DSGE模型考察预期管理在货币政策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研究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时预期管理应对经济波动的能力,从而打开预期管理的黑箱,为央行进行预期管理提供实证依据。第四,系统梳理国际前瞻性指引的实施背景、基本理论,对美国、英国、欧盟等国的前瞻性实践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研究,评估了实施绩效和潜在风险。最后,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证结果,对我国利用预期管理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完善相应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第一,我国社会公众的通胀预期是向实际通胀不断收敛的学习型、适应性预期,呈现出较强的惯性,并具有非均衡波动、非对称反映的特征。我国存在着两个明显的通货膨胀陷阱区,佐证了在中国存在货币政策的时间非一致性现象。第二,通胀预期管理水平越高,通货膨胀的水平越低,通货膨胀的波动程度越小;政策透明度是预期管理的关键,政策透明度越高,信息披露越准确对公众预期的引导作用越大;政策信息披露越准确,政策变化带来的边际收益变化越小,货币政策变动空间就越小,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主动性就越差;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预期管理的实施效果密切相关。第三,在目前货币政策有效性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央行进行预期管理时,主要宏观经济经济指标产出、消费、投资和通货膨胀率波动幅度分别比无预期管理时下降了49.4%、36.4%、37.7%和46.7%,而且能更迅速地回归到稳态。同时,对货币政策的福利函数分析表明,加强预期管理可以使福利损失下降幅度接近47%,在货币政策转型的过程中我国中央银行应该尤为重视预期管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第一,以我国社会公众的学习型预期作为切入点,将学习速率和历史经验信息对预期的影响纳入其中,得到了微观主体的预期值,经实证检验精准度更高,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拟合程度更好;第二,从货币政策博弈的视角研究中央银行预期引导的宏观效应,通过构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货币政策博弈模型来定性研究货币政策沟通、透明度和央行独立性等因素与宏观调控效应之间的内在关联逻辑,进一步丰富了预期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三,构建了一个包含预期误差冲击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研究预期误差冲击等现实冲击对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传导效应和作用机制,考察预期管理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的作用。同时,使用福利损失分析方法对预期管理的效果进行定量评估。
李文丰[9](2015)在《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优化问题研究—次贷危机背景下中央银行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是国家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次贷危机发生之后,世界各国都在寻找积极的对策来应对危机产生后国家金融宏观调控不足的境地,面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我国中央银行也在危机后做出了深刻地反省和积极地对策应对。对于这次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毋庸置疑,这次金融危机的确暴露了全球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及监管措施所存在的诸多漏洞和问题,因此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主体,本次危机也会对中央银行的职责及使命产生影响。事实上,在许多国家,本次危机已经使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方面的作用加强。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中央银行已经在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被赋予了新职责。因此,从中央银行的视角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宏观调控体系进行反思全球金融危机,具有比较深远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化的环境下如何借鉴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管理主体职能,建立有效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制度,有效保证并促进我国金融业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安全的发展,无疑将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打破了以往理论界的研究视角,重新对金融危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首先,总结了次贷危机给金融宏观调控理论带来的冲击,从而引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其次,以次贷危机下金融宏观调控理论的发展为研究命题,利用理论和实证方法证实了次贷危机的影响,分析了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再次,.从崭新的理论层面视角,分析了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有待优化的原因,并提供了理论解释;最后,从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角度出发,分析将其优化发展的路径。论文具体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阐述论文的研究意义、选题背景,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现状,介绍了论文的内容结构和研究方法,对论文的创新与不足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为次贷危机对金融宏观调控理论的冲击。对次贷危机的概况进行了回顾,对次贷危机的肇因进行了系统分析,重点分析了次贷危机引发的对金融宏观调控理论的反思,梳理了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应对实践,从而为金融宏观调控理论新发展的分析研究以及中国的优化路径进行铺垫。第三章为次贷危机背景下金融宏观调控理论的发展。对与金融宏观调控相关的宏观审慎监管理论、货币政策理论、金融创新理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普惠金融理论进行了梳理、阐述和研究。第四章为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不足与缺陷。本章结合对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发展演变的系统阐述,在前两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宏观调控理论反思及其给金融宏观调控理论带来的新发展基础上,从调控主体地位与作用、调控工具效率调控政策协调、调控的金融基础等方面,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了系统深入地分析论证。第五章为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有待优化的原因分析。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建设中的不足与缺陷产生或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为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优化的路径。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的法律保障体系、优化政策调控目标、提高调控工具运行效率、加强中央银行调控力度、引入宏观审慎政策理念、强调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协调发展,以及优化金融结构转变金融发展方式等七方面,提出了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优化的政策路径和顶层设计。第七章为结语与展望。总体上,本文对于宏观调控体系的论述,开启了金融体制改革的又一轮序幕,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稳定,提供了借鉴和支撑。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是中国经济发展特点先行决定的。政府对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构建研究是金融行业的物质承载,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不同的研究成果,都构成了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内容和载体,解决了不同历史时期各国金融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改革是发展的动力,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影响着金融行业的前途和命运,尤其是在危机发生时,具有力揽狂澜的巨大作用。发挥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应有的管制作用,有利于实现金融行业的发展目标。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选择了比较独特的中央银行研究视角,对金融危机和金融宏观调控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2)试图跳出已有的金融危机分析框架,摒弃就危机研究危机的做法,能够从危机的爆发与救助触动思考,着眼于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建设课题,最终放眼于长远的金融的可持续发展。(3)立足于金融理论和政策实践层面考察中国从这场金融危机中获得的反思和启示,秉承“创新与积累相结合”的精神,从国家金融战略角度对中国未来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思路进行一些探索式的思考和顶层设计。当然,本文的不足在于研究偏重于实践,缺乏更为详实的计量分析,观点可能会有失客观全面。
朱雁春[10](2015)在《货币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货币政策与资本结构关系的探讨是学者们主要关注的领域。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标和意义,并确立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介绍了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主要内容和可能的创新。随后对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关的理论进行溯源,相关的文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述,为论文深入的分析提供理论和文献的准备。首先,基于内外部因素,对企业的资本结构的特性进行统计分析;随后从中观层次,归集上市公司总量财务指标,从宏观层次归集主要经济指标和货币政策指标,并基于总量时间序列深入探讨货币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配置的影响;其次从动态的层面,进一步以宏观和微观的联接为基点研究货币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最后细分资本结构内部构成,进一步从资本配置能力和未来资本配置风险角度,深入研究货币政策与资本结构的变动关系,同时以经济后果为输出,对企业投资完成度进行深入分析。从资本结构的构成特性出发,以相关总量数据和微观比率指标为媒介,详细梳理和解构了上市企业的资本来源结构的特征。就总量指标而言,股权融资总量和债券融资总量慢慢已成均势,这或可打破多年来上市公司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局面,使得企业能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型。而股权融资的时间走势与外围经济环境和监管当局的政策和法规密切相关。同时,深入到上市公司企业层面整体的融资构成发现股权融资的比例不断下降,而债务融资的比重并未有明显改善,内部债务结构出现了变动,短期债务融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而长期债务融资比重和商业信用融资比重逐年增高。这表明企业在积极的消除有息短期债务的比率,而增加无息债务的比率,同时把企业的负债期限结构慢慢由短期负债到长期负债转化。从宏观和中观总量数据出发,探讨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配置产生的影响。以VAR模型为基本的计量模型,描绘货币政策与企业资本结构配置的脉冲响应图,得到如下发现: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的资本结构总量及其细分指标的影响是存在的,并且存在企业的规模差异,企业产权性质和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分组中也呈现出各自的特性。比如就企业规模而言,与小规模企业相比,大规模企业的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对货币政策的变化更加敏感,其融资水平更加富有弹性。同时在进行资本结构细分的研究中发现小规模企业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会对债务的期限结构进行优化,增加长期贷款的数量而降低短期借款的数量,而大规模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配置敏感度较低。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短期借款总量产生显着变化,同时与小规模企业相比,大规模企业短期借款总量对利率上升的敏感性更大。实证检融资约束不同的企业对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同时,纳入货币政策作为考量,探索宏观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对不同融资约束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产生差异化的影响。研究结构表明:面临融资约束不同的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存在差异,有融资约束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低于没有融资约束的企业;在纳入货币政策之后,本文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非融资约束企业资本的调整速度大于融资约束企业。不过,有融资约束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对货币供应的增加更为敏感,非融资约束的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对利率的升高更为敏感。同时还发现,在货币供应增速较低(紧缩的货币政策)的环境下,目标资本结构大于实际资本结构时,两类企业调高负债比率的意愿不强,它们更愿意保持低于目标资本的杠杆率,且融资约束企业表现更为强烈;在目标资本结构小于实际资本结构时,两类企业更愿意调低企业的负债比率。在利率水平较高(紧缩的货币政策)时,目标资本结构大于实际资本结构时,融资约束企业的调整速度减慢,非融资约束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在目标资本结构小于实际资本结构时,两类企业都加快了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它们对利率升高所表现出来的融资成本的考量更为敏感,也更有意愿降低杠杆比例,这表明企业对宏观利率水平的变化呈现出一种不对称的情形,企业在进行目标资本结构的调整时,对利率水平的提高更为敏感,而不是对利率水平的下降。特别地在杠杆率高于目标杠杆率时,调整速度更加迅速,去杠杆的动机更加明显,且非融资约束企业表现更为强烈,这也同样验证了非融资约束企业对利率上升的变动更为敏感。运用随机边界模型,实证检验货币政策与资本结构变动关系及其效果。其着眼点在于:在资本结构动态变化的情形下,企业内部、外部融资构成的变化对企业资本配置能力以及未来资本配置风险造成影响是什么?与此同时考虑货币政策影响下,企业内部和外部融资构成变化对资本配置能力及未来资本配置风险的影响又将呈现何种差异化特性?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稳健的货币时期,紧缩的货币政策会抑制企业当期的融资配置能力,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强企业当期的融资配置能力。在考察企业未来不确定性时,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加企业未来融资的风险,这种效应在2012年q1-2013年q4时期尤为显着,这表明在利率逐步市场化,资本使用成本高位波动时期,货币政策虽然能增强当期的融资配置能力,但也会使得企业未来面临更大的融资风险。在考虑不同的货币政策区间时,债务融资结构细分会对以上两者的效应存在着异质性。在进行货币政策与企业资本结构变动的效果分析中,我们发现在货币政策的影响下,相较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更会抑制企业的融资,进而降低企业的投资完成度。同时,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投资完成度更高;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投资完成度高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这表明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企业的融资更加受到抑制,企业资本配置的能力更低。在两个货币政策宽松的时期,投资完成度均高于紧缩的时期,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了企业的有效的融资,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最后在比较两个宽松时期的投资完成度时,企业在货币政策比较宽松、利率市场化加剧、资金使用成本更加高位波动的时期,会更加谨慎的使用资金,并促使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更加以效率为导向。就经济主体的区域时空关联关系而言,我们也发现不同货币区间下企业投资完成度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特性,并慢慢的显现出三大区域板块的集聚。从文章的脉络来看是一个层层推进不断深入的过程:宏观与中观层次的链接、宏观到微观的链接、宏观与微观交汇下对最终经济后果的归集。本文丰富了货币政策作用于企业资本结构变动及配置行为的效应机理和理论依据,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基于中观层面货币政策与财务总量特性的相关性研究。同时构建货币融资松紧感受指数,并针对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货币政策的变化构建了三个差异化的货币区间,使得研究的区间划分与企业外部经济运行比较契合,进而使得货币政策与资本结构变动关系和经济效果的分析更加具有异质性。尤其是在2012年以来,利率市场化进程推进,贷款利率上限基本放开,“类余额宝”等理财产品变相使得存款利率也变相调高。在资金使用成本越来越昂贵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动和配置将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本文研究的结论对此有一定启示和借鉴作用。同时结合我国的制度环境和企业的内部财务特性也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拓展了资本结构总量的变动、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变动、资本配置能力、资本配置风险、投资完成度的空间耦合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总而言之,本文的研究体现了时代的特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关于宏观调控新形势下泰州市物价走势与区域货币信贷政策取向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宏观调控新形势下泰州市物价走势与区域货币信贷政策取向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文献回顾与评述 |
1.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文献回顾与评述 |
1.2.3 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文献回顾与评述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1 论文结构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相关理论 |
2.1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2.1.1 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
2.1.2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
2.1.3 混合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
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2.3 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2.3.1 政策承诺 |
2.3.2 前瞻指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关系检验 |
3.1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 |
3.1.1 同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 |
3.1.2 混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 |
3.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关系检验 |
3.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因果关系分析 |
3.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关系检验 |
3.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的因果关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未纳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时变效应分析 |
4.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4.1.1 利率传导 |
4.1.2 汇率传导 |
4.1.3 资产价格传导 |
4.1.4 信贷传导 |
4.2 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应分析 |
4.2.1 TVP-VAR模型 |
4.2.2 数据说明与参数估计 |
4.2.3 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动态冲击效应分析 |
4.2.4 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动态冲击效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
5.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总量分析 |
5.1.1 SV-TVP-FAVAR模型 |
5.1.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5.1.3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总量脉冲分析 |
5.2 不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阶段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
5.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阶段性划分与数字特征 |
5.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同阶段下的货币政策调控效应分析 |
5.3 不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区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
5.3.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同区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均值法视角 |
5.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同区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MS-AR视角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预期与未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检验 |
6.1 包含货币政策预期的DSGE模型 |
6.2 数据说明与参数估计 |
6.2.1 数据说明 |
6.2.2 先验分布 |
6.2.3 最优期限选择与贝叶斯估计 |
6.3 未预期与预期视角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6.3.1 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应单指标评价 |
6.3.2 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应多指标评价 |
6.4 方差分解与稳健性检验 |
6.4.1 方差分解 |
6.4.2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双重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检验 |
7.1 包含货币政策预期与技术进步预期的DSGE模型 |
7.2 数据说明与参数估计 |
7.2.1 数据说明 |
7.2.2 先验分布 |
7.2.3 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
7.2.4 最优期限选择与贝叶斯估计 |
7.3 不同情形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数值模拟 |
7.3.1 数量型规则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7.3.2 价格型规则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7.4 方差分解与稳健性检验 |
7.4.1 方差分解 |
7.4.2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启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一) 国家治理 |
(二) 国家财经治理 |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出版学术专着 |
成果获奖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3)中国的金融周期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第2章 金融周期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金融周期的概念与内涵 |
2.2 金融周期理论的发展与演进 |
2.3 金融周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金融周期的测度与波动特征分析 |
3.1 金融周期测度方法的梳理与比较 |
3.2 基于TVP-FAVAR模型的中国金融周期测度 |
3.3 中国金融周期的波动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动态交互影响分析 |
4.1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关联动态 |
4.2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交互影响分析:基于时域视角 |
4.3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交互影响分析:基于频域视角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波动的调控效果分析 |
5.1 模型原理及估计过程 |
5.2 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波动的调控效果 |
5.3 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波动的调控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与经济双重稳定目标下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研究 |
6.1 货币政策规则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
6.2 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最优货币政策反应机理分析 |
6.3 兼顾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估计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资产重估问题的研究 |
1.2.2 有关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问题的研究 |
1.2.3 有关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反应的研究 |
1.2.4 有关货币政策框架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与基本结构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主要创新 |
1.4.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资产重估概念界定及日德经验分析 |
2.1 资产重估概念界定及特点总结 |
2.1.1 资产及定价、资产价格波动与资产泡沫 |
2.1.2 资产重估定义及内涵 |
2.2 从资产重估视角分析日德资本市场波动 |
2.2.1 日本资产泡沫化的经验及资产重估分析视角 |
2.2.2 德国资产价格稳定的经验及资产重估分析视角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产重估检测体系及中国资产重估经验分析 |
3.1 资产重估检测体系 |
3.1.1 资产重估的检测指标 |
3.1.2 资产重估检测综合指标建立目的及步骤 |
3.1.3 资产重估检测综合指标建立过程 |
3.1.4 资产重估检测指数体系分析 |
3.2 综合检测指数对中国房地产价格重估的经验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产重估的背景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资产重估产生的宏观经济背景 |
4.1.1 以投资为代表的资本推动型经济模式 |
4.1.2 货币膨胀与经济脱实向虚 |
4.1.3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推升资本品价格 |
4.1.4 高储蓄率与资产价格上涨 |
4.2 资产重估的影响因素:流动性过剩 |
4.2.1 货币宽松提升资产购买力 |
4.2.2 货币超发加速资产货币金融化 |
4.3 资产重估的影响因素:货币结构变化 |
4.3.1 货币结构理论对“高货币之谜”的解释 |
4.3.2 货币结构变化背后的体制机制 |
4.3.3 “金融窖藏”对货币结构变化的解释 |
4.4 资产重估的影响因素:资产要素价格 |
4.4.1 资产替代 |
4.4.2 要素价格重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选择的互动影响机制 |
5.1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5.1.1 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 |
5.1.2 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渠道 |
5.2 资产重估对于货币政策选择的影响 |
5.2.1 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选择的重要作用 |
5.2.2 货币政策如何应对资产价格重估 |
5.2.3 基本结论 |
5.3 货币政策对资产重估反应的总结 |
5.3.1 货币政策要关注资产价格重估中的隐含信息 |
5.3.2 资产重估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将加大货币政策压力 |
5.3.3 重视“市场”在资产价格调整中的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选择的结构性制约 |
6.1 资产重估与金融市场不完全性 |
6.1.1 资产重估与资产泡沫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
6.1.2 金融市场不完全性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
6.2 经济结构性扭曲与经济脱实向虚 |
6.2.1 结构扭曲下经济脱实向虚的若干表现 |
6.2.2 信贷市场的量价均衡:不考虑扭曲的单部门情形 |
6.2.3 信贷市场的量价均衡:考虑扭曲的两部门框架 |
6.2.4 扩张还是紧缩:结构扭曲下货币政策的“两难”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资产重估条件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
7.1 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框架 |
7.1.1 货币政策目标 |
7.1.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7.1.3 货币政策工具 |
7.1.4 非常规货币政策补充 |
7.2 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新要求 |
7.2.1 我国宏观金融调控面临的新挑战 |
7.2.2 我国货币政策新框架正在建立 |
7.2.3 探索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结构性调节 |
7.2.4 关注审慎管理与货币政策的长效配合 |
7.3 我国创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实证分析 |
7.3.1 创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对比及分类 |
7.3.2 结构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7.3.3 结构性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实证检验 |
7.3.4 基本结论 |
7.4 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相关建议 |
7.4.1 完善关注资产价格重估的货币政策体系 |
7.4.2 重视结构性货币政策对资金流向的引导作用 |
7.4.3 加快推进货币政策量价调控方式的转变及配合 |
7.4.4 合理发挥抵押补充贷款的调节作用 |
7.4.5 健全“双支柱”框架应对资产价格重估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
2.2.2 经济周期理论 |
2.2.3 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
2.2.5 其他理论 |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5.1.2 基本检验 |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
5.1.5 实证分析结论 |
5.2 原因探析 |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
6.1.2 计量方法 |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5 实证分析结论 |
6.3 原因解析 |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
7.2.5 实证分析结论 |
7.3 原因分析 |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适度扩大总需求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为什么要适度扩大总需求 |
三、适度扩大总需求的政策取向 |
四、发挥好需求侧协同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作用 |
五、结束语 |
(7)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8)预期管理、政策博弈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
1.2.1 研究思路 |
1.2.2 内容结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通胀预期与预期管理 |
2.1.2 货币政策博弈 |
2.1.3 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
2.2 有关理论的综述 |
2.2.1 预期理论的演进 |
2.2.2 货币政策博弈的理论基础 |
2.2.3 预期管理的理论模型 |
2.3 文献综述 |
2.3.1 通胀预期的测度与特征研究 |
2.3.2 货币政策博弈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
2.3.3 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
2.4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
第3章 我国通胀预期的测度、波动特征与影响因素 |
3.1 我国社会公众通胀预期的测度与性质识别 |
3.1.1 我国通胀预期的微观行为基础 |
3.1.2 社会公众通胀预期测度方法的比较分析 |
3.1.3 基于多种方法的通胀预期测度与精度比较 |
3.1.4 基于学习型预期的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性质识别 |
3.2 通货膨胀预期的波动特征 |
3.2.1 通胀预期非均衡波动机理 |
3.2.2 通货膨胀预期波动特征分析 |
3.2.3 通货膨胀预期陷阱区 |
3.3 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因素 |
3.3.1 模型设定与检验 |
3.3.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预期管理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博弈分析 |
4.1 货币政策博弈模型的构建 |
4.1.1 社会公众和中央银行的决策目标 |
4.1.2 中央银行的信息优势 |
4.1.3 中央银行的预期引导 |
4.1.4 社会公众的预期 |
4.1.5 中央银行的决策规则 |
4.2 货币政策博弈过程分析 |
4.2.1 中央银行预期管理的宏观效应分析 |
4.2.2 中央银行预期引导的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
4.2.3 预期管理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主动性影响分析 |
4.3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效应 |
4.3.1 目标偏好异同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
4.3.2 独立性不确定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通胀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宏观效应 |
5.1 我国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实践 |
5.1.1 通胀预期管理的实施背景 |
5.1.2 我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的探索与实践 |
5.1.3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创新与发展 |
5.2 基于DSGE模型的实证分析 |
5.2.1 理论模型设定 |
5.2.2 稳态及对数线性化 |
5.2.3 参数校准 |
5.2.4 数值模拟:预期管理的有效性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前瞻性指引的发展脉络、国际实践与启示 |
6.1 前瞻性指引内涵与发展脉络 |
6.1.1 前瞻性指引与预期管理 |
6.1.2 前瞻性指引的内涵 |
6.1.3 前瞻性指引的发展脉络 |
6.2 发达经济体前瞻性指引的实践 |
6.2.1 美国前瞻性指引实施情况 |
6.2.2 欧央行前瞻性指引实施情况 |
6.2.3 英国前瞻性指引实施情况 |
6.3 前瞻性指引实施绩效及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6.3.1 前瞻性指引的实施成效 |
6.3.2 前瞻性指引的潜在风险 |
6.3.3 对我国通胀预期管理政策实施的借鉴与启示 |
6.4 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健全货币政策沟通机制 |
7.2.2 配套完善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
7.2.3 推动建立多层次中央银行通胀预期监测体系 |
7.2.4 提高中央银行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
7.2.5 提升人民银行的操作独立性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博士期间个人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优化问题研究—次贷危机背景下中央银行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次贷危机后国内外有关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 |
1.2.2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5 研究路线图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次贷危机对金融宏观调控理论发展的冲击 |
2.1 次贷危机的概况 |
2.1.1 产生 |
2.1.2 蔓延 |
2.1.3 爆发 |
2.1.4 现状 |
2.2 次贷危机的肇因分析 |
2.2.1 金融脆弱性 |
2.2.2 金融创新过度 |
2.2.3 金融监管缺乏 |
2.2.4 美联储货币政策失误 |
2.2.5 美国市场新自由主义盛行 |
2.2.6 美国体制性系统性“金融共谋共犯结构” |
2.3 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宏观调控理论的反思 |
2.3.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平衡 |
2.3.2 新古典经济理论需要重新审视 |
2.3.3 金融创新的监管力度不够 |
2.3.4 国家监管体制不够健全 |
2.3.5 宏观审慎管理理念的偏离 |
2.3.6 央行独立性地位缺乏 |
2.3.7 央行调控目标失衡 |
2.4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中央银行应对次贷危机的实践 |
2.4.1 美国 |
2.4.2 欧洲央行 |
2.4.3 英国 |
2.4.4 日本 |
2.4.5 中国 |
2.4.6 小结 |
第3章 次贷危机背景下金融宏观调控理论的发展 |
3.1 宏观审慎管理理论得到广泛重视 |
3.1.1 相关概念 |
3.1.2 发展历程 |
3.1.3 整体框架 |
3.2 货币政策理论的新发展 |
3.2.1 货币政策目标 |
3.2.2 货币政策工具 |
3.2.3 货币政策内涵 |
3.2.4 货币政策效应 |
3.3 金融创新理论引发新思考 |
3.3.1 “规避型”和“压抑诱导型”创新理论 |
3.3.2 制度创新理论 |
3.3.3 交易成本理论 |
3.3.4 控制风险的金融创新 |
3.3.5 金融倾斜“迷失陷阱” |
3.4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凸显重要价值 |
3.4.1 源于金融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
3.4.2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是金融资源论 |
3.4.3 发展金融学理论框架内的金融结构理论 |
3.4.4 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应用 |
3.5 普惠金融理论在调控政策中的新理解 |
第4章 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不足与缺陷 |
4.1 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发展演变 |
4.1.1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金融宏观调控主体地位的发展演进 |
4.1.2 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发展演进 |
4.1.3 金融宏观调控工具与方式的发展演进 |
4.1.4 金融体系的发展演进 |
4.1.5 金融市场的发展演进 |
4.1.6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演进 |
4.2 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
4.2.1 金融宏观调控主体地位和作用模糊 |
4.2.2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工具运行效率低 |
4.2.3 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协调性不足 |
4.2.4 金融结构失衡 |
4.2.5 金融创新削弱金融宏观调控效能 |
4.2.6 金融市场化程度不够 |
第5章 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有待优化的原因分析 |
5.1 金融宏观调控主体地位模糊的原因分析 |
5.1.1 我国银行业发展力度欠缺 |
5.1.2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实施区域差别化特征不强 |
5.1.3 人民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不足 |
5.1.4 实施金融政策的独立性有待提高 |
5.2 金融宏观调控工具运行效率低的原因分析 |
5.2.1 货币政策透明度不高 |
5.2.2 货币政策工具存在滞后性 |
5.3 金融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不足 |
5.4 金融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5.4.1 金融结构不平衡 |
5.4.2 金融创新多元化不够 |
5.4.3 虚拟金融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
5.5 金融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
5.5.1 忽视了金融市场整体功能的协调和发挥 |
5.5.2 忽视了金融市场对全局利益的兼顾与平衡 |
5.5.3 忽视了金融市场继续发展环境的培育与改善 |
5.5.4 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的改革不同步 |
5.6 金融市场化程度不够的原因分析 |
第6章 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优化的路径 |
6.1 健全金融宏观调控的法律保障体系 |
6.1.1 加快基本法的立法进程 |
6.1.2 促进政策法规的协调与连贯性 |
6.1.3 改善金融调控法律运行环境 |
6.2 优化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
6.2.1 优化货币政策多目标 |
6.2.2 逐步优化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6.2.3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优化选择 |
6.3 提高货币政策工具运行效率 |
6.3.1 完善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 |
6.3.2 提高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效应 |
6.3.3 增强货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
6.3.4 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作 |
6.3.5 提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沟通水平 |
6.3.6 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监测预警系统 |
6.4 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力度 |
6.4.1 注重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科学有效 |
6.4.2 构建中央银行的分层次调控体系 |
6.5 将宏观审慎政策纳入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
6.5.1 发挥宏观审慎政策与中央银行的作用 |
6.5.2 加强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及其行为和产品的联系 |
6.5.3 加强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6.5.4 扩展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使用 |
6.6 强调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协调发展 |
6.6.1 推进金融创新与虚拟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 |
6.6.2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促进金融监管机制协调 |
6.7 优化金融结构,转变金融发展方式 |
6.7.1 金融结构优化的原则和路径 |
6.7.2 金融发展方式的转变方向 |
6.7.3 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 |
6.8 小结 |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
7.1 结语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货币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2.1 货币政策 |
1.2.2 资本结构 |
1.3 研究范围、技术路线、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3.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货币政策对公司资本结构影响的理论综述 |
2.1 相关理论的阐述 |
2.1.1 信贷配给理论 |
2.1.2 债务积压理论 |
2.1.3 公司融资的市场择时理论 |
2.2 货币政策效力研究 |
2.2.1 融资优序理论 |
2.2.2 资本市场分割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货币政策影响资本结构的渠道和路径分析 |
3.1 货币政策影响资本结构的渠道分析 |
3.1.1 资产负债表渠道(资本净值渠道) |
3.1.2 资产的价格渠道 |
3.1.3 银行信贷渠道 |
3.2 货币政策影响资本结构的路径分析 |
3.2.1 紧缩货币政策影响资本结构的路径 |
3.2.2 宽松货币政策影响资本结构的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性分析 |
4.1 中国资本结构的总量分析 |
4.1.1 中国资本结构的总量分析—股票市场的股权融资 |
4.1.2 中国资本结构的总量分析—债券市场的债务融资 |
4.2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概况 |
4.2.1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总体构成 |
4.2.2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公司规模 |
4.2.3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产权性质 |
4.2.4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地区 |
4.2.5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行业划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货币政策与企业资本结构静态配置 |
5.1 货币政策与资本结构配置 |
5.1.1 主要研究回顾 |
5.1.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 模型设定与数据检验 |
5.2.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5.2.2 数据来源及样本筛选 |
5.2.3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5.3 VAR模型实证结果 |
5.3.1 货币政策、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关系 |
5.3.2 货币政策与企业微观资本结构序列总量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货币政策与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
6.1 货币政策变化、融资约束与企业资本结构调整 |
6.1.1 主要研究回顾 |
6.1.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模型设计、样本来源与变量设定 |
6.2.1 模型设计 |
6.2.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6.3 实证检验和结果 |
6.3.1 基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3.2 实证结果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货币政策与资本结构变动关系及其效果分析 |
7.1 货币政策与资本结构变动的关系 |
7.2 货币政策与资本结构变动的效果 |
7.3 货币政策类型的界定和松紧程度的计量 |
7.4 模型的构建和参数的设定 |
7.4.1 模型的构建 |
7.4.2 参数的设定 |
7.5 数据期间设定、数据来源与变量的统计 |
7.5.1 数据组的期间设定 |
7.5.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7.6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7.6.1 模型筛选 |
7.6.2 实证结果——货币政策与资本结构变动的关系 |
7.6.3 实证结果——货币政策与资本结构变动的效果 |
7.6.4 实证结果——空关联特性下的效果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和启示 |
8.3 研究的局限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关于宏观调控新形势下泰州市物价走势与区域货币信贷政策取向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张龙. 吉林大学, 2020(08)
- [2]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3]中国的金融周期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控[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0(08)
- [4]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选择[D]. 刘芮嘉. 吉林大学, 2019(02)
- [5]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6]适度扩大总需求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J]. 郭克莎. 经济学动态, 2019(02)
- [7]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8]预期管理、政策博弈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D]. 何楠. 天津财经大学, 2018(07)
- [9]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优化问题研究—次贷危机背景下中央银行视角[D]. 李文丰. 辽宁大学, 2015(12)
- [10]货币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D]. 朱雁春. 南京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