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药学院,山东临沂)
摘要: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史上一位一生追寻美,感受美,歌颂美的诗人,其不朽之作《夜莺颂》中体现出的超凡想象力,消极感受力,生死哲学观都是他诗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济慈诗歌及书信的赏析,旨在探求济慈的美学思想,从而揭示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想象力;消极感受力;生死哲学观
济慈是浪漫主义诗歌史上一颗璀璨明珠,年仅26岁就因肺病早逝,在7年的创作生涯中写出了最伟大的颂诗。其诗歌情美境美,饱含哲思,在莎士比亚和华兹华斯等那里窥见并习得诗歌语言魅力,从画家朋友海登那儿发现了直观的造型之美,进而凭借自己对美的超凡感受力构筑了一个美即真,真即美的理想国度。他的诗歌《夜莺颂》完美的展现了他的美学思想。
一、超凡的想象力
济慈在创作中广泛汲取前人的优秀成分,再通过想象力将自己独特的体悟糅合进去,让诗歌焕发新的光彩,虽然前期诗歌中还有一些斯宾塞、弥尔顿式的回忆,但已能窥见其独立诗魂,自觉地用想象力这一无形翅膀在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遨游探寻,渴求找到一个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就是诗歌永恒的美感,通过想象力将生活提炼,返回心灵,去观照这种美,去创作一个情境作为它生发的土壤,正如他写到的那样:"打破了人间的铁栏/进到一个奇幻的世界。"他在《夜莺颂》里写到"忘掉这里的疲倦,病热,烦躁/这里人们对坐着互听呻吟/瘫痪病颤动着几根灰白的发丝/青春渐渐地灰白,消瘦,死亡。"这些正是他亲身经历苦难的写照,贫病交加,倍受冷落,在诗歌创作之路上,被不断质疑批判,甚至是在长诗《恩弟米安》出版后遭到的人身攻击,都给了诗人想要避开现实,醉心艺术,通过身与物化来获得更高境界的自我个性,进而把现实世界至于理想国度的对照之下,转而写到"我已凭诗神无形的羽翼登程/已经跟你在一起了!夜这样柔美,恰好月亮皇后登上了宝座……"在接下来的诗行里,诗人想象着路过那一片青草坡,有山楂树立在那儿,周边蔷薇怒放,紫罗兰羞怯地藏匿在绿叶深处,玫瑰飘香,蚊蝇飞舞,自然纯净的国度简单宁静,这种安谧让他想要堕入死神的怀抱,就这样沉浸在美丽的幻梦中向人世告别,融入这无限的幸福中,原本是现实的伤感这一刻都化作烟尘。诗中的天仙、花神、歌者以及田野绿荫各色花朵在此都被赋予了生命力,深化了美之永恒的主题。正如他在致柏莱的信中写到:"想象就是真实,除此之外,我什么都不能确信。只要是想象可以捕捉到的美就一定是真实的,想象就好比是亚当的梦,他从梦中醒来,发现这就是真实。"这句话中济慈把想象比做是亚当的梦,就说明想象是纵情任性的,完全脱去了思维逻辑的束缚,具有唯美主义倾向,济慈正是通过深入万物来感受体悟,而不是用逻辑进行推理的方法来进行创作的,他从痛苦中抽离寻找欢乐,从愉悦中生发忧伤,正如《睡美人》中写到的,"我能否把这些欢乐舍弃/是的,我必须去抛开这些/去追寻更高贵的生活/去发现人类心灵/深处的痛苦和撞击"。被梦里的世界吸引,在现实的压力下苦撑,对社会充满责任感又渴求美学超脱。
二、消极感受力
济慈曾在给弟弟乔治的信中写到:"莎士比亚及其富有一种品质,我指的是消极才能,即一个人身处不确知的、神秘的、有疑问的环境中能安之若素,不急于探求事实和理由。"在后来的书信中,济慈提到诗歌创作如果不能像树上长叶子一样自然,不如不写,在济慈的这个观点里,他强调的是写作的一种状态,不是依靠理性推理,而是依靠对想象世界中美感的追寻,沉浸在这种享受之中,去感受,去融入。这一点和王国维所提出的无我之境也有些许类似,再有就是庄子的所持的离形去知和万物化一,陶翁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老子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在他看来诗歌不是说教,而应该是物与我的交融,是想象世界里艺术美与诗人内心涌动美感的交融,这才是诗歌艺术,在也行《夜莺颂》中诗人借用葡萄美酒来麻痹痛楚的神经,通过想象来让自己逃离苦难的现实。面对苦难他不是苦苦追问原因,用先贤哲思来寻找解决之道,而是任由自己游走在理想的国度,跟随鸟啼,花香,虫鸣融入大自然的画卷中,跟随着夜莺唱起的忧伤的歌,去探望旧约里思家的路得,去到公主的窗前,陪她等未归的骑士。
三、生死哲学观
在济慈的生死哲学观中,他认为生死轮替就如同四季变化般自然美丽,在济慈的《人的四季》中将人的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分别看作是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少年时期生命力蓬勃一切都在向上发展,播种希望,让思想生根发芽,到了青年时期对这些思想紧紧追问,不懈奋斗,到了中年则能获得丰收,而晚年则可以在闲逸中回首自己走过的路,带着这些体验云淡风清的过活。这一过程,如此自然,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法看就是新旧交替的过程。《夜莺颂》中济慈写到:"我在黑暗里谛听着/已经多少次几乎堕入了死神安谧的爱情……"诗人在面对生死时,他向死而歌,渴望自己在诗歌想象的国度中享受至纯至美,然后昏迷而死,从而走向永恒,现实中的苦难永远无法改变,诗人心痛麻木,只有在夜莺的歌声里去找寻忘川,全诗在拉锯式的情感变换中,表明了诗人渴望打破有限的生命长度,脱离世俗,走向永恒。济慈命途多舛,饱受肺病折磨,小小年纪饱受人间冷暖,他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都写进了诗歌里,在面对死亡时更是展现出了自己对自然之美,永恒之美的无限赞赏,超越苦难,为至美而歌。诗人有意把自己的理想之境与死亡之境联系起来,进行转化,把死亡看作是神秘朦胧世界里歌颂欢乐的精灵,虚无缥缈却又近在咫尺。
参考文献
[1]郑方顺,英国诗歌研究〔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2]胡家峦,英国名诗详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济慈.济慈诗选〔M〕.朱维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