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泊养蟹的生态学管理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恒臣[1](2021)在《地方特产营销策略研究 ——以盘锦河蟹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盘锦作为河蟹等特色农产品的重要产地之一,在盘锦特色农产品经济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盘锦地区甚至整个辽宁省地方重要品牌代表之一。盘锦河蟹的经营状况不仅与地区经济收入紧密相连,也与寻常河蟹养殖农户生活收入来源息息相关。因此,做好地方特产农产品的推广与营销工作,致力于盘锦特产营销策略的研究,通过调研盘锦地方特产河蟹的营销现状,发现盘锦河蟹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理论基础进行营销可行性分析,提出较为合适的解决方案来强化市场的份额,尽快为盘锦河蟹打造本地专业的第一品牌,并尽快利用品牌打开销售渠道,把盘锦河蟹成功打造为具有风向标式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借助更好的营销方式推动盘锦河蟹的发展和销售,不仅仅是盘锦河蟹养殖农户与相关企业发展所需关注的内容,更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对其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极具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等相关内容阐述基础上,就特色农产品的概念、内涵、以及运用STP、SWOT分析、4P等营销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研、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深度剖析盘锦地方特产河蟹的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盘锦地方特产营销环境,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分析了盘锦河蟹的竞争环境,结合SWOT理论对盘锦地方特产河蟹的营销策略、运营现状及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盘锦地方特产河蟹营销存在的营销建议与举措。积极探索盘锦地方特产河蟹的市场营销战略的构建与优化,为盘锦地方特产河蟹的营销策略提出可行性建议,寻求盘锦地方河蟹营销过程中的合理营销策略。本次研究中所得结论主要有:第一,提升和完善渠道建设,是提升农产品营销水平和效益的关键;第二,产品的定价的差异化程度不能过大,要控制在合理的幅度以内;第三,要扎实做好市场细分与定位。
王昂[2](2018)在《稻蟹共作系统氮素迁移与转化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一种农作物,大约有40%的人口从水稻中获取碳水化合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但是人口众多,因此对于稻米的需求量很大。目前提高水稻产量最有效的办法是施肥,但是肥料利用率往往不足50%。因此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河蟹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甲壳类动物,由于其味道鲜美,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因此,河蟹养殖热度居高不下。为了追求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投喂饲料是唯一的方法。而河蟹对饵料的利用率不足30%,因此,河蟹养殖水体N,P和有机颗粒物容易超负荷,造成环境污染。稻蟹共作模式是一种集水稻与河蟹为一体的模式,水稻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多样化的饵料,减少了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入;河蟹通过捕食稻田中的水生动植物,加速了有机质的周转,不间断地为水稻提供营养物质,并且河蟹在稻田中扰动促进了水稻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二者结合具有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提高综合效益等特点。目前,稻蟹共作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展开,但是关于该系统N素形态、N素在土壤-水体-空气之间的迁移和转化特征,水稻生长与N素转化的关系以及该模式对环境的影响评估等尚未可知。因此,本研究于2013年在辽宁盘锦展开,田间试验采用施N和养蟹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不养蟹与养蟹,不养蟹就是常规稻作模式,养蟹就是将大眼幼体放入稻田培育成一龄蟹种。副因素为施N肥与不施N肥,实验共4个处理,即单作稻不施N肥(R0M)、稻蟹共作不施N肥(R0C)、单作稻施N肥(R1M)和稻蟹共作施N肥(R1C),每个处理各3个重复,研究稻田土壤无机N素,微生物量N(MBN)和酶活,田面水N素;稻田NH3挥发,N2O排放和N素淋溶损失;水稻生长,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河蟹生长和产量属性;稻蟹共作模式N素平衡等,以期为稻蟹共作模式节省N素投入,提高N素利用率和系统面源减排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为该模式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施N显着增加了全生育期土壤pH,铵态N(NH4+-N),硝态N(NO3--N)的含量,对土壤TN含量促进作用不显着。在施N条件下,R1C处理的土壤NH4+-N为13.71 mg·kg-1,较R1M增加8.8%(P<0.05),但是二者土壤pH,NO3--N和TN含量无显着差异;在不施N条件下,R0M和R0C处理土壤pH,NH4+-N,NO3--N和TN的含量均无显着差异。2.各处理土壤MBN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脲酶和过氧化氢(H2O2)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蛋白酶和脱氢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N显着提高020 cm土壤MBN含量,020 cm土壤脲酶,蛋白酶和脱氢酶活性,以及010 cm土壤H2O2酶活。在施N条件下,养蟹显着提高020 cm土壤MBN含量,在不施N稻田中,养蟹与否对土壤MBN影响较小。养蟹显着提高010 cm土壤脲酶,蛋白酶活性和020 cm土壤脱氢酶活性,对1020 cm土壤脲酶,蛋白酶活性和020 cm土壤的H2O2酶活影响较小。四种酶活之间除了H2O2酶活与脱氢酶活不相关外,均呈显着正相关;四种酶活与土壤MBN含量均呈显着正相关;脲酶和H2O2酶活性与土壤NH4+-N和NO3--N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脱氢酶活与土壤NO3--N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土壤NH4+-N含量不相关。蛋白酶活与土壤NH4+-N和NO3--N含量不相关,因此稻蟹共作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MBN和酶活,促进酶活在土壤N素转换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土壤N素有效性。3.NH4+-N是田面水N素的主要形态,占田面水TN浓度的54.6%;NO3--N是淋溶水N素的主要形态,占TN淋溶量的58.5%。施肥可以显着提高土壤MBN的含量,田面水N素和淋溶水N素浓度(P<0.05)。养蟹稻田的土壤MBN含量较单作稻田提高了17.7%。养蟹可以显着降低淋溶水NO3--N浓度(P<0.05),但是对田面水N素和淋溶水NH4+-N和可溶性有机氮(DON)浓度影响较小。淋溶水NO3--N浓度与田面水浓度呈线性正相关(P<0.01),淋溶水DON浓度与土壤MBN含量呈线性负相关(P<0.01)。R1M和R1C的TN淋溶量分别占当季施肥量的7.6%和6.3%,N淋溶不是肥料N损失的主要途径。在施肥条件下,养蟹降低TN淋溶量15.0%(P<0.05),而在不施肥条件下,降低TN淋溶量7.2%(P>0.05)。因此,稻蟹共作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稻田肥料N素的淋溶损失。4.在水稻全生育期,R0M、R0C、R1M和R1C的NH3挥发量分别为8.56、7.37、45.64和41.34 kg N·hm-2。施N是影响稻田NH3挥发的主要因素,R1M和R1C的NH3挥发量分别较R0M和R0C提高4.33倍和4.65倍。在施N稻田,NH3挥发主要集中在淹水后10 d内,该阶段的挥发量占全生育期67.6%76.7%。不施N稻田的NH3挥发速率整体较平稳。养蟹可以降低稻田的NH3总挥发量,从河蟹放入稻田后计,R1C的NH3挥发量较R1M降低28.4%,差异显着;然而整个水稻生长季,R1M和R1C处理NH3的总挥发量无显着差异。NH3挥发速率与田面水pH,NH4+-N浓度呈显着正相关。在施N稻田,NH3挥发损失量与水稻N素积累量呈显着负相关。R1M和R1C处理NH3总挥发量分别占当季施N量28.5%和26.0%。在不施N稻田中,养蟹对削弱NH3挥发损失和提高水稻N素积累量的效果不显着。5.稻田N2O排放季节变化趋势不明显,峰值出现在水稻返青期和收获期;施N显着提高稻田N2O排放速率和排放量;在施N稻田中,稻蟹共作模式降低稻田N2O的排放速率,显着降低N2O的累积排放量;在不施N稻田中,稻蟹共作系统的N2O排放速率,排放量高于常规稻田,但是差异不显着;R0M,R0C,R1M和R1C的GWP分别为29.7,33.8,211.2和151.0 kg CO2 eq·hm-2。N2O排放速率与田面水DO,土壤NO3--N呈显着正相关;与土壤温度呈显着负相关。6.与单作稻处理相比,稻蟹共作模式显着提高了水稻的穗数,粒数/穗和产量(P<0.05)。水稻产量与其N素积累量呈显着正相关。R1C处理的河蟹存活率和产量显着高于R0C处理;饲料转化率显着低于R0C处理;河蟹规格略低于R0C处理(P>0.05)。稻蟹共作模式的N肥农学利用率(NAE),N肥回收效率(NRE),N肥生理利用率(NPE)和N肥偏生产力(PFP)分别比单作稻模式高9.8%(P>0.05),7.8%(P>0.05),2.2%(P>0.05)和12.5%(P<0.05)。此外,稻蟹共作模式土壤N素依存率(SNDR)和基础地力贡献率(BSPCR)分别较单作稻模式高5.3%和2.8%,差异均不显着(P>0.05)。7.相比R1M,R1C处理显着降低N2O排放和N淋溶损失,对NH3挥发的抑制不显着,不施N条件下R0C处理对N2O排放,NH3挥发和N淋溶损失的削弱不显着。无论施N与否,稻蟹共作模式均显着地降低了土壤N素损失总量;显着提高了水稻和河蟹的N收获量和土壤供N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补充土壤N素亏损。稻蟹共作系统降低水稻对肥料N素的依赖,减少肥料N素的投入。在目前资源缺乏,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条件下,采用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其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掘不同农业系统自身的功能,以提高系统N素的循环和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稻蟹共作模式在稻蟹产量,N肥效率,饲料利用率,N素损失和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效果,适合推广和应用。
王成磊[3](2015)在《南四湖水生生物资源现状及河蟹养殖模式优化》文中认为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swards),属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爬行亚目(Raptantia),方蟹科(Grapsidae),绒螯蟹属(Eriocheir)。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特有的水生经济水产,在南四湖也是主要的水产养殖对象。南四湖是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湖,河蟹养殖规模巨大,但其作为南水北调东线的主要调蓄枢纽,水质要求较高,加之人们对无公害河蟹的需求量日趋增高,南四湖河蟹养殖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也为南四湖河蟹养殖模式的转型创造了新的机遇。本研究首先对南四湖水生生物资源现状进行调查,摸清水生生物资源现状;同时通过对比南四湖河蟹围网养殖区及非养殖区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分析南四湖河蟹围网养殖对底栖动物的影响;最后通过两年的河蟹套养鳜鱼实验,提出新的河蟹优化养殖办法。1.南四湖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现状通过对南四湖目前实际的水域分布和渔业功能区划分情况对其展开水生生物资源调查,设置48个调查站位。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70种,其中寡毛类5种,腹足纲20种,瓣鳃纲11种,水生昆虫28种,其他动物6种。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种类丰富度指数分别为1.051和0.909,密度和生物量为756 ind/m2和97.88 g/m2。共采集水生植物53种,隶属于27科37属,菹草、光叶眼子菜、莕菜、菱、篦齿眼子菜、穗状狐尾藻为南四湖植物群落的主要优势种,全湖四季共有16个优势群丛。2.河蟹围网养殖对南四湖底栖动物的影响对南四湖微山岛附近河蟹围网养殖区和非养殖区进行野外实际调查,分析河蟹围网养殖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水生生物的自然恢复能力。结果表明,河蟹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和现存量明显下降,优势种和功能摄食类群趋于单一,非养殖区底栖动物种类高于养殖区,特别是软体动物,非养殖区有11种,优势种为7种,而养殖区只有纹沼螺这一种类。在4-12月份养殖区和非养殖区底栖动物的现存量都有所增加,说明示范区底栖动物有实现种群恢复的能力,但养殖区增加不显着,说明在河蟹捕食压力下底栖动物难以实现种群恢复。3.南四湖河蟹围网套养鳜鱼实验为了解决河蟹养殖过程中饵料过剩以及充分利用野杂鱼资源,在河蟹围网养殖区进行了河蟹围网中套养鳜鱼实验。两年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河蟹围网中套养密度为3尾/亩的鳜鱼,不仅不对河蟹养殖造成影响,还会对其有益,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胡泉[4](2015)在《湖北省河蟹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河蟹产业的发展十分快,全国河蟹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了二十一点五个百分点。河蟹产业不仅自身发展较为快速,还带动了一大批与之有关的产业的发展。这种发展实际上形成了一种“螃蟹经济”的现象,吃蟹如今己成为了一种消费上的时尚。河蟹的养殖面积和产量快速增长,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远销国外,出口市场覆盖东亚、东南亚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河蟹是淡水水产品中的“得力干将”,河蟹的出产率高,这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其在我国农贸市场上份额的增加和地位的上升。河蟹产业积极帮助了我国农业产业体系的改革、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农民的实际收入在湖北省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发展,目前梁子湖已初步形成了集养殖、加工、销售、出口等为一体的产业链。但随着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螃蟹市场的持续繁荣,湖北省河蟹产业逐步暴露出“货源”紧张、市场占有率较低、交易成本过高以及品牌效应不响亮等问题,这些因素均威胁着湖北河蟹产业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对区域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等相关理论研究以及对河蟹行业的实践研究,并结合湖北河蟹产业的实地调查分析,突出了河蟹产业化发展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性,然后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结合梁子湖的实际情况来探讨湖北省河蟹产业化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马达文,程咸立,汤亚斌,王勋伟[5](2012)在《2012年湖北省十一大主推养殖技术专题讲座(之一) 池塘高效生态养蟹新技术》文中提出池塘养蟹是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河蟹生产形式,通过长期河蟹池塘养殖实践和探索,在池塘结构、防逃设施,水质管理和饲料投喂方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资料,加之国家对
陈锦云[6](2011)在《安徽沿江湖泊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研究》文中提出安徽省安庆沿江浅水型通江湖泊是东亚-澳大利亚迁徙水鸟的重要越冬地和停歇地。近年来,高强度的渔业养殖使湿地严重退化,对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产生影响,对越冬水鸟构成威胁。本研究通过越冬水鸟群落组成的季节动态、生境调查,研究越冬水鸟群落集团结构和资源利用特征,以期为湖泊水鸟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整个调查期间,共统计到越冬水鸟56种155560只,水鸟群落中的优势种为鸿雁(Anser cygnoides)、豆雁(Anser fabali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和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在每年越冬期12月底和1月上旬,湖泊内越冬水鸟种类和数量达到最大值,不同类型越冬群最大数量出现的时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渔业区水鸟组成的聚类分析,可将水鸟栖息地分为三组,自然捕捞区、多年鱼类养殖区和鱼蟹混养区。对三种不同的渔业方式湖区中重要水鸟类群密度的进行ANOVA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渔业方式湖区对鹤类和雁鸭类密度的分布影响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3种不同渔业方式的湖区水鸟密度进行多重比较显示,在刚开发自然捕捞区和多年养蟹区及鱼类养殖区和鱼蟹混养区鹤类和雁鸭类密度相比,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其它种类在各区密度分布差异不显着(P>0.05)。因此,水鸟群落空间结构与渔业方式有关。两个养殖型湖泊中局部湖区的养殖活动,已对越冬水鸟群落中的鹤类、雁鸭类,产生了显着影响。2、通过扫描取样法采集安徽省长江沿江升金湖、菜子湖和武昌湖3个浅水湖泊30种越冬水鸟的取食行为百分比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法对越冬水鸟进行集团划分,并采用无倾向对应法(DCA)分析越冬水鸟的取食特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安徽沿江湖泊越冬水鸟群落可分为4个集团,即G1深水取食集团、G2挖掘和啄取集团、G3浅水取食集团和G4泥滩拾取集团。G2集团的鸟种最多,主要有鸿雁、豆雁等;G3集团次之,主要有小天鹅、白琵鹭等,G4集团主要有黑腹滨鹬、鹤鹬和红脚鹬等,这些水鸟的觅食生境主要在湖泊滩涂和浅水区域,其食物资源的可利用性和觅食对策共同决定群落组成结构。DCA分析表明,水鸟采取的取食方式和采取何种运动方式共同组成的对策决定了越冬水鸟集团食物资源分割,这是取食集团进行资源分割的基础:由于所在的空间内的取食基质不同,各空间分布的食物资源存在差异,各集团分别占据了湖泊中的不同取食空间和各类型的食物资源,如在深水区可能为取食鱼类的集团所占据,浅水区和滩涂上的滤取和啄取集团所占据,草滩则挖掘集团所占据;然后,各集团成员内部在相同的空间内,采取不同的食物发现机制,使得集团内部能对在其空间内所占有的有限食物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泥滩上觅食集团采取啄取和挖掘的方式,进一步细分泥滩表层和底层的食物资源,而在深水区取食水鸟则主要采用飞捕和潜水取食方式,使得集团内部生态位重叠减小。故维持湖泊丰富的食物资源对于保护湖泊水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3、对沿江湖泊内三种不同类型的湿地生境的水鸟调查结果显示,分布于围湖养殖塘、自然滩涂和湖边稻田生境中的越冬水鸟种类和数量分别为31种、27种和16种,数量分别占调查总数51.35%、28.85%和19.80%,表明不同类群越冬水鸟对湿地生境存在选择偏好。雁鸭类在三种生境中数量都在40%以上,养殖塘生境中雁鸭类数量占80%以上;鹤鹬类主要分布在自然滩涂和养殖塘生境中,稻田中较少出现;鹤类主要出现在滩涂和稻田生境中,鹳类则在三种生境中都有发分布。采用DCA方法,将生境因子在水鸟群落种类和数量上排序发现:水域面积的比例、植被高度、泥滩的宽度对水鸟的数量和种类的起正作用;而人为干扰和泥滩面积比例则在水鸟种类和数量起负方向;平均水位深更接近种类参数,表明其对种类影响较大,而总植被覆盖率和沉水植被覆盖率则更接近数量参数,表明这两个因子对水鸟群落数量影响更大。在越冬后期随着降水增多和长江水位的上升,湖泊水位升高,湖区周边的养殖塘和水淹稻田成为候鸟的主要越冬生境。
李应森,王武,汤国华,程必胜[7](2010)在《渔业科技入户河蟹养殖成果之四 湖泊生态养蟹——宿松模式》文中指出一、概述安徽安庆市宿松县湖泊水面达78.5万亩,且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水质清澈无污染,非常适合河蟹生长育肥。所产河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个体硕大,肉质鲜嫩,是河蟹中的上等佳品。宿松县的河蟹养殖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2007年在上海海洋大学专
申安华[8](2010)在《云南高原湖泊与池塘的河蟹养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产的快速发展,养蟹业出现了小规格蟹种性早熟和池塘养蟹商品规格小的问题。池塘高密度、集约化的养蟹方式,养成的商品规格更小;大量的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入,导致池塘水质恶化,病害频发,药物的滥用造成河蟹品质下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减弱,经济效益下滑。2005年和2006年以人工集约化池塘饲养作为对比研究,利用湖泊开展生态、优质、高效河蟹养殖,提高成蟹的规格、质量和养殖效益。研究结果显示,湖泊生态养殖对蟹前期生长及后期增重较为有利。2005年和2006年养殖结果统计,湖泊养殖商品蟹的平均规格比池塘人工饲养的平均规格大17%和43%,湖泊的投入产出比是池塘的1.9和3.0倍,且湖泊生态养殖蟹的品质较优,对比试验效果显着。
董江水[9](2009)在《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在对高淳二十年河蟹养殖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已形成的“河蟹—水草—螺蛳—鳜鱼—青虾”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开展了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化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这一养殖模式,保证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健康持续地发展。主要内容如下:1池塘生态养殖河蟹生长特性及投饵技术研究试验采用高淳团结圩渔场的2口鱼塘作为试验池,面积分别为1.7hm2和2.9hm2,水深1.3-1.5m。采取相同放养模式和饲养方法。得出了池塘生态养殖河蟹生长规律、体重增长的逻辑斯蒂曲线和蜕壳规律,计算出河蟹养殖过程中各月现存量,以及投饵率和综合饵料系数。高淳地区河蟹养殖投喂新鲜小杂鱼、全价配合饲料和农家料(小麦、黄豆、玉米等),综合饵料系数为:小杂鱼4.5kg+颗粒料1kg+农家饲料0.6kg。根据净增肉倍数和综合饵料系数做好全年饲料计划;根据各月现存量、投饵率和每日投喂量,优化了投饵技术,提高了投喂效率,改善了水域环境,加速了河蟹生长。2放养密度对河蟹育成规格、产量和成活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取高淳县沧溪2814渔场的8口鱼塘作为试验池,面积为0.67-0.8hm2,水深1.3-1.5m。幼蟹放养密度设计为3750、5250、6000、6750、7500、10500、11250、12000ind·hm-2。采取相同饲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河蟹平均育成规格(Y)与放养密度(x)的关系为:Y=215.15-0.007x(R2=0.962)(P<0.05);河蟹产量(Z)与放养密度(x)的关系为:Z=270.97+0.079x(R2=0.960)(P<0.05);河蟹成活率与放养密度的关系差异不显着(P>0.05)。可以根据市场对河蟹规格的需求,调整放养密度,达到养殖效益最大化。在幼蟹规格为120-140ind·kg-1,成活率为75%左右,平均育成规格达到170g·ind-1以上,目前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最佳放养密度不宜超过6000ind·hm-2。3螺蛳投放量对河蟹育成规格、产量和成活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取高淳县沧溪2814渔场的7口鱼塘作为试验池,面积为0.67-0.8hm2,水深1.3-1.5m。螺蛳投放量设计为750、1070、2250、4500、5440、5630、6750kg·hm-2。采取相同饲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河蟹产量(Z)与螺蛳投放量(x)的关系为:Z=528.138+0.228x-0.000029x2(R2=0.959)(P<0.05):河蟹平均育成规格(Y)与螺蛳投放量(x)的关系为:Y=155.368+0.014x-0.0000017x2(R2=0.934)(P<0.05);河蟹成活率与螺蛳投放量的关系为:L=52.208+0.018x-0.0000023x2(R2=0.957)(P<0.05)。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螺蛳最佳投放量为4500kg·hm-2。
刘勇克[10](2009)在《沙底质和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行为习性、成活率和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三疣梭子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底质和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潜伏行为、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沙底质对三疣梭子蟹潜伏频率的影响研究了体重为(28.0±2.8)g的三疣梭子蟹在不同粒径的沙底质中潜伏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体重为(28.0±2.8)g的三疣梭子蟹在沙粒径范围0.250~0.500mm的底质中,潜沙频率最高,达到了77.92%,然后随沙粒径的增大或者减小潜沙频率逐渐降低;研究了体重为(4.20±0.85)g三疣梭子蟹在沙底质中的日潜伏节律变化,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在6:00到16:00潜沙率最高;20:00到4:00潜沙率最低。根据日周期潜伏时间比例对比分析得出,表明三疣梭子蟹的日潜伏时间与其栖息的底质沙粒径有关,在沙粒径范围0.250~0.500mm的底质潜伏时间最长。2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的影响及应用效益分析研究了玻璃钢瓦、聚乙烯网和以上二者组合的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应用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铺设玻璃钢瓦隐蔽物、聚乙烯网片隐蔽物以及上述2种隐蔽物的组合都对蟹的成活率有显着影响(p<0.05),分别为:13.00%、12.50%、12.50%,但对生长的影响不显着,其中铺设玻璃钢瓦隐蔽物能显着提高三疣梭子蟹养殖效益。3隐蔽物结构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实验研究了隐蔽物之间构成30°、60°、90°、120°角,隐蔽物与池底构成30°、60°、90°夹角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应用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隐蔽物垂直于池底并且隐蔽物之间构成30°、60°、90°角能显着提高三疣梭子蟹养殖的成活率(p<0.05),分别为:12.67%、12.83%、14、50%。但对生长规格的影响不显着,隐蔽物之间无夹角或夹角过大对三疣梭子蟹养殖的成活率无显着影响(p﹥0.05)。4隐蔽物在三疣梭子蟹土池养成生产中的应用实验研究了在三疣梭子蟹土池养成生产中玻璃钢瓦、聚乙烯网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应用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土池养成生产中铺设玻璃钢瓦隐蔽物、聚乙烯网隐蔽物能提高三疣梭子蟹的养成成活率和养殖效益,成活率分别为21.6%、24.8%。
二、湖泊养蟹的生态学管理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泊养蟹的生态学管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特产营销策略研究 ——以盘锦河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 |
2.1 产品营销 |
2.1.1 营销渠道概念界定 |
2.2 STP营销战略理论 |
2.3 SWOT分析理论 |
2.4 4P理论 |
第三章 盘锦地方特产河蟹的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盘锦地方特产河蟹发展概况 |
3.1.1 盘锦地方特产宏观营销环境分析 |
3.1.2 盘锦地方特产微观营销环境分析 |
3.2 盘锦地方特产河蟹营销策略调查 |
3.2.1 调研背景 |
3.2.2 调查目的 |
3.2.3 调研内容 |
3.2.4 调查问卷设计 |
3.3 STP营销战略分析与营销市场批发环境构建 |
3.3.1 市场细分 |
3.3.2 目标市场选择 |
3.3.3 目标市场定位 |
3.3.4 营销批发市场环境构建 |
3.3.4.1 地区特产批发市场的整顿 |
3.3.4.2 建立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有效途径 |
3.4 盘锦河蟹营销策略SWOT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劣势分析 |
3.4.3 机会分析 |
3.4.4 威胁分析 |
3.4.5 小结 |
3.5 盘锦地方特产河蟹营销存在的问题 |
3.5.1 产品方面 |
3.5.2 价格方面 |
3.5.3 促销方面 |
3.5.4 渠道方面 |
第四章 盘锦地方特产河蟹的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4.1 产品方面 |
4.1.1 改进河蟹口感、品质、色泽 |
4.1.2 从事河蟹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研发 |
4.1.3 提升产品包装水平 |
4.2 价格方面 |
4.2.1 撇制定价法 |
4.2.2 组合定价法 |
4.2.3 消费者定价法 |
4.3 促销方面 |
4.3.1 灵活促销策略 |
4.3.2 构建营销体系 |
4.4 渠道方面 |
4.4.1 丰富多样市场渠道 |
4.4.2 养殖销售对接渠道 |
4.4.3 融合发展旅游渠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调查问卷 |
(2)稻蟹共作系统氮素迁移与转化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稻蟹共作生产模式 |
1.2.2 田面水N素 |
1.2.3 土壤固定态NH_4~+ |
1.2.4 土壤溶解性氮 |
1.2.5 土壤MBN |
1.2.6 土壤酶活性 |
1.2.7 稻田系统N素损失 |
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目的、内容、路线和方法 |
2.1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2.1 试验地点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验设计 |
2.2.4 田间管理 |
2.3 项目的测定和分析方法 |
2.3.1 土样的采集与测定 |
2.3.2 水样的采集与测定 |
2.3.3 NH_3的收集与测定 |
2.3.4 N_2O的收集与测定 |
2.3.5 水稻与河蟹样本的采集与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1 水稻和河蟹的含N量 |
2.4.2 水稻N素利用效率 |
2.4.3 河蟹生长和饲料利用 |
2.4.4 土壤N素依存率和基础地力贡献率 |
2.4.5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稻蟹共作模式土壤无机N素的特征 |
3.1 引言 |
3.2 结果 |
3.2.1 土壤pH |
3.2.2 土壤NH_4~+-N |
3.2.3 土壤NO_3~--N |
3.2.4 土壤TN |
3.3 讨论 |
3.3.1 稻蟹共作模式对土壤pH的影响 |
3.3.2 稻蟹共作模式对土壤无机N的影响 |
3.3.3 稻蟹共作模式对土壤TN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稻蟹共作模式对土壤MBN和酶活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结果 |
4.2.1 不同处理土壤NH_4~+-N与NO_3~--N含量的动态变化 |
4.2.2 不同处理土壤MBN含量的动态变化 |
4.2.3 不同处理土壤酶活的动态变化 |
4.2.4 土壤N素和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不同处理土壤MBN含量动态 |
4.3.2 不同处理土壤酶活动态以及与N素相关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稻蟹共作模式水体N素淋溶损失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 |
5.2.1 不同处理土壤MBN的动态 |
5.2.2 不同处理田面水N素动态 |
5.2.3 不同处理淋溶水N素动态 |
5.3 讨论 |
5.3.1 稻蟹共作对田面水N素的影响 |
5.3.2 稻蟹共作对淋溶水NH_4~+-N,NO_3~--N和TN的影响 |
5.3.3 稻蟹共作对淋溶水DON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稻蟹共作模式NH_3挥发损失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结果 |
6.2.1 不同处理水稻的N素积累 |
6.2.2 不同处理NH_3挥发情况 |
6.2.3 田面水pH和NH_4~+-N浓度 |
6.2.4 NH_3挥发速率与田面水pH,NH_4~+-N浓度的相关性 |
6.2.5 NH_3挥发量与水稻N素积累量的相关性 |
6.3 讨论 |
6.3.1 水稻的N素积累 |
6.3.2 不同处理的NH_3挥发损失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稻蟹共作模式N_2O排放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结果 |
7.2.1 水土指标 |
7.2.2 N_2O排放速率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稻蟹共作模式中稻蟹生长和N素利用率的研究 |
8.1 引言 |
8.2 结果 |
8.2.1 水稻产量及其构成 |
8.2.2 河蟹生长及产量 |
8.2.3 水稻N素积累量 |
8.2.4 水稻产量与N素积累量的相关性分析 |
8.2.5 水稻的N素吸收利用效率与基础地力 |
8.3 讨论 |
8.3.1 不同稻作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8.3.2 稻田施N对河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8.3.3 不同稻作模式对水稻N素利用率与基础地力的影响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稻蟹共作系统N素平衡研究 |
9.1 引言 |
9.2 结果 |
9.2.1 降雨与灌溉 |
9.2.2 总N素损失 |
9.2.3 水稻和河蟹N素输出 |
9.2.4 土壤TN |
9.2.5 N素平衡 |
9.3 讨论 |
9.3.1 降雨和灌溉N输入 |
9.3.2 N素损失 |
9.3.3 水稻与河蟹N素产出 |
9.3.4 土壤供N |
9.3.5 N素平衡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1.1 稻蟹共作对土壤N素和酶活的影响 |
10.1.2 稻蟹共作对田面水N素动态和淋溶损失的影响 |
10.1.3 稻蟹共作对NH_3挥发和N_2O排放的影响 |
10.1.4 稻蟹共作对水稻与河蟹生长、产量和N素利用率的影响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2.1 研究思路有创新 |
10.2.2 研究结果有创新 |
10.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3)南四湖水生生物资源现状及河蟹养殖模式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河蟹的生物学特性 |
1.1.1 河蟹的生物学地位 |
1.1.2 河蟹的形态特征 |
1.1.3 河蟹的繁殖特性 |
1.1.4 河蟹的食物特性 |
1.1.5 河蟹的生活环境 |
1.2 我国河蟹的分布及养殖概况 |
1.2.1 河蟹的分布 |
1.2.2 河蟹的养殖概况 |
1.3 河蟹养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1.3.1 河蟹养殖对水质的影响 |
1.3.2 河蟹对水生植物的影响 |
1.3.3 河蟹对底栖动物的影响 |
1.3.4 南四湖河蟹养殖现状 |
1.3.4.1 我国各类养殖模式的基本情况 |
1.3.4.2 南四湖河蟹养殖的基本情况 |
1.3.5 南四湖自然概况与社会功能 |
1.3.5.1 南四湖基本概况 |
1.3.5.2 南四湖的水质情况 |
1.3.5.3 南四湖的生物多样性 |
1.3.5.4 南四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的蓄水湖而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
第二章 南四湖水生生物资源调查 |
2.1 调查区域与方法 |
2.1.1 调查区域 |
2.1.1.1 断面设置说明 |
2.1.1.2 河口设置说明 |
2.1.2 调查方法 |
2.1.2.1 底栖动物的调查方法 |
2.1.2.2 水生植物的调查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底栖动物现状 |
2.2.1.1 区系组成 |
2.2.1.2 种群密度及生物量 |
2.2.2 水生植物现状 |
2.2.2.1 种类组成 |
2.2.2.2 优势类群 |
2.2.2.3 植物群丛 |
第三章 河蟹围网养殖对南四湖底栖动物的影响 |
3.1 样点的设置及研究方法 |
3.1.1 样点设置 |
3.1.2 研究方法 |
3.1.2.1 理化参数测定 |
3.1.2.2 底栖动物采集 |
3.1.2.3 多样性指数计算公式及说明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河蟹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
3.2.2 对底栖动物的影响 |
3.2.2.1 物种组成 |
3.2.2.2 现存量 |
3.2.2.3 优势种 |
3.2.2.4 摄食类群 |
3.2.2.5 物种多样性 |
3.2.2.6 养殖区底栖动物的自然恢复情况 |
3.3 讨论 |
3.3.1 河蟹养殖区、示范区和对照区水质的监测状况 |
3.3.2 河蟹养殖对底栖动物的影响 |
第四章 南四湖河蟹围网套养鳜鱼实验 |
4.1 鳜鱼实验内容 |
4.1.1 实验水域的选择 |
4.1.2 围网的营造 |
4.1.3 蟹苗及鳜鱼苗的投放 |
4.1.4 日常的投喂与管理 |
4.2 套养鳜鱼实验 |
4.2.1 第一次鳜鱼套养实验 |
4.2.2 第二次鳜鱼套养实验 |
4.3 结果分析及讨论 |
4.4 南四湖河蟹养殖模式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湖北省河蟹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业产业化 |
2.1.2 产业竞争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竞争优势理论 |
3 湖北省河蟹产业化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湖北省河蟹产业化发展现阶段状态 |
3.1.1 河蟹的市场化运作 |
3.1.2 河蟹的饲养生产状况 |
3.1.3 河蟹的质量与品牌建设 |
3.1.4 河蟹的消费与流转 |
3.1.5 河蟹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
3.2 湖北省河蟹大规模化道路上存在的障碍 |
3.2.1 毛蟹质量变差 |
3.2.2 品种退化 |
3.2.3 河蟹养殖环境恶化 |
3.2.4 河蟹养殖技术滞后 |
3.2.5 河蟹深加工能力弱,产业链拓展不足 |
3.2.6 河蟹品牌竞争力不强 |
4 案例分析 |
4.1 梁子湖河蟹产业化发展 |
4.1.1 梁子湖河蟹养殖现状 |
4.1.2 梁子湖河蟹产业化发展情况 |
4.1.3 启示 |
4.2 日本鲜活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
4.2.1 情况介绍 |
4.2.2 启示 |
5 湖北省河蟹产业化发展对策 |
5.1 建设好商品蟹生产基地 |
5.2 建立优质河蟹苗种培育基地 |
5.3 开展多种形式的河蟹养殖 |
5.3.1 湖泊放流养殖 |
5.3.2 池塘集约化养殖 |
5.3.3 鱼池套养、稻田以及其他养殖方式 |
5.4 科技创新提高河蟹品质 |
5.4.1 种质改良 |
5.4.2 无害养殖 |
5.4.3 生产标准化 |
5.5 大力发展加工业,拓展河蟹产业链 |
5.6 增加科技投资,建立建立科技研究与推广系统 |
5.6.1 推进品牌推广 |
5.6.2 改善养殖科技技术 |
5.6.3 建立推广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2012年湖北省十一大主推养殖技术专题讲座(之一) 池塘高效生态养蟹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养蟹池塘的设计与生态修复 |
1. 水源和水质 |
2. 面积、水深与底质 |
3. 人工蟹礁 |
4. 蟹池种植水草 |
二、防逃设施的建造 |
1. 水泥砖墙 |
2. 玻璃钢围栏 |
3. 双层薄膜围栏 |
三、放养前的准备 |
1. 清塘整塘 |
2. 围蟹种草 |
3. 水草移栽 |
4. 活饵料培育 |
5. 培育肥水 |
四、蟹种放养 |
1. 水系选择 |
2. 放养规格 |
3. 蟹种投放时间 |
4. 蟹种消毒 |
五、放养密度与混养搭配 |
1. 稀养大规格蟹种 |
2.混养原则 |
六、饲养与管理 |
1. 饲料的投喂 |
2. 水质调节 |
3. 水草割茬 |
4. 病害预防 |
七、促进河蟹蜕壳和保护蜕壳蟹的措施 |
1. 保持良好水质 |
2. 保证饲料营养成分齐全 |
3. 积极预防疾病 |
4. 合理栽培水草 |
5. 消灭鼠害 |
八、池塘成蟹的捕捞 |
(6)安徽沿江湖泊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水鸟群落越冬生态研究进展 |
1 水鸟群落及其组成 |
2 水鸟数量动态 |
3 水鸟集团结构 |
4 水鸟的迁徙与越冬地 |
5 环境变化对水鸟的生态影响 |
6 长江中下游越冬水鸟研究概况 |
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安徽沿江两个浅水型通江湖泊越冬水鸟的季节动态 |
1 引言 |
2 研究区域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数据采集 |
3.2 数据分析 |
4 结果 |
4.1 越冬水鸟种类和数量 |
4.2 越冬水鸟的空间分布 |
5 讨论 |
5.1 越冬水鸟的种类和数量动态 |
5.2 湖泊利用方式对越冬水鸟的影响 |
第三章 湖泊生境变化对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影响 |
1 引言 |
2 研究区域 |
3 研究方法 |
3.1 鸟类调查 |
3.2 生境因子调查 |
3.3 数据分析 |
4 结果 |
4.1 不同类型湿地中越冬水鸟的群落结构 |
4.2 越冬水鸟的生境因子选择 |
5 讨论 |
5.1 越冬水鸟对不同湿地生境的偏好 |
5.2 越冬水鸟空间分布与生境因子的关系 |
5.3 鸟类资源保护与湖泊管理 |
第四章 湖泊越冬水鸟的集团结构 |
1 引言 |
2. 研究区域 |
3. 研究方法 |
3.1 数据采集 |
3.2 数据分析 |
4 结果 |
4.1 越冬水鸟群落取食集团种类构成 |
4.2 觅食对策与取食空间利用 |
5 讨论 |
5.1 越冬水鸟集团的结构 |
5.2 越冬水鸟觅食对策与取食空间的关系 |
5.3 越冬水鸟取食行为与食物种类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需要进一步研究问题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2007.9-2011.12)发表论文目录 |
(7)渔业科技入户河蟹养殖成果之四 湖泊生态养蟹——宿松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二、湖泊放流渔业的指导思想 |
三、湖泊河蟹放流技术要点 |
(一) 养蟹湖泊的选择 |
(二) 河蟹苗种放流 |
1. 模式一:小型湖泊放流 |
2. 模式二:中型湖泊放流 |
3. 模式三:大型湖泊放流 |
(三) 放流河蟹湖泊的管理 |
1. 拦网设施和岔河口等安全设施的检查工作 |
2. 合理调节水草分布 |
3. 汛期防逃 |
(四) 湖泊河蟹的捕捞 |
四、成蟹暂养 |
(9)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河蟹及其重要的生物学特性 |
1.1 栖居方式 |
1.2 食性 |
1.3 争食和格斗 |
1.4 感觉和运动 |
1.5 对温度的适应 |
1.6 对光线的适应 |
1.7 蜕壳 |
1.8 生长 |
1.9 对水质的适应 |
2 河蟹养殖历史 |
2.1 天然蟹的捕捞 |
2.2 人工增殖期 |
2.3 人工养殖期 |
3 河蟹养殖现状 |
3.1 养殖区域不断扩大,养殖规模迅速增加 |
3.2 养殖方式多样化 |
3.3 河蟹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
3.3.1 蛋白质 |
3.3.2 脂类 |
3.3.3 碳水化合物 |
3.3.4 能量 |
3.3.5 维生素 |
3.3.6 矿物质 |
3.4 河蟹种质研究进展 |
3.4.1 形态学研究 |
3.4.2 养殖及生态学研究 |
3.4.3 细胞遗传学研究 |
3.4.4 生化遗传学研究 |
3.4.5 分子遗传学研究 |
3.5 河蟹疾病研究进展 |
3.5.1 病毒性疾病 |
3.5.2 原核生物样性疾病 |
3.5.3 细菌性疾病 |
3.5.4 真菌性疾病 |
3.5.5 免疫预防的研究 |
4 养殖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河蟹种质不纯,产品质量明显下降 |
4.2 长江水系河蟹种质资源出现混杂现象 |
4.3 病害日趋严重 |
4.4 河蟹食用时期短,河蟹市场狭窄,销售区域性明显 |
5 河蟹养殖业发展方向和对策 |
5.1 加强河蟹天然繁育场所的保护工作 |
5.2 加快河蟹原良种场建设 |
5.3 加强河蟹苗种场管理,提高苗种质量 |
5.4 积极推广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技术 |
5.5 积极引导和推进河蟹养殖的产业化建设 |
5.6 控制河蟹养殖规模,防止盲目发展 |
5.7 火力开拓国内外河蟹市场 |
5.8 积极开发深加工技术 |
5.9 依托蟹文化节,提升河蟹的品牌效应 |
第二章 高淳县河蟹生态养殖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
1 求实的探索,开创一流产业的先河 |
1.1 首建河蟹种子工程体系 |
1.2 创新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 |
1.3 效益领先的战略 |
2 科学的引导,构建新行业的产业链 |
2.1 新产业的引导与扶植 |
2.2 新产业的拓展与链接 |
3 长远的思考,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
3.1 生态养殖技术的改进与科学技术的支撑 |
3.2 产品的环保意识与走向国际市场 |
第三章 河蟹池塘生态养殖生长特性及投饵技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方法 |
1.2.1 池塘条件 |
1.2.2 苗种放养 |
1.2.3 种草投螺 |
1.2.4 饲养管理 |
1.2.5 日常管理 |
1.2.6 捕捞统计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河蟹群体生长规律 |
2.2 河蟹蜕壳规律 |
2.3 河蟹增肉倍数 |
2.4 综合饵料系数 |
2.5 套养生物情况 |
3 讨论 |
3.1 池塘生态养殖的河蟹生长规律 |
3.1.1 生长曲线 |
3.1.2 蜕壳次数与增重关系 |
3.1.3 高温季节河蟹的生长 |
3.1.4 河蟹生殖蜕壳与丰满度的增长 |
3.2 不同季节的投饲规律 |
3.2.1 河蟹的生活习性与投饲时间 |
3.2.2 投饲率的季节性安排 |
3.2.3 不同季节的饲料组合选择 |
3.2.4 高温季节和蜕壳期的减食现象 |
3.3 水生生态环境的改善在饲料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
3.3.1 水草种植 |
3.3.2 水质与底质 |
3.3.3 套养鱼、虾的增值效应 |
4 小结 |
4.1 全年投饵量 |
4.2 每月投饵量 |
4.3 投饵时间 |
4.4 投饵方法 |
第四章 放养密度对河蟹育成规格、产量和成活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方法 |
1.2.1 池塘条件 |
1.2.2 苗种放养 |
1.2.3 种草投螺 |
1.2.4 饲养管理 |
1.2.5 日常管理 |
1.2.6 捕捞统计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放养密度对河蟹产量的影响 |
2.2 放养密度对河蟹平均育成规格的影响 |
2.3 放养密度对河蟹成活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放养密度对河蟹的产量的影响 |
3.2 放养密度对河蟹平均育成规格的影响 |
3.3 放养密度对河蟹成活率的影响 |
3.4 最佳放养密度 |
第五章 螺蛳投放量对河蟹育成规格、产量和成活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方法 |
1.2.1 池塘条件 |
1.2.2 苗种放养 |
1.2.3 种草投螺 |
1.2.4 饲养管理 |
1.2.5 日常管理 |
1.2.6 捕捞统计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螺蛳投放量对河蟹产量的影响 |
2.2 螺蛳投放量对成蟹规格的影响 |
2.3 螺蛳投放量对河蟹成活率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附录 |
致谢 |
(10)沙底质和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行为习性、成活率和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三疣梭子蟹的生物学 |
2 三疣梭子蟹的养殖现状 |
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底质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蜕壳间隔和潜伏频率的影响 |
第一节 沙底质对三疣梭子蟹潜伏行为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沙底质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影响及应用效益分析 |
第一节 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的影响及应用效益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隐蔽物结构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
1 实验设计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隐蔽物在三疣梭子蟹土池养成生产中的应用实验 |
1 实验设计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湖泊养蟹的生态学管理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特产营销策略研究 ——以盘锦河蟹为例[D]. 李恒臣. 延边大学, 2021
- [2]稻蟹共作系统氮素迁移与转化特征的研究[D]. 王昂.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3]南四湖水生生物资源现状及河蟹养殖模式优化[D]. 王成磊. 曲阜师范大学, 2015(03)
- [4]湖北省河蟹产业化发展研究[D]. 胡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5]2012年湖北省十一大主推养殖技术专题讲座(之一) 池塘高效生态养蟹新技术[J]. 马达文,程咸立,汤亚斌,王勋伟. 渔业致富指南, 2012(09)
- [6]安徽沿江湖泊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研究[D]. 陈锦云. 安徽大学, 2011(06)
- [7]渔业科技入户河蟹养殖成果之四 湖泊生态养蟹——宿松模式[J]. 李应森,王武,汤国华,程必胜. 科学养鱼, 2010(08)
- [8]云南高原湖泊与池塘的河蟹养殖技术研究[J]. 申安华. 水生态学杂志, 2010(02)
- [9]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化研究[D]. 董江水.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10]沙底质和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行为习性、成活率和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D]. 刘勇克.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