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包括换挡座、换挡机构和复位机构,换挡座具有第一换挡槽和第二换挡槽,每一换挡槽上均具有多个换挡位,处于第一换挡槽中位的第一中间换挡位较其两侧的换挡位低,处于第二换挡槽中位的第二中间换挡位较其两侧的换挡位低,第一中间换挡位和第二中间换挡位通过连通槽连通;换挡机构包括换挡杆,换挡杆能够在每一换挡位上移动;复位机构包括复位驱动件和复位执行件,驱动件能够通过驱动复位执行件推顶换挡杆,使得换挡杆自第二中间换挡位移动至第一中间换挡位。通过设置复位机构,能够使得换挡杆复位,复位机构还能够限制换挡逻辑对发动机或电机形成相应的保护。
主设计要求
1.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挡座、换挡机构和复位机构,所述换挡座具有第一换挡槽和第二换挡槽,每一换挡槽上均具有多个换挡位,处于所述第一换挡槽中位的第一中间换挡位较其两侧的换挡位低,处于所述第二换挡槽中位的第二中间换挡位较其两侧的换挡位低,所述第一中间换挡位和所述第二中间换挡位通过连通槽连通;所述换挡机构包括换挡杆,所述换挡杆能够在每一所述换挡位上移动;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驱动件和复位执行件,所述复位驱动件能够通过驱动所述复位执行件推顶所述换挡杆,使得所述换挡杆自所述第二中间换挡位移动至所述第一中间换挡位。
设计方案
1.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挡座、换挡机构和复位机构,所述换挡座具有第一换挡槽和第二换挡槽,每一换挡槽上均具有多个换挡位,处于所述第一换挡槽中位的第一中间换挡位较其两侧的换挡位低,处于所述第二换挡槽中位的第二中间换挡位较其两侧的换挡位低,所述第一中间换挡位和所述第二中间换挡位通过连通槽连通;
所述换挡机构包括换挡杆,所述换挡杆能够在每一所述换挡位上移动;
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驱动件和复位执行件,所述复位驱动件能够通过驱动所述复位执行件推顶所述换挡杆,使得所述换挡杆自所述第二中间换挡位移动至所述第一中间换挡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挡槽上的所述换挡位的两侧的槽具有不同的坡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驱动件为电机,所述复位执行件为凸轮,所述复位执行件设于所述第二换挡槽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机构还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子弹头和弹性件,所述子弹头插设于所述换挡杆中并自所述换挡杆的端部露出,所述子弹头与所述换挡杆之间设有所述弹性件,所述换挡杆能够带动所述弹性件在多个所述换挡位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还包括传感器,所述换挡机构还包括感应件,所述感应件设于所述换挡杆上,所述换挡杆移动到不同的所述换挡位时,所述感应件具有不同的角度或者具有不同的角度和位置,所述传感器根据所述感应件的角度或者根据所述感应件的角度和位置获取所述换挡杆所切换的换挡位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机构包括联动件、换挡横轴和换挡竖轴;
所述换挡横轴连接在所述换挡座上,所述联动件能够相对所述换挡横轴同轴转动且连接在所述换挡杆上,所述感应件设于所述联动件上,所述换挡杆在不同的所述换挡位之间移动时能够通过联动所述联动件带动所述感应件转动;
所述换挡竖轴的轴线与所述换挡横轴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换挡竖轴将所述联动件连接在所述换挡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件为磁铁,所述传感器为3D霍尔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还包括控制所述传感器感测信号输出的开关键,所述开关键被触发时,所述传感器停止输出感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还包括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球头和设于所述球头上的复位键,所述球头连接在所述换挡杆上,所述复位键被触发时,所述复位驱动件驱动所述复位执行件动作将所述换挡杆自所述第一中间换挡位切换至第二中间换挡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球头上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当前挡位。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挡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
背景技术
传统换挡器都是通过拉索推动或拉动自动变速箱摇臂实现换挡,而线控换挡器取消了机械式拉索,直接采用电机推动或拉动自动变速箱摇臂实现换挡。一方面减少传统机械式结构的磨损,换挡器体积小,换挡机制灵活多变,可极大程度地满足内饰造型需求;另一方面线控换挡器可实现电控换挡,为智能驾驶奠定基础。
目前,线控换挡器主要应用在高端车型和新能源车上。随着汽车的智能化和电子化,以及辅助驾驶和无人驾驶的需求,线控换挡技术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现有的线控换挡器需要手动地复位到P挡,这对于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等智能驾驶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挡位能够自动回复、并能够保护发动机的具有复位功能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包括换挡座、换挡机构和复位机构,所述换挡座具有第一换挡槽和第二换挡槽,每一换挡槽上均具有多个换挡位,处于所述第一换挡槽中位的第一中间换挡位较其两侧的换挡位低,处于所述第二换挡槽中位的第二中间换挡位较其两侧的换挡位低,所述第一中间换挡位和所述第二中间换挡位通过连通槽连通;
所述换挡机构包括换挡杆,所述换挡杆能够在每一所述换挡位上移动;
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驱动件和复位执行件,所述复位驱动件能够通过驱动所述复位执行件推顶所述换挡杆,使得所述换挡杆自所述第二中间换挡位移动至所述第一中间换挡位。
作为对上述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换挡槽上的所述换挡位的两侧的槽具有不同的坡度。
作为对上述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复位驱动件为电机,所述复位执行件为凸轮,所述复位执行件设于所述第二换挡槽一侧。
作为对上述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换挡机构还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子弹头和弹性件,所述子弹头插设于所述换挡杆中并自所述换挡杆的端部露出,所述子弹头与所述换挡杆之间设有所述弹性件,所述换挡杆能够带动所述弹性件在多个所述换挡位上移动。
作为对上述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还包括传感器,所述换挡机构还包括感应件,所述感应件设于所述换挡杆上,所述换挡杆移动到不同的所述换挡位时,所述感应件具有不同的角度或者具有不同的角度和位置,所述传感器根据所述感应件的角度或者根据所述感应件的角度和位置获取所述换挡杆所切换的换挡位信号。
作为对上述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换挡机构包括联动件、换挡横轴和换挡竖轴;
所述换挡横轴连接在所述换挡座上,所述联动件能够相对所述换挡横轴同轴转动且连接在所述换挡杆上,所述感应件设于所述联动件上,所述换挡杆在不同的所述换挡位之间移动时能够通过联动所述联动件带动所述感应件转动;
所述换挡竖轴的轴线与所述换挡横轴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换挡竖轴将所述联动件连接在所述换挡杆上。
作为对上述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感应件为磁铁,所述传感器为3D霍尔传感器。
作为对上述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还包括控制所述传感器感测信号输出的开关键,所述开关键被触发时,所述传感器停止输出感测信号。
作为对上述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还包括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球头和设于所述球头上的复位键,所述球头连接在所述换挡杆上,所述复位键被触发时,所述复位驱动件驱动所述复位执行件动作将所述换挡杆自所述第一中间换挡位切换至第二中间换挡位。
作为对上述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手柄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球头上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当前挡位。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具有双排挡位,通过设置复位机构,能够将换挡杆在两排挡位上的中间换挡位之间进行推顶,使得换挡杆复位,实现自动复位功能,使得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等智能驾驶成为可能。
同时设置的复位机构除了可以驱动换挡杆复位以外,还能够对换挡杆在两排挡位之间的切换进行限制,限制换挡逻辑,防止在换挡时进行越挡换挡,对发动机或电机形成相应的保护。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的整体结构右视图;
图4示出了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A-A;
图5示出了图4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B-B;
图7示出了图6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C-C;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1-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11-换挡座;110-换挡位;111-第一换挡槽;112-第二换挡槽;113-连接套;114-圆形凸台;115-连通槽;12-换挡机构;121-换挡杆;122-感应件;123-换挡横轴;124-联动件;125-换挡竖轴;126-换挡套;127-衬套;128-子弹头;1281-弹片;129-弹性件;13-传感器;14-手柄组件;141-球头;142-复位键;143-开关键;144-显示面板;15-复位机构;151-复位驱动件;152-复位执行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1,用于对汽车、动力装置、变速箱的换挡位110切换进行控制,它包括换挡座11、换挡机构12、传感器13和手柄组件14。换挡机构12和传感器13设置在换挡座11中,手柄组件14与换挡机构12连接,通过扳动手柄组件14联动换挡机构12动作实现换挡,通过传感器13感测换挡机构12所切换的换挡位110并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变速机构变速。
换挡座11用于安装和承载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1的其余部件,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1可以通过换挡座11固定安装在车体上。同时换挡座11上具有换挡槽,换挡槽上形成有多个换挡位110,不同的换挡位110的具有不同的位置,从而能够输出不同的挡位信号。换挡槽可以为直接成型在换挡座11上的槽体,也可以为一个单独的部件,将换挡槽设置在该部件上,而后将该部件固定在换挡座11的底部。
换挡机构12包括换挡杆121和感应件122,换挡杆121可以看作为一种换挡位110信号控制部件,感应件122可以看作为一个换挡位110信号传动部件。通过拨动换挡杆121能够使得换挡杆121在每一换挡位110之间移动,感应件122设于换挡杆121上,换挡杆121移动到不同的换挡位110时,感应件122具有不同的角度或者具有不同的角度和位置。感应件122所具有的位置、角度即为换挡位110的输出信号。
传感器13是换挡位110信号的获取部件,通过感测感应件122的位置、角度,将换挡杆121所切换的不同的换挡位110以电信号的形式输出,从而达到电子换挡的效果。通过设置一个感应件122和与其相匹配的一个传感器13,即能够实现对多个换挡的换挡位110的识别获取。感应件122与传感器13之间采用非接触设置,在换挡时不存在磨损,提升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1的耐用性,延长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1的使用寿命。
同时,可以在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1装配好之后,对于换挡位110信号进行标定,从而准确地输出相应的信号。具体为,当将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1固定在车体上之后,通过手柄组件14拨动换挡杆121,当换挡杆121在每一换挡位110上时,对输出相应的换挡位110信号进行标定,从而能够消除感应件122和传感器13因装配误差所产生的换挡位110测量信号的偏差,使得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1的换挡控制信号更加准确。
本实施例中,传感器13为3D霍尔传感器13,感应件122为磁铁,传感器13与感应件122之间相对设置。当磁铁的角度、位置发生变化时,对应的磁场发生变化,传感器13能够及时并准确地感测到,进而将其切换的挡位信号及时地输出。
换挡机构12还包括换挡横轴123和联动件124,换挡横轴123连接在换挡座11上,联动件124能够相对换挡横轴123同轴转动且连接在换挡杆121上,感应件122设于联动件124上,换挡杆121在不同的换挡位110之间移动时能够通过联动件124带动感应件122动作。
换挡杆121通过换挡横轴123转动地连接在换挡座11上,能够相对换挡座11摆动,换挡杆121在摆动时,其端部能够摆动到换挡槽上的多个换挡位110,联动件124随着换挡杆121的摆动而摆动,位置发生变化,从而被传感器13所感应,获取对应的换挡位110信号。
换挡横轴123呈轴套状,联动件124一段与换挡杆121连接,另一段穿入换挡横轴123中,感应件122设于联动件124的端部,且自换挡横轴123的开口中露出。联动件124和感应件122的这种设置方式相当于,将感应件122固定在换挡杆121与换挡座11的转轴上,当换挡杆121在一个换挡槽中移动时,感应件122的位置不变,转角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中,换挡座11上形成有两个换挡槽,分别为第一换挡槽111和第二换挡槽112,每一换挡槽上均具有多个换挡位110,两个换挡槽之间通过连通槽115连通。
换挡机构12还包括换挡竖轴125,换挡竖轴125将联动件124连接在换挡杆121上,从而将联动件124连接在换挡杆121上,能够使得换挡杆121带动联动件124一同动作。联动件124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折弯部,折弯部相对连接部折弯,本实施例中,折弯部相对连接部呈直角折弯。联动件124通过连接部连接在折弯杆上,通过折弯部插设于换挡横轴123中,并将感应件122连接在折弯部上,从而使得换挡杆121在以换挡横轴123为轴转动时,能够带动折弯部上的感应件122转动。
进一步地,换挡杆121通过两个转轴与联动件124连接,靠近换挡杆121与换挡位110接合端的转轴为换挡竖轴125,换挡竖轴125通过条形槽与连接部连接,从而使得换挡杆121与联动件124形成具有一定摆角的转动连接。连接部的端部与换挡杆121形成定点转动连接,连接部上靠近折弯部处与换挡杆121通过换挡竖轴125连接,且连接部上设有条形槽,可以为腰形槽。条形槽的设置使得当将换挡杆121能够自第一中间换挡位移动至第二中间换挡位。
本实施例中,感应件122相对换挡横轴123既能够转动又能够移动,发生角度和位置的变化,换挡杆121能够在换挡横轴123中移动,换挡杆121在一个换挡槽上移动时,联动件124随着换挡杆121转动而不移动,当换挡杆121在第一换挡槽111和第二换挡槽112之间移动时,换挡杆121在换挡横轴123中移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联动件124可以呈直杆状,直接通过换挡竖轴125转动地连接在换挡杆121上,能够随着换挡杆121移动转动或移动。
在条形槽的延伸与换挡横轴123的轴线平行,作为换挡杆121在第一换挡槽111和第二换挡槽112之间切换的避让槽,能够允许联动件124在换挡横轴123中不移动的同时,换挡杆121能够在第一换挡槽111和第二换挡槽112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中,第一换挡槽111和第二换挡槽112在一个面上的投影为直线,该面与第一换挡槽111和第二换挡槽112的开口面平行。换挡横轴123的轴线落在投影面上且与第一换挡槽111和第二换挡槽112在投影面上的投影平行。换挡竖轴125的轴线与换挡横轴123的轴线垂直相交。从而使得换挡杆121能够在第一换挡槽111和第二换挡槽112中顺畅地移动。
由此,换挡横轴123和换挡竖轴125形成十字轴,十字轴使得换挡杆121能够进行前后左右的换挡操作。
如图9所示,换挡机构12还包括换挡套126,换挡杆121插设于换挡套126中,换挡横轴123为设于换挡套126上的套筒,换挡套126通过换挡横轴123相对换挡座11可转动地固定。通过设置换挡套126将换挡杆121相对换挡座11的转轴固定,使得换挡杆121具有更好的转动固定效果。
换挡竖轴125穿过换挡杆121、联动件124和换挡套126,使得换挡杆121和联动件124可转动地固定在换挡套126中,并通过换挡套126相对换挡座11可转动地固定。
换挡机构12还包括衬套127,换挡座11上形成有连接套113,换挡横轴123套设于所述连接套113上,且衬套127夹设于换挡横轴123和连接套113之间,联动件124插设于连接套113中,且感应件122自连接套113的开口中露出。换挡座11上形成有一个连接套113和一个圆形凸台114,换挡套126两端的换挡横轴123分别套接在连接套113和圆形凸台114上,从而使得换挡套126与换挡座11形成转动连接,通过在换挡套126与换挡座11之间设置衬套127,使得换挡套126能够顺畅地转动。
衬套127具有弹性开口,弹性开口能够使得衬套127抱紧在连接套113、圆形凸台114上,从而消除衬套127与换挡座11之间形成的装配间隙。同时在衬套127和换挡座11之间设有凸台和凹槽嵌合,使得衬套127和换挡座11之间形成非回转连接,防止衬套127转动。
本实施例中,换挡座11由左壳体、右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换挡槽形成在下壳体上,换挡套12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壳体和右壳体上。
换挡机构12还包括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子弹头128和弹性件129,子弹头128插设于换挡杆121中并自换挡杆121的端部露出,子弹头128与换挡杆121之间设有弹性件129,换挡杆121能够带动弹性件129在多个换挡位110上移动。换挡杆121的端部的可伸缩特性,能够满足换挡杆121在转动到不同的位置时,换挡杆121端部的子弹头128始终与换挡槽接触,保证驾驶员在扳动换挡杆121时,始终具有换挡手感,便于准确地进行操作。
子弹头128的端部呈球面状,尽可能地减小其与换挡槽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以及对二者造成的摩擦损耗。同时,子弹头128呈套状,将弹性件129套设于其中,弹性件129的两端分别与子弹头128和换挡杆121抵接。子弹头128上设置有弹片1281结构,具体可以在周向均匀地设置三个弹片1281,用以消除与换挡杆121安装孔配合的间隙。
弹性件129可以为弹簧,子弹头128采用POM或者尼龙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以及润滑性,减小子弹头128与换挡槽之间的摩擦力。
第一换挡槽111和第二换挡槽112通过连通槽115连通,第一换挡槽111、第二换挡槽112和连通槽115呈H状分布。处于第一换挡槽111中位的第一中间换挡位较其两侧的换挡位110低,处于第二换挡槽112中位的第二中间换挡位较其两侧的换挡位110低,第一中间换挡位和第二中间换挡位通过连通槽115连通,从而使得换挡杆121能够在第一换挡槽111和第二换挡槽112之间移动,能够使得换挡杆121具有更为丰富的位置,进而具有更丰富的换挡逻辑。
当换挡杆121在第一换挡槽111上滑动时,无论向第一换挡槽111上的哪个换挡位110滑动,当扳动换挡杆121的外力消除后,由于第一中间换挡位的高度较两侧的换挡位110的高度低,换挡杆121能够重新复位至第一中间换挡位。同理,当换挡杆121在第二换挡槽112上滑动时,当扳动换挡杆121的外力消除后,换挡杆121能够重新复位至第二中间换挡位。
进一步地,第一换挡槽111上具有五个换挡位110,第二换挡槽112上具有三个换挡位110。双排换挡槽的设置使得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1除了具有P、D、R、N挡以外,还具有M挡。
换挡槽上的换挡位110自中间向两端的高度增高,一个换挡位110两侧的槽具有不同的斜坡,即第一换挡槽111和第二换挡槽112均为中间低、两端高的槽体,且具有多节坡度,两节具有不同坡度的换挡槽的交界处即为换挡位110,从而能够在扳动换挡杆121时,具有换挡手感,能够实现盲操作。
上述可知,换挡杆121在复位时仅能够复位到其所处的换挡槽的中间换挡位110,而不能在两个中间换挡位110之间进行主动复位。
本实施例中,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1还包括复位机构15。复位机构15包括复位驱动件151和复位执行件152,复位驱动件151能够通过驱动复位执行件152推顶换挡杆121,使得换挡杆121自第二中间换挡位移动至第一中间换挡位,从而实现自动复位。
进一步地,复位驱动件151为电机,复位执行件152为凸轮,复位执行件152设于第二换挡槽112一侧,将换挡杆121由第二换挡槽112推至第一换挡槽111。凸轮上的点具有不同的高度,在凸轮转动时,能够实现其与换挡杆121的接合或分离,当凸轮转动至高点与换挡杆121相对时,能够驱动换挡杆121自第二中间换挡位复位至第一中间换挡位,实现换挡杆121的自动复位。凸轮和电机可以直连,还可以设置传动机构,如减速机机构,本实施例中,凸轮与电机之间设有涡轮蜗杆机构。
可以理解,复位机构15还可以为其他的具有推顶作用的机构,如直线电机、气缸等。
需要说明的是,复位机构15的复位执行件152除了能够驱动换挡杆121自动复位至第一中间换挡位以外,复位执行件152还能够对换挡杆121在第一换挡槽111和第二换挡槽112之间的切换进行限位。由于换挡杆121在换挡后,重新复位至第一中间换挡位,但是在发动机处于一些挡位上时不能直接换挡到某一挡,避免对发动机造成损坏,因此需要对换挡进行限制。通过对应的换挡逻辑,可以由复位机构15对换挡杆121的驱动进行控制。
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1还包括手柄组件14,手柄组件14包括球头141和设于球头141上的复位键142和开关键143,球头141连接在换挡杆121上,通过球头141扳动换挡杆121换挡。
复位键142和开关键143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开关键143用于控制传感器13的开闭,也就是用于控制换挡信号的输出,开关键143被触发时,传感器13上电,此时扳动换挡杆121,传感器13能够将换挡杆121的换挡指示转化成电信号输出。复位键142被触发时,控制器的挡位指令复位到P挡,且当复位键142被触发时,若换挡杆121处于第二中间换挡位时,控制器向复位驱动件151发出控制信号,复位驱动件151驱动复位执行件152动作将换挡杆121推顶回第一中间换挡位。
手柄组件14还包括设于球头141上的显示面板144,显示面板144用于显示当前挡位,显示面板144上设置有N、D、R、M+\/-挡,通过将当前挡位的背光开启,从而表明当前挡位。
可以理解,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1的换挡逻辑还可以为其他,可以按照需求进行设置。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6433.2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430746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F16H 59/10
专利分类号:F16H59/10;F16H61/18;F16H63/42
范畴分类:27D;
申请人:深圳华美和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华美和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青兰三路威尔德工业园1号厂房1-3楼
发明人:王再富
第一发明人:王再富
当前权利人:深圳华美和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逯恒
代理机构:113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